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背排痰,儿童支原体肺炎护理小妙招
2024-11-19李孟
支原体肺炎为临床常见的儿童疾病。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后,除及时为患儿寻求医治外,家庭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特别是对于痰多的患儿,叩背排痰成为家庭护理的重要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叩背排痰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
叩背排痰的原理
叩背排痰利用物理定向叩击原理,排除以及移动肺内细小气道中的痰液,使痰液松动,并随咳嗽排到体外。叩背排痰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改善肺通气状况,从而有效改善血氧饱和度,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功能。在护理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叩背排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防止过度用力或操作不当引发患儿不适或损伤。
有支原体肺炎患儿,除了要叩背拍痰,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供给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患儿足够的液体摄入等。如果患儿症状持续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
叩背排痰的方法
让患儿坐位或侧卧位,保持舒适姿势。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应该做好手部卫生工作。应将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现“背隆掌空”状,以手腕关节的力量,双手交替快速叩击患者背部。
叩击背部顺序应该从上至下,由外向内。叩击力度要适中,以产生轻微震动感为准。防止力度过大引发患儿不适或疼痛。叩击频率一般为100~120次每分钟,反复叩击1~3分钟。感染部位应适当延长2~5分钟,每天叩击3~5次。最好在患儿餐前30分钟或者餐后2小时实施叩背排痰,防止因进食引起呕吐。
在叩背排痰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叩击背部后应指导患儿正确的咳嗽姿势及主动咳嗽,将痰液有效咳出。告知患儿,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者弯曲手肘遮住口鼻,也可戴上口罩,以减少飞沫传播。在患儿咳嗽时,护理人员应该观察其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是否有痰。关注咳嗽是否有变化,有变化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儿居室应保持定期通风以及清洁,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护理人员在与支原体肺炎患儿接触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
防止在患儿疲劳、情绪激动、呼吸困难或胸痛时实施叩背排痰。对于年幼或病情较重的患儿,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叩背排痰。叩背排痰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家长要按时给患儿服药。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这样有利于痰液排出。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儿,应经常协助其翻身、改变体位,以促进痰液排出。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加湿器、雾化器等辅助设备,帮助患儿更好地排痰。在治疗期间,要给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强其免疫力,促进康复。注意保暖,防止患儿受凉引发病情加重。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气急、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宜拖延。
护理注意事项
儿童支原体肺炎护理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重视饮食护理 应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患儿的饮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包括进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肉、水果等。减少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相关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咽喉疼痛,痰液黏稠无法及时排出。防止过饱影响呼吸,喂食时应保持足够的耐心,防止患儿呛咳。保证液体摄入量,以使呼吸道黏膜湿润,这样利于痰液排出。在患儿进食后,要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若有相关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及时给予氧疗 对于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或气道梗阻现象的患儿,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改善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患者相同。
对症处理 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可选用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剂。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对于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也可用沙丁胺醇。用药都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密切观察病情 家长应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每小时测量1次,防止发生高热惊厥。如果体温过高,应及时实施降温处理,如使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音等。如果发现患儿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喘息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患儿的咳嗽以及咳痰情况,包括咳嗽的频率、痰液的颜色、性状等。如果咳嗽加剧或痰液变得浓稠,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包括意识、表情、活动等。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可能是病情加重导致的,应及时就医。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