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食文化节目的文化记忆建构

2024-11-21袁冬琪张春杏

新闻爱好者 2024年10期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食文化节目《一馔千年》在书写中华饮食文化的味之美、形之美的过程中,激活了中华民族对美食文化的独特记忆。通过记忆功能、记忆场景、记忆共享等三个方面,探讨节目的文化记忆建构问题。具体而言:《一馔千年》通过存储、传播和符号等方式构建中华饮食文化的记忆功能;文化、仪式以及艺术场景打造了饮食文化的记忆空间;多屏互动、多元主体参与以及海外传播构成了记忆共享的新图式。

【关键词】美食文化节目;《一馔千年》;文化记忆;身份认同;电视媒介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美食不仅是一种充饥之物,而且凝结着劳动的智慧,并在经年累月的历史变迁中演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记忆。在弘扬关乎中华美食文化记忆的影像实践中,电视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借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不同形态共同推动了美食文化的当代传播。尤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美食文化探索节目《一馔千年》,立体化展现中国古代美食味道之美的同时,不断挖掘其内在意蕴,从而征召了社会公众对中华美食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保存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证文化的连续性,并且尽可能地把它呈现给后代的人们,以重构他们的文化身份”[1],《一馔千年》正是凭借电视化的艺术表达,将中华民族内蕴的饮食文化与记忆进行价值勾连,构建了具有凝聚性的“象征意义体系”。那么,《一馔千年》的文化记忆是如何铺陈的?本文将从记忆功能、记忆场景以及记忆共享等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为美食文化节目的创新创优提供有益参考。

一、记忆功能:饮食文化的价值再造

作为文化记忆的一种媒介形式,《一馔千年》通过对古籍美馔进行再媒介化呈现,赋予饮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延展出饱含美食文化记忆的时空架构,实现了存储、传播与形塑中华饮食文化的记忆功能。

(一)存储:记忆延续的基础

在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中,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影响文化记忆的书写、保存与延续。《一馔千年》作为新媒介,赋予中华美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价值,通过丰富的视听表现方式,延续并保存了历史中的美食记忆,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记忆“存储器”。节目利用数字存储技术在互联网空间中永久保存这些记忆,同时通过再现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碎片记忆“居住”的场域。观众可以随时调取视听记录,深入感受其中的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从而加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一馔千年》不仅实现了美食文化的“时间位移”,还使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和内涵得以超越时间的限制。例如,在第一季第一期中,节目通过现代化视听方式复现了大宋时代的假蛤蜊、盏蒸和荔枝膏的制作过程,展现了文人怀乡之情、禁羊肉求太平的愿景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与当下社会和谐发展的期望相呼应,实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更新。

通过现代技术和媒介,《一馔千年》不仅保存和传播了历史中的美食文化记忆,还通过生动的视听表现方式使其更具感染力,增强了观众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这种方式实现了文化记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延续和跨越。

(二)传播:记忆价值的扩散

美食文化节目《一馔千年》不仅实现了跨时间的文化交融,还促进了跨空间的文化交流。首先是美食记忆的传播。作为中华饮食文化记忆的载体,《一馔千年》不仅保存了文化记忆,更承担着传播的使命。第二季节目通过“总台饕餮号”带领观众品味各地美食,拓宽了地域记忆的范围,以创新性的中式美学表达延续和传播当代美食文化。在第八期节目中,“馔家族”成员寻访东京汴梁,通过《东京梦华录》中的大宋美馔唤醒观众对开封历史的文化记忆。节目成为新的记忆媒介,为中华饮食文化赋予新的记忆形式,拓宽了地理记忆场域。其次是媒介化的记忆传播。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了记忆的传播范围,使文化记忆更易于触及。《一馔千年》通过多样化的播出形式,打破媒介传播界限,连接广阔的记忆场景。观众不仅能在不同平台上接触相关记忆,还积极参与美食记忆的传播。此外,节目利用媒介技术延展记忆空间,构建个体与社会、民族与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记忆传递链条,在影像化的美食展演中传播文化记忆。

(三)符号:饮食文化的意义书写

文化记忆随着时代流变不断更新重构。《一馔千年》在呈现饮食的同时,突出当代民族的精神内涵。在新媒介语境下,节目深挖中华饮食文化记忆中的资源,赋予其时代价值,构建出能凝聚当代社会情感的“象征意义体系”。这种文化结构的核心在于增强个体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定义集体身份,而文化记忆是这种结构的基础。[2]

美食承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一馔千年》通过视听呈现这些符号,注入符合当代语境的文化内涵,强化集体成员对美食文化的记忆认知。在《清明上河图》的叙述中,节目还原了“盏蒸”的制作过程,并诠释其文化象征。“盏蒸”以宋徽宗喜爱的瓷器为盘,巨木搭建的虹桥和杏汁做成的河面在盘中交相辉映,展现宋代审美。节目结合民族记忆符号与多元影像创作,重构中华饮食文化记忆,使历史与现实交织中的记忆资源被赋予时代内涵,成为当代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这不仅扩展了文化表达,也建构出新的群体文化想象,使大众在思考文化意义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完成文化记忆的价值转译与构建,凝聚对民族身份的认同。

二、记忆场景:饮食文化的再媒介化

皮埃尔·诺拉(PierreNora)认为“场所”是社会和民族存放记忆内容的地方,文化的传播需要空间场所来支持。[3]“记忆之场”承载着集体记忆,是不同社会群体安放记忆的场域,且其形式丰富多样,不论是实在的建筑、档案馆还是具有象征性的庆典仪式,都可以成为人们探寻记忆与回溯情感的窗口。在新媒介技术的赋能下,《一馔千年》将记忆场景与文化符号相勾连,通过多元场景打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回忆空间,以空间回溯时间,以场景唤起记忆,以记忆凝聚认同,以此诠释中华文化的精神意蕴。

(一)文化场景:以文化的追根溯源唤醒记忆

人类记忆常与特定场所紧密相连,借助当下环境回忆和重构过去。日本建筑理论家香山寿夫指出:“场所是各种事情不断迭加发生之地,是人类共同体的依靠和支柱。”[4]因此,地理场所不仅是中介化的存在,更代表人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总和,不同地点蕴含特定文化氛围与人文精神。地理场所内的人类生活习惯与风俗会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地点因此联结历史与当下,使记忆得以延续。

《一馔千年》第二季通过40余个物质地理场景,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构建美食文化记忆空间,激活公众的中华饮食文化记忆。节目以现实中的物质文化场景连接历史和当下,唤醒中华饮食文化记忆。观众通过“馔家族”的视角,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标志建筑与古籍美馔相结合,展现中华美食的民族特色与人文元素,为历史文化注入时代意义。此外,节目还打造了多元互动的文化场景,通过专家访谈、情景再现等方式传达中华饮食文化的精神意蕴,深入挖掘地域饮食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在现实与历史的交融中,中华饮食文化的人文魅力得以展现。

(二)仪式场景:以仪式的参与共享复写记忆

“文化记忆”是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借助文字、节日、仪式等形式创建的记忆,它“包含某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所特有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文本系统、意象系统、仪式系统,其‘教化’作用服务于稳定和传达那个社会的自我形象”。这些记忆包括特定时代和社会的文本、图像以及仪式系统。中华美食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共通、共建、共享的文化记忆,通过历史悠久的宴饮仪式得以传承。电视节目《一馔千年》通过挖掘象征性文化符号,串联起宴会仪式背后的历史故事,深化文化记忆的延续性。[5]例如,在第二季第五期中,节目以曾侯乙编钟为灵感,通过“曾侯乙蒸牛肉”展示了青铜器与古籍美馔的交融,呈现了中华宴饮文化的深厚内涵。《一馔千年》通过仪式的表现形式,生动地诠释了古籍中的美馔文化,丰富了观众对中华美食的文化认知。这种仪式建构不仅丰富了美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为中华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情感和内涵,实现了记忆在新时代的传承。

(三)技术场景:以技术的沉浸体验形塑记忆

媒介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不断构建着新的记忆形式。在融媒体时代,《一馔千年》通过多种影像技术,打造了中华美食文化记忆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连接个体、社会与民族,以及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情感记忆。节目充分利用媒介技术赋能记忆场景,无论是论馔环节中的虚拟经典画作,还是品馔环节的LED屏幕,都为观众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记忆场域。在XR技术的支持下,《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与场景被生动复现,汴京的繁荣景象得以重现,交织了回忆与现实,开启了文化记忆传承的新空间。技术场景不仅带来了文化记忆传播的新方式,还打破了艺术表现的壁垒,形成了多艺术形式融合的美学场域。《一馔千年》通过技术复现古典画作,融入美食、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美食这一载体,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

三、记忆共享:饮食文化凝聚想象的共同体

美食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记忆,还勾连多元的民族文化。通过美食类综艺节目如《一馔千年》,这些记忆得以广泛传播和共享,形成新的文化记忆模式。此类节目不仅展示了民族智慧与人文精神,还在全球文化碰撞中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激发了现代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

(一)破屏互动:共同书写集体记忆

当下,媒体互动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方式,而文化记忆在这种互动中得以强化和延续。随着媒体形态的融合和界限的消失,《一馔千年》顺应趋势,开放了记忆的书写权,为大众构建了一个交流记忆的平台。个体通过新媒介的互动参与集体记忆的建构,加深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节目不仅在微博和抖音等平台打造了热门话题和挑战,也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形成了一种线上的“交往”记忆。这种记忆交流借助媒体的力量,跨越了时空和距离的限制,使个体记忆成为共享的文化资源,同时促进了群体情感的深化,进一步凝聚了文化共鸣与身份认同。

(二)跨越圈层:打通多元主体记忆耦合点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不断发展,一种高度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粉丝文化”在社交媒体上逐渐形成。这些对饮食文化及其历史故事充满热情的群体,在线上创造了记忆共享的“聚会”空间。粉丝圈层作为记忆主体,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这种粉丝文化为传统文化的记忆建构开辟了新路径。《一馔千年》通过打破不同记忆主体的壁垒,凝聚多元记忆力量,展示了这种潜力。

粉丝文化与传统文化看似对立,却能在记忆主体上相互融合。《一馔千年》利用名人的粉丝基础,通过节目宣传将庞大的粉丝群体转变为传统文化记忆的主动书写者,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海外传播:凝聚群体记忆与形塑文化认同

中华美食历史悠久,饮食文明经过长期沉淀,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展示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一馔千年》通过美食的人文故事,彰显出中华美食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尽管许多美食历经时代变迁,饱含时代气息,但节目中的假蛤蜊、盏蒸等美食串联起共同的文化谱系,承载着集体的民族情感与共同情绪。在凝聚集体民族情感、唤醒观众对传统文化记忆的同时,也开辟了文化记忆的海外传播渠道,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书写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独特篇章。

食物是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桥梁,饮食是人类最朴素、最共通的需求,也是注重合作与分享的生活趣味。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具有情感连接的文化,不仅蕴含美食的魅力,也凝聚群体记忆与认同。节目不仅凝聚了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知,也让中华文化在异国绽放,彰显其不绝如缕的变化与流转,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四、结语

美食文化节目《一馔千年》不断适应当下新媒介语境,以一道道佳肴美食为载体,书写出其背后的人文意蕴与精神内涵,展现出美食之文化与历史之美谈,勾连起纵跨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记忆。美食类节目创造出优秀传统文化记忆的多元空间,重塑了饮食文化记忆的独特内容与价值,书写出独特的中华文化记忆底色。在唤醒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也凝聚起记忆的想象共同体,不仅让中华美食流于大众舌尖,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萦绕在大众心间。

[本文为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电视文化类节目发展史研究(1994—2023)”(编号:2023XWH2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3.

[2]王炳钧,王炎,汪民安,等.空间、现代性与文化记忆[J].外国文学,2006(4):76-87.

[3]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M].黄艳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20.

[4]香山寿夫.建筑意匠十二讲[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5.

[5]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70.

作者简介:袁冬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武汉 430072);张春杏,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开封 475001)。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