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改革

2024-11-13田锡全宋旭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4年5期

[摘 要]

粮食计划供应的“旅大经验”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粮食部门为应对供应紧张状况,推动工矿企业职工工种粮管理办法改革,向全国推广的“三交、三到、三结合”经验,因起源辽宁省旅大市而得名。与其他省份相比,上海市推广旅大经验较晚,但根据该市粮食管理实际情况进行转化、落实的成效较好,逐渐形成“双依靠”或“两依靠”的管粮办法。自1978年全面推广至1993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最后终结,上海市通过旅大经验的推广与落地,堵塞粮食管理方面的漏洞,减少粮食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管粮用粮之间的矛盾,完善并强化上海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对于上海稳定企事业单位职工粮食定量供应水平、控制城市粮食销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粮食计划供应;“旅大经验”;工种粮;改革;上海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4)05-0073-08

1953—1993年粮食计划供应时期,上海企事业单位职工粮食供应制度与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创建、调整、改革、终结的演变历程。其中,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的“旅大经验”,即是对于工矿企业单位职工粮食供应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一粮食管理办法实行至1993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最后终结,持续时间共达23年,在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回顾学界以往的粮食统购统销研究,主要侧重于统购制度,统销制度的研究尚比较薄弱。既有的统销制度研究,或聚焦该制度初创时期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推行情形,或聚焦特定时段统销制度运行中的具体问题,仅有少数研究涉及“旅大经验”的产生和推广情形,至于“旅大经验”的来龙去脉、具体推广及其影响等诸多问题尚存在较大讨论空间。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旅大经验”之由来、在上海推广情形加以探讨,以揭示其在整个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演进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上海推广“旅大经验”的背景

(一)“旅大经验”的缘起。“旅大经验”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职工工种粮管理办法改革的经验总结,因其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初的辽宁省旅大市(现大连市)而得名。在此之前,旅大市对工矿企业职工粮食定量问题,由粮食部门采用3等9级、23条线、8000多个工种的办法进行计划供应和管理。1970年前后,旅大市有职工40多万名。因工种变动或病休、退休,每月有上万人调整粮食定量。由于职工的粮食定量填写在归户购粮证上,定量下调时如果本人不去办理手续,就降不下来。如此,长期以来形成“上调有人找有人管,下调没人找没人管”的局面。随着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工种内容发生了变化,吃不合理定量的人越来越多,粮食销量越来越大。粮食部门曾经规定每上调一个职工定量必须同时下调一个职工定量,企业和职工对此很有意见,“管”和“用”之间矛盾很大。后来,粮食部门每年搞一次人粮核实,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靠粮食部门管理,很难根据人口和工种准确核实定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旅大市从1970年9月开始对工矿企业职工粮食定量供应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两交、三到、两结合”办法。具体而言,“两交”为向职工交党的粮食政策、交粮食定量标准;“三到”为职工基本口粮到户(30斤基本口粮由居住地粮站供应)、定量补差到班组(职工工种粮定量数减去基本口粮数为“定量补差”,每月由班组发放)、定量补差指标到单位(“定量补差指标”包括“定量补差”和补助粮,由各单位和粮食部门共同掌握);“两结合”为粮食部门与用粮单位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旅大市职工粮食定量管理办法改革进行了4批试点,交流了4次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管理办法,至1971年4月已在全市普遍推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总结推广“旅大经验”过程中,“两交、三到、两结合”的提法逐渐演变为“三交、三到、三结合”的表述。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三交、三到、三结合”这一表述至迟于1971年10月就已经出现。其具体内涵为:“三交”,向群众交粮食战线的形势、交党的粮食政策、交粮食定量标准;三到,职工基本口粮到户、工种粮食定量补差到班组、粮食定量指标到单位;三结合,工人、单位领导和粮食部门结合。相比较而言,新表述主要是将“两交”改为“三交”,增加了“交粮食战线的形势”这一内容,将“两结合”改为“三结合”。不过,“两交、三到、两结合”的提法仍然在不少省份继续使用。自1974年7月往后,“三交、三到、三结合”逐渐成为“旅大经验”管粮办法的标准表述。

旅大的这种由工矿企业单位控制自己的平均口粮管粮办法改革,实际是一种包干管理办法。例如,一个工厂核定的口粮平均水平是38斤,今后不管增人还是减人,口粮水平仍保持38斤不变。从控制粮食销量方面来说,新办法具有加强粮食管理,稳定销量,节约粮食的作用。

对于旅大市实行的新管粮办法,商业部经调查核实后,首先在1971年10月的全国粮食工作座谈会作了介绍,之后又在有关会议上多次予以肯定,并号召各地加以推广。1974年7月7日至16日,商业部还在吉林市召开为期10天的全国推广“旅大经验”交流会。在商业部号召下,“旅大经验”引起了不少省份的重视,逐步推广开来。

(二)上海推广“旅大经验”前的工种粮管理制度。自1955年实行定量供应办法到1978年全面推广“旅大经验”之前,上海在企事业单位职工粮食供应方面实行的是“以人定量、归户计算、凭证供应”的工种粮管理办法。1955年9月26日,上海市粮食计划供应办公室颁布《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工种分类》,将厂矿企业职工粮食定量划分为1307个工种进行管理。1962年10月,市粮食局、市劳动局汇集编印了《职工工种粮食补助标准(试行本)》,将企事业单位工种划定为7289个,并制定“上海市职工工种粮食补助标准代号一览表”。该一览表将原来职工、学生的“五等五级”(每级内又分为甲、乙、丙三类)具体划为“五等四十一级”,职工工种粮定量标准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在增加的36个级内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称为“跨档工种”,有28个代号。另一种称为“插档工种”,即在原定量等级中缩小其定量幅度,有8个等级代号。

另外,从1963年4月1日起,上海实行粮食凭证凭票供应办法,即根据居民的粮食计划,发给居民定量粮票,凭定量粮票和粮食供应证在指定的粮店供应粮食,形成“以人定量、归户计算、凭证凭票定点供应”的办法。凡是职工人员和工种变动,均由单位相关负责部门填写“职工工种定量调整通知单”,经单位所在地粮管所核定后到居住地粮管所办理调整手续。实行这种办法,存在着与其他各地类似的弊端:调高及时来,调低不愿来,造成职工定量水平日渐增高。粮食部门只好通过不定期地整顿粮食统销办法,以核实职工人数和定量供应水平,不过成效不是很明显。1978年上海推广“旅大经验”以后,这一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二、上海推广

“旅大经验”的酝酿和试点

(一)推广“旅大经验”的酝酿。1978年之前,上海曾几次酝酿推广“旅大经验”。前述商业部在吉林市召开全国推广“旅大经验”交流会,上海派6人参加会议。随后,参会人员在给市粮食局革委会的报告中,建议在后方基地和虹口、杨浦、普陀三个区各选一个试点,取得经验之后,在面上分批分期推开。市粮食局革委会副主任邹克欧听取汇报后表示此事上一年市委领导就不同意搞。由此可知,上海有关方面于1973年就曾商讨“旅大经验”推广事宜,不过未获市委领导同意。之后,市粮食局革委会在给市革委会财贸组(以下简称“市财贸组”)的报告中提出:对于“旅大经验”,可以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试点后推广。但对于当下全市是否可以安排试点并没有把握。市财贸组领导担心另搞一套办法可能会引起思想混乱,带来手续繁杂的问题,甚至怀疑能否试点。由此,市财贸组领导提出先将“旅大经验”向区、县粮食局传达,听取意见后再提出办法,确保做到“简便易行、方便群众、有利于生产”。另外,市财贸组准备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业部门负责人对“旅大经验”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或几个单位的试点意见,意见报请市委同意后再推行。

一年后,即1975年8月19日至9月3日期间,上海市粮食供应公司派学习小组赴北京、天津学习市镇粮油计划管理和街道管粮的工作经验,并向商业部请示有关问题。在推广“旅大经验”方面,京、津两市当时都已在粮食系统进行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学习小组认为推广“旅大经验”,学习北京市依靠街道党委建立群众管粮小组,是切实可行的成熟经验,建议在上海先搞试点,逐步总结推行。1976年初,市粮食局革委会就此向市财贸组汇报工作时,市财贸组领导口头同意进行“旅大经验”试点。据此,市粮食供应公司制定了在上海第一米厂和上海铜厂进行试点工作的详细方案。不过,上述试点方案并未实施。

上海一再推迟实施旅大管粮办法,一方面与上海地方对粮食问题的认识和主张有关,另一方面与“旅大经验”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有关。时任市领导主张在粮食问题上不要搞人为紧张,认为粮食整顿时机未到。市财贸组负责人提出“什么工种吃什么定量过时了”。这些认识和主张,是“旅大经验”没能立即在上海推广的关键因素。另外,“旅大经验”实行起来手续繁杂,给厂矿企业单位增加了不少事务性工作,因此在北京、天津等地推广时也遇到较大阻力,很多单位不愿配合。1976年,“旅大经验”在各地的推广又有了新进展,此时上海的推广工作已落后于全国形势。

(二)推广“旅大经验”试点。1977年9月,在其他省份影响下,上海市粮食局革委会重新提出在工厂企业推广“旅大经验”,计划试点取得经验,在“三核实”(核实人口、工种、定量)工作告一段落以后,分期分批推开。 10月5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继续推广旅大市依靠企业党委、依靠群众管理职工粮食定量的经验,为推广“旅大经验”提供了政策依据。为此,上海市粮食局革委会又向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请示推广“旅大经验”,随即获得批准。1978年初,商业部下发《关于控制粮食销售的意见》,要求年内在工矿企业全面推广依靠企业党委、依靠职工群众管理粮食定量的经验。国务院于3月22日批转了商业部意见。至此,推广“旅大经验”已成为大势所趋。其间,“依靠企业党委、依靠职工群众管理粮食”开始被突出出来,“双依靠”或“两依靠”的管粮办法逐渐成为“旅大经验”在上海推广的代名词。

在上述情势下,上海推广“旅大经验”试点工作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1977年12月,市粮食局革委会选择大隆机器厂、上棉二十一厂、公交公司电车三场等10个单位进行试点。1978年1月,试点工作开始。3月,“三到”管粮办法在试点单位实行,到4月中旬,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试点单位推广“旅大经验”的基本做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部准备,包括组织工作班子、训练骨干、统一思想、内部测算、工种归等、编造清册等;第二阶段是推向群众,包括大会动员、宣传教育、政策交底、商定指标等;第三阶段是建立必要的管粮制度,主要是对工种定量、夜餐粮和干部劳动补助粮等三个方面,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管理办法。

第一阶段开始之时,试点单位部分领导干部对推广“旅大经验”有种种顾虑。比如,大隆机器厂部分领导存在着“一等、二怕、三难”的思想:“等”清查工作、年终评比、工资调整搞好了再搞;“怕”影响生产;认为试点推广是一项新工作,“难”搞。上棉二十一厂有党委成员提出疑问:搞试点会不会影响生产?分管后勤的负责人认为,搞试点没有太多好处,弄得不好被群众骂,还是兄弟单位先试,自己在后面跟着干,太平一点。甚至还有人认为这项工作是“额外负担”,等等。电车三场党委班子和中层干部中顾虑也较多,主要为“三怕、三难、一担心”。“三怕”是:怕试点吃亏、怕工差粮公布后矛盾多、怕指标不够用今后不好办。“三难”是:运动紧、任务重、春运忙,难安排;群众比工差粮多少,思想工作难做;粮票由单位发,缺了难办。“一担心”是:担心搞不好会影响生产,出交通事故。

针对上述思想顾虑,各试点单位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毛泽东关于粮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学习国务院、市革委会有关文件,以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抓组织落实。大隆机器厂在党委领导下,成立由宣传、工会、团委、组织、人事、总务等部门负责人共11人组成的粮食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分别担任正副主任,此外还成立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负责具体工作班子。车间(科室)一级分别建立由车间(科室)党支部副书记或副主任、工资员、生活员、老工人等组成的车间(科室)粮食管理小组。各班组建立由工会组长担任的兼职粮管员。全厂形成厂、车间(科室)、班组三级粮食管理网,自上而下建立一支由416人组成的粮食管理骨干队伍。之后,大隆机器厂又举办了厂、车间二级粮食管理小组成员、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学习班,借此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具体做法。其他各试点单位也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粮食管理网。

第二阶段推向群众时,各试点单位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电车三场针对职工中存在的怕减粮、怕病假扣粮、怕补助粮靠不住等思想顾虑,在不同阶段运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动员。在试点工作启动之前,采取出黑板报、印发宣传提纲等办法,宣传中共中央有关粮食工作指示、全国粮食工作大好形势以及推广“旅大经验”的意义。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后,根据群众的思想反应,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发放到班组供职工学习讨论。在工种定量、工差粮即将公布时,又根据职工反映“同工不同定量”问题,向职工群众反复说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稳定群众情绪。全市发放第二季度居民定量粮票时,为防止职工和家属出现“粮票怎么少了”的误会,提前印发《告全场职工书》加以说明。在第一次发工差粮时,为减少差错,还印发了“工差粮发放注意事项”进行宣传。

“双依靠”管粮办法在试点单位的实施产生较好效果,并为之后“旅大经验”在上海的全面推广提供了参照样板。比如,6月24日上海县召开的贯彻国务院和市革委会关于推广“旅大经验”指示精神大会,就听取了市电车三场党委的经验介绍,宣读了大隆机器厂的试点经验。从7月上旬到8月中旬,前往市电车三场取经的有5区4县的270个单位、1200多人。

三、“旅大经验”

在上海的全面推广和巩固

(一)“旅大经验”的全面推广。试点工作结束后,全面推广工作随即就被提上议程。1978年4月,市粮食局在给市财贸办的报告中提出在全市推广“旅大经验”的详细实施意见。6月3日,市粮食局又在给市财贸办的报告中提出全面推广“双依靠”管粮办法的具体步骤和办法:在第三季度分期分批推开,力争10月底结束。《上海市职工工种粮食定量试行办法》作为附件,同时上报市财贸办。当天,市粮食局还下发全面推广“双依靠”管粮办法宣传提纲。同日,市财贸办主持召开“关于贯彻国务院批示全面推广‘依靠企业党委、依靠职工群众管理粮食定量经验’”会议,主要由市粮食局局长应飞汇报全国粮食形势、上海推广“旅大经验”试点情况以及全面推广“旅大经验”的具体意见和要求。19日,市财贸办又主持召开全面推广“旅大市管粮经验交流会”,大隆机器厂、上棉二十一厂、公交公司电车三场等单位代表在会上交流了试点工作情况和经验。

在此期间,商业部于6月16日发出通知,除对“旅大经验”试点推广和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具体指示外,还就各地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作出解答。上海市粮食局很快向所属及相关单位转发商业部通知,推广工作由此全面铺开。

全面推广“旅大经验”,从1978年6月下旬开始分三批进行,至9月结束,10月开始对全市12057个单位350万职工实行指标管理。在推广过程中,各单位处理好执行政策和思想教育、条条和块块、点和面、进度和质量等四种关系。全面推开后,各区、县、职能局都有一位党委书记或局长分工抓推广,以加强领导和宣传工作。从6月24日到7月3日,全市各行各业运用广播电台、黑板报、墙报、大字报、说唱等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各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粮食部门的帮助下,建立工作班子,集中时间抓推广工作,做到推广工作有人管、进度有人问、宣传工作有人抓。各企事业单位推广的具体步骤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期分批推开。各区、县粮食局还培训专职或兼职粮管员5万多人,让他们深入基层当好管粮参谋。

截至9月10日,市区6948个单位、251万名职工中,有5818个单位、210万名职工(占比均为84%)已经完成“旅大经验”推广工作。各区推广进度为:静安、虹口、卢湾、普陀、长宁预计9月中旬可全部结束,闸北、徐汇可在9月下旬搞好,南市、杨浦、黄浦可在9月底10月初结束。郊县推广进度为:总共4974个单位,已完成的有2017个,占总数41%。其中,已完成50%以上单位的有川沙、松江、青浦、嘉定4县,金山仅完成18%,南汇、崇明两县完成的只占单位总数的10%。石化总厂和后方基地正在抓紧做准备工作,预计石化总厂10月上旬可完成。推广过程中,市粮食局还组织有关人员赴旅大、南京等地参观学习。

“双依靠”管粮办法全面推行后,粮食部门在工厂企业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依靠企业党委、依靠职工群众,堵塞了粮食供应上的漏洞,保证了合理供应,稳定了粮食销量,使供应指标逐月下降。1978年10月核定供应指标全市平均为7.06斤,1979年5月下降到6.89斤,下降了0.17斤。如按实行指标管理的6681个“三到”单位的280万职工计算,全年节粮616.8万斤。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不包括金山县)供应指标结余的有3429个单位,结余粮食271.63万斤,超支有3139个单位,超支粮食220.59万斤。

推广“双依靠”管粮办法后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不少单位反映:工差粮月报表项目多;发放回收工差粮票方面,因居民定量粮票票面小,导致发放、回收手续繁复,粮管人员要求改进粮票票面;1962年制定的7200多个工种,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有的已不相适应,需要重新归等。有些工种之间粮食定量很不合理,矛盾突出。有单位同样工种相差十斤粮食,因此不敢向下面交底。随着推广工作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逐步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旅大经验”的巩固和制度化。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双依靠”管粮办法逐渐完善起来并开始趋于制度化。1979年9月,上海市粮食供应公司向市粮食局提交报告,对各单位指标结余粮(涉及到结余粮的提留范围、提留标准和适用范围)、指标分项管理和指标包干等问题提出相应处理意见。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粮食局对1978年6月下发的《职工工种粮食定量管理试行办法》作了修订和补充,于1979年10月制订《职工工种粮食定量管理办法》,在当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实行。《职工工种粮食定量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涉及“三交、三到、三结合”的具体内涵、职工工种定量和补助粮管理、备用粮和结余粮提留办法、“工差粮转移证明”和“职工粮食定量卡”(即“黄卡”)使用办法等诸多方面。《职工工种粮食定量管理办法》还提出:对于工种不多、变化不大的机关、企业、学校(包括大专院校、中专、技校,中、小学教职员工和中学以上的学生补差粮),可采用工差粮月结月清的“两到”办法(即基本口粮到户,工种补差粮到单位),一般不实行指标管理。大专院校的校办工厂可单独实行“三到”办法。另外,同时下发的《工厂、企业粮食管理组织和任务》,对工厂企业粮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粮食管理员的任务,以及工厂企业工种粮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了明确规定。

对于“旅大经验”,粮食部于1983年发文提出要将其坚持下去,不断总结经验,切实简化手续,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粮食部强调,相关部门决不能放松管理,要经常帮助用粮单位按照粮食供应政策,把粮食管好。为了巩固和提高“双依靠”管粮办法,上海粮食部门在工作中着重抓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深入单位帮助粮管员提高政策、业务、管理水平,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厂企业管粮互助组,逐步推行了工差粮搭伙、季度发放、指标包干等办法,同时加强了粮食供应指标的管理,开展粮食供应指标包干的试点工作。

“旅大经验”推广过程中,社会上曾啧有烦言。言其主要缺点是:手续繁琐,占用生产单位的人力,增加生产单位的事务性工作,不方便职工群众。1980年代中期,随着整个国家粮食形势好转,再加上国营粮食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旅大经验”也就不再为各地粮食部门所重视。有的地方已不再推行,而是恢复了原来的归户供应办法,上海则坚持了下来并取得显著成效。

为此,1985年12月12日至26日,商业部在上海召开八省一市粮食供应工作座谈会,讨论国务院国发〔85〕131号文件实施办法。商业部认为,迄今为止“旅大经验”仍是管粮的好办法,应坚持执行,以搞好工厂企业粮食管理,保证合理供应,堵塞各种漏洞。凡是没有坚持实行的,供应水平就急速上升,而上海坚持实行,水平就稳中有降。其具体反映是:城市居民人数增加,粮食需求量下降。职工人数上升,工种粮水平逐年下降,居民手中余粮逐年增加。

之后,上海“双依靠”管粮办法的变化主要有:全市从1987年起取消了干部劳动粮项目,从1990年6月1日起取消夜餐粮补助项目。因这一管粮办法适应于上海整个城市粮食定量供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所以一直实施至1993年才随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一起被取消。

结语

综上所述,“旅大经验”主要是关于企事业单位职工工种粮管理办法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在粮食供应紧缺状况下,粮食部门从管严、管细的指导思想出发向各地推行的举措。尽管存在着手续繁杂、给厂矿企业单位增加了一些事务性工作等局限,但在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旅大经验”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粮食管理办法。

“旅大经验”的实质是依靠党委、依靠群众,“三交、三到、三结合”是具体做法和管理办法,以至于“双依靠”或“两依靠”管粮办法逐渐成了“旅大经验”在上海的代名词。这一管粮办法自1978年在上海全面推广后,一直坚持实行至1993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最后终结,对于稳定上海企事业单位职工粮食定量供应水平、控制城市粮食销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上海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具体而言,其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堵塞了粮食管理方面的漏洞,节约了粮食,保证了合理的粮食供应。之前,上海企事业单位职工粮食定量填在每户的购粮证上,除粮管人员外,别人不知道。“两依靠”管粮办法将工种粮“定量补差”到班组,把粮食定量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监督之下,谁该吃多少定量,都要经过职工群众评议。根据“干什么工种,吃什么定量”的原则,该增的增该降的降,及时进行调整,基本纠正了过去只增不减的弊端,解决了工种定量中的一些矛盾。

第二,发挥了企事业单位和粮食部门管粮的两个积极性,减少了粮食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管粮和用粮之间的矛盾。旅大管粮办法实际上是把一部分粮权(主要是定量标准确定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下放到基层单位,各单位在粮食政策和定量指标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调整本单位的粮食定量,这实际是一种包干管理的办法。改革后,上海各企事业单位把粮食工作纳入党委和行政管理的议事日程,自下而上建立了粮食管理网,形成全党管粮的局面,改变了粮食部门一家说了算的状况,出现了各企事业单位与粮食部门共同管理的局面。“两依靠”管粮办法沿袭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动员解决粮食问题的传统,发挥了企事业单位和粮食部门管粮的两个积极性,发挥了职工群众对粮食定量的监督作用,对于稳定粮食销量产生了显著效果。

第三,完善并强化了整个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如前所述,“旅大经验”是对于工矿企业职工粮食定量管理的改革。“两依靠”管粮办法在上海的实行,使得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比如,粮食部门对工矿企业粮食管理实行“指标控制”,增加一人增加一份指标,减少一人减少一份指标;开始实行工差粮转移证明,其他地方还实行有工种粮票(券)、工种补差粮券,由此带来粮食票证制度的变化;除了“三到”单位之外,还有“两到”单位,等等。因此,可以说“旅大经验”是对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一次局部改革。从制度演变的角度来看,“旅大经验”完善和强化了整个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作者田锡全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旭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彭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