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2024-11-06张腾
摘 要: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既可以明确、有序地整合学科知识点,还可以借助网络结构图来处理知识点的零散与分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方案,增强学生的知识转化和运用技巧,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并在大概念的理论框架中,深入地探讨单元教学的设计,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把大概念的观点融入其中,并运用已有知识理论,进一步探索大概念理论和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融合、改进途径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深化大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进而增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提炼大概念,统整单元内容
数学学科的大概念必须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精神.课程标准不只对学生需要获取的各类知识和在学习中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同时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给予了明确的指导.因此,通过研究和解读课程标准来概括单元的大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探讨大概念问题,难以回避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真实性”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关键,它代表了超越价值观的学术成就,其主导技能为“行动”,核心理论则为“思考”.数学核心素养汇聚了多种素养,通过学习与应用数学的不断雕琢与强化,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方向性.[1]因此,教师需在深入阐释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提炼出大概念.
1.1 紧抓教材内容特点
教材是小学阶段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的一种关键教学工具.首先,教师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全部教材的核心内容,理解教材的主要架构、主题、各部分学习目标.其次,教师需要通过持续提问的方法来深入阅读、精细阅读和圈定阅读教材的各个部分.例如,在研究数学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反思“为何要去研究此课程”“此课程的优点在何处”“此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课程的难点.在课程完成之后,教师还要进行“课程小结”部分的深入解读.因此,参考资料也有助于教师理解大概念.参考资料详细地向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建议、策略以及相应标准,协助教师全面理解教材,确定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位置与方向(二)》这个课程单元的教材以及教学指导已经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位置与方向(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用好生活经验价值
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身心成长的特性,借助个人生活体验和教学经历进行深度思考,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情境的融合点,据此揭开单元的大概念.例如,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角”/BXfSWdEYLUmMjQY0Oimxw==的概念不再感到新奇,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觉察到角的存在.然而,他们对角的概念认知仍旧不甚明确.通常情况下,学生倾向于将日常物品尖锐的部位称作“角”,对其理解仅限于角尖这个部分上.对于“角”的概念认知仍有些许狭隘.因此,教师有必要讲解“一个顶点发出的两条射线能够构成角”的主题,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角的直观理解,即从实际生活的视角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从而揭示大概念.
2 聚焦大概念,构建目标体系
单元教学目标,不仅是实施单元教学的导航灯,还映射了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期望.因此,在大概念架构下,构建目标体系成为落实小学数学课程规划的核心步骤.
2.1 以学科的核心能力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
从大概念出发,培养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是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单元目标时必须确保其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相一致.
首先,教师要分析并确立教学目标.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情感这三大核心素养上确定具体的单元学习目标,并对“如何实施”的疑惑进行了解答.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出发点,去探究学习动机和方法,并将其融入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从而设定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2]其次,教师应对全班同学的学业现状进行剖析,基于此来确立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教学过程不单是教师个人的展示,还应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结果.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对话以及其他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环境、知识基础以及技能水准.最后,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教师需对教材进行透彻研究,对该教学单元在全部教材中的定位作出评价,并探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每个单元及每堂课中知识逐渐深入且具有连贯性.
2.2 以大概念为支点,细化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系,这个体系又包含了许多课程目标,要想真正执行这些目标,就必须按照“课程”的形式进行.
各个单元都拥有独特的环境,因此它们的教学主题和教学时长会存在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概念往往根植特定的知识之中,这可能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其含义.因此,教师需以这些概念性知识为依托,进而明确划分各个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确保大概念直观又易于理解.[3]教师应将单元教学目标融入每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以便让教学目标逐步深化并逐步提升.根据大概念的等级特征,教师可以将大概念拆分为多个子概念,并针对每一个子概念来制定单元的教学目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且连续的课程目标(如图1).基于此,学生通过达成课程目标,完成最终目标.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章节,其大概念可概括为周长是由长度单位的累积所形成.在此大概念指导下,教师可以将章节学习目标分解为四个阶段:
知识技巧、数学推理、问题处理和情绪态度.教师设定以大概念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必须依照大概念的学习需求来构建单元的教学目标体系,并把重点集中在对大概念进行详细解读的教学目标设定上,从而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3 外显大概念,生成核心问题
大概念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循环往复、评价并调整的教学流程,其通过问题的方式阐释大概念的精髓.这便要求一线数学教师挑选并构建富有意义的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以此把握大概念的本质.
3.1 核心问题的提炼方法
教师可以将关键问题视为是对大概念引领的标识,使学生得以借此了解那些还没得到解答的重点概念、议题、理论以及难点,借此加深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与那些按典型模式出现的封闭问题不同,这类核心问题通常更显开放且分层明确.教师要能够提炼出这些核心问题.例如,教师提出“方程的定义是什么”“方程的特性是什么”“如何确定它是一个方程”等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方程”这一基本概念.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构筑大概念的过程,并且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最终揭示大概念的内在本质.[4]这些问题还可以把数学的广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教师必须借助现实生活情境来引入大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理解并应用这些大概念.
3.2 核心问题设置的原则
构建一个核心问题需要依据以下三个主要原则:其一,启发原则.教师依据启发原则设置核心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现有的知识积累,帮助他们对数学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探索.其二,层次区分原则.教师不能局限于展示性课题,而应当更为关注那些探究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这是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相应的成长和进步.其三,开放性原则.针对相同的问题,教师的解决方式并非固定的,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地思考,勇于进行反思、评价和质疑.
总的来说,大概念理论和抽象的核心问题之间的联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教师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要将其呈现给教师.师生共同推动了大概念的更好实施,从而引导学习活动的开展,并助力核心素养的提升.
4 活化大概念,设计活动任务
教师须构建情境,开展互动实践,并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关键课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大概念的深刻理解之上,以确保单元教学的有效进行.
4.1 创设真实情境,活化大概念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应将复杂难懂的问题转变为学生热衷的实践性任务,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时,恰当地构建真实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对个人有很多益处,教师需要把全部内容融入一个大的实际问题情境,让他们参与“操作”的过程,以提升他们的体验.在规划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这些大概念来构建单元问题的情境.构建情境的起点应该是在教学引言中,引言必须是真正有效的.精彩的课堂教学开场能吸引学生投入教学氛围,并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章节教案设计的引入片段.师:“五一”节假日,你们要去什么地方旅行吗?
生:龙门石窟、白马寺、西安、圆明园.
师:我展示了洛阳市的特色美食——牡丹饼,希望大家能运用你们敏锐的观察力,仔细查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些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生1:单盒牡丹饼标价为9.5元,若购入三盒,总计花费为多少?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2:9.5乘3等于总价.
师:观察这个算式,并思考其与我们早前掌握的知识在哪个方面存在差异?
生:此处的计算方式为小数与整数相乘,我们以往的知识则是将整数与整数相乘.
师:如何进行小数与整数的相乘?今天,我们将探讨小数与整数的相互关系.
4.2 设计活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在解决核心问题后,单元构建的另一项重点便是核心任务.教师应在现实情境下,设计核心任务,并引导学生借助实际行为来处理所遇到的数学难题,进一步推进教学流程.在进行数学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留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实性.教师必须确保活动的目标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深入探索数学资源和数学理论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同时也需要把这些实际场景融入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当讲解《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章节时,教师会指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现有的知识来获取信息,鼓励他们尝试描绘出自己在课堂上的座位,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递进性.教师必须保证任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以大概念为核心,依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把这些大概念分解成实际的行动,帮助学生逐渐理解这些大概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三,实践性.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综合与实践同样构成了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重点,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例如,通过增强一年级学生对时间的了解和领悟,可以提高他们在学习和应用数学时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本文的研究主要关注在大概念背景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笔者构思了在大概念框架内优化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方案,并借助实例展开了课程设计、执行及反思,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大概念导向下的单元教学规划提供创新的视角与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吉菁.大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研究[J].现代教学,2024(7):50-51.
[2]黄小娟.大概念视域下数学大单元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24(9):54-56.
[3]孙元.“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J].天津教育,2023(35):107-109.
[4]卢兆新.大概念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析——以人教版“圆”的单元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4(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