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叶果比对沃柑果实分级和养分分配的影响

2024-11-05李曦李锐霞池玉珍王烨熔欧阳秋飞朱正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20期

摘要 研究不同叶果比对沃柑果实分级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筛选沃柑在栽培中最适合的叶果比。通过进行疏果处理,调查不同叶果比条件下不同分级果实个数和产量,分析相关性;研究叶片和果实中大量营养元素差异特征,并分析沃柑周年营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沃柑叶果比与株产量、果实个数呈负相关,与平均果径和70~80及80 mm 以上果实比例呈正相关。当叶果比在30~40时,70~80及80 mm以上果实比例最高,沃柑最适叶果比为30~40。在膨果期,当叶果比为15、30、60时,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果实;叶果比为60时,果实中全磷含量高于叶片;叶果比为30和60时,果实中的全钾含量高于叶片。此外,沃柑中大量营养元素在果实膨大初期5—7月的含量最高。综合比较认为,栽培中沃柑最适宜的叶果比为30~40,沃柑大量营养管理时主要在膨果期对树体提供充足的养分。该研究为广西地区沃柑栽培中重要园艺疏花疏果和营养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沃柑;叶果比;果实分级;果径;营养

中图分类号 S 6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04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Different Leaf Fruit Ratio on Fruit Grading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in ‘Orah’ Mandarin

LI Xi, LI Rui-xia,CHI Yu-zhen et al (Agriculture and Food Engineering College,Baise University/Industrial College of Subtropic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y for Mango,Baise,Guangxi 533000)

Abstract Different leaf/fruit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fruit grading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in ‘Orah’ mandarin,and to screen the most suitable leaf/fruit ratio of ‘Orah’ mandarin during cultivation.Fruit thinning was conducted.The fruit number and yield of different grading fruit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leaf/fruit ratio,and th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The difference of macronutrients in leaves and fruit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changes were analyzed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fruit ratio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yield,fruit number of whole tree,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fruit diameter and ratio of 70-80 and >80 mm grading.When the leaf/fruit ratio was 30-40,the ratio of 70-80 and >80 mm grading was the highest,and the optimal leaf/fruit ratio was 30-40.At fruit enlargement stage,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the leav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ruits at 15,30 and 60 leaf/fruit ratio.The content of phosphorus in frui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eaves at 60 leaf/fruit ratio.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in the frui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eaves at 30 and 60 leaf/fruit ratio.In addition,the content of macronutrients was highest from May to July at the early stage of fruit enlargement.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leaf/fruit ratio was 30-40,and adequate nutrients should be provided to the fruit trees during the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support for fruit thinning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of ‘Orah’ mandarin in Guangxi.

Key words ‘Orah’ mandarin;Leaf fruit ratio;Fruit grading;Fruit diameter;Nutrient

沃柑2021年由韩国柑橘试验场引入广西武鸣种植,现已成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品类[1]。大小年问题是柑橘栽培上重要的生理现象,也是制约柑橘生产的重要问题。沃柑在栽培中也出现大小年现象,过大的果实负载造成叶片养分供应不足,挂果过多,导致果实较小的同时,第二年果实变少,甚至出现无果。合理的疏花疏果是解决大小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适合的叶果比对果树栽培非常重要。在柑橘栽培中不同柑橘品类适合的叶果比被相继报道[2-3]。泽野郁夫等[4]认为,温州蜜柑的适合叶果比为25∶1~30∶ 且在此叶果比条件下温州蜜柑M级(61~67 mm)和L级(67~73 mm)的果实产量最高。沃柑适合的叶果比为30[2],但受市场欢迎的70~80 mm果实产量最高时最适合的叶果比尚未被报道。柑橘果实分级售卖提高了果实的商品性,也提高了果实的单价。目前,在沃柑生产中通过叶果比调控果径大小提高果实商品性的研究尚缺乏。

此外,科学合理的养分管理也是保证果树稳产的关键。前人对土壤营养与柑橘品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柑橘营养施肥方案,研究者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土壤元素和叶片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应用叶片诊断方法对柑橘的营养施肥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5-7]。此外,梨[8]、苹果[9]、桃[10]等果树土壤与树体营养关系的研究也已经深入开展。但沃柑作为较新的柑橘品种,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树体营养的影响以及沃柑结果树大量营养元素需求特征很少被研究。

笔者以沃柑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进行不同叶果比处理,分析叶果比对不同级别果实个数占比、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及沃柑周年养分变化的特征,最终筛选适合沃柑生产的叶果比,以期为沃柑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对广西沃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加尤村(106°42′E,24°31′N),海拔832.85 m,平均年日照时数1 443.7 h,年平均气温20.5 ℃,全年无霜期343 d,平均降水1 700 mm。基地处于丘陵缓坡地,土壤以红壤土为主。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沃柑盛果树(2017年种植),均以枳壳为砧木,种植行株距为3 m×4 m,树势健壮。

1.3 试验方法

选择树势健壮长势均一的健壮沃柑盛果树,在2021年5月根据不同叶果比进行疏果处理,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1株树,使用手持计数器进行人工计数,各个处理的叶果比达10∶1、15∶1、20∶1、30∶1、40∶1、60∶1。根据凌云县沃柑生长的物候特点,将柑橘的年生长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花芽分化前期(1—2月)、开花期(3—4月)、膨果期(5—11月)和成熟期(12月),分析不同时期叶片和果实中的氮(N)、磷(P)、钾(K)元素含量的变化。

2021年12月末成熟期,采收各处理全树果实,并使用游标卡尺对每个果实果径进行测定,使用天平测定果实重量。

2021年9月膨果期(9月),在叶果比为15、30、60的每株参试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叶片和果实的混合样品,分别采集3个重复,所采叶片和果实大小均一、颜色基本一致,无机械损伤及病虫害。将所采集的叶片和果实带回实验室,采摘当天带回实验室混合粉碎,制成待测样。测定N、P和K含量。

在沃柑年生长周期内,选择未处理树,采用S形取样,于2021年4月采集15~20个花和叶片样品,并进行标记,2021年5、7、9、11、12月、2022年1、2月从果树的相同部位采集15~20个叶片和果实样品,分成3个重复,将样品混合粉碎,制成待测样。测定N、P和K含量。

采用H2SO4-H2O2消煮,并分别利用蒸馏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N、P和K含量。测定方法参照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11]。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分级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叶果比为60时,株产量最低,为14.66 kg;叶果比为10和15时,

株产量较高,分别为75.90和73.78 kg。叶果比为10时,果径为65~70 mm的果实占比为44.74%,其次为果径60~65 mm的果实占比为30.05%,无果径80 cm以上的果实,果径70~80 mm果实占比为17.70%。叶果比为20时,果径为60~65 mm和65~70 mm果实占比分别12.44%和29.58%,果径70~80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为57.98%。叶果比为30时,果径为60~65 mm和65~70 mm果实占比分别为0.47%和2.33%,果径70~80以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为97.20%;叶果比为40时,果径60~65和65~70 mm的果实的占比分别为1.35%和11.26%,果径70~80以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为87.39%。叶果比为60时,果径为60~65和65~70 mm果实占比分别为7.06%和25.88%,果径70~80以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为67.06%。当叶果比为30和40时,市场中单价较高的70~80以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为97.20%和87.39%。

由图1可知,随着叶果比的增加,沃柑株产量下降,叶果比与株产量呈负相关;另外,随着叶果比的增加,沃柑每株的挂果数量减少,叶果比与每株树的果实数量呈负相关(图2)。由叶果比与果实横径相关性可知,叶果比与果实果径呈弱正相关(图3)。随着叶果比的增加,70~80及80 mm以上果实个数占比增加,呈弱正相关(图4)。

2.2 不同叶果比处理对果实和叶片N、P、K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膨果中期,叶果比为15时,叶片全氮含量最高为28.37 g/kg;叶果比30和60的叶片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叶果比为15、30、60的叶片中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叶果比为15、30、60时叶片全钾含量差异均显著;叶果比为15时,叶片中全钾含量最高为15.18 g/kg,叶果比30时叶片全钾含量其次为10.32 g/kg,叶果比60的叶片全钾含量最低为8.38 g/kg。膨果中期,叶果比15、30、60的果实中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叶果比为60时,果实中全磷含量最高,达1.66 g/kg;在叶果比为15和30时,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果实中全钾含量在叶果比15、30、60时差异不显著。膨果期,叶果比15、30、60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果实;叶果比为60时,果实中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叶果比30和60时,果实中的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叶片。

2.3 沃柑全生育期N、P、K含量的变化

由图5~7可知,沃柑叶片中氮含量在1—2月最低,11月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片中氮含量增加;叶片中的磷含量在5、7、9、11月高于1、2、4月;叶片中的钾含量在5、7、9月高于1、2、4、11月;沃柑果实中氮含量在5和7月高于9和11月,而后在成熟期含量增加;磷含量从5月到成熟期呈持续递减的趋势;钾含量在5—7月最高,之后至收获期明显减少。整个生殖生长期中,花的氮含量最低。

由表3可知,沃柑全生育期全磷与全氮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果实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比例不同。沃柑全年不同时钾期大量元素氮磷钾在叶片和果实中需求比例特征见表4。以沃柑对氮元素的需求为基准,N∶P∶K来表述大量元素的需求特征。沃柑全年叶片对磷元素的需求为1∶(0.048~0.053),其中花芽分化至开花期叶片对磷需求量高;开花期花对磷元素的需求为1∶0.144,而果实从膨果期至成熟期磷的需求为1∶(0.050~0.089),盛花期叶片和花蕾对磷的需求比例最高。整个膨果期叶片对钾元素的需求量最高,为1∶(0.251~0.440);开花期花对钾元素的需求为1∶1.340,而果实在膨果期至成熟期对钾元素的需求为1∶(0.342~0.810),与磷相同,盛花期叶片和花蕾对钾需求比例高。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广西地区沃柑栽培面积为全国第一,沃柑已成为广西重要的特色柑橘品类。在沃柑栽培生产中面临诸多的困难,大小年问题是制约沃柑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柑橘大小年是源(叶)-库(果)间碳水化合物竞争造成[12-13]。当果树负载量过大时,叶果比偏小,增加了叶-果之间对碳水化合物的竞争,在生产上造成当年果实产量过载,果实直径整体偏小,对第二年花芽分化和结果造成负担,发生大小年问题[13]。在很多果树生产中都关注叶果比的问题,适合的叶果比有利于平衡源-库间的关系,前人在其他果树上[14-15]都进行了叶果比相关的研究。该研究以沃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沃柑进行6组不同叶果比处理,叶果比与沃柑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个数呈负相关。叶果比为30和40时,株产量和单株果实个数最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黄运鹏等[2]对沃柑进行20、25、30叶果比的处理,当叶果比为30时,果实单果重提高,叶果比为25时,单株产量最大。张社南等[3]对沃柑叶果比由低至高进行处理后,当叶果比为30~40是适宜的叶果比。此外,传统的柑橘种植户以追求高产为主,现代柑橘销售中,种植户在追求单株产量的同时,将柑橘进行了分级,提高了优等果的价格。泽野郁夫等[4]将温州蜜柑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进行叶果比处理后,当叶果比为30时,“高林早生”和“青岛温州”2个品种M级(61~67 mm)和L级(67~73 mm)果实的比例最高。该研究中,叶果比与沃柑70~80 mm 果径的果实个数呈正相关,叶果比为30和40时,70~80及80 mm以上果实比例为97.20%和87.39%,由于叶果比为30~40时,沃柑株产和果实个数达到理想的数量,因此,沃柑栽培中理想的叶果比为30~40。

柑橘的不同叶果比处理植株的施肥特点有所差异。该研究表明,膨果期不同叶果比处理植株叶片中氮元素和钾元素差异显著,叶果比为60,果实磷元素含量最高。在果实膨大期叶果比为15时,挂果量最大,叶片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最高,说明树体为了满足大量果实生长的营养需求,吸收了大量氮元素和钾元素。前人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结论,Lenz[16]和Choi等[17]以柑橘和柿子作为试验材料,当果树处于低叶果比,挂果量大时,果树对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吸收量也随之增加。此外,不同生育期植株需肥特点有所差异。马进川等[18]在研究红美人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柑橘树的叶片氮、磷、钾养分需求过程中,提出开花期叶片氮元素、磷元素需求最高,膨果期叶片钾元素的需求最高。该研究中,叶片在膨果期钾元素含量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膨果期大量碳水化合物由叶片转运到果实过程需要大量钾元素[19]。该研究表明,在膨果期叶片氮、磷、钾含量较高,且在果实膨大的初期5—7月,果实中氮、磷、钾含量达到果实整个生育期的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果实膨大期初期大量光合产物从叶片运输至果实,氮、磷、钾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结论

沃柑叶果比与株产量、果实个数呈负相关,与果实直径、70~80及80 mm以上果实占比呈正相关。当叶果比在30和40时,70~80及80 mm以上果实比例最高。综合考虑,沃柑最适叶果比为30~40。沃柑在膨果期,叶果比为15、30、60时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果实;叶果比为60时,果实中全磷含量高于叶片;叶果比为30和60时,果实中的全钾含量高于叶片。此外,沃柑大量营养元素在果实膨大初期5—7月的含量最高。综合比较认为,沃柑最适宜的叶果比为30~40,对沃柑大量营养管理时需在膨果期对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黄其椿,刘吉敏,何新华,等.晚熟杂柑“沃柑”在广西武鸣的栽培表现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14,43(3):86-88.

[2] 黄运鹏,葛聪聪,黄世炎,等.不同叶果比对沃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33(1):1-4.

[3] 张社南,贺申魁,梅正敏,等.沃柑的叶果比及其对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J].南方园艺,2020,31(6):17-21.

[4] 泽野郁夫,佐佐木俊之,铃木富.温州蜜柑のカンテナ栽培における葉果比が果実品質と翌年の着果に及ぼす影響[R].静冈县柑橘试验场研究报告,2000:7-12.

[5] 郑永强,王娅,杨琼,等.重庆三峡库区鲍威尔脐橙花期叶片矿质营养诊断[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2):2378-2390.

[6] 周贤文,张利,付世军,等.重庆开县柑橘叶片营养元素分析及其施肥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1):14-16,31.

[7] 陈朗,刘文欢,刘思雨,等.柑橘营养施肥推荐专家系统的建立与验证[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146-154.

[8] 柴仲平,王雪梅,陈波浪,等.基于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分析的诊断施肥综合法标准研究[J].北方园艺,2014(2):29-33.

[9] GE S F,ZHU Z L,PENG L,et al.Soil nutrient status and leaf nutrient diagnosis in the main apple producing regions in china[J].Hortic Plant J,2018,4(3):89-93.

[10] 李俊豪,解斌,李六林.桃氮素营养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20(5):8-12.

[11]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296-336.

[12]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等.柑橘果实遮光处理对发育中的果实光合产物分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 27(6):499-504.

[13] 丁欣欣,李秋煜,杨笑,等.乙烯利对核桃叶片衰老和光合同化产物的影响[J].北方园艺,2022(8):46-51.

[14]HW5MaoosdqBOcw7/AE1rOA== KUMARIHAMI H M P C,PARK H G,KIM S M,et al.Flower and leaf bud density manihKIXBGaxi/o6XTmKRI1Gcg==pulation affects fruit set,leaf-to-fruit ratio,and yield in southern highbush ‘Misty’ blueberry[J].Sci Hortic,202 290:1-7.

[15] LCHAUDEL M,JOAS J,CARO Y,et al.Leaf:Fruit ratio and irrigation supply affect seasonal changes in minerals,organic acids and sugars of mango fruit[J].J Sci Food Agric,2005,85(2):251-260.

[16] LENZ F.Effects of fruit load on the nutrient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citrus trees[J].Acta Hortic,2000(531):115-120.

[17] CHOI S T,KANG S M,PARK D S,et al.Combined effects of leaf/fruit ratios and N and K fertigation levels 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pot-grown persimmon trees[J].Sci Hortic,201 128(3):364-368.

[18] 马进川,王强,孙万春,等.‘红美人’柑橘结果树的营养需求特征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2 37(2):92-96.

[19] 鲁剑巍,陈防,王运华,等.氮磷钾肥对红壤地区幼龄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4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