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编排研究

2024-11-06吴芳春

数学之友 2024年18期

摘 要:习题编排是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板块非常注重习题编排.对于整合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习题的编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适当的教材习题编排能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与代数;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

习题编排是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数与代数”的习题为研究对象,基于教育心理学和数学习题理论的视角,探讨了该版块习题设计的独特性,旨在为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及修订提供参考,并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教材习题,提高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悉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其数学思维及数学解题技巧.

1 习题编排的基本特征

1.1 编排循序渐进,注重一致性

人教版数学教材“数与代数”版块习题内容编排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可以根据教材的知识点来进行梳理;②根据学生的真实能力,对难度和问题的数量做出全方位的调整.本项研究全面剖析了12本小学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版块的内容.经过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在每一本教材里,练习题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课堂练习题目占比为10%至20%之间,单元练习题的数量占比为70%至90%之间.这些教材的课堂练习少而精,单元练习的数量众多,综合性强,并且在整理和复习时,主要关注知识的整合特性.

从教材的计算能力统计资料里,可以看出,该项困难因素的加权平均数是3,然而其他因素的数值大约是2.这说明,无论是在哪个学段,数与代数都非常注重运算技能的提升,这也反映出了课程设置的一致性.分析教材中的练习题的知识水平,可以发现它们的数值在1~1.4之间浮动,这说明整本教材的知识水平在分布上相对均衡.分析教材的练习题发现,45.87%的题目是解答题,这在所有类型的练习题中是最多的,这说明在整个小学阶段,非常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展示了教材编写方向的一致性.

1.2 知识难度合理,体现基础性

目前的教材习题设计注重基础题目的数量,这反映出习题设计的公平性,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对基本知识的需求,综合性的知识则被分配到每个单元习题的提升板块.

根据调查,16.54%的习题没有考查运算能力,29.23%的习题是考查数值计算能力,53.03%的习题是简单的符号运算,1.20%的习题需要复杂的符号计算能力.这些数字揭示了数与代数课教材练习题在计算难易编排上是合理的,并且强调了对基本计算的掌握.在教材的习题里,“1个知识点”的习题占83.56%,“2个知识点”的习题占15.64%,“3个及以上知识点”的习题占0.80%.知识点含量较少,探索难易程度合理.不需要进行任何推理的练习占到了92.68%,7.32%的练习是简单的,没有涉及“复杂的推理”.当前的教材习题设计是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练习题目,让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1]

1.3 类型设计丰富,凸显多样性

在教材中,通用的练习题包括了计算题、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其中,23.23%的题目是计算题,1.93%的题目是选择题,4.15%的题目是判断题,24.82%的题目是填空题,45.87%的题目是解答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数量相对较小.教材中涵盖了5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思考题、成长档案、数学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以及你知道吗等内容.尽管各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特定的侧重点,但总体上看,教材中的习题种类是极其丰富和多元化的.

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教师可以把相同的知识点呈现为不同的形式,这样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帮助他们减轻疲劳感,并提高他们的应用和推理能力.通过选择题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填空题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精确计算,判断题则要求学生准确地回答问题.利用判断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从而使他们的思考更为缜密.各种练习题目各具特色,可以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之中.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主导作用”这个主题是促进儿童成长的教学并不是追随成熟后的进步,而是引领正在成熟中的可能性领域.“优秀的教育”应该是“领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的教学”.所以,通过多元化的习题类别,我们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并确定他们的侧重点,从而推动学生不同能力的增强.[2]

1.4 选材重视经验,突出生活性

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中,情境性被视为最关键的一环.知识不会脱离现场情境,只是一种知识符号,其存在于特定的、环境化的、易于察觉的行为中,唯有经由实践操作,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特定的社会活动,把具体的知识和实际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逐步熟悉相关的规则、工具和操作流程等,以此来建立对应的知识.

无实际背景的题目所占的比例是52.99%,是最多的;有关于个人生活背景的,占比为37.41%.科学场景的比例为5.10%.现在,教材练习题在各种选题背景下,更加强调个人生活经验的呈现,大多数的练习题情境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情境出发,引发实际问题.相对而言,公共常识的比例较低,只占4.50%.

小学高年级,科学情境和大众知识的应用较为频繁,内容则涵盖了展示中国数学家的成就,还有发射火箭卫星这样能提升民族自豪感的主题.这些教学资源的引入,反映出了教学大纲对数学文化的关注与期望.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更为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也更深厚.同时,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5 重视技能训练,强化针对性

笔者把“数与代数”这一主题的习题作为研究对象,教材中的习题设计突出了计算技巧的培养.根据教材总体计算水平的统计,难度加权平均值接近3,其他部分的加权平均值大约是2,这表明这部分的习题非常注重计算技巧的培养,并且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口算是教学的起点,笔算开始则逐渐接触到运算规则的应用,教材习题展示一般会先进行口算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笔算的训练,这种安排方式让学生可以从基本的知识点出发,逐渐提高难度.显然,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差异,教材的习题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知识经验搭建了“脚手架”,实现了因地制宜,推动学生知识的转移和深化.

2 教师习题教学的建议

2.1 深入理解编排意图,把握习题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一线教师应该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习题编排意图,这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架构的过程中,教师要梳理出知识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摆脱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并要了解课堂作业的总体结构.总的来说,教材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递进.教师要清楚地了解习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建立起这一版块的知识体系.

例如,“百分数”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定义,并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这个单元的练习题目不仅需要强化学生之前所学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相互转换,同时也需要为他们将来使用百分数来处理实际问题做好准备.教师在进行课后习题的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层面:①重视课后学生的学习表现;②观察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思维模式,以便为接下来的授课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所以,教师必须提前挑选并布置数学练习题,这样才能保证习题的运用是合理且高效的.

2.2 适度整合教材习题,满足学生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各不相同,因此,每位教师所处的课堂情境也会有所差异.目前的教材练习题优缺并济.教师应当依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从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的习题数目各异,在示范问答后的课堂训练仅包含1~2道,每个单元的训练题目通常超过10道.教师可以调整练习题的数目.当学生在学习了当前的知识点后,完成了课程练习但效果并不理想时,教师可以从单元练习题中挑选出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再次训练,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在同一种类型的练习题上重复犯错.当教师使用练习题时,可以把相似且相关的试题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进行专项训练.通过此类培训,指导学生整理和概括相关问题的答案,以防止类似的错误重新出现.

2.3 合理改编教材习题,增强使用效果

教师在运用练习题时,必须灵活安排,因为每一个课程的练习题并非总能适配全体学生的需求.因此,要依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练习题,提升练习题的使用效果.

2.3.1 转换习题类型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与代数”部分练习题数量最多,为了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可以对练习题进行改写.

原题 王老师骑车上班,每小时骑行15km,从家到学校要用0.25小时,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改为步行,他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此题的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距离、时长以及速率的关联.学生必须明白题目所涉及的固定参数,同时还要进行小数的乘法运算,对一些学生而言,这可能会有一些难处.将此难题转化为一个多元化的答案,既可以辅助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又可以引导成绩稍差的学生,实现反向思考.改编题如下.

改编题 王老师骑车上班,每小时骑行15km,从家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如果改为步行,他每小时走5km,请问( )小时到达学校?

A. 0.5

B. 0.75

C. 1

D. 1.25

经过改编,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选项的变动,向他们展示时间的变化与何种因素相关,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选项差异,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能够为他们提供具体的指导.

2.3.2 丰富习题情境

目前教材上的习题往往缺乏真实的背景知识,许多关于数与代数的计算练习并未涉及真实的背景,这种单调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觉得乏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如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生也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参加相关的活动,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计算技巧.

2.3.3 扩充习题知识含量

新的教学大纲强调大单元教学和知识的结构化,并且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教材习题也应该遵循大单元教学的理念,重点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技巧.经统计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的教材习题内容过于简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习题的内容,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加以整合,从而提高习题的综合性,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他们的探索和应用技巧.[3]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调将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改变过去关于习题教育的固有观点,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注重习题的应用效果.勇于革新,主动参与,充分实现教材习题对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用.

3 结语

数学教材的核心环节就是数学习题,无论是课堂习题还是课后习题,都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这些习题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课堂的关键辅助工具,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在回答数学问题时,提升学生的对比、剖析、整合与总结技巧,形成严密且逻辑清晰的数学思考方式,培育学生乐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提升其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松,姜立刚.小学数学教科书例题编排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8):68-72.

[2]卢秋锭,梁宇.小学数学教材“圆”内容编排比较——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J].广西教育,2021(25):22-23+25.

[3]梁林佳,傅赢芳.小学数学教材中估计内容的编排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