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学对认识人类“文化”问题的启迪

2024-11-06

大众考古 2024年7期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科学,它用无数实证材料和丰硕成果表明,地球诞生46亿年以来,在300多万年前才开始出现文化,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能够创造文化、使用文化、传承文化、播迁文化是人唯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如果没有文化,人也就是普通动物。文化,正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依靠。

文化,是因为人拥有高级思维能力和智慧能力而产生,也是人因为生存需求而创造。总之,文化的产生和不断演化是“以人为本”,是人的内在能力和内在需求这双重原因而导致。

文化的特征是因为人们在不同区域所处生存环境资源的差异及所面临特定生存之挑战而形成,但有时候也与人的自身禀赋之差异而发生关联,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化创新成果都是由个体率先做出,然后才由集体所学习、模仿和传播。“先进”文化引领落后及其此起彼伏的历史洪流导致了今天缤纷多彩的世界文化景观。

文化在宏观上所表现的多样性,往往不是因为集体性的智慧差异所引发,而是因为文化生态和文化传统所塑造,所局限。这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区域性或集体性文化都因其受多种条件限制而同时具有长处和短处,没有哪个族群所创造的文化是十全十美的,这并不是说没有人不想“全能”,而是他们的文化都受到“上苍”给定的条件之限制。

人,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只有不断走出给定的而自己又已经适应的文化环境及其文化传统,才能不断拥有文化的突破力和创造力,固守自己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会导致文化创新能力的退化甚至文化衰亡。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价值和地位,不同文化的流动、分享、相互尊重和彼此取长补短,是人类迄今能够不断提升文明、消弭对抗、协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是跨文化的“丝绸之路考古”所不断揭示的重要价值所在。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和前置条件。文化,更多的是依赖于自然资源而创造并服务于人的肉体生存而产生,为此,吃、穿、住、行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皆为文化;文明,更多的是依赖于文化资源而创造并为人的精神提升而存在,如艺术、宗教、知识、思想、道德、慈悲、文字、制度、教育、科学、法律、合作、敬畏、价值观等等皆为文明。人类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但是文化及文明因时、空而分异,因交流而协同,文化及文明的“分异”和“协同”并存与互进都具备自在性及必然性,背后隐藏的是天道和人道的力量。

人类前后相续的史前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拥有不同的文化创造条件、动力机制、时空尺度、表现形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研究方式更能贴近人类文化的实践行为,更符合文化科学的认知要求,也更能揭示文化的演进规律。

300多万年以来,人类走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今天进入“智器时代”,展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无限能力,但是文化再有变化,文明再有进步,都是光明与黑暗并存,美丽与丑陋共生,辉煌与灾难相连,那是因为人性的根本没有因为文化的改变而改变。人,因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幸福需求,以及因为外部供应的不足而引起彼此的竞争、博弈、仇恨甚至战争,人唯有文明可以拯救,唯有文明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唯有文明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文化的供应能力而创造更加平和的生存世界,也唯有文明可以让人类避害趋利,践行真、善、美、爱,摒弃假、恶、丑、恨。

考古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科学,它应该也完全能够为人类走向更高级的文明而做出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