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enstein”一词的来源及其含义解析
2024-11-05刘书慧
摘要:《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这部作品不仅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也是哥特式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自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成为很多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底本,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从其背景与创作动机、主题与思想、叙事技巧与结构、影响与地位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鲜有对“Frankenstein”一词的研究。该文对“Frankenstein”一词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该词的深入解析,旨在为理解玛丽·雪莱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键词:Frankenstein;来源;含义;演变过程;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9(b)-0022-04
The Origin and Meaning Analysis of the Term "Frankenstein"
LIU Shuhui
(Department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Abstract: 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a lengthy science fiction novel written by British author Mary Shelley in 1818, not only pioneered the science fiction genre but also stands as a classic of Gothic literature. Since its publication, it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serving as the basis for numerous theatrical productions, films, and other artistic forms. Its impact on subsequent literature and art has been profound. Scholarly examinations of this novel often delve into its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motivations, themes and ideas, 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structure, influence and status within literary circles, as well a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mited exploration of the term "Frankenstei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term "Frankenstein",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and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Mary Shelley's works with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Key words: Frankenstein; Origin; Connotation; Evolution; Culture; Significance
“Frankenstein”一词出自英国女作家玛丽· 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中文译为《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以下简称《弗兰肯斯坦》)。该小说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恐怖文学的经典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狂热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了一个人工生命体——怪物,并最终导致悲剧性后果的故事。这部把科幻与哥特式风格融于一体的备受人们瞩目的文学作品曾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令世人记住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和他亲手创造的“怪物”这两个经典形象,甚至为英语添加了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在这部文学作品中,“Frankenstein”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成为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及其创造的怪物的代名词。
1 “Frankenstein”一词的来源
《弗兰肯斯坦》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作品,是科幻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这部小说的诞生也颇具趣味。玛丽·雪莱在1831年第三版《弗兰肯斯坦》序言中称,写作《弗兰肯斯坦》的一个缘由是拜伦向雪莱、约翰·波利多里和玛丽提议进行的一场文字游戏。当时正逢气候反常的“无夏之年”,阴冷多雨的六月,众人只好躲在拜伦租住的狄沃达蒂别墅(位于今日万国宫对岸半山腰)里谈天说地,讨论艺术、文学、科学、政治及哲学问题,甚至包括探讨“生命原理的本质”问题。“M.G.刘易斯的到来,给这个圈子带来了很多关于鬼的话题,聚会时每一个人都要讲一个鬼故事。”[1]玛丽在序中写道:“我要想出诉说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神秘不安,会唤醒人的不寒而栗的恐怖的故事;我要想出会让读者连四周都不敢环视,会让血液凝结,会让心跳加速的故事,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成功,就不配叫作鬼故事。”起初,玛丽一直在构思,别人纷纷动笔了,她却一个字也写不出。在思考了好几天之后,玛丽梦见了一位创造了生命的科学家,她被他所做的一切吓坏了,她的梦后来发展成了小说的故事。
“我的想象,自发地,控制着我引导着我,使我脑海里产生一系列的景象,其鲜明之处远远超过通常幻想的程度。”虽然房间里漆黑一片,她还是紧紧地闭着眼睛。但那并不能关闭她“精神上的视像”,她看到一个男人的形象,一个“脸色苍白的从事渎神艺术的学生”,他的名字她还不知道……,它的动作不利索,只有一半生命一样”。它活了。后来她意识到这事发生了,“我已经找到它了!”她对着黑暗大声喊道。弗兰肯斯坦[2]。
《弗兰肯斯坦》就此诞生。
在玛丽的著作中,弗兰肯斯坦是小说中那个“面色惨白,亵渎创造的学生”的名字。这位热衷于生命科学的年轻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实验,成功地用许多碎尸块创造出一个怪物,并用电将其激活。然而,这个怪物并未如他所愿成为完美的创造物,反而因为外貌丑陋和孤独感而逐渐变得狂暴和具有破坏性,最终给弗兰肯斯坦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Frankenstein”一词后来成了这个怪物的代名词。
玛丽将主人公命名为弗兰肯斯坦,并非随意为之。玛丽曾坚持认为她从一个梦中的情景中获得了这一名字,并公开宣布这一命名很有创意,但有其他的来源被认为是玛丽的灵感来源。“Frankenstein”是一个德国的姓氏。 这个姓氏由两个词组成:“Frank”代表日耳曼部落,“Franken”字面意思可能是“弗兰肯山”;“stein”则是德语中“石头”的意思,也可指陡峭、多岩石的山峰。因此“Frankenstein”的字面意思可能是“弗兰肯的石头”或“弗兰肯山”。然而,这一解释与“Frankenstein”一词在文学和流行文化中的广泛含义相比,较为次要。此外,“Frankenstein”一词与德国的各个地方都有联系,包括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近郊,有一座弗兰肯斯坦城堡(Burg Frankenstein)。此山顶城堡建立于13世纪,据传,一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封建领主在16世纪一度住在这所城堡里,城堡名字由此而来。这座德国城堡在玛丽·雪莱那本著名小说完成之前就已存在,它早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约翰·康莱德·迪佩尔于1673年出生于弗兰肯斯坦城堡,长大后成为炼金术士,此人热衷于使用人体器官等进行各种试验,包含灵魂交换、死而复活等研究[3]。拉杜·弗罗雷斯库认为,玛丽和珀西·雪莱在1814年私奔到瑞士的途中访问了达姆施塔特附近的弗兰肯斯坦城堡。当时离小说《弗兰肯斯坦》出版还有4年,并且玛丽·雪莱在《迷失》杂志上也曾描述过弗兰肯斯坦城堡细节。尽管玛丽从未表态说,弗兰肯斯坦城堡或者城堡主人迪佩尔是创作该作品的直接灵感来源。拉杜·弗罗雷斯库认为,玛丽没有提及她来访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她公开宣称的作品独创性。从其将主人公命名为“Frankenstein”这一行为,就可以对真相略知一二。
毫无疑问,玛丽具有常人难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关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玛丽可能受到此前的经历以及周遭人的影响。现实中的死亡,玛丽并不陌生。玛丽的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生下她后不久就因产后感染而去世。玛丽从童年起,就知道她的降生要为母亲的逝世担责,这种创伤和内疚让她在《弗兰肯斯坦》中找到宣泄点。她写道:“‘一位可爱的精灵’拜访了她,‘我曾经崇拜过他,他试图通过转移我的注意力来回报我的爱慕之情,让我摆脱了折磨我的可怕记忆……’显然,这是在影射《弗兰肯斯坦》。”在玛丽与雪莱私奔的第七个月,玛丽早产下一个女婴,不久就夭折了。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梦见我的宝宝复活了,她只是太冷了,我们在壁炉火前揉揉搓搓,她就活了过来。等我醒来,宝宝又不见了。”“我想如果我可以让无生命的物体运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再造生命。”也许在那个时候,让死者复生的念头就已在玛丽心头萌发了。小说中,弗兰肯斯坦费尽周折利用科学方法造出怪物,就是玛丽利用这一情节设置满足自己对生命奇迹的幻想,消解幼年丧母和女儿早夭的内心痛苦。而出生于弗兰肯斯坦城堡热衷于使用人体器官等进行各种试验妄图复活死人的约翰·康莱德·迪佩尔,显然与玛丽塑造弗兰肯斯坦这一形象有一定的联系,而以“Frankenstein”这一单词作为主人公的名字就不言而喻了。
2 “Frankenstein”一词含义的解析
2.1 “Frankenstein”——作法自毙者,创造了毁灭性的怪物又无法掌控的人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一书中所创造的主人公。一位青年科学家,被求知欲所支配,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的器官和组织,拼接成一具八英尺高的人体,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用雷电使这个“人”拥有了生命。但由于这个怪物面貌丑陋可怖,遭到了弗兰肯斯坦的抛弃。
随着“Frankenstein”一词合乎逻辑的语义转化,作品中的弗兰肯斯坦不只是单一的科学家形象,而是指一类科学家,即“弗兰肯斯坦式科学家”——那些创造了具有毁灭性的怪物却又无法控制怪物的人,属于作法自毙者[4]。
作为一名涉世未深的青年科学家,弗兰肯斯坦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并将这创造生命的能力付诸实践。但拼接合成的人体被闪电激活后,却成为面目狰狞、丑陋无比的“怪物”。弗兰肯斯坦如此描述道:“天啊!他那黄色的皮肤几乎无法掩盖住下面的肌肉和血管,他的头发乌黑发亮,长长地飘垂着,他的牙齿白得像珍珠,可是这些鲜明的色彩和那湿漉漉的眼睛之间——那对眼睛几乎和安放它们的那暗白色的眼窝是同一种颜色,和他那皱缩的皮肤以及直挺挺的黑嘴唇之间,却恰好构成了吓人的对照。”[5]美丽的梦想幻灭了,在近乎窒息的恐惧、厌恶和失望中,他冲出了工作室,逃离了这个可怕的现实。“当他从事这个恐怖又艰苦工作的时候,一种‘像飓风一样’复杂的情感始终控制着他,他潜意识里把自己比作万能的造物主。”[6]弗兰肯斯坦超越人类的界限去扮演造物主,必然衍生一连串的灾难。他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人,却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这种行为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选择逃离,不认可自己的创造物,终归也是徒劳无益;他想消灭他的创造物,却得到怪物的一系列报复。科学家不顾任何代价去追求和实践创造生命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带来难以预料的厄运,人们也必然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如雪莱在《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上写道:“疯狂科学家扮演上帝造物主的想法会造成整个人类因为他们的罪过和傲慢而遭受永恒的惩罚。” “由于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弗兰肯斯坦自然难逃残酷的报复。只是神话中原型(普罗米修斯)的惩罚来自妒忌的上帝;而后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来自科学与自己的放纵的激情结合的产儿——怪物。”[7]屡次失去亲友的悲惨遭遇,就是人类不敬畏生命,妄图创造生命,自食恶果的最好诠释。作茧自缚,玩火者必将自焚。
2.2 “Frankenstein”——脱离控制,毁灭创造者之物
自从小说出版以来,怪物经常被错误地称为“弗兰肯斯坦”。小说中,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从未将这个怪物归于人类,自始至终没有给它命名。弗兰肯斯坦对“怪物”有不同的称谓,如monster(妖怪)、devil(恶魔)、daemon(魔鬼)、fiend(魔王)、enemy(敌人)等,这些词无不包含了厌恶、敌视与恐惧的心理。在1908年,一位作家说:“奇怪的是,‘弗兰肯斯坦’这个词几乎是普遍地被误用了,甚至被聪明的人误用了,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可怕的怪物。” 怪物脱离了弗兰肯斯坦的控制,盗窃了他的身份,转变为弗兰肯斯坦。这种转变反映了小说对读者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弗兰肯斯坦的怪物”这一形象在流行文化中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因此,“Frankenstein”一词在文学和流行文化中,通常用来指代科学家或其他创造者所创造的、脱离了控制并最终对创造者造成毁灭性影响的媒介或作品。它虽然由科学家“Frankenstein”创造,但最终却成为他的噩梦和毁灭者。
单词“Frankenstein”像所造的怪物一样,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生命力。“在小说出版之后,很多人把创造者的名字转给了怪物,把怪物称作‘弗兰肯斯坦’,释为毁灭其创造者的生物。”[8] 实际上此词于1838年第一次被用作普通名词,用来指代顽固的人。 此后演变为指“人形怪物”和“脱离创造者的控制并最终毁灭其创造者之物”。 因为多数人把小说中主角的名字转借给了他的创造物——怪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已经毁灭了他本人。
这个毁灭了创造者的怪物虽生性善良,但屡受折磨。因为他的出身、他丑陋可怖的外貌,人们厌恶他、驱逐他、殴打他。他的造物主恐惧他、憎恶他、抛弃他,他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当融于人类社会这一最初的希望火花终于熄灭时,怪物终于绝望了:“啊!大地!我多少次诅咒自己生命!我天性中的温顺已经消失殆尽,心里只剩下恶意和狠毒。我越是接近你的家门,便越是深感复仇之火在心里燃烧。”“我被痛苦点燃了怒火,立誓要永远仇恨人类,报复人类。”[9] 于是,在遭受致命打击之后,怪物决定开始反击,去摧毁一切。创造怪物的人最终受到了怪物的伤害。
“Frankenstein”一词的来源可以归结为玛丽·雪莱的这部经典科幻小说,而它现在的含义则已经远远超出了小说本身,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其含义在文学和流行文化中已经超越了其原始的字面意义,即作为玛丽·雪莱小说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中主角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名字。现在,“Frankenstein”一词通常被用来指代由科学家或其他创造者通过非自然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程度自主性和可能带来破坏性的生物或实体。“Frankenstein”怪物是主人公弗兰肯斯坦通过科学实验,用不同尸体的部分拼接而成的,非自然的创造方式是“Frankenstein”一词含义的核心。它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法则的挑战和突破,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挑战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后果。此外,小说中的怪物在获得生命后,逐渐展现出自己的自主性和情感,包括孤独、渴望被接纳和复仇的欲望。这些特征使得“Frankenstein”怪物成为一个具有复杂性和潜在破坏性的存在。因此,“Frankenstein”一词也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具有自主性和可能带来破坏性的非自然创造物。同时,小说深刻探讨了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主人公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创造行为虽然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但也引发了对科技滥用和伦理责任的思考。所以“Frankenstein”一词也象征着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在追求科技进步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Frankenstein”一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象征,被广泛用于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象征,代表着人类对科学、创造和毁灭的深刻思考。
在今天,随着“Frankenstein”一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其拥有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可以指代具体的、具有破坏性的创造物,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因为自身行为或创造而遭Ktg8Jvyt8IelUZK9q1m2Qw==受不幸或毁灭的人。此外,在某些语境下,“Frankenstein”一词中的弗兰肯 (franken-) 已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含义的前缀,几乎可以与任何名词进行结合,通常指某种由各个部件拼接起来的人造物,表示“非自然的”或“人造的”。在《Science封面:200年后,科学怪人的影子依然挥之不去》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带有“弗兰肯式”标签的词汇,如Frankencells(一种包含至少必须基因的人造细胞),Frankencorn(抗虫、抗除草剂和抗干旱的基因工程玉米),Frankencotton(抗虫的基因工程棉花,用来制造弗兰肯裤子 Frankenpants 或 Frankenjeans),Frankenfears(对转基因食物或其他基因工程产物的恐慌),Frankenlaws (一种由于失控的弗兰肯斯坦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对隐私和认知自由的危险性的入侵)[10]。
3 结束语
正是对于“Frankenstein”一词来源及含义的深层次的解读,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弗兰肯斯坦》这一经典著作的创作背景、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社会意义。这部被称为科幻小说鼻祖的科幻作品带给我们的并不仅是奇特的想象力,还有对我们所处世界的深度反思。“Frankenstein”一词的含义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扩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的字面意义。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在文学、艺术和流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因如此,这部跨越200年的作品至今依然熠熠发光,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照出所有无处遁形的暗影。
参考文献
[1] 约翰·阿丁顿·西蒙兹.了如指掌·雪莱传:天才不只是瞬间完美[M].岳玉庆,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 多萝西·胡布勒,托马斯·胡布勒.怪物玛丽·雪莱与弗兰肯斯坦的诅咒[M].邓金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半文.“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轶事[J].世界文化,2021(10):59-61.
[4] 刘科.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学家的罪与罚[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3):106-110.
[5] 吴雅洁.《弗兰肯斯坦》与《巴黎圣母院》中怪物形象的比较阅读[J].文教资料,2017(Z2):148-149.
[6] 朱岩岩.一个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悲剧:科技异化视域下解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14(3):132-136.
[7] 陈姝波.悔悟激情:重读《弗兰肯斯坦》[J].外国文学评论,2005(2):129-136.
[8] 崔楠.《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之解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4):116-118.
[9]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伍厚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10]Science封面:200年后,科学怪人的影子依然挥之不去[EB/OL].(2018-01-17)[2024-06-10].https://www.sohu.com/a/217330984_688647.
作者简介:刘书慧(198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