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实践路径研究
2024-11-05杨栋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围绕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文化自信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文重点聚焦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实践路径研究,高校辅导员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把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活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基石;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交流互鉴等可有效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该文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实践路径;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9(b)-0146-05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by College Counselors
YANG Dong
(Shanx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cheng Shanxi, 048011, 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s a spiritual pillar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elf-evide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path research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in cultiv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y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iversity counselors place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educating students; utiliz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diverse cultural heritage activities; build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to solidify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and deepening cultural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work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ra talents with Chinese sentiments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Practice path; CultivationzxdfriAqeVoJ5EsqV6oFZ+x3GUoSwQHMwxTDfD530y0= research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最鲜明、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高校辅导员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发挥着强大的力量,辅导员只有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深刻意蕴,并不断探索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绘就属于中华儿女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新诗篇。
1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存和发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伟大创造和伟大智慧。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且紧密相连。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具有无比坚定的信心,对自身文化具有坚不可摧的崇高自豪感和荣誉感。这其中,就包含着对五千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在生存和发展实践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感和强大的自信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精神,这是中华儿女能够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各族人民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华各族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徽章。从农耕文明延续至今的二十四节气到中秋节、春节等各大传统节日,从江南丝竹到西北腰鼓,从敦煌石窟到苏州园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独特而鲜明。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大道之行、民为邦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和丰富的内涵。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来袭,外来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坚定文化自信的骨气和底气,防止外来消极文化的入侵和渗透,使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民族信仰、高尚品格深入人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树立高度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根基,积极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迈向全世界。
2 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兴盛则国运兴盛,文化强大则民族强大[2]。无论是道路自信还是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所有的自信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自信,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滋育了中华儿女的性格、品质、气质与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使命任务。这一工作对于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构建稳固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及促进文化创新与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多元价值体系中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进而为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1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筑牢文化生存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蕴含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丰富的价值观。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都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五千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追求,更是高校大学生应学习的重要品质。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织、信息快速流通的时代,坚定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并筑牢其文化生存根基,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这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在全球化浪潮中能否保持文化自觉与自信,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辅导员需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助力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乃至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初入校园、面临文化适应与选择的关键时期,辅导员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化教育、生动有趣的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种启蒙教育不仅能让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为文化自信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多元视域的全球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为中华民族成长和进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具备全球视野。现今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最持久、最深刻的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大学生在接触多元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困惑。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不忘本来且着眼将来,牢固树立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念,并为之付诸行动;需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慧眼,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境界与格局,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文化交流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对话,学会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反思,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省能力。这种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坚守,同时也能够开放包容地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和精神的核心,更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中,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时刻把握历史发展的逻辑和时代前进的脉搏,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传承和赓续,构建具有多元视域的全球观。
2.3 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入侵、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外在体现,而文化自信则是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方式[4]。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防止外来文化入侵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要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关乎个人文化自信的树立,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无限场域传播,使文化更加多元化,其中外来文化给中华文化和中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存在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缺乏兴趣、对多元文化缺乏相互整合的能力及对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关注不够等问题[5]。例如,一些青年沉迷动漫网络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知识渴求度降低,甚至以巨金买卡满足攀比心理,这些外来消极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这种现状,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传播、宣传,使青年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使中华儿女爱看中国人物,爱讲中国故事,堂堂正正做中国人。
3 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文化自信的根源,是文化自信的坚强底气,更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来源。高校辅导员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时应把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活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基石;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交流互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汇聚无尽的能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
3.1 把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
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就要坚持把继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指导的关键角色,一是应自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刻理解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研读经典、参加文化讲座和交流活动,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与魅力,如仁爱、诚信、正义、和合等,为其有效传播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将文化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融入文化元素。例如,通过传统节日庆祝、民俗体验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温度,增强文化自信。三是不断关注文化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时刻保持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中华文化智慧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人文情怀。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将传承中华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努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度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3.2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文化发展正呈现智能化、量子化、跨界融合等新特征,顺应数字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积极发挥各种网络技术平台和手段的作用,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进而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产生与发展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一是高校统筹谋划,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美学价值和优秀文化教育内容,对国家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深入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统一要求,全校开展,形成合力。辅导员各司其职,确定主题,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每一名在一线工作的高校辅导员都要建立起坚定不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实际管理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将其积极推广和发扬光大,让校园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
二是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做网络舆情引导者。高校辅导员要善于捕捉时事热点、焦点,秉着和风细雨、春风化雨的育人精神,表达具有专业水平和深入人心的话语,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发展校园线上演播、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沉浸式思政课体验等新型模式,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文化故事。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做到充分有效地传承,又做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显著优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当下,许多高校辅导员常常根据工作安排,形式化地开展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障,辅导员疲于应付,深陷其中却无所获。对此,应引导大学生结合现今热点综艺栏目,如《最强大脑》、《华语诗歌春晚》等,借鉴其形式和内容,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或者借助比赛、培训、文艺晚会等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3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基石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需要充分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学校层面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7]。辅导员应与思政课教师形成合力,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班级、年级文化沙龙、讲座、展览、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机会,特别是要利用地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如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等,开展实地教学,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定期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使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育人机制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家庭层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深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辅导员应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文化学习情况,并向家长传达学校文化自信教育的理念和要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自信教育活动,如家长课堂、沉浸式阅读等,引导家长通过言行举止传递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家庭中也能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三是社会层面应拓展文化交流与合作。辅导员应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及社会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鼓励并带领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机构等,并邀请文化名人、学者等走进校园,为大学生带来精彩的讲座和经验分享,拓宽大学生文化视野,让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体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8]。
3.4 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交流互鉴
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任务,需要向世界传递真实、可信、富于情感和生命力的中国声音。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辅导员应首先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便于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指导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并且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节点上起指导作用,这种影响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9]。高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思政课的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深入挖掘中国故事中的思政元素和价值内涵,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方式,使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故事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其对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自信、现实自信和未来自信。与此同时,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并参加海外游学、国际志愿服务、国际文化节、世界文化沙龙等活动[10],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各自文化的特色,同时激励大学生分享中华优秀文化故事,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世界友人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4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内涵极其丰富,从语言文字到饮食服饰,从家风民情到节日习俗,耳熟能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国人,“润物细无声”般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融入国家、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中,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着多层次、高水平的精神文化滋养,是56个民族同胞形成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要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净化人们的心灵。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既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能够让他们在文化交流中展现青年风采,成为文化自信的主动传播者与践行者。不断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直接能动地作用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辅导员应把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起来、培养上来、传播开来,要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进高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勇于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2] 雨南.文化兴国运兴[J].大连干部学刊,2023,39(7):1.
[3] 司书琪.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之路径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1):202-203.
[4] 马悦.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研究[J].大学,2020(51):103-104.
[5] 郭凤臣.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与培育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7):40-42.
[6] 徐玲.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7] 侯应莱.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进行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J].天南,2024(4):104-106.
[8] 吕庆涛,白雪.“德智同促”视角下辅导员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4):59-62.
[9] 净一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索[J].公关世界,2021(12):114-115.
[10]马春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育人工作优化路径研究[J].公关世界,2024(20):40-42.
课题来源:2024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编号:2024zsszsx159)。
作者简介:杨栋(1998-),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