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研究

2024-11-05曾丹王玲玲李昱王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26期

摘要:该文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深度访谈对四川省乐山市60岁以上老年群体展开个人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现状、语言服务开展情况及语言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发现老年群体语言服务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普及程度低、服务需求识别不足、服务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从法律和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家庭和社区参与、跨部门协作4个方面探析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旨在进一步保障老龄人口的语言健康和福利,增强老年群体的晚年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老”话说得好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老年语言学;积极老龄化;老年群体;老年语言服务;语言健康;服务路径

中图分类号:D669.6;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9(b)-0040-06

A Study of the Language Service Path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Taking Leshan as an Example

ZENG Dan, WANG Lingling, LI Yu, WANG Xi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this paper adopts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conduct a survey on the personal language capability, language use status, language service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service demand of the elderly aged over 60 in Leshan of Sichuan through online questionnaires and offline in-depth interview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weak awareness of language service, low popularity, insu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service demand, and imbalance of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guage service path for the elder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four aspects: legal and policy guarantee, talent training and technical support,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ross-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aiming to further protect the language well-being and welfar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enhance the sense of gain and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group and realize the beautiful vision of the old speaks well.

Key words: Geronto-linguistics; Active aging; The elderly group; Language services for the aged; Language well-being; Service path

如今,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也成为世界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的增长对老龄事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服务便是其中之一。“积极老龄化”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提出,强调通过引导老龄人口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来激发其社会价值,提升其生活质量,为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工作框架和行动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产业,促进基本养老服务进程。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1]。语言服务是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养老服务领域,也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老龄观主要关注老年群体的生理和身体健康,容易忽视该群体的语言需求和语言健康状况。语言作为发展智识、社会、文化的资源,具有自信建立、智识体系构建、社区关系维系、民主参与和文化传承等价值[2],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享受语言福利、参与社会发展、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因此,本文践行积极老龄观理念,对四川乐山市老年群体的语言需求和服务现状开展实证调研,旨在探究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以期为中国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新思路。

1 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研究综述

1.1 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的概念

老年语言服务的概念,最早由王立非、栗洁歆、孙疆卫概括为依托语言服务和信息技术能力,以满足老年人在供养和生活料理、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老年教育服务、养老社会服务、老年文体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提供语言沟通、语言抚慰、语言护理、语言治疗、语言康复、语言管理、适老语言技术研发、老龄语言产品营销、老龄语言伤害防范、老龄语言法规和标准制订等专业化服务[3]。王鑫、刘彬等认为老年语言服务的基本含义就是为老年群体提供语言沟通、语言安抚和语言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

1.2 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卓翔、栗洁歆、王立非认为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的理论基础是老年语言学(Geronto-linguistics)[4]。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界研究思路的拓展,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包括老年看护沟通、临终关怀与丧慰、老年语言现象与涉老心理、身份等相关话语研究。国内老年语言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但随着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日益明显,我国学者对老年语言学的研究也越发重视。魏婷婷对近年来研究老年语言学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认为国内研究有两方面发展现象:一是近年来更多学者关注到老年人这一群体;二是老年语言学的概念由2019年顾曰国、黄立鹤等学者正式提出后,老年语言学的研究加快了[5]。顾曰国从病理角度出发,论述了老年人语言与身脑心衰老相关的负增长现象[6]。黄立鹤、朱琦从老年人语用能力蚀失角度出发,强调未来应注重开展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老年人语用能力研究[7]。周德宇、黄立鹤、杨晶晶从时间维度里老年语言学的两个基础研究视角——毕生发展和生命历程出发,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及其与老年语言现象的关系等[8]。滕延江探究了从建设主体、立法保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构建老年语言福利体系。王玲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以医院为代表机构,探究数字时代城市健康老年人在日常交际与机构交际的语言沟通障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老年语言资源的分配、语言产品的开发和老年语言教育等方面研究老年语言学,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完善和深入。

2 乐山市老年语言服务研究设计

为详细掌握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的现状,明确老年语言服务的普及程度和供需情况,笔者以乐山市为例,采取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市60岁以上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现状开展实证调研。

2.1 调查点背景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乐山市常住人口316.02万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77.42万人,占人口总量24.50%,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60.64万人,占人口总量19.19%,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18.70%)和全省(21.71%)平均水平,乐山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呈现出老龄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加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程度深、区域差异大等4个特点[9]。

2.2 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从乐山老年群体的基本信息、语言服务供给情况、语言服务需求和建议三个方面设置了26个问题。问卷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4个单选题,10个多选题和2个简答题,以便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笔者使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发放,以确保数据收集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同时也提高了问卷分析的效率。

2.3 线下访谈

老年社区和养老机构是老年群体主要聚集地,也是老年语言服务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笔者综合考虑选择了两个社区、两家公立养老机构和两家民营养老机构开展线下访谈。访谈选取调查点60岁以上的18位老年人,围绕对老年语言服务的认识、需求、体验及建议等问题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得到16份有效访谈反馈。与线上调研主要针对中低龄老人不同,线下访谈对象以高龄老年人居多(见表1),面对面访谈时间充足,更有助于信息的沟通和记录。访谈内容有录音记载,便于反复回听分析总结。

3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线上问卷调查共计收回103份问卷,有效问卷103份,问卷回收率较高,数据质量较好,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乐山老年语言服务现状,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见表2)。

综合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结果,发现目前乐山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3.1 老年群体语言服务意识淡薄、普及程度低

调查显示,乐山市老年群体普遍使用方言作为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占比达到69.90%。普通话使用率仅为3.88%,因此大部分老年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导致他们交流的年龄层面受到局限,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遇到了较大的代沟。王玲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与交际方式具有区别于其他年龄层的鲜明特征[10]。但是由于目前国内总体社会语言服务意识较为淡薄,服务氛围缺乏,相关部门并未关注到该群体的特殊需求,未能提供相关适老语言服务并普惠推广。问卷结果显示,71.80%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听说过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的相关机构或平台,53.40%的调查对象完全不知道可通过一些渠道和资源来寻求老年群体语言服务支持(见图1)。

在线下访谈中,大部分老人自身的语言服务意识不足,表示不了解也没有接受过语言服务,其中仅有一位老人接受过志愿者团队组织所提供的聊天服务。所有访谈对象都希望针对老年人的语言服务能够普及民生、落到实处,让自己也能享受其中。

3.2 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供需不平衡

乐山老年语言服务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提供的针对老年群体的语言服务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语言服务供给类别和形式单一,不能覆盖多样化的涉老领域。

笔者分别从医疗康养、政务服务、购物旅行等领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老年人对语言服务的需求程度。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这些领域的基础语言服务需求面较广、需求度较高(见图2)。其中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康养领域,与医疗相关的语言服务需求人数占比高达90.00%(见图3)。图表数据侧面反映出,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领域的语言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在线下访谈中,一位65岁的老人表示:“此类语言服务更多可能只关照到某些特殊老年群体(如对特困、三无、五保户老年人的慰问),但其实像他一样的其他老年群体也同样需要此类语言服务。”乐山老年语言服务工作中的供给导向偏向于极少数的特殊老年群体,导致大多数老年人被忽略,并未享有所需要的语言服务。

3.3 对老年群体的语言服务需求识别不足

吴玉韶、李晶认为,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制度规划。由于未能准确把握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因此难以提供真正满足他们最紧迫需求的养老服务[11]。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通过词云图的方式更直观展现调查对象对专业化、高质量语言服务的期盼(见图4),以及与乐山老年群体语言服务建议相关的高频词汇(见图5)。由图可知,“尽快实施落实”“定期组织”“加大宣传投入”明确表明老年人对语言服务的迫切需求和愿望;“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是老年人最想从语言服务中获得的,并认为这是语言服务能带来的长远益处。此外,许多老年人提到需要专业化、定制型的语言服务及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但在乐山养老服务资源总量有限和老年语言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关机构仅能提供专业性不强的初级语言服务。

4 多元协同的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探索

针对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理念为指导,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

4.1 完善法律和政策保障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的需求已经由基本生存转型为发展型,构建老年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但实际上与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仍然欠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但其中并未涉及系统的老年语言服务保障和具体的语言服务相关措施。因此,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人群体的语言服务权利和行业服务标准,详细规定老年人在医疗健康、养老照护、社会参与、银发教育等领域享有的语言服务权利,并制定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服务细则等。此外,从政策层面,应该将语言服务纳入全体老年人享有的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中并加以重视,特别是与关爱服务相结合,重点关爱老年群体的语言健康和智识健康。同时,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提供老年语言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4.2 加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应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其中包含开办公益事业、参加志愿服务。首先,可以鼓励当地低龄老年群体成立志愿团队,为有需要的中高龄老年群体提供语言服务。因为他们同在一个地区,同处一个时代,在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精神抚慰等方面会更有共鸣,心灵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其次,应该积极发挥高校在老年群体语言服务实践和学术研究中的生力军作用。本科专业中可以增设老年语言学专业、养老社工语言服务专业等,积极培养老年语言服务人才,扩大群体基数,促进服务群体年轻化。最后,可以继续加强对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转型教育,加快部分老年服务由生活性服务供给向精神性服务供给的转型。

滕延江认为,现代科技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老年语言福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目前,国内老年语言服务相关产品仍然缺口较大,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更多适老语言产品,创新升级老年友好型的语言服务技术工具,如语言康疗服务应用程序、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方言语音识别转换软件、老年语言教育设备等,提供便捷的语言服务功能,帮助老年人解决语言沟通障碍。同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和普及度,让这些技术能广泛运用在医院、社区、政务部门、养老机构和家庭内部等领域。

4.3 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深度参与

家庭和社区是构建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体系的重要阵地。倪可馨通过调查南京市老年群体语言服务需求,指出以老年人居住方式作为自变量来看,语言服务对独居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2]。从乐山老年群体线下访谈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老年人是独自居住或与老伴居住,没有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也就是常说的“空巢老人”,再加上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变量影响,该老年群体在家庭内部能享受的语言服务严重欠缺。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家庭成员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参与老年人的语言教育和抚慰等服务。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孝道文化源远流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因此,从家庭层面,应该共同营造孝老、陪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语言服务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家庭成员定期致电老人或经常回家看望老人,增加与老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家庭普通话或外语学习计划,家庭成员轮流分工与老人一起学习。同时,家庭年轻成员还可以转换角色向老人学习方言,或者担任记者和口述史记录员帮助老人打开心扉和留下回忆,刺激其思维和情感,记录他们精彩的人生故事。滕延江指出这是老年群体的一种语言抚慰福利,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支柱,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同时他们也会帮助家族和社会留住许多记忆,储存更多历史的痕迹[13]。

在一体化老年语言服务体系建设中,社区的支持必不可少,应该将语言服务作为社区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鼓励指导社区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语言服务。首先,建立社区语言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沟通慰藉、语言教育、数字语言技术培训、语言翻译等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人员或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语言支持。其次,组建老年社区志愿者团队,特别是招募拥有双语能力或多语能力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出行、购物、就医、填表等方面的语言支持。除此之外,社区还应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一个展示和分享自己方言和地域文化的机会,增进社区居民对不同方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最后,社区作为宣传一线阵地,应该积极加大老年语言服务的宣传教育,向社区居民和家庭成员普及老年语言服务的重要性和益处,让语言服务意识和行为深入人心。

4.4 整合优化跨部门协作

根据《规划》,将老年语言服务的各方面有机融合,加强各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协调,有利于推动老年语言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实现其协调互通。王鑫、刘彬等也提出探索建立“家庭—社区—机构—医院”一体化高质量语言服务应用体系[14]。这就需要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医疗养老机构等多方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覆盖面广、响应迅速的老年语言服务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比如成立一个由民政、卫生、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老年群体语言服务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针对每一阶段老年群体语言服务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各参与部门要制定统一的语言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各部门在提供服务时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其次,要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整合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为老年语言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可以建立跨部门的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如语言康疗档案、语言学习教育日志、在线语言陪伴系统、适老语言服务热线等,及时共享和更新老年群体的语言需求和服务情况,方便各部门快速调取所需信息,以便协同动态调整和优化服务方案。

5 结束语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保障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民生问题。本文通过对乐山市老年群体语言服务的调查,发现老年语言服务存在意识淡薄和普及率低、语言服务供需不平衡、语言服务需求识别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从法律和政策保障、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家庭和社区参与、跨部门协作4个方面提出老年群体语言服务路径,以期让老年语言服务这一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老年群体语言健康和福利、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国家积极老龄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N].新华每日电讯, 2022-02-22(1).

[2] 赵丹,杨春RODhpb62qt0VBEYlI9aFaA==春,李晓辉.语言规划价值观视域下老年英语教材开发研究:以《21世纪老年英语听说教程》为例[J].昆明学院学报,2023(4):19-26.

[3] 王立非,栗洁歆,孙疆卫.积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养老语言服务事业新发展[EB/OL].(2021-11-29)[2024-03-05].https://henan.china.com/news/roll/2021/1129/112021_223513.html.

[4] 卓翔,栗洁歆,王立非.中国老年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22(6):200-206.

[5] 魏婷婷.国内老年语言学研究综述[J].汉字文化,2023(2):17-19.

[6] 顾曰国.老年语言学发端[J].语言战略研究,2019,4(5):12-33.

[7] 黄立鹤,朱琦.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6):129-137,179.

[8] 周德宇,黄立鹤,杨晶晶.老年语言学研究的时间维度:毕生发展与生命历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5):2-15.

[9] 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R/OL] .(2021-06-07)[2024-03-05].https://www.leshan.gov.cn/lsswszf/tjgb/202106/095e5f2886e94b0aa6fd70dfa896ed40.shtml.

[10]王玲. 城市老年人语言服务问题调查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24(7):12-22.

[11]吴玉韶,李晶.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应对[J].行政管理改革,2024(3):44-51.

[12]倪可馨.老年群体语言服务需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6):121-124.

[13]滕延江.论老年语言福利体系的构建[J].语言战略研究,2022,7(3):78-87.

[14]王鑫,刘彬,于泽敏,等.老年语言服务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2023(7):88-93.

基金项目: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老’话说得好——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中国老年人语言资源开发及语言服务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10649057);2023年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践行十爱·德耀嘉州’乐山老年群体语言服务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KL2023D 3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丹(2004-),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通信作者:王昕(1982-),女,四川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通信邮箱:308976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