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入海口的一处宋金时期聚落 海北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024-11-06游丽霞

大众考古 2024年7期

海北遗址位于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区域今东营垦利区胜坨镇海北村北,北距S316省道3.5公里,西北距镇政府4公里,东北距垦利区政府9公里,南邻海北村。遗址东西长390米,南北宽225米,面积8.7万平方米。这一带水位线距地表约1米,遗址文化层在地表下0.5—3.5米间,宋金时期遗存均在地表下3米处。遗址所在地原为一处高地,当地居民称之为“噶嗒顶”,后因取土盖房成为平地。

考古发现

2006年10月,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与垦利县文体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首次试掘,采集了大量陶瓷器残片、建筑构件和铜钱。2019—2021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下中心)先后3次对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揭露各类遗迹150余处,其中房址2座、灶18个、砖铺面9处、道路遗存2处以及大量灰坑;出土文物标本859件,瓷片数万片。两座房址均破坏严重,仅存两处较大范围的房内活动面,房内还发现有灶和火炕等遗迹,房址周边有较多同时期灰坑分布。

房址

编号F1的房址为长方形地面式建筑,正南北向,面积约223平方米。墙体由红褐色黏土筑成,仅残留部分北墙、西墙和房内隔墙。房址南侧区域黏土墙体下残留两道砖基,推测为房址的排水道,残长3米,宽0.68米,往西延伸到南北向基槽。房址基槽往南延伸至发掘区外,西侧保留部分墙体,残高约0.4米。房址中部区域地面铺白色垫土,垫土之上残留4片较大范围的砖铺面,局部有塌陷,深浅不一。房址北侧区域偏南部分有一道残长4米、宽0.71米、高0.4米的红黏土墙;最北端是一道残长6.4米、残宽1.6米、深约0.1米的基槽;往西连接一段长约3米、宽0.47米、厚0.4米的黏土墙。

F2为南北向半地穴式房屋,南北残长9米,东西宽约5.4米,东侧延伸到发掘探方之外。房址中部和东墙被晚期遗迹破坏,房内有活动面、火炕、基槽和红黏土墙。活动面主要保留在房内东侧区域,表面有一层厚0.1—0.25米红黏土层,底部为淤沙土。房内西侧发现火炕遗迹,南北残长6.2米,东西宽1.5米,北部保留较为完整的火膛,长约0.7米。操作间残长2.6米,宽0.57米,火道长约3.8米,由两道砖堆砌而成,破坏严重,上部有灰褐色垫土,有明显人工夯筑迹象。基槽位于房址东南区域,残长1.42米,残宽0.96米,破坏严重,仅残留底部。黏土墙发现于房址北侧,红褐色黏土经人工夯筑,土质较硬,墙底部外围被砖包裹,残长3.77米,宽1.24米,向东延伸至探方之外。

道路

遗址内发现2处重要的道路遗迹,其中东西向主干道(L1)贯穿遗址北部,南北向道路(L2)与L1相连。

L1呈梯形堆积,开口距现地表深0.5—1米,长约433米,宽5—10米。道路上部破坏严重,垫土堆积分层明显;下部垫土整体偏绿,经夯打而成,夹杂少量陶片。底部垫土堆积南侧比北侧厚,推测南部区域为地势较低的洼地,经填平垫土后使用。L2开口距地表深1.3—1.5米,长约73米,宽9—10米,最北端与L1相连后往南贯穿遗址中部延伸至现海北村内。

灶台

灶台遗迹多分布于发掘区西部和北部,临近L2东侧,Z6、Z14、Z12三处灶台位置相近,分布于L1南部活动面区域,其中Z14打破Z12。较多灶台独立分布在各探方内,其周边一般存在垫土堆积和零散砖铺面。这些灶台的结构相对完好,有灶壁、底砖、烧结面。火膛内出土大量陶片、瓦片、瓷片,其中瓷片主要是生活器皿,以白瓷、灰瓷质地的杯、碗、盏、碟为主,陶制的主要是罐、盆、缸,此外还有蚌壳、兽骨,这些遗存组合成一幅炊烟袅袅、釜响碗鸣的生活场景。

灰坑

灰坑在各探方中密集分布,其功能有垃圾坑和水井等用途。H76平面为椭圆形,斜壁内收,底面较为平坦,出土小件以瓷碗和陶建筑构件为主,从器形和开口层位推测年代为宋金时期。H93平面为长条形,斜壁内收,壁面加工较粗糙,平底,出土小件以瓷碗为主,年代为宋金时期,从出土遗物和堆积分析该灰坑是生活垃圾坑。H89平面呈椭圆形,可能为水井。H46平面为圆形,壁面斜壁内收、加工较粗糙,未至底部,推测为水井。

重要遗迹分析

经过多次系统考古发掘可知,海北遗址清理发现的主要遗迹都分布在道路L1和L2附近。L1贯穿遗址核心区,路面中间留有多道较深的车辙痕迹,路两侧均有修补迹象,道路使用年代可分两期,以发现的车辙路面为界,上部路土堆积中夹杂的陶瓦片和瓷片年代以金元时期为主;车辙路面之下堆积中夹杂着较多的白瓷片,年代为北宋晚期至金代早期。

从发掘情况来看,整个遗址的分区应当是围绕L1、L2这两条大路展开的,在周边发现多处活动面,其中面积较大的是路东侧一个经过人工夯打的活动面,再往东则是两座房屋遗址。这些遗存是海北遗址作为一个大型聚落的重要证据。海北遗址出土文物丰富,以陶瓷类和铜钱居多,瓷器以白瓷碗和盏为主,有大量铜钱、铁钱、围棋子、骰子和小型动物泥塑,还出土了大量兽骨,以牛马类居多。路面的大量车辙和牛马类动物骨骼说明遗址应该与瓷器等重型货物运输存在密切关系。

遗址性质

遗址所在的垦利区在1964年前属于利津县。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永利镇遂为金朝属地,划归山东东路滨州辖属。金明昌三年(1192),永利镇升为利津县,此为利津建县之始。《山东通志》载:“利津县,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此乃利津县县名之由来。”

从考古发掘情况分析,海北遗址的繁荣时期是宋金之际,以大型建筑遗迹为主,分布于两条主干道相交之处,构成遗址核心区。建筑类遗存中有规格较高的官式建筑,出土的瓦当以兽面为主,大面积的夯土活动面、砖砌墙基和室内灶的发现,代表了沿海地方官式建筑特色。周边大量瓷器的发现,对建筑性质是否属于官方仓储类建筑提供了启发,但限于目前考古材料的不足,无法明确断定建筑性质。

道路L1向东延伸至海,路面宽阔留有较深的车辙痕,应该与瓷器类产品运输有直接关系。另外在地层和灰坑中发现大量牛、马等大型动物遗骨,应与重物运输有关,也与车辙痕有关。L2两侧发现较多大型建筑遗迹和大量瓷器,都与道路遗迹有直接联系,瓷器作为产品经过两处主干道汇集于此,对内和对外均可通过道路转运。

遗址出土遗物多为瓷器,窑口以山东地区淄博窑为主,其次为定窑系、湖田窑、钧窑、耀州窑等,基本汇总了各大主流窑口的产品种类。淄博窑瓷器在此地大量发现,应该属于外运产品,从淄博区域经过孝妇河、小清河和大清河转运于此,然后通过近海航线往外转运。河北和河南地区的瓷器经运河和大清河汇集于此,然后再集中往外转运。大量瓷器以生活实用器为主,各类窑口瓷器汇总于此,突显了遗址是宋金时期鲁北沿海一处重要的瓷器聚集地。另外,胶州板桥镇遗址和日照岚山区新华村遗址的发现,也为宋金时期山东沿海瓷器转运集散地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据史籍记载,板桥镇在北宋元祐三年(1088)正式设置市舶司,是当时北方唯一一处市舶司,承担了面向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的海外贸易和交流,也成为国内南北贸易的重要枢纽。

海北遗址北部约20公里有金代铁门关遗址,明代在此地设有千户所。清代《光绪利津县志·古迹》记载:“铁门关在县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户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址。”《山东通志》《武定府志》也均有记载。

沿海地区同时期遗址

结合既往考古调查等工作,我们在鲁北沿海地区的东营、滨州等地又发现了4处同类型的遗址:哨头遗址、辛镇遗址、黄殿遗址、酒店台遗址(滨州沾化区),这些遗址中均发现大量瓷器和钱币,分布位置相对集中。另外,在鲁东沿海地区发现的与海北遗址同时期的一些遗址,以日照岚山区新华村遗址、胶州板桥镇遗址最为典型,共同构成了山东地区宋金时期沿海聚落的历史图景。

新华村遗址地处鲁东南近海区域,南与江苏搭界。清理出灰坑221座,另有水井、灶、窑和墓葬,其中H14出土大量瓷器,窑口主要有河北磁州窑和定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湖田窑、陕西耀州窑。发现的陶器不仅生活用具丰富,还有瓦片、砖块等大量精美建筑构件,证明此处曾存在规格较高的建筑,推断应是一处与贸易相关的遗址。

板桥镇建置于公元623年,属密州。唐代密州板桥镇与日本、高丽有密切来往。北宋元丰七年(1084)板桥镇设置管理商舶贸易的榷易务;元祐三年(1088)正式设置市舶司,主要管理港航和税钞,成为继广州、泉州、明州、杭州之后的全国第五大市舶司。1996年考古人员在板桥镇遗址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出土铁钱30余吨。2008—2009年发现了北宋时期大型公共建筑群。

综上,海北遗址的考古发现,为鲁北地区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宋金时期集市类遗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对于宋金时期北方海路交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为山东无棣县文物保护中心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