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良渚文化领域研究进展分析

2024-11-05朱兼白刘利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26期

摘要:良渚文化是距今5 300—4 000年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为了进一步梳理其发展脉络,该文以2008—2023年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对国内良渚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良渚文化领域的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对发文涉及的研究机构和高产学者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的该领域论文总量较大;(3)该领域关键词分为良渚古城、良渚玉器、崧泽文化。通过CiteSpace 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将良渚文化研究领域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为进一步优化良渚文化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及知识构建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良渚文化;良渚古城;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热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9(b)-0066-06

Progress Analysis of Liangzhu Civilization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ZHU Jianbai, LIU Lifang

(Zhejia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Abstract: The Liangzhu Culture is a late Neolithic culture represented by black pottery and polished jade artifacts distributed around the Qiantang River around 5 300-4 000 years ago.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it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this article takes core journal literature from CNKI database from 2008 to 2023 as sample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Liangzhu culture in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overall number of research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Liangzhu culture shows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then decreasing, and then increasing again; (2)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olific scholars involved in the articl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have a relatively large total of papers in this field; (3) the keywords in this field are divided into Liangzhu Ancient City, Liangzhu Jade, and Songze Culture. Through th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CiteSpace software, the field of Liangzhu culture research can be presented more intuitively,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further optimiz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Liangzhu culture research.

Key words: Liangzhu culture; Liangzhu Ancient City; Knowledge graph;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Hotspot analysis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历经五千年的文明沉淀,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2]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3]。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聚焦聚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省域探索”作为重点工作列出,持续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成为具体举措之一。

1 文献综述

良渚文化是距今5 300—4 000年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命名为“良渚文化”。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墓葬中的玉器包含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精致。

知识图谱是对科学知识按照某种关联建立的关系网络,进而借助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对这一网络进行图形化的展示,以知识网络的结构特点为线索,形象地揭示了科学知识之间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发展规律,进而挖掘科学知识的演化路径和变动趋势。

Chaomei Chen等人用文献共引分析方法绘制了包括403篇文献的核心文献图,描绘了科学计量学20年的发展,列出了科学计量学三个主要分支领域[4]。Johan Bollen和 Herbert van de Sompel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04—2005年数字化图书馆中392 455篇论文的使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150种科学期刊之间的关系,并依据这些期刊的学科类别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展现了科学的整体结构[5]。邱均平等人则采用词频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的研究重点及演化进行了探讨[6]。可见,基于知识图谱的领域研究是一个极有价值和挑战性的课题。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统计源,检索条件:主题=良渚;资源范围为学术期刊;仅看有全文,中英文扩展;出版年度为2008—2023年,更新时间不限;来源类别为SCI、EI、北大核心、CSSCI、CSCD。剔除专题介绍、书评、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文献,可得出良渚文化研究领域共计发表文献485篇(检索时间:2024年2月29日)。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良渚文化研究的核心成果为对象,应用SATI工具对文献的关键词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并结合良渚文化相关文件及实践经验,绘制良渚文化的热点研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及借鉴。

3 良渚文化研究的现状

3.1 文献发表年度产出量

研究文献发表年度产出量能够分析文献在各个阶段的情况,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导出的核心文献分析良渚文化研究的年度发文量。通过对485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良渚文化研究文献年度发表趋势图(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良渚文化领域近16年发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2010年论文产出量递增,2010—2011年论文产出量有回落趋势,2020年论文产出量达到最高,到2022—2023年论文产出量略有提升。

关于良渚文化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在既定的检索范围内并未得出可观的数据。根据图1分布情况可以将其分为起步期与上升期。起步期:2008—2019年,并不发达,良渚文化的相关论文数量较少。上升期:2020年至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的发展及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入白热化发展阶段,推动了良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良渚古城遗址遗产保护和历史文脉传承。

3.2 高产学者

发文量是衡量学者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高产学者是特定学科领域的专业带头人。按照普赖斯公式可得M≈0.749*(Nmax1/2),其中,Nmax为第一学者载文量最多学者的发文篇数。CiteSpace V软件统计分析后可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教授在良渚文化领域发文量最多,共发表10篇论文。通过高产学者公式计算可得M=2.37,所以发文2篇以上的80位学者形成了本领域的高产学者群。整理发文量大于5篇的第一学者,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良渚文化研究方面,李新伟以第一学者发文最多,共10篇。他毕业于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博士,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整体性研究”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下设“中华文明探源项目”资助课题,针对良渚文化的史前玉器、蜷体鸟纹等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共发表相关论文7篇。曹峻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后留校任教至今,研究方向为中国东南地区先秦考古。近年来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发展风险规制研究”,就此发表论文《良渚文明社会中的玉石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式作坊生产为例》[7]及《生产模式与良渚社会的玉石手工业》[8]。邓淑苹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长期专注于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并由此探索中国上古史。她发表的《玉礼器与玉礼制初探》[9]是被引量最高的论文,被引量48(统计时间:2024年2月29日)。

通过分析发现,发表论文的学者大多来自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产学者都是在一定资金资助下进行相关研究的。虽然论文的合著学者大多是研究所研究员,但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团体。

3.3 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是进行一项或多项研究的专门性组织,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学术群体的代名词。采用CiteSpace V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良渚文化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良渚文化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拥有一支较为成熟的研究团队。该机构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从2006年发现良渚古城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对良渚古城内外进行详细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2016年杭州市余杭区以良渚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其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团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南京博物院与常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及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有一定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三大研究机构共发文84篇,占总发文量的74.39%,说明它们已经处在良渚文化领域的研究前列。

3.4 发文期刊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可知,发文期刊按刊载学科发表的专业论文数量降序排列,可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刊载专业论文发表总数的33.00%的期刊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10]。通过统计分析,发文量排前7的期刊发文总数为251篇,约占发文总数的51.75%,基本可以确定这7种期刊为科学数据研究的核心期刊(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排名靠前的是《东南文化》,载文数量为85篇,则说明良渚研究比较集中,还未出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研究。

4 良渚文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利用CiteSpace V和SATI软件对良渚文化的关键词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索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演进,追踪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关键词是文献内容论述的主题概念提炼,是文献的核心和精髓。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挖掘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

本文将2008—2023年良渚文化研究相关的485篇论文数据导入SATI软件,以聚类算法结果:Node Count=168;Edge Count=322;Density=0.023,Modularity Q=0.6519;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0.911;Harmonic Mean(Q,S)=0.7599,得到高频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是围绕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两大中心点展开。文献检索显示,良渚文化研究文献关键词最高频次是“良渚文化”“良渚古城”“玉器”“崧泽文化”,此外,“玉琮”“文明起源”等也有较高频次,结合良渚文化相关政策发展现状分析,笔者将上述关键词分为良渚古城、良渚玉器、崧泽文化三方面进行拓展分析。

4.1 良渚古城: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通过对良渚文化相关文献和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到,自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2017—2035)》明确提出,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展示利用等方面工作不断加强,以确保遗址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此外,政府还设立了良渚文化保护专项资金,为良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良渚古城作为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特别是对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这一保护工作不仅体现在法律和条例的制定上,还包括具体的实施措施,如杭州市政府通过“外迁安置+货币补偿”的方式,鼓励遗产区、缓冲区内的居民逐步有序地向外搬迁,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遗址的影响,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真实性。此外,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还注重延续性,通过系统的价值阐释和广泛的遗产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中推动良渚古城遗址内容入选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还在社会教育中成立良渚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广泛开展良渚文化进机关、进社区等文化宣传活动,以增强公众对良渚遗址及其历史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确保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

4.2 良渚玉器: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良渚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良渚玉器的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的玉器,堪称微雕杰作。良渚文化玉器的精湛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展示了良渚时期人们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这些玉器的发现和研究,为人们理解良渚社会的组织结构、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料,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良渚文化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发展中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角色,不仅继承了初始萌芽期玉器的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还开创了神玉文化期玉器的宗教和祭祀意义的新局面。良渚玉文化的传承方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校外实践、艺术创作等。在余杭地区的校园里,良渚文化被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开展校外实践和多彩艺术创作,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良渚文化。例如,瓶窑镇第一中学通过语文组和英语组的活动,引导学生鉴赏良渚玉器,探究玉文化在文学和诗词中的体现;还通过制作“双语版”瓶窑印象记载册,让学生在走读中描绘家乡之美,寻根良渚文化,促进了良渚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4.3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前身与影响

崧泽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前身,两者存在着密切的传承关系。文献检索显示,崧泽文化的研究对于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崧泽文化,距今5 300—6 000年,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分布,是连接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重要环节。崧泽文化不仅在地理分布上与良渚文化有重叠,而且在文化特征上也展现了从崧泽到良渚的演变过程。崧泽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的空白,其生产能力和艺术风格的发展为良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的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两者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重叠,都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次,崧泽文化在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上,如玉器的制作和陶器的烧制技术,为良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崧泽文化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也被良渚文化所继承和发扬。

5 结束语

本文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国内核心期刊、CSSCI、EI、SCI及CSCD中关于良渚文化研究的论文进行了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了解2008—2023年间良渚文化研究的动态发展情况,从整体上描绘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态势。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2008—2023年良渚文化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度发文量高达56篇。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良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

第二,对良渚文化研究的发文机构和高产学者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该领域发文总量较大的机构。其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数方面都名列前茅;但被引量最高的论文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于2017年发表在《南方文物》上的论文(被引48次)。

第三,在2008—2023年间,良渚文化领域相关论文共分布在147种期刊,其中《东南文化》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最多,体现出该领域展现出期刊种类聚集、敏感性和专业性强,而且研究核心群体均为专业研究人员。

第四,本文通过关键词聚类,对良渚文化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后发现,良渚文化、良渚古城、玉器、崧泽文化等高频关键词代表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良渚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未来,应继续加大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传承和发扬良渚文化贡献力量。良渚玉器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保存了古老的玉雕技艺,也为现代玉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继续关注和支持良渚玉器的研究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崧泽文化的研究为深入理解良渚文化的形成背景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化。今后,应加强崧泽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发掘,进一步揭示其与良渚文化的渊源关系。

总之,良渚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其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未来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和解析文化遗产中的信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良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将在世界文化遗产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4-06-10].https://www.gov.cn/zhengce/2020- 11/03/conte nt_5556991.htm.

[2] 人民网.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EB/OL].(2022-03-20)[2024-06-10].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2/0321/ c436975-32379500.html.

[3] 中国政府网.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EB/OL].(2021-06-09)[2024-06-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content_ 5616511.htm.

[4] CHEN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penz7hNBC29bQsAMtDrNdT/sKDfK0fFSqr/Wffhsp4U=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G].2004,101(1):5303-5310.

[5] BOLLEN J,SOMPEL H. 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seience through usage[J].Scientometrics,2006,69(11):227-258.

[6] 邱均平,谭春辉,文庭孝.2004年国内外情报学研究重点及其演进[J].图书馆论坛,2005(6):71-76.

[7] 曹峻.良渚文明社会中的玉石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式作坊生产为例[J].南方文物,2023(6):11-20.

[8] 曹峻,杨金东.生产模式与良渚社会的玉石手工业[J].东南文化,2022(3):80-87,191-192.

[9] 邓淑苹.玉礼器与玉礼制初探[J].南方文物,2017(1):210-236.

[10]朱兼白,刘利芳,周杭群.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图书馆”研究进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4, 14(17):98-101,105.

作者简介:朱兼白(1985-),女,浙江杭州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