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阅读场景建设研究

2024-11-05白薇

图书馆界 2024年5期

[摘 要]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图书馆建设数实融合的智慧化阅读场景。研究通过“理论、价值与困境”的思辨逻辑,分析智慧图书馆阅读技术治理进路和阅读服务增能创新等核心要素构成的阅读服务架构,提出图书馆智慧阅读场景应用包括:优化阅读资源供给与馆藏服务、提供多维素养学习的社会教育、依托新媒体加快知识全域传播和以共同体增进个性化阅读行为。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服务需要增强技术开发应用、探索社会伦理规制、完善阅读用户服务规范体系和消弭数字鸿沟,以打造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生态。

[关键词]阅读服务;智慧图书馆;场景应用;服务治理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24)05-0067-06

1 引 言

图书馆之所以积极拥抱并谋篇布局数字化战略主导的智慧化转型工作,是因为数智技术构建的虚实结合的服务体系给图书馆阅读为核心的知识与文化服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与图书馆职业特有的文献、信息、知识与数据管理素养有关,还与图书馆将促进社会文化元素与人的交流置于重要位置的核心价值有关[1]。2023年,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第88届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讨论了AR/VR、元宇宙、沉浸式技术等新兴技术对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助益[2]。如何将这些技术纳入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与阅读场景建设中,对于中国图书馆界在数字化教育和创新[3]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空间场景视角审视图书馆阅读与知识服务创新,需要以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景的治理思想。图书馆空间规划和使用的核心问题是现有物理空间如何更好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服务模式。在图书馆向数智化转型发展实践中,图书馆借助重要数字科技、人文与艺术的技术性手段,构建数字与实体场景融合共生的智慧阅读体验空间,已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各方力量的合作下取得初步进展。图书馆的智慧空间场景建设及其阅读服务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不仅有具体的运营思维模式、目标功能理念、资源组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空间运行范式与策略问题,还有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背景带来的重要影响。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场所、终身学习的平台以及知识服务的空间,在智慧化的数字时代利用新兴技术构建立体化阅读服务环境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2 相关研究

为了解相关研究进展,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智慧图书馆+阅读”为检索词检索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共获得文献204篇。这些论文主要从智慧图书馆在AIGC人工智能环境下的阅读服务[4]等角度展开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智慧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理论因应、实践进展、现实梗阻、特色案例与未来发展策略等。而围绕“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展开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主题,则是高度聚焦于元宇宙场景擘画、阅读服务实现路径与空间作用机制等维度。

2.1 智慧图书馆元宇宙阅读场景擘画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是元宇宙。元宇宙概念最初被表达为“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它指的是人们在其中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5]。元宇宙是数智时代被创造出来的平行于自然宇宙的虚拟空间,正在不断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学习和创造方式[6],当然也必将对图书馆阅读与知识服务的获取、理解、分析、使用带来革命性变革。

目前,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元宇宙阅读场景这一概念在图书馆界获得了广泛关注,关注点包含元宇宙图书馆的内涵演变、建设发展与问题应对[7]、壁垒突破、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究[8]。图书馆学界和图书馆用户服务领域的实践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聚焦图书馆未来阅读发展需要如何与元宇宙相融合,真正打造符合用户认知特征的图书馆智慧化阅读空间图景[9],进而发挥元宇宙技术为图书馆与图情学科带来的巨大正向影响[10],这也是理论层面解决图书馆阅读场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2.2 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实现路径分析

智慧图书馆赋能用户阅读服务,将有效推动图书馆突破传统文献阅读服务的时空边界,更新传统的纸质或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优化模式,以及促进基于这一阅读服务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质变增效[11]。图书馆界积极研究大阅读时代的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构建和服务模式变革[12]。在图书馆基础理论的融合上,有研究从内涵特征、体系结构与发展趋势三个角度探析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的实现路径,提出图书馆须全面感知人、机、物、环境等要素及其彼此之间的关联,链接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以挖掘融合共生价值路径[13]。

图书馆如何打造沉浸式智慧阅读服务模式[14]等的相关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例如李洪晨等[15]以沉浸理论挖掘和分析图书馆面向未来图景的基础性架构模型,探究图书馆中涉及用户、机制和设施等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路径,为打造沉浸式体验创新发展新形态,实现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16]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3 智慧图书馆阅读空间作用机制研究

在数字化技术对图书馆形态将会带来的改变上,有研究者从技术历史演变的视角分析了图书馆如何切入智慧城市的虚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价值,并提出数据确权、数据治理、数据共享中的角色机制[17]。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建设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共享或知识创新空间,以及发挥虚拟数字人的技术优势[18],实现用户行为需求驱动的未来学习中心阅读空间[19]持续健康发展。学界对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建设模式的观点在于,整合多种新技术打造虚实相融阅读空间场景新形态[20]。例如,从智慧图书馆的元宇宙用户行为理论角度,吴江等[21]从用户、信息、技术三个维度研究元宇宙视域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实现更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与用户行为理解,实现智慧用户角色精准定位;结合各种数字技术,实现各种服务信息的精准投放;增强用户虚实交互感,实现全方位感知。

2.4 现有研究局限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阅读空间标志着图书馆从传统的用户文献服务迈向新的知识创新服务[22]。智慧化的数实融合阅读空间场景在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消弭读者阅读参与障碍方面的现实价值[23]已经被相关研究所证实。然而,虽然有学者从图书馆理论基础、图书馆场景、虚拟服务、智慧图书馆、用户行为等角度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索,但是图书馆阅读场景相关的研究鲜有从阅读场景建设的角度切入,难以为智慧阅读服务的深入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并且尚未有研究展望在“大阅读观”“大阅读时代”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场景建设的现实逻辑、基本框架、未来图景与实现策略等。因此,本文通过“理论、价值与困境”的思考逻辑,分析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整体性治理的智慧图书馆阅读服务架构等,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3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场景建构逻辑

当前,数字化发展驱动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模式进路日渐清晰,即逐步以数据为底层运维逻辑、以用户服务为核心导向构筑“物理空间+数字空间”的二元空间架构,形成数智阅读场景建设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建设既有馆藏优化、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的现实必要,也有虚拟图书馆底层技术集聚创新人机交互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网络计算技术实现信息低延迟等提供的现实可能,更是形成公共素养教育新场景的现实路向。

3.1 催生知识阅读服务新模态的现实必要

智慧图书馆将扩展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概念具化,是在传统网络空间基础上,利用多种数字技术,构建形成的既映射于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实体与虚拟融合的场景。图书馆知识传播与阅读场景建构主要依托历时的传播(在不同历史时间内传播)与共时的传播(在某一静态时间内传播)[24]两种方式。图书馆知识的历时传播使得人类文明得以积累、继承和发展,而共时传播则增加知识传递的及时性和广泛性。AI时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历史空间,模拟实体属性关系和社会活动过程,融合语义数据,再利用可视化技术予以呈现,使得信息跨越了历史的鸿沟得以具象化、沉浸式呈现。图书馆通过引导读者跨越时空去接触不同的文化,为图书馆知识阅读场景的建构带来新突破。

催生知识阅读服务新模态的现实必要还体现在为馆藏优化提供新思路。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文献收藏、整理、利用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馆藏文献发展建设需要空间、文献、人员、政策的多方统一协调。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具备新技术、新空间、新资源和新服务四个特征,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空间自由,数字化打造文献资源,区块链技术实现文献流通等,通过构建馆藏新框架解决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空间不足、复本过多、资源流通不畅等问题,使图书馆呈现开放、共享、标准化、可创造的“智慧性”。

3.2 融聚阅读场景营建新技术的现实可能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虚拟世界和实体空间高度结合的场景,打造此场景离不开底层技术的支撑。在底层技术集聚创新支持下,未来图书馆阅读场景的形态将成为纸媒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交互融合的复合体。智慧图书馆具有虚实相融性、自治性、社会性三个主要特点[25]。智慧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馆物理空间服务的限制,促进每位用户可随时随地平等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因而对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进行治理应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重要技术。

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数据运行平台和大型在线交互平台。其用户访问量庞大,数据需实时更新,需要5G/6G、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提供技术保障。现实世界与虚拟图书馆的入口需要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的支撑与连接。智慧图书馆通过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打造接近真实的虚拟环境,并在两个世界中搭建起交互路径,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用户的沉浸式阅读与交互使用体验。

3.3 形成公共素养教育新场景的现实路向

图书馆是一个自由的、开放的公共知识教育与素养提升空间。社会教育一直是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智慧化发展赋能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不再局限于拥有实体文献资源的物理空间,而是由物理空间延伸到拥有云端资源的信息空间,并扩展到不限年龄、阶层、文化背景的集网络学习、虚拟学习、协作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交空间[26],为社会教育提供新的场景和模式,促进全民素养提升。

智慧图书馆以共创、共治和共享的数字化创造内容体系给予用户充足的自由创造空间,为数字与实体空间的融合发展以及更新提供了根本动力[27]。在不同的数字场景中,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阅读习惯等打造自己的素养教育图书馆。虚拟现实技术和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阅读与素养教育活动的参与感,实时交互感知激发了用户的创造和分享欲望,分布式网络和数字ID认证为知识分享和创造提供可靠保证。

4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服务场景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不断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抢占智慧产业化建设新赛道[28]。促进阅读一直是图书馆的第一使命。范并思[29]曾指出:图书馆为阅读而生,图书馆学理论与人的阅读行为密不可分。人的阅读行为包括个体阅读行为、群体阅读行为和国民阅读行为,后者也称全民阅读。从个体阅读走向全民阅读过程中,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场景中的主客体角色由数字化在场逐渐转化为主体在场[30],依托元宇宙的智慧图书馆数实体融合的阅读服务场景的理论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场景应用也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4.1 优化阅读资源供给与馆藏服务

随着文献采购以及复本要求的不断变化,现实中的图书馆面临着馆藏空间的压力,智慧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对应现实馆藏资源的虚拟数字模型,用户通过穿戴VR虚拟现实设备,以数字人身份漫游于虚拟图书馆空间内,可随意翻看馆藏资源实现沉浸式阅读,数字化馆藏资源可以无限制借阅,减轻实体空间馆藏复本压力。这为图书馆存储知识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拓宽了热门文献、珍贵文献的借阅渠道,提高文献借阅率,让借阅服务变得方便自由,也使用户的阅读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突破阅读载体的限制是数实融合阅读空间的重要价值之一。以古籍为例,由于其珍贵性,大部分图书馆不提供古籍借阅服务。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场景建设能有效解决珍贵文献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在数实融合的新型阅读空间里,图书馆可以模拟出形象生动的古籍文献,读者借阅的是数字化电子模型,不需要接触纸质文献或缩微胶片。元宇宙技术还可以提高图书馆古籍资源的利用率。各馆将古籍目录上链确权,将古籍数字资源以Web3.0的IPFS方式存到云上,这样既能解决资源申明所有权的问题,又能加强图书馆界古籍互通开放利用[31]。智慧图书馆在做好古籍文献原生性保护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古籍文献的利用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32]。

4.2 提供多维素养学习的社会教育

智慧图书馆能够给予用户自由个性化打造的权力,用户可以主动作为,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教育中参与者主动性低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社会教育模式上,用户以数字人的身份畅游图书馆虚拟空间,根据自身需求模拟真实情境,如教师构建虚拟课堂,法律学者构建虚拟法庭,共同进行沉浸式场景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社会教育资源上,依托现实图书馆资源构建的各类智慧化实体与虚拟融合的图书馆,拥有同样海量且不受限于物理形态和空间场所的虚拟资源,为用户在各种构建学习环境中提供资源基础。数实融合的智慧图书馆超越空间限制、倡导用户主动探索等特征使得受教育对象之间能高效地互动,极大了提高社会教育参与度。

智慧图书馆实时、共享、开放的信息流通,使得知识服务逐渐淡化现实空间资源机构的边界。智慧图书馆不仅是多功能的信息知识存储和检索系统,更是新型的、结合多个知识机构的信息咨询平台。智慧图书馆消弭了各种信息知识机构的形式区别,元数据区块链技术也建立起完整流通知识对象的管理方法。如果一个读者想了解中国山水画,在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场景中,他既可以借阅图书馆里有关山水画的研究著作,也可以看到档案馆里画家的履历档案,还可以欣赏博物馆中古代山水画真迹的数字藏品等,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不同学科、不同媒介的界限,使得知识获取和传播的效率大幅提高。

4.3 依托新媒体加快知识全域传播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空间支持用户以数据人的身份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信息传递,形成信息交流。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既包括文本交互,也包括语音交互,还包括融合视觉、语音及语义技术的多模态数字人交互[12]。数字化技术使得信息能够跨越时间长河保存下来,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信息来源,确保流通过程中信息不易失真,打通了全球化馆藏文献流通的渠道,馆际、人际信息传递及时、广泛,为未来高效的社会运行提供信息交流保障。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保存地。一般只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知识才能进入图书馆的长期保存体系之中。在AI主导的知识生成时代,信息生产速度和数量陡增,必然会导致信息泛滥等现象,此时图书馆掌控知识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智慧图书馆中,区块链等技术能减少信息污染,促进优质知识的生产。在读者阅读行为中,信息交互度高,读者在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接受的同时自主产生知识。由于信息交流过程中一直存在及时的、不断循环的知识反馈,图书馆保存知识时可以更有效地分析、解释、预测用户信息需求倾向,对知识文本进行选择性保存,达到优控知识的目的。

4.4 以共同体增进个性化阅读行为

个性化服务是针对读者打造的符合自身需求的定制服务。现实图书馆中用户的私人阅读助手以个人借阅账号或语音交互的形式进行交流,整个交流过程由用户主导。在智慧图书馆的虚拟空间用户可定制私人拟人化阅读助手,其通过用户在图书馆内的一系列行为交互提取个人爱好、阅读倾向、学习需求等信息进行虚拟画像,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推荐、参考咨询等服务。拟人化阅读助手和用户的交流是双向的,双方均可主导交流过程,使得每位用户能够切身体会到元宇宙时代自由共创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一般认为,图书馆馆藏资源能够帮助用户进行知识创造,加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大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用户很容易借助技术手段在智慧图书馆阅读空间内获得自身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33]。在数实融合的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或空间中,用户能够自由添加社交元素并将馆藏内容或活动交流进行分享,实现信息交互功能。用户交流产生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形成数字知识,构成个体知识空间,这样可以不受生理和时间的限制,推动图书馆真正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5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图景建构策略

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图景建构需要理论和技术的支撑,更需要采取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空间技术开发应用、探索阅读场景社会伦理规制、完善阅读用户服务规范体系、消弭阅读的数字鸿沟等,以打造融合技术、人和服务的图书馆3.0智慧服务生态。

5.1 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空间技术开发应用

未来的图书馆将是虚拟空间、物理空间结合的实体场所。从数字图书馆过渡到智慧图书馆让阅读服务有了新的方向,重新认识阅读才能准确定位图书馆为什么要利用各类技术创新构建阅读场景,从而有效承担起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的使命。数实融合场景是既依托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构建的虚拟空间。一方面,要打造丰富的数字化馆藏,现实本体需要从现实世界迁移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为保证用户能随时进入,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场景还需要一直维持高速运行,其要求的计算能力将比现有水平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另一方面,由于跨领域、跨行业数据与业务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算法与模型还不够成熟,仍有较多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场景的构建历程需要不断探索。

5.2 探索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社会伦理规制

智慧图书馆并非只是单一的专业术语,其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内涵可以扩展到Web3.0、虚拟社交、时空场景、虚拟硬件、数字身份、货币支付系统、数字藏品等一系列的技术内容。它构建了一个新的数实融合世界,代表着超越现实的社会关系。在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阅读场景中,社会化教育所面向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其物化特征也会被不断加强,智慧图书馆阅读场景中关于用户个人情感的内容保留、开发与应用是实现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融合的基本前提。智慧图书馆阅读与素养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性教育、情感教育的目标[26]将是需要不断深入讨论的议题。需要指出的是,智慧图书馆建设背后仍然是现实的馆员和用户,受现实世界道德伦理的影响。改变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形态,改变图书馆社会教育中社会关系的结构都必须要有与之相适的社会伦理保障。

5.3 完善智慧图书馆阅读用户服务规范体系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人们可以利用数字人身份在数字阅读场景中自由阅读和知识共享,这催生了知识关系的新形态,给社会整体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图书馆借助各类技术打造的数实融合的阅读场景其本质属于服务公共文化战略、全民阅读推广战略的虚拟空间,

映射了现实生活场景中的不同元素和内容,但是与现实情境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智慧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服务外延和理论内涵被学界和业界不断探索深化,如何应对其风险、伦理和诚信等问题也变得愈发迫切。数智技术赋予图书馆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隐私风险等也高于现实社会。数字身份在赋予人们进入某一场景权限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传统身份所未有的诸如身份服务提供、财产流转、隐私信息保护等问题[34]。数实融合的智慧图书馆空间法律体系的构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对元宇宙技术开发和服务运营进行约束,对构建平台和准入标准实行监管,为追究其中的不法行为提供法规依据。

5.4 消弭智慧图书馆阅读的数字鸿沟

已有研究[8]证实,数智技术赋能图书馆在空间、时间、交流等关键壁垒层面取得的突破,为智慧图书馆从技术、生态、算力、理念等视角出发构建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体系提供思路。智慧图书馆依托的高精设备和专业技术对于国家生活水平和数字化经济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全球各地互联网渗透率分布不均,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数字手段所必须依赖的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宽带设备比例不足[35]。未来数字阅读场景的发展必然是全球性、共享性的虚拟社会,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也必将是全纳性的社会服务。数字鸿沟所带来的信息滞后、信息不平等、信息素养不足等问题给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场景带来极大挑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动落后地区数字生态系统建设,为改善数字阅读生态铺平道路。

6 结 语

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阅读场景生态在不断经历从一维到多维,从单觉到统觉,从功利到审美的变革。图书馆在不断突破创新、积极拥抱智慧化转型事业。智慧图书馆紧密围绕阅读服务,持续优化改进技术开发、伦理治理与理论设计,为创新阅读服务场景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在未来,相关研究应该充分关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多方主体协同合作、阅读客体画像、设施设备软件开发、运维规则保障、内容生产控制、场景规模化打造、特殊人群关怀与服务等,以推动阅读服务未来图景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元宇宙,让图书馆更智慧[J].图书馆杂志,2023,42(1):4-9.

[2]浙江图书馆.让世界“圕”起来:第88届世界图书馆和信息大会(WLIC 2023)概览[EB/OL].[2023-11-02].https:∥mp.weixin.qq.com/s/b2DTROYJJVOPDMg4UG-0osQ.

[3]王超,刘国英,李嘉汶,等.探索图书馆新趋势:参加第88届国际图联大会的见解和反思[J].图书馆杂志,2023,42(10):4-14.

[4]刘琼,刘桂锋,王鹏.AIGC赋能图书馆阅读推广智慧服务的框架和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4(2):108-118,107.

[5]新华社.100秒看懂什么是“元宇宙”[EB/OL].(2021-11-21)[2023-1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030180957492348&wfr=spider&for=pc.

[6]贾君枝,张贵香.智慧图书馆建设视角下馆员元数据核心能力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4,50(2):56-69.

[7]梁荣贤,李通,凌征强.元宇宙图书馆:内涵衍变、建设发展与问题应对[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6):5-10,30.

[8]郭亚军,张鑫迪,寇旭颍,等.元宇宙赋能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壁垒突破、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究[J].图书馆论坛,2024,44(2):20-31.

[9]李洪晨,许可,张闯,等.元宇宙图书馆 一座看得见的天堂:“天堂的具象: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论坛综述[J].图书馆论坛,2022,42(7):1-6.

[10]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学术活动|珞珈信管+青年说(第三期)共创元宇宙:理论与应用的学科场景[EB/OL].[2023-11-06].https:∥sim.whu.edu.cn/info/1242/12032.htm.

[11]文伟.元宇宙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重大变革、问题挑战及实现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5):120-128.

[12]陈超.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J].图书馆杂志,2022,41(6):4-8.

[13]尹克寒,陈纪文.AGI浪潮下Sora何以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4(3):12-19.

[14]梁建春.人工智能助力阅读体验:沉浸式智慧阅读服务模式创新[J].新世纪图书馆,2023(12):48-55.

[15]李洪晨,马捷.沉浸理论视角下元宇宙图书馆“人、场、物”重构研究[J].情报科学,2022,40(1):10-15.

[16]田丽梅,廖莎.元宇宙视域下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研究[J].图书馆,2022(5):54-59.

[17]杨新涯,涂佳琪.元宇宙视域下的图书馆虚拟服务[J].图书馆论坛,2022,42(7):18-24.

[18]郭亚军,庞义伟,周家华,等.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J/OL].图书馆论坛:1-11[2023-11-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30706.0916.002.html.

[19]杨静,贺聪,魏继勋,等.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未来学习中心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23,42(9):23-28,43.

[20]胡喆,温竞华.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N].新华每日电讯,2021-11-21(004).

[21]吴江,曹喆,陈佩,等.元宇宙视域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框架与展望[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12(1):4-20.

[22]周纲,陈晨,蔡文杰,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J].图书馆建设,2023(4):46-58.

[23]杜艳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价值意蕴、实践逻辑和推进路径[J].图书馆,2024(3):70-76.

[24]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78-279.

[25]王文玉.元宇宙的主要特征、社会风险与治理方案[J].科学学研究,2023,41(9):1537-1544.

[26]娄方园,邹轶韬,高振,等.元宇宙赋能的图书馆社会教育:场景、审视与应对[J].图书馆论坛,2022,42(7):25-32.

[27]徐祥伍,葛万宝,黄晓瑜.元宇宙+公共图书馆:虚实融生的社会教育发展新展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5):64-70.

[28]方向明,曹迎杰.元宇宙与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7):129-140.

[29]范并思.从阅读到全民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逻辑[J].图书馆建设,2022(6):44-52.

[30]董同强,吴运明.元宇宙赋能图书馆智慧转型:机理、隐忧与出路[J].图书馆学研究,2023(7):29-33,15.

[31]刘炜,祝蕊,单蓉蓉.图书馆元宇宙: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J].图书馆论坛,2022,42(7):7-17.

[32]文英子.图书馆在元宇宙中的发展展望[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2(2):37-39.

[33]储节旺,李佳轩.全智慧图书馆:元宇宙成为实现途径[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9):33-39.

[34]陈吉栋.超越元宇宙的法律想象:数字身份、NFT与多元规制[J].法治研究,2022(3):43-54.

[35]王传宝.非洲国家努力弥合“数字鸿沟”[N].人民日报,2022-06-10(016).

[作者简介]白 薇(1977—),女,本科,副研究馆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