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4-11-06钱一仙

数学之友 2024年18期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给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依据教学任务学习数学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1]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不能及时的理解,所以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好数学知识,此背景下项目化学习应运而生.项目化学习是以动态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讨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2]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1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意义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主要围绕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调查,更好地挖掘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构建有价值的课堂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数学,提高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数学能力进行课堂构建,让项目化学习发挥出高效的作用.教师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全面地促进学生进步.

2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策略

2.1 问题驱动法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

教师在构建小学教学课堂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进行问题驱动法教学,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bbe5e73605c28e12da7f5b330c91a1f21b89389054e3f4c7411363ce1320557a,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将任务驱动法高效地应用在课堂上,不仅能够使教师设计的问题突出大范围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使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连接起来,以此来解决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驱动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掌握问题中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条形统计图”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学习中询问学生“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整理一周的天气数据应该统计哪些内容,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统计出一周的天气数据”.这种问题驱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 构建课堂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构建课堂情境教学是高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在构建情境时,教师要善于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生活环境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3]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教师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构建不一样的情境,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数学,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游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有哪些物品或者游乐设施拥有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的特性.教师给学生展示游乐场的图片.通过图片观察,学生能够很快地发现旋转木马是在不断地旋转的,而摩天轮也是在不断地旋转的.通过情境展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认识到数学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构建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进行项目化学习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构建实践活动或者进行题目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巩固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4]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从突出问题到知识的链接探究,再到最后的实践应用,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构建实践活动时,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进行问题设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问题时,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构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练习,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还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活动中进行知识实践,这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

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了项目调查活动,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调查并进行记录,然后再让学生依据小组进行分组调查,在记录好的调查表上绘制条形统计图,从而完成这一项目的学习任务.通过在课堂上的实践,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目标的分解、调查问题的解决,数据的统计,这更好地锻炼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依据不同的内容构建不一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4 关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还能够依据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探究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基于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个项目学习当中.[5]教师在进行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同伴的合作学习,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进行鼓励式评价,应用激励式的语言来赞扬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学习信心,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这节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以及项目化任务的不同来构建不一样的评价标准.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评价.教师先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以及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其次,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进行鼓励.最后,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中,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教师开展评价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及时改善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点,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能力.

3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问题驱动法,构建情境教学,并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教学任务主动地进行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未来,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挖掘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将其优点更好地运用在数学课堂上,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敦燕.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6):47-49.

[3]虞婉琳.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2):228-230.

[4]周艳霞.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J].教育视界,2022(11):11-15.

[5]兰衍局.一个项目玩一节课——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小学数学教师,2021(5):1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