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发挥产权市场在国企国资改革中的枢纽作用

2024-11-07王耀

产权导刊 2024年10期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百舸争流,改革者进。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无疑是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文从历史、主体、未来三个视角,研究了国资国企改革形势变化和产权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此探索未来产权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和助力国资国企改革。

一、从历史视角看国资国企改革形势变化

46年前,发端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从那时起,每届党的三中全会均以改革为主旋律,改革成了不变的主题词,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

回忆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涉及国资国企改革共有2条17项,诸如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两类公司”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界定不同国企功能等都是近年来国资国企持之以恒推进实施的重点改革任务。经过十余年的蹄疾步稳与坚毅前行,再到如今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涉及7个方面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包含国资国企改革任务45项任务370余字,主要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任务,涉及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多项改革要求。

从改革进程来看,2013年以来的国资国企改革政策是一脉相承的。2022年以前更多强调的是国企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现代国企治理体系,而2023年之后更多强调的是国资布局和功能实现。按照2029年前完成《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主要任务的时间要求,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形成新的国有经济布局为主线的国企改革路径,这些将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为我国产权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从主体视角看产权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市场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采用公开、竞争的制度设计,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阳光操作,最大程度地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行业统计,2023年我国产权市场年度交易总额达到25.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9%,交易规模稳定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资产股权类业务交易额2.04万亿元,同比增长8.51%,产权转让、企业增资、资产转让三大类项目交易额合计1.48万亿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成绩斐然,产权市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各级各部门存量资产盘活、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国企参股管理、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碳普惠体系建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等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做好产权市场服务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领域做了统筹谋划,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存量政策和新政策的叠加效应将会持续显现,产权市场正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尽管产权市场在国有资产源头防腐、保值增值、有序流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作为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产权市场的发展方向应是多要素、多品种、全链条,而一些产权交易机构仍依赖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坐商”心态,进而造成诸如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参与度不够,主动营销创新意识和动力有待提高,业务根基尚需夯实、交易品种有待拓展,固步自封难跨越、同业合作亟需加强等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产权市场发展存在着相对偏弱的市场化功能与高标准的国资国企改革要求之间的差距,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发展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发挥产权市场在国企国资改革中的枢纽作用,将有助于为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坚实保障,也将为产权交易机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从未来视角看产权交易机构如何参与改革、服务改革

为贯彻落实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要素资源配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主题,谈一谈产权交易机构在新形势下如何参与改革、服务改革。

(一)要结合服务的国资国企实际出发,依托产权市场畅通国有产权要素资源流转,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拥护者、服务者

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政策为指引,进一步发挥产权市场职能,服务国有企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通过产权市场实现国有资本有序流转、有进有退,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助力企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另一方面,要延伸服务链条,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服务转型升级,主动提升服务品质和能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全链条服务,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围绕交易前端,结合企业需求,做好政策法规咨询、尽职调查、方案设计、项目评估、招商撮合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为项目运作“夯基”“预热”。围绕交易中端,不断提升“互联网+产权交易”服务水平,通过各类市场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精准推介,扩大信息辐射半径,提高交易撮合的成功率和竞价率。围绕交易后端,协同做好权属变更、履约,尝试为市场主体提供投融资、并购重组、资源资本化等专业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二)要在建设多要素、多品种、全链条市场中,充分调动数据、绿色、技术、采购等各类要素资源,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围绕数据要素领域,要汇聚产权市场交易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充分抓取各类数据资源,不断优化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生态,为企业提供更广阔、更多样化的数据服务、技术服务以及综合解决方案。围绕绿色要素领域,建议在“3060”双碳背景下,各地借鉴试点省份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平台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培育集碳汇、用能权、排污权等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绿色要素运营平台,为公众和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碳普惠服务。围绕技术要素领域,产权市场要以产业强链补链需求为导向,积极与各地市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围绕十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联合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基金等各方主体和资源,积极为区域技术产权交易、转化、投融资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充分发挥交易机构在信息展示与资源匹配、交易撮合与成果转化、价值评价与增值服务、金融服务与创新示范等方面的功能。围绕国企采购领域,要在充分征求国有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短期内实现“阳光采购”,在国资监管机构的指导下,逐步推动国有企业进场采购,提供平台服务,公开采购信息,规范采购流程;中期实现“集约采购”,在国有企业逐步覆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积累,发挥国企协同效应,提高规模采购质效;长期实现“智能采购”,利用大数据技术等,深挖采购资源,满足企业个性化、多样化采购需求。

(三)要坚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

全会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涉及方方面面,笔者认为产权市场本身具有交易主体限制、交易客体复杂、交易方式多样等特殊性,各交易机构应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按地域、按交易领域进行市场整合。在保持独立性、不损害利益、不触动存量业务市场的基础上,多渠道、多维度地推动信息发布、项目推介、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业务创新、服务协同等一体化合作,以各交易所为基础建立多中心、多层次、分级赋能的网络体系,并按照vxZhK7m5spGkyhcXSavn3Q==远近结合、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思路,把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品牌形象、制度标准、服务生态、发展格局“立起来”,把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坏掉”,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这样才符合全国大多数交易所的根本利益,只有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进一步打开产权市场的服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四)要持续巩固交易机构国有企业定位,持续加强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要发挥好“大产权、全要素、强服务”平台优势,用好用活现有牌照资源,争取更多资质牌照,丰富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引导各类产权要素进场流转,不断构筑产权交易生态圈,提升平台话语权。要聚焦主责主业核心领域市场、创新业务市场和政企专属业务市场,探索实践对大客户、大项目的高端经营对接模式,布局更加立体完善的市场化经营体系,培育参与市场化竞争合作新动能,提升平台影响力。要坚持数字化技术“搭台”、优质化服务“唱戏”,充分发挥数字化交易平台功能作用,通过流程再造、数据赋能、智能运用等方式持续问需市场,为交易方提供简便易用的办事体验,推动“一网通办”更“好办”、更“快办”,并做到项目全程留痕、过程监控、结果可溯,提升平台内动力。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未来产权市场的发展需要每个产权人共同把对改革思想认识的“大写意”转化为推动落实的“工笔画”“施工图”,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彰显产权交易市场的新作为、新担当、新贡献,用行动谱写更加壮丽的产权市场改革新篇章!

(王耀,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