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研究

2024-11-05吴飞

图书馆界 2024年5期

[摘 要]为了提升和拓展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和服务,通过探究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为打造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和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对19名青少年进行深度访谈,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本,采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对数字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输入,经过数字意识与数字思维的输出,产出青少年的数字安全、数字健康、数字创作与表达、数字化合作与交流以及数字社会责任的展现,形成图书馆角度的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图书馆;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24)05-0021-07

1 引 言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数字素养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更关乎其以后数字社会的融入以及个人竞争能力的提升。《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1]标志着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工作。2018年国际图联发布的《国际图联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2]提出,图书馆应该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和实施数字素养培育服务,数字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图书馆承担的重要工作。目前,针对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进行的教育和服务研究仍在探索阶段,以图书馆角度探索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试图从图书馆的培养服务角度对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进行研究,以期为打造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和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数字素养服务,同时,通过探寻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回答在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构成与关系方面产成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访谈,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本,并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得出青少年数字素养的维度结构和关系模型并提出培养策略。

2 青少年数字素养相关研究

2.1 青少年数字素养研究

“数字素养”概念由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Alkalai于1994年首次提出[3]。杨文建[4]通过对数字素养概念整理,将信息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等作为数字素养的基本要素。徐斌艳[5]对青少年数字素养评价进行研究,将青少年数字素养评价指标分为搜索、处理与存储、交流与合作、创建与展示、保护与安全行事、解决问题与采取行动、分析与反思。吴砥等[6]、宋灵青等[7]将青少年数字素养评价结构进行整理并提出目前教育环境下针对青少年的数字素养教育策略。上述的研究从数字素养的评价结构给探析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2.2 图书馆青少年数字素养研究

图书馆作为青少年数字素养培育的提供者和青少年数字鸿沟的包容场所,有义务和责任让青少年融入数字社会,提升其数字素养。张娟[8]、蔡韶莹[9]对美国图书馆的青少年数字素养培育和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图书馆应紧跟数字发展,制订教育内容框架,完善设施等方面的策略方案。雷雪[10]、陈香[11]关注图书馆青少年数字素养培育服务,对培育内容框架、活动品牌等进行研究,提高了图书馆对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服务的效能。

上述研究为有效构建青少年数字素养的针对性和明确性教育以及服务提供了参考。

2.3 研究评述

上述研究为以图书馆角度的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与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为数字素养结构的搭建和培养提供了指导和启示。但以图书馆的角度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的相关结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访谈,对访谈录音整理形成文本,并进行扎根理论分析,从研究原始数据到提炼数据再到精简其结构以及研究其与数字素养关系模型的展示,以期给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研究和提升和拓展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和服务提供参考。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框架进行分析。青少年数字素养维度评价的青少年数字素养能力是概况,即利用数字知识与技能了解青少年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潘胜清[12]、胡雅萍等[13]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数字素养相关研究,为数字素养维度的研究提供很好借鉴,有助于研究框架的搭建。陈向明[14]认为质性分析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研究者需要在特定情境下系统地探究其意义。本文以研究者本身作为工具,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资料收集,可以深入探究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构成,符合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情境和研究目的。

3.2 样本选择

采用访谈方式进行文本的收集:在广州图书馆的场域范围内选取19名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在访谈过后将访谈文本编码,生成概念。在访谈第16名受访者后没有新的概念生成,继续访谈3名青少年后依然没有产生新的概念即停止访谈。

3.3 文本收集

访谈的内容方向主要围绕数字知识技能学习状况、兴趣、解决困难、自己的见解、对数字技能培训活动的意见、家人态度等方面进行。每份样本的访谈时间在30分钟左右,在获得受访对象同意后进行现场录音,将录音用“讯飞语记”文本转换软件进行文字转换,再通过撰写备忘录的形式修改形成文本数据,并将这些文本抄录形成文本数据,运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分析。

4 文本编码与分析

4.1 开放式编码

本文通过开放式编码过程,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分类,识别出多个副范畴和与之相关的初始概念,揭示了青少年数字素养中的具体内容和关键点,如安全意识、数字技能、编程思维等(见表1)。这些副范畴和初始概念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石,反映了从数据归纳出的具体概念和类别,再对数据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对文本材料的处理,最终得出副范畴49个(见表2)。

4.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阶段展示了主范畴与副范畴的关系(见表3),如“数字意识与思维”主范畴下归纳了安全意识、数字素养意识等副范畴。通过比较、整合数据,构建起理论的中心轴和它们的属性。通过对开放式编码中识别出的初始概念进一步整理和归纳,建立了主范畴与49个副范畴的联系。

4.3 选择性编码

这一阶段对青少年数字素养各范畴要素进行整合,精炼理论,构建出一个覆盖整个研究主题的统一理论框架。通过构建典型性关系结构和内涵,展示青少年数字素养的不同方面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如数字素养与数字意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精炼和整合前期编码工作的结果,为构建综合的理论关系模型提供了依据(见表4)。[FL)][KH-*1D]

4.4 饱和度检验

对剩余的3份访谈文本进行概念的提炼,没有得出新的概念,认为研究主题在这些方面已达到饱和。构建的理论框架全面覆盖了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各个维度,确保了理论的完整性。在分析过程中,每个新引入的数据点都被用来验证和丰富理论框架,认为框架能够全面且准确地反映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多维特性。

4.5 青少年数字素养关系结构图构建

通过对典型性关系结构的提炼得出青少年数字素养关系结构图如下(见图1)。[FL)][KH-*1]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框架,揭示了青少年数字素养各维度的关系作用。一是青少年的数字素养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更包括对数字环境的意识、思维、健康、安全的认知以及在数字化社会中有效交流、合作、创作与表达的能力和社会责任及义务。这指出了教育者在促进青少年数字素养发展时需要关注多个方面。二是经过知识技能的输入,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可以培养数字安全、数字健康、数字创作与表达、数字交流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和义务,最终形成适应数字社会的青少年数字素养结构关系框架。

5.1.1 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实现提高青少年数字素养层次的工具和方法,如编程语言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安全知识、数字健康知识、创作技能、合作技能等,这些技能的输入方式和丰富程度直接促进青少年的数字思维与意识的形成,从而影响青少年在数字化世界的数字素养,它是数字素养的显性知识与技能的输入。

5.1.2 数字思维与意识。数字意识与思维是数字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推动数字健康、数字安全、数字创作与表达、数字合作与交流等维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青少年数字素养初步的认知基础。原始文本“现在很流行运用AI来完成作业,我的绘画课作业就是用AI作的画完成的”“AI虽然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我一般不提倡使用的”表述了通过学习AI知识和技能后青少年的AI思维与意识已经形成,并影响着青少年数字素养的输出表现。

5.1.3 数字安全。经过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的输出作用,能够形成青少能的数字安全意识和思维。原始文本“网络上可能会遇到一些诈骗行为,不认识的话就不理睬”这段文本反映了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副范畴“数字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数字安全,它与数字健康是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关键因素。

5.1.4 数字健康。经过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的输出,可以形成数字健康的意识和思维。原始文本“我妈妈把我每天的上网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反映了数字健康是经过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副范畴“家庭数字意识”的作用,导致上网时间受到控制。所以说,数字意识与思维有助于提升数字健康,是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关键因素。

5.1.5 数字化创作与表达。经过数字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升之后,再经过意识与思维的数字素养转换后的产出展现,也是青少年数字素养能力的展现。原始文本“我参加了少年宫的电脑绘画比赛,那个比赛就是会定几个主题按照那个主题去画作品,虽然没有获奖,但我玩的很开心”这段文本反映了青少年在数字知识与技能的输入后产出相应的创作与表达的能力,同时,创作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5.1.6 数字合作与交流。数字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是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后的产出展示,同样也是其数字素养能力的展现。原始文本“我经常把自己所学的一些东西与同学分享,在交流过程中也有学习到很多知识”“我特别喜欢帮助老师查找资料,比如与同学合作”均反映了经过知识输入后他们的数字交流与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数字社会的适应能力。

5.1.7 数字社会责任。青少年的数字素养教育是参与数字社会稳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数字知识与技能的输入与社会现象的融合,形成青少年的数字社会责任。原始文本“我觉得科技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方便,这样是值得提倡的”标志着青少年会关注数字社会的动态,在社会事件中学习形成数字社会责任。数字社会责任的形成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数字素养,同时有助于他们获得社会认同感,这也是青少能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

5.2 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启示

5.2.1 数字安全教育。从数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层面来看,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数字安全教育,如开展数字安全教育讲座,建立专门针对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数字安全教育在线安全课程等资源库,提供实操训练,让青少年学会如何设置强化密码、如何识别危险网页等。从数字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层面来看,需要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与思维,平时的培训和服务讲座以及资源学习库中应加入数字安全案例教育,让青少年直观了解数字安全背后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做好数字安全宣传,让青少年在日常数字学习与数字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数字安全习惯,使他们认识到数字安全对数字学习的重要性,让数字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和思维深扎在他们心中。

5.2.2 数字健康教育。从数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层面来看,在青少年数字素养的资源库中提供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和易于理解的数字健康教育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内容,提高青少年对数字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在提供数字健康的知识技能教育之余,需要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征限制使用电子产品,如在青少年数字素养学习专区设置网页敏感内容拦截,设立相应的学习时间限制,设立游戏内容限制,设置监控设施等,以保障青少年在健康的数字环境下提升数字素养的。从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层面来看,针对青少年数字健康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制订教育内容,扩大青少年数字健康的教育范围,如与学校和家庭建立数字健康的教育联系,向学校和家庭反馈青少年在图书馆的数字健康状态,学校、家庭和图书馆根据图书馆的反馈信息联合进行反馈教育,让青少年在数字健康教育中产生具有边界感的意识和思维。在图书馆内和资源网站上宣传健康教育,时刻提醒青少年数字健康的重要性,培养青少年数字健康的自主意识与思维。

5.2.3 数字创作与表达教育。从数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层面来看,可以通过真实案例以及实际操作,让青少年更直观地理解数字素养的创作与表达过程。提供实际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以及相应的实操训练,如电脑实操训练、iPad实操训练等,同时还可提供适合青少年使用的电子设备,设立相应的技能培训区,让青少年更为直观地了解数字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技巧。从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层面来看,可在青少年实际操作创作中设立实操奖励机制,对其所达到的目的和作品进行评选,根据评选结果进行奖励。还可以与学校或社会机构合作,将成果和奖励作为学生在校评优、升学等的参考条件,以鼓励青少年的数字创作与表达,从而促进其数字创作与表达意识和思维的形成。

5.2.4 数字合作与交流教育。从数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层面来看,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可以在其中加入语言学习、青少年数字知识与技能学习、学科经验分享等,提高其在线交流能力。建立在线交流平台,鼓励青少年在线互动交流、跨地域交流,让不同地区的青少年相聚网络和图书馆的交流平台,同时开展合作创作比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以提高协作效率,增进他们彼此的信息流通与合作。从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层面来看,可举办线上或线下数字化青少年交流会,促进其知识共享与数字意识和思维的训练,鼓励他们互动讨论、相互问答等,分享自己的最佳实践和经验,增加青少年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做出的优秀的合作成果以刺激他们交流与合作的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字意识与思维。

5.2.5 数字社会责任教育。从数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层面来看,可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活动,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结合现实的数字事例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数字社会的关注度。强调线上法律法规教育,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同时以实操训练强化青少年对数字化社会的理解。从数字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层面来看,加入数字化伦理意识和思维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在数字环境中应遵循的数字社会道德规范。教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和使用数据的方法,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让青少年积极参与数wmutiLHlhj13rPQrT7Ckss7tpc9b0yNjRnDG9mPdkcs=字社会建设,在遵循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推动数字社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四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EB/OL].[2024-02-22].https:∥www.gov.cn/xinwen/2022-03/02/content_5676432.htm.

[2]IFLA 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s to Children Aged 0-18[EB/OL].[2023-11-30].https:∥repository.ifla.org/bitstream/123456789/1927/1/ifla_cya_guidelines_infographics_2022.pdf.

[3]ESHET-ALKALAI Y.Digital Literacy: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urvival Skills in the Digital Era[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2004,13(1):93-106.

[4]杨文建.英美数字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3):87-95.

[5]徐斌艳.德国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框架与实践[J].比较教育学报,2020(5):76-87.

[6]吴砥,李环,杨洒,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7):28-33.

[7]宋灵青,许林,朱莎,等.我国初中生数字素养现状与培育策略:基于东中西部6省市25032名初中生的测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3):31-39.

[8]张娟.美国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1):135-142.

[9]蔡韶莹.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素养教育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20(6):142-151.

[10]雷雪.图书馆未成年人数字素养培育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21(6):131-138,164.

[11]陈香.我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3(9):17-23.

[12]潘胜清.教师数字素养的概念与结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3(31):58-63.

[13]胡雅萍,王秋云,何菊香.我国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EB/OL].[2024-03-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30927.1707.004.html.

[14]陈向明.如何开展高质量的质性研究[J].中国研究生,2023(8):46-50.

[作者简介]吴 飞(1987—),男,硕士,馆员,广州图书馆。

[说 明]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公共数字图书馆基础教育支持研究”(项目编号:GDTK210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