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在小学音乐合唱团训练中的应用

2024-11-26马赟

家长·下 2024年10期

呼吸训练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唱训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小学音乐合唱团的训练中,呼吸不仅是发声的基础,更是决定合唱团整体声音和谐与美感的关键因素。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声带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呼吸控制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提高发声的稳定性和表现力。本文基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深入探讨了呼吸训练在小学音乐合唱团训练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学生演唱能力、促进团队协作以及提高合唱艺术表现力方面的作用,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方法,阐明呼吸训练对小学音乐合唱团训练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科学的呼吸训练策略。

一、呼吸在声乐和合唱中的重要性

(一)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源泉

在声乐演唱中,气息控制是声音产生的基础。气息不足或不稳定会导致声音失真、音准不稳甚至破音,影响整体的演唱效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声带和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呼吸的掌控能力较弱。正确的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唱时更好地控制气息,从而提升声音的稳定性、连贯性和力度。合唱要求每个声部的气息能够协调一致,以保持整体声音的平衡和和谐,因此在合唱表演中尤为重要。

(二)呼吸对音色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呼吸不仅是声音产生的生理基础,还直接影响音色的塑造和音乐的情感表达。在演唱抒情歌曲时,平稳的气息能够使音色更加柔和、连贯;而在演唱激情澎湃的乐段时,充沛的气息则能增强声音的力量和情感张力。因此,掌握不同呼吸方法,对于提高演唱表现力至关重要。在小学音乐合唱团的训练中,呼吸的控制不仅有助于学生发出悦耳、均匀的声音,还能帮助他们在音乐中准确表达丰富的情感。

(三)呼吸在合唱中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在合唱团表演中,统一的呼吸不仅是声音和谐的基础,也是声部协调和情感表达的关键。合唱团中的每个声部必须在相同的时刻进行呼吸,这样才能确保乐句的完整性和音乐的整体美感。呼吸不一致会导致合唱中出现断句、音色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合唱的整体表现。因此,呼吸的统一训练对于小学合唱团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知彼此的呼吸节奏,通过集体呼吸练习,增强合唱的协调性。

二、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呼吸训练内容

(一)教材对呼吸训练的基本要求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音乐教材涵盖了丰富的声乐和合唱作品,并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特别是在演唱部分,注重学生对呼吸的掌控与发声的结合,并对呼吸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六年级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深呼吸、腹式呼吸等基础呼吸技巧,以增强气息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教学歌曲《明天会更好》《萤火虫》等作品时,教师可以在开始演唱前,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并通过呼吸引导,让学生能够控制气息的输出,从而保证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这些基础的呼吸训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演唱奠定良好的气息基础,还可以为合唱团的整体训练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教材中的呼吸控制与节奏训练

六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合唱作品包括多种风格和节奏的音乐,为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提供了不同的实践场景。教材中的许多合唱作品节奏较为复杂,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呼吸控制能力。在一些快节奏的歌曲中,如《阿里山的姑娘》,学生需要通过短促的呼吸来匹配音乐的快节奏;而在演唱长句段的作品时,如《茉莉花》,则要求学生运用深沉而持久的气息,以保持长音的稳定性和流畅性。通过安排的这些乐曲,教材可以系统性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呼吸控制技巧。

(三)呼吸训练的逐步深化与延续性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阶段,也是为未来学习音乐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设计了从基础到深入的呼吸训练方案,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呼吸技巧,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对呼吸的精细控制能力。教材通过不同风格和节奏的歌曲,帮助学生逐步加大呼吸训练力度的同时,也巩固其在合唱表演中的气息掌控能力。

三、小学六年级音乐合唱团呼吸训练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呼吸感知与控制的初步训练

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气息控制的基础练习是整个呼吸训练的关键。由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呼吸器官的使用尚不充分,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呼吸感知能力。

1.深呼吸与慢呼吸练习,以训练气息的平稳度。

教师可以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气息的流动和控制。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演唱时保持气息平稳,并逐步增强气息的持久性。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一气息控制的基本技巧和声乐发声的核心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站立或者端正坐姿,将一只手放在腹部上,在深吸气时感受腹部的扩展,呼气时则尽量将气息缓慢吐出,感受腹部逐渐收缩的过程。这种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气息的感知能力,还能提高肺活量和对气息的控制能力,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支撑声音。

2.气息支持的发音练习及练习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息在发声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气息支持发声练习。例如,让学生在呼吸控制的基础上,发出“哈”“嘿”等简短的音节,感受气息对声音的支持。这种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合唱演唱时发声更加平稳,避免出现气息断续或声音不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这种气息支持,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合唱时对气息的运用。

(二)呼吸与声部的协调训练

合唱团的核心是各个声部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保持呼吸的统一性尤为重要。在训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个人的呼吸控制,还要关注与其他声部的呼吸保持协调一致。

1.集体呼吸练习培养呼吸统一性。

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呼吸练习,提升合唱团呼吸的统一性。在演唱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全体学生统一进行深呼吸,并要求所有学生在同一时刻开始演唱。通过这样的集体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彼此呼吸节奏的感知,确保在演唱时能够保持呼吸的统一性。

2.分声部的呼吸配合训练。

合唱团中不同的声部往往有着不同的呼吸需求。例如,低声部需要更深沉的呼吸来支撑较低的音域,而高声部则需要轻盈的气息来保持高音的稳定。因此,在分声部训练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声部的特点设计呼吸训练。例如,在低声部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更深的腹式呼吸练习,而在高声部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浅呼吸练习,以保证高音的稳定性。

(三)呼吸与节奏、力度的结合训练

在合唱演唱中,气息的控制不仅影响声音的稳定性,还直接关系到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呼吸与节奏、力度的结合训练,是小学合唱团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1.练习呼吸节奏感,掌握气息控制。

教师可以通过呼吸与节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气息控制能力。例如,在快节奏的歌曲中,如《DO RE MI》,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短促的呼吸来匹配节奏,确保在快速演唱时,不出现气息中断的问题。而在较为舒缓的歌曲中,如《但愿人长久》,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缓慢而持久的呼吸来保持长音的流畅和稳定。

2.呼吸与力度变化的结合训练。

不同的音乐段落往往需要不同的呼吸强度来表达情感。例如,在演唱高潮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更有力的呼吸,提高音量和情感张力;而在演唱抒情段落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轻柔的呼吸来表现音乐的细腻情感。通过呼吸与力度变化的结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合唱表演中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层次和艺术效果。

四、呼吸训练在小学合唱团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声部进行呼吸训练

在小学合唱团中,学生通常被分为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各声部的气息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声部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以达到提高各声部协调统一性的目的。

1.高声部呼吸训练以掌握高音区演唱要求。

高声部的学生通常需要更为轻巧、灵活的气息控制,以适应较高音域的演唱要求。高音部往往需要更高的气息压力,但同时也要避免气息过度用力导致声音紧张。教师可以让高声部学生进行快速、短促的呼吸练习,帮助他们掌握高音区的发音技巧,例如如何用适度的气息支持声音而不过度用力。

2.低声部呼吸训练以支撑低音。

低声部的学生需要更为深沉、稳定的气息,以支撑低音的厚重感。教师应引导低声部学生进行腹式呼吸的深呼吸练习,增强气息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低声部的气息控制不仅需要深度,还需要通过缓慢、稳定的呼气,保持低音的饱满和音色的统一。

3.中声部呼吸协调训练。

中声部作为连接高低声部的中间部分,既要保证声音的连贯性,也要保持气息平衡。教师可以让中声部学生进行中等强度的呼吸训练,确保气息既不过于轻柔,也不过于沉重,使中声部的声音在整个合唱中起到过渡作用。

(二)集体呼吸训练提升合唱音色统一性

合唱团的整体表现离不开成员呼吸的协调统一,因此集体呼吸训练是提升合唱团音色统一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集体呼吸训练:

1.集体换气教学与练习。

在合唱团进行排练时,教师可以规定全体成员在特定的乐句或段落中统一换气。例如,在演唱《但愿人长久》时,教师可以让全体成员统一在每个乐句的结束时换气,并要求换气动作迅速且轻柔,以确保在换气时不打断乐句的连贯性。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掌握集体呼吸的技巧,提升合唱团的整体协调性,在一段时间的集体换气练习后,学生可以大幅提升对呼吸技巧的掌握程度。

2.配合作品类型进行呼吸节奏训练。

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合唱团气息的节奏感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打拍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气息与音乐节奏的配合。例如,在演唱《欢乐颂》这类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打节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乐句前的节拍中进行深呼吸,然后在每一个节奏点上保持气息的稳定流动。通过这种呼吸节奏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从而在演唱时与其他成员保持节奏和气息的一致性。

(三)情景式呼吸训练

情景式呼吸训练是一种将音乐演唱的情境与呼吸训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气息技巧。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在演唱《龙的传人》时,要求学生将伟大的祖国想象成一条长长的巨龙,将爱国之情融入歌曲的演唱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在这一具体的情景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气息对音乐情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气息的表达技巧。

五、呼吸训练对小学合唱团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技术与表现力

通过呼吸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提升了演唱水平。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自如地控制气息,还能够在演唱中通过气息的变化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在小学合唱团的训练中,气息控制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合唱团整体音色的统一性、声音的连贯性以及情感的表达效果。因此,呼吸训练对学生的音乐技术和表现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艺术形式,要求每个成员在演唱时不仅要关注个人的表现,还要与其他成员保持高度协调。呼吸训练能帮助学生在演唱中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尤其通过集体呼吸训练,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从而提升合唱团整体的和谐度。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不仅对音乐学习有帮助,还能培养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自信心

呼吸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通过掌握气息控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和艺术表达。同时,随着气息控制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舞台上也表现得更加自信,他们能够在表演中从容应对各种演唱挑战,提高舞台表现力。

六、结语

呼吸训练作为小学音乐合唱团训练中的关键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呼吸训练,学生能够在发声、音色控制、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同时还能够在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方面得到提升。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为呼吸训练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气息控制能力。在未来的合唱训练中,呼吸训练将继续作为重要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