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2024-11-21王维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4年11期
关键词:笺注承天寺闲人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本文记叙了作者冬夜游历辋川月下的幽深之景,畅想即将到来的美好春景,以及对友人发出邀请,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款款深情。同学们不妨将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二者的异同。例如,虽然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夜游,但夜游之因、夜游之景、夜游之感完全不同。再如,虽然二者都流露出赏月的欣喜和超脱尘俗的心境,但苏轼的夜游还流露出被贬谪的悲凉、自我慰藉,以及通达乐观的情感底色,而王维的夜游反映的是恬淡宁静、追求隐逸的心境。

读有所思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称自己和张怀民因为是“闲人”,所以能够月下同游,欣赏美景。本文中,王维也邀请友人出游,并称这是“不急之务”(不打紧的事务)。这是否意味着王维也能被纳入“闲人”之列呢?请谈谈你的思考。

猜你喜欢

笺注承天寺闲人
忙人与闲人
在水边
《四库全书总目》五峰集 斐然集笺证
诗史、索隐与晚明记忆
《曝书亭集词注》笺注内容探析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旧时闲人饿不着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