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塑“三单”新样态,提升复习课质效

2024-11-06郑晓棠

数学之友 2024年18期

摘 要:以学习单为抓手,可助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感悟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其中,前测单,聚焦学生真实学情;导学单,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延学单,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新视角;学习单;复习教学;提升质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挥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1]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再生长的复习课,同样要在上述方面进行考量.学习单也称探究单,分为前测单、导学单、延学单等,是学习的重要载体,它以核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共学、全班交流的深度学习过程,在探究学习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变换一种新的视角,以学习单为抓手,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外显,在沉浸式的学习中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再认识、再思考、再经历、再生长,提高复习教学的质效.本文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圆》这单元的复习课为例,谈谈以学习单为抓手的教学实践.

1 前测单,聚焦学生真实学情

在进行某个单元的复习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知识体系,建立整体认知结构,一般会在课前布置回顾知识并绘制知识网络图的作业.这样的整理方法和过程是教师事先为学生规划好的,任务缺乏挑战性,学生缺少必要的引导,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如果换一种方式,在课前利用前测单,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确切的学习状态,明确复习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可以使复习更有实效性.在《圆》这单元的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前测单.

(1)请你分别画一个半径4 cm和直径4 cm的圆,并构成一个组合图形.

(2)根据你画的组合图形,你能提出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用你喜欢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中你运用到哪些知识?有没有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的?

这样的前测单,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知识点的呈现、梳理与建构.学生的反馈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画法、圆和圆环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等.同时也呈现出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中的易错点,如求半圆的周长时忘记加上直径,计算环形的面积时没能找准相关信息等.另一方面,由于前测单问题具有开放性,给了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所有学生都能基于自己真实的认知水平投入思考,真正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可见.题目是教师设计的,方法策略是学生思考的,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学过的概念知识,关注概念间的关系,这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再现和梳理.[2]前测单呈现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层次,便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设计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 导学单,促进学生深度探究

通过前期的学情诊断,教师对每位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了大概的把握,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整合梳理.例如,在前期的分析诊断中,教师发现学生对半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产生混淆,环形面积计算容易出错,一些灵活变式题的解决比较薄弱.教师结合学生的困顿点、易错点、薄弱点确定每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再以导学单为载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对旧知识的进一步认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1 动手操作型导学单,完善认知结构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让学生在复习中产生新鲜感并获得对旧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及学习上的困顿点,设计动手操作型导学单,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又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主动去掌握知识,发现规律,拓宽思维,完善认知结构.例如,在复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学单.

(1)回忆一下,之前同学们在解决较大图形包含几个较小图形的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办法?你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2)“六一”儿童节,同学们打算剪彩纸布置教室,一张长7dm,宽5dm的长方形卡纸,最多可以剪出几个直径为2dm的圆片?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3)你能把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绘制成思维导图吗?动手试一试吧.

借助导学单中的问题(1),梳理之前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借助问题(2),给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出现了3种不同的解题思路:①直接将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形的面积,大约可剪11个圆片;②根据长7dm,每排可以剪3个圆片,根据宽5dm,可以剪2排,3×2=6(个)圆片;③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剪一剪,发现7个才是正确的.通过问题(3),引导学生对“较大图形包含几个较小图形”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梳理,归纳整理出这类问题不同情况的不同解决策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复习教学中借助动手操作型导学单,不仅使学生乐于参与,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进一步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摆脱主观意识的束缚,避免知识僵化,完善认知结构.

2.2 数学说理型导学单,优化解题路径

复习课承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优化解题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学说理型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凸显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提升学生表达的严谨性、条理性、准确性,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圆的面积”复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数学说理型导学单.

(1)以下三个图形(如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2)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0cm2,你能求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理由(如图2).

教师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的说理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优化解题路径,培养其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从问题(1)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图1中三个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是一样的,而且圆的面积之和约占正方形面积的78.5%.因此,问题(2)中即使不知道圆的半径,也能求出圆的面积.利用说理型导学单让学生在解题说理中优化解题路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锻炼学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严密性,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真正让学生在复习中实现知识、能力、思维的再生长.

2.3 反思评价型导学单,发展批判性思维

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作业反馈出来的学情,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知识上的易错点.例如,在计算环形面积时,学生经常因为没能准确找到大圆、小圆的半径而出现解题错误.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分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中识别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防止错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提高,从而获得对知识、方法的再认识、再思考、再创造.复习中针对环形面积计算中的易错点,教师可以变换复习方式,以反思评价型导学单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错因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再体验、再创造.不管题目中给出什么条件,一定要先绘制草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大圆、小圆的半径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提炼策略,归纳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针对解决环形面积中的易错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反思评价型导学单.

问题1 以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请指正.

(1)光明小区有一个圆形花坛,沿着它的外围修一圈2m宽的石子路,花坛的半径是6m,那么石子路路面的面积是多少?

3.14×22=3.14×4=12.56(m2).

(2)水池的外圆半径达10m,内圆绿植直径达8m,中间储水池的面积是多少?

3.14×(102-82)=3.14×36=113.04(m2).

(3)人民广场中心有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80m,扩建后,直径增加了20m,花池的面积增加了多少?

3.14×202=3.14×400=1 256(m2).

问题2 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

问题3 你有什么策略可以减少这种错误的产生?

通过反思评价型导学单,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经历回顾、分析、反思的过程,使错误资源成为推进学生再学习的有利素材,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同类错误的本质错因,及时补救,提炼方法,提高复习的效果.以反思评价型导学单为载体,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全班交流,学生的认识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肤浅走向深刻,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深度发展,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3 延学单,延展学生高阶思维

教师根据制定的复习目标,借助学习单将复习课中整理与练习两大环节进行整合,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教学,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梳理优化解题策略,在交流互动、深入思考中获得真实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设计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主的延学单,使作业功能最大化,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又能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延学单.

(1)售货员打算捆扎3瓶啤酒,你能说说生活中常见的方式吗?

(2)按照下图的捆扎方式分别捆扎4个、5个、6个酒瓶,接头处不计,各需要多长的绳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如果捆扎7个、8个……酒瓶呢?生活中常见的捆扎方式又是怎样的?所需绳长的规律又是什么呢?同学们一起动手探索吧,并把探究结果记录下来.

这种基于生活真实情境设计的延学单,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同伴互助中寻找解决策略.学生通过计算、文字描述、画图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多样的思考中获得思维的进阶.有层次、开放性的延学单能使学生在知识繁多、学科交织的复习阶段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延展学生的思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4 结语

数学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协作解决问题,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复习教学时,教师应该赋予习题更多的内涵,促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学习单为抓手,通过前置性诊断,了解学情,聚焦问题,确定复习目标;通过课堂探究,完善认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过课后沟通、融合,引导学生巩固拓展知识,延展思维,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获得再生长、再创造,在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贲友林.寻变:贲友林的“学为中心”数学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3]刘善娜.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福建省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实践研究”(项目编号:QJYKT20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