APP下载

材料作文“意外之喜”导写

2024-11-26高良连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29期
关键词:蜂巢启迪功利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愉悦心灵、启发思维其实只是鲜花给人类的意外之喜。”实际上,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意外之喜”。

请以“意外之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意外之喜”可以分解为“意外”和“喜”,“意外”指的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不劳而获”,而是“有备而来的预期之外”;“喜”指的不是“我得到了什么功利之用”,而是情感、思维等层面的“无用之用”。

生活中更多的是“意外之忧”,所以“意外之喜”就显得难得一见。这里就蕴藏着“意与外”“喜与忧”的思辨,为写作丰富了表达内涵。一般人之“意”多为目的性强的功利之用,而“意外”则体现了“不重功名而重视过程、重视价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对于避免内耗、开拓格局、增强人生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一般人因无法达到目标而忧虑,而“意外之喜”则体现了一个人心态的淡泊从容。得失心太重,心态就无法平稳。反之,敢于面对缺憾,追求自由开阔的人生境界,生命中的意外之喜便能源源不断。

参考立意:意外之喜不意外;扭转“意”向,创造惊喜……

例文

意外之喜不意外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杨超艺

有人认为,愉悦心灵、启迪思维只是鲜花给人们的意外之喜。意外之喜,深究其道,实乃常事而不为意外,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欲求意外之喜,可以沿着必然性规律的常道前进,从意外走向不意外,从现象走向本质。

意外之喜是划过天空的流星,以为意外,实可预测。古语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的意外之喜不禁令人发问:此天意?此非天意也。唐代柳宗元早就指出若想使木硕茂者,则需顺木之天。意外之喜实则立足于物质的发展规律。鲜花愉悦心灵、启迪思维的意外之喜,本质上是根植于鲜花的化学性质和人思想的创造力。建筑艺术家在米兰世博会创造的“蜂巢”建筑获得建筑景观设计金奖的意外之喜,亦是根植于艺术家对蜂巢的深入观察与研究,以及对生活的沉浸式体验。因此,深究意外之喜,需探索其必然性,透过现象看本质。

意外之喜是对清风明月的拥抱,以为意外,实则是对美的审视和体察,是人对自我价值的满足。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指出,美是主观上审美的喜悦和客观物质的统一体。意外之喜是和美之间的邂逅,收获意外之喜,须提高对美的洞察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发现美与创造美,意外之喜给予我们发现美的机会,以美的眼睛去寻求世界,保持美好童心,故目之所及皆意外之喜。在社会实践中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探求,往往事出已料。正如人们在解读西西弗的悲剧时发现了意外之喜,那就是坚持自我追求的人格之美。秉持寻美之心,实现对美的审视和体察,如此反复,以意外之喜到达追求的高峰。

我们必须明确,意外之喜不是守株待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唯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收获意外之喜,唯有踏实勤奋才能收获意外之喜,唯有不断修身养性,才能在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中收获意外之喜。

把握意外之喜背后的规律,让意外之喜,成为意料之中。

评点:作者在素材分析层面颇具示范性,不仅素材选取典型,且分析极具针对性。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阐述的思辨性,让观点在自我辩论的过程中逐渐严密与丰满,每一处论点都能有理有据阐释明晰,更具说服力。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蜂巢启迪功利
走进科学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蜂巢大变身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换蜂巢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火星上的“蜂巢”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