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持续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
2024-11-07
为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2021年发布两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并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综合招商,最终16个项目全部签约落地。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北京产权交易所联合北京市文物局搭建运营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该平台的上线将在推动文物有效开放利用、助力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政策频出——“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独具特色的石库门、五彩斑驳的玻璃窗、沧桑古朴的木质楼梯……在遍地胡同的北京市西城区,竟隐藏着一条海派弄堂——新市区泰安里。这里各种业态集聚,游客们既可以品味老上海风情的咖啡馆、沉浸书香满溢的文化书店,还能体验富有情调的小酒馆,尽情感受古朴交融现代的独特魅力。然而谁曾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栋私搭乱建严重、破旧不堪的大杂院。
新市区泰安里的“华丽转身”始于2020年。彼时,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西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探索,发布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旨在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一批有情怀、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及民间资本参与到文物资源开发利用中来,共同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新市区泰安里作为首批入选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首个落地实施的项目。经过精心修缮,新市区泰安里于2023年4月以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的新形象重新对外开放,成为一处集社交、创意、阅读、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空间。截至2023年底,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已累计吸引客流量达5万余人次,成为西城区一处文化新地标。
从百年文物建筑“变身”时尚“打卡”街区,新市区泰安里的改造是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文物家底也愈加清晰。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我国拥有57处世界遗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确保文物能够“留下来、活下去”,并让更多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文物保护要与利用并重,提出“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在坚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不变、坚守文物保护底线的前提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该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中央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文物建筑有40万余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低级别文物建筑占95%以上。此类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产权复杂,保护管理难度较大。加之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基层保护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部分文物建筑长期无人看管,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面临坍塌和消失的危险。因此,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国家文物局于2019年正式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鼓励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强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明确了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一般q9eJeqQ1Rqy+9zlk4nAC4J5Gxmic7XgFWON6Gqz8nIg=条件和要求。2022年7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这是首次专门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以及参与内容、方式和程序等,旨在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
在众多利好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持续增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6 629处。文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效提升,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6565家,免费开放率超过90%,“文博热”蔚然成风。其中,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同样成绩亮眼,北京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先行先试——打造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
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一直以来都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途径,并逐渐形成覆盖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政策体系。早在2017年9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就明确了首都发展的总体蓝图,强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2020年4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发布,提出“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为更好实现文物活化利用的目标,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2021年8月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开放利用等方式,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彰显古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西城区作为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区。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文物保护利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面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西城区制订并启动实施《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自2016年以来集中开展文物建筑腾退工作,对尘封已久或长期被不合理使用的文物建筑进行加固修缮。截至2021年9月,总体腾退比例达到92%。随着腾退修缮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合理利用文物建筑成为后续工作重点。
在文物建筑保护的问题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2020—2021年期间,西城区共发布两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包括新市区泰安里、晋江会馆、西单饭店旧址、杨椒山祠、梅兰芳祖居等16处文物建筑。这些项目或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时代印记明显,或是建筑形制独特、具备时代特点,每个文物建筑都有自己特有的故事、传递着特有的信息。为充分挖掘项目价值,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西城区文旅局”)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文旅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综合招商。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北交所一手抓政策解读,一手抓资源汇聚,充分做到“广精专”相结合,积极推动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和老城保护与复兴。在“广”方面,第一时间搭建“北京市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专题,对项目进行集中深度展示;同时,通过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矩阵及社会媒体进行广泛推介,短时间内获得大批机构关注。在“精”方面,借助北交所打造的“北交汇投”投资人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对投资者偏好进行精准分析并定向推介,大幅提升了项目和投资方的匹配效率。在“专”方面,北交所项目团队充分研读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政策规范,为各家意向机构提供一对一顾问服务,引导意向机构充分挖掘待利用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价值,并根据文物建筑的特征、保存现状、环境条件、利用难度等,进一步细化活化利用方向,设计商业模型,力求为每一处文物建筑量身定制出既还原保护原有风貌,又可持续造血、具备充分社会吸引力的活化利用方案。
在北交所的专业服务和精准推介下,两批项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披露期间共有数百家机构致电咨询西城区文旅局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最终,16宗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全部成功签约落地。接下来,西城还将发布第三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让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更大作用。
示范推广——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的圆满完成,是政府管理部门充分利用产权市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的一次生动实践,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是展示了以西城区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的开放姿态。公开发布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文物利用机制,体现了政府文物保护工作思路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的重大转变。其次是社会资本在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加入,不仅大大缓解了政府在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人员、资金等压力,同时能够有效扩大文物保护的覆盖面,实现文物保护利用成果的全社会共享,对全市文物活化利用工作产生带动和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这也是北交所在国有资产交易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的生动缩影。事实上,北交所文旅资源交易平台自2019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已逐步形成全流程的项目投融资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并陆续推出覆盖重点市(区)的文旅体育综合投融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闲置场馆场地盘活等多项综合性的投融资精品服务。除先后为西城区两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提供综合招商服务外,北交所文旅资源交易平台还为海淀区首宗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永山宅院起草利用方案的评审标准、组织专家评审并探讨全流程绩效评价服务;同时承接了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课题研究,总结全国优秀案例并提报政策建议。
在“西城模式”的成功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调动多元市场主体更广泛地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2022年9月,北交所联合北京市文物局(以下简称"市文物局")开展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的酝酿筹备工作,编制完成文物活化利用系列配套文件并开启项目征集与对接。2023年12月,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在北交所官网正式上线发布,此举标志着北京文物活化利用工作驶入高效、规范、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集政策解读、操作指引、宣传展示、合作对接、数据管理、项目绩效评价功能于一体,旨在以公开透明的交易行为,保障文物建筑产权或管理使用单位及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社会力量的权益,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路径和行为,推动文物有效地开放利用,助力擦亮首都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为确保平台顺利上线,北交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供了从项目勘探、政策梳理到资源对接等全流程精细化服务。首先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及时汇报反馈项目进度。北交所定期向市文物局汇报项目进展,保障上线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其次是进行项目勘探,摸清项目家底。北交所通过市文物局向各区征集项目,由平台组织调研踏勘并进行合规性审核,建立纳入活化利用名录的文物建筑数据库,动态管理项目资料。与此同时,北交所还全面梳理文物活化利用的相关申报、评估、督查工作模板,制订了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进场交易服务流程和制度规范,为参与的社会力量提供工作指引及政策辅导。
2024年1月2日,市文物局发布《关于征集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的通知》,面向全市征集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的文物建筑,并指出“除各区另有发布平台的情况外,征集到的国有或集体所有文物建筑项目将统一交由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进行发布”。这意味着平台正式启动全市范围的服务运营,同时也成为北交所发挥阳光化、市场化平台优势,服务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起点。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让文物“活”起来,意味着要让文物走出历史的尘封,走进现代社会的视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未来,北交所将通过做深、做实、做细北京文物活化利用服务平台,不断创新探索文物保护传承新路径,为北京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