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小心思”
2024-11-19王欣
这个学期,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她的同桌换成了男孩。那个男孩来自北方农村,听说他父亲是附近工地上的油漆工。刚开始,我还担心男孩缺少管教,会影响女儿的学习。观察下来,发现男孩不仅学习成绩好,还乐于帮女儿做值日生,他从老家带来红薯干、花生等土特产,也主动与我女儿一起分享。
不过,意外在前两天还是发生了。那天,妻子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说:“女儿被同桌撞倒了,手腕受伤……”妻子挂断电话,匆匆去学校接女儿。我在郊区办事,也急忙往回赶。到达医院时,检查结果刚出来:软组织挫伤。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接下来,我细问才知道,课间时,孩子们做游戏,在走廊疯跑时,同桌男孩撞倒了女儿。女儿说,当时同桌男孩被吓坏了,后来还道了歉。
晚饭后,女儿说手腕还隐隐地疼。看女儿疼痛难忍的表情,妻子余怒未消,说:“男孩家长显然太不懂事了,不管怎么说,我女儿受伤了,起码打个电话问问伤情吧。”妻子找来男孩家长的手机号码,可是打了两遍,都是关机。她更气了。听说与男孩家相距不远,妻子又要来具体住址,执意去会一会这位不明事理的家长。我劝阻无效,又担心她会找人家吵架,只得陪她一起去。
在一片将要拆迁的旧平房里,狭窄的道路两侧堆满杂物。绕了半天,才找到男孩家租住的房子。开门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胡子拉碴,头顶“杂草丛生”。
妻子口气生硬地自我介绍,男子脸上立刻堆满假笑,赶紧请我们进屋,又热情地朝我递来廉价的香烟。“实在不好意思,去检查了吗?伤咋样?”他普通话很不标准。妻子强压着火气,冷冷地瞥向他,截断他的话:“哎呀,你知道你家儿子撞伤了我家女儿?还知道问问伤情啊?”说话间,一个脸色黝黑、矮小的男孩从里屋怯怯地出来,两眼有些红肿,默默地偎在男子身旁。
男子耷拉下脑袋,语调沉重起来,说:“大哥大嫂,不瞒你们,俺孩子一回来就不停地哭。我本来想骂他,但看他的样子,俺也不忍心了。这不,晚饭也没顾上吃呢,俺带着他赶紧去超市,买了些营养品。瞧,俺俩也是刚进门。我本来想扒拉两口饭,就和他一起去你们家。”他指指墙角的桌子,桌上确实放了几个礼品盒。男子摸摸男孩的头,继续说:“俺家孩子太冒失,俺赔不是。只要你家孩子身体没事儿,治疗花多少钱,俺一定赔!”
看男子一脸诚恳,妻子心头的火气估计消掉了一半:“你家孩子确实有点儿冒失,赔也就不要了……”见此情景,我赶紧打着圆场,草草应付几句。我们准备起身离开时,男子硬要我们带上那几盒营养品,我和妻子都不肯收。我们再次拒绝时,男子有点儿急:“你们一定要收下,其实,俺之前早就想去谢谢你们了!”
“早就想谢谢我们?”妻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俺孩子胆小,以往从来不敢跟城里的孩子搭句话。后来,他跟你家女儿做了同桌,你家女儿经常跟他玩耍,他每天可高兴了,现在变得开朗起来……”男子有些兴奋,声音不由得抬高了八度。
看他夸张的样子,妻子突然有些想笑,说道:“都是小孩子,又是同桌,一起玩耍,有什么好感谢的!”他执意给营养品,我和妻子坚决拒收。
我们走时,他又赶紧上前一步说:“大哥大嫂,以后,你家女儿还会跟俺家孩子一起玩耍不?”说不清为什么,这句话,竟让我心头忽地腾起一缕难以名状的酸涩。大概缘于我也是父亲,更能理解他那份沉甸甸的“小心思”。妻子或许也读懂了这位父亲的“小心思”,立即说:“放心吧,会,会的!”我也朝他使劲儿点点头。
我们走到拐角处时,回头时看到,他还孑然站在原地,使劲儿朝我们挥着手……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