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数字化战略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

2024-11-05吴桐

理论观察 2024年10期

摘 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精神富裕,文化先行。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看,满足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深挖科技潜能赋能文化形态,促使精神生活建设迈上新平台、提升高品位、拓展宽领域,集合各方力量打造新的文化高地,以全域文化繁荣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关键词:文化数字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10 — 0046 — 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再次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光物质不能贫困,精神也不能贫困,要不断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优势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2023年10月7日至8日,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逐渐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在本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持续培育文化沃土,构建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是构筑人们共有精神家园、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先行之为。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领域,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精神,已成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遵循。新时代孕育新风尚,“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汇集各领域、各环节力量点亮数字化文化建设新图景,提供更多数字化的文化共享平台,开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数字化赛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文化数字化战略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及“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时提出“精神富有”的概念。他认为,富有和贫困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即物质富有和物质贫困、精神富有和精神贫困;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唯有同时满足人在物质、环境、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还揭示了文化在教化合格的社会成员、凝聚社会认同感与民族归属感方面的实践作用,一再强调“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由此可见,先进文化在充盈个体精神世界,持续引领精神生活建设过程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存在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影响精神生活的发展轨迹,即“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就意味着国家和社会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须加强引导文化建设,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文化平台和文化资源。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摆脱了物与外部关系的束缚下,人的精神主动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按照个人意志与社会需要来充实自我、发展自我。据此,我们可以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分为两个层面,即一是社会层面;二是个人层面。当今中国正迈入数字化时代,在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之外,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文化、文娱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如火如荼。在社会层面,文化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在数字技术推动下,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为代表的文化事业及产业的供给质量持续升级。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系统的提升,优秀文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社会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落地化和普及化,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精神富裕程度。在个人层面,文化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文化资源将更贴合个体的精神世界,每个国民都能平等行使获得、参与、享受、发展文化的权力,极大满足个性化精神需要。总体来说,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应对数字文明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的必然之举,借由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之力,在未来将会提供更多推进社会化和个人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载体和文化资源。

二、文化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核心是人,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力的生动体现,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可以共享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它是一个包含符号、语言、知识、价值观、规范、行为模式等要素的综合体。而人的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在文化的土壤内生长发育,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结出什么样的精神果实。提供什么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开展什么样的数字文化服务,既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信息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建设的亮点在于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多彩、更全面的文化滋养平台和文化沁润资料,提升优秀文化的实效性、安全性、传感力和渗透力。

(一)文化数字化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端安全保护

文化承载着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重要功能,一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归根结底也是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固然精神文化食粮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供给之泉,但我们尚未完全树立文化保护意识。长久以来,西方国家从未鄙弃冷战思维,试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传递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让其他国家和民族认可西式文化才是精神的“主人”。如此可见,文化传承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若不能及时修缮本国文化发展的短板,而只是固守本国的文化阵地,那么,必然会走上历史之鉴的老路。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文化数字化战略则是维护文化安全、减少物质资料损失、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之策。一方面,数字技术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率更为显著;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化趋势下参差不齐的文化产品市场,可以通过“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计算机”等渠道强化意识形态间的对抗与冲突,起到维护国民精神世界安全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是维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安全感的前端保障。

(二)文化数字化是满足个体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新定制服务

文化是同人紧密联系的,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个体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于个人具备丰盈且均衡的精神世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以及满足个人在精神生活层面对创造、享受与批判文化的需求。当今社会风向的流动,归根结底是个体思想上升为群体意识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生活满足也就成了全面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这就表明,唯有定制化、阶段性地丰富国民的精神世界,才能渐进迈入到全社会共建、共享、共有的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社会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面向未来,数字文化工作的着手点和突破点将专注于个人需求,务必始终坚持智能化推算手段响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个性化追求。在数字推算技术的支撑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会愈加“视人为人”,各类文化服务平台会拓宽对人民群众开放和授权的领域,不断更新“以文化人”的体验模式,推送更多差异化的、可抒写、可定制的精神产品,从数字空间争取人心、凝聚人心、教化向善,在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前提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三)文化数字化是实现社会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先锋技术支持

社会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着整个社会在摆脱了“精神贫瘠”“精神贫富差距”的基础上,社会文明程度大力提升,呈现出向上向善的态势,使得那些具有传承性、导向性、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源,以整合化、可衔接的态势留存下来,起到滋养社会肌理的作用。这就需要借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娱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共文化治理的系统优化。纵览人类历史进程,每一次数字技术的迭代都触发了精神文化领域的颠覆性变革。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资源,通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来运营已建和在建的数字化应用,能够有效地挖掘中华文化的实践价值、维护中华文化的基因安全、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从而,更好地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据网上主流,达到用先进文化凝聚社会精神共识的目的。此外,文化数字化不仅是实现社会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智能化手段支持,其自身也象征着社会主义生态下的数字文明,象征着社会主义国家文明进步的新引擎、新模式。

三、文化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在哪,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 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格局,因此,要合理制定和践行文化数字化战略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实施路径,牢牢占据平台引领、内容书写、共建共享的制高点。

(一)深挖科技潜能,迈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新平台

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综合性的精神建设工程,需要振兴更多有质量、有保障、有情怀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再造更多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文化承载平台。文化数字化战略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以数字化平台为媒介,带动供给侧和需求侧上下联动,搭建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数字化体验场景,以科技赋能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提供强大的载体力量。

1.构建中华文化数据库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共筑各民族精神家园的第一资源,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则对传播民族文化、维护民族身份共识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面对中华文化资源总量巨大、历史悠久、内容繁多的特点,整理文化资源是共筑民族精神家园至关重要的前提工作。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现存庞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的共同精神食粮,这就要求在共筑各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搭建的中华文化数据库是指通过统筹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的数字工程和数据库成果,形成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中华民族文化素材库。这些素材库不仅是文创的有益借鉴,更是致力于把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升发为认同,解决现存的中华文化零散与封闭的问题,聚合各民族文化成果的精准举措,是对维护各族人民共情共鸣文化根基的根本数字化支持。此外,文化数据库作为华夏文明的“保护伞”,一经建成就可以面向全社会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其储存的文化资源可以灵活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帮助民族文化延伸至更广阔的开发平台。中华文化数据库为延续中华民族基因的传承价值和当代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土壤,将进一步化解民族间文化难获取、难交流、难兼收的困境,共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2.搭建国家文化专网保障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个人还会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文化领域,人们则希望能够自由、安全地选择丰富多元的优质文化资源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灵慰藉。因此,我们需要扎实做好文化的供给和保障工作,以满足精神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需求。互联网文化的特点就是容纳量大,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国民教育价值的内容占比有待不断提高。尤其在网络监管尚未完善之际,本土优质文化面临着挪用流失的严峻问题,碎片化、无序化的文化环境仍需进一步规范。确保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延续民族精神、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共塑信仰共鸣的前提,因此,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对传播或消费的文化内容进行有效提升和管控。国家文化专网作为国家级文化大数据体系的云端,建立在有线网络之上,承担着接入文化机构、储存文化数据、分化文化内容的职能,是一个集商用性、公益性、学习性为一体的高质量文化生产库。当各级各类文化机构通过国家文化专网联合到一起,民众就可以通过“数据超市”进行个性化文化资源采购,满足法人机构和公民个人的文化需求。这种把文化数据和互联网消费联系起来的方式,使得优质文化资源对于普通民众变得触手可得,获取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怎么学习运作这些文化资源将会是千人千面,极大满足且保障了人民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满足的个性化精神需求。

3.升级乡村文化场所改善精神风貌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国情,振兴乡村文化是改善农民群体精神风貌的内核,善用数字技术升级乡村文化场所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必要举措。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城乡居民间精神生活的文化差距也要补起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中,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促进数字化文化场所的研发推广。乡村的文化场所是留存乡风乡韵、散发乡土情怀、守护乡村文明净土的必备平台。因此,在乡村地区开展精神建设要立足于实地,把文明的乡风、家风、民风渗透于真实的乡村生活文化场所中,让农民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沁润。以乡村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代表的乡村“三馆”是落实农村地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的重要指标。借助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打造活态化、可视化、立体化的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百姓喜闻乐见的数字“三馆”,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把在线与在场相结合,让优秀文化跨越时空,既能解决农村地区的实际问题,又能让悠久的乡村文明焕发生机。其次,各类“智慧助老”的现代化应用场所会进一步把积极养老观、健康老年人的理念融入农村经济生活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创新发展农村老年文化教育,帮助农村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社会,解决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精神空虚问题。从改变落后的文化场所,到提振农村地区男女老少的精神气质,继而赢得未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孕育乡村精神文明好风尚,振兴农民精神面貌。

(二)牢记文化为本,以科文互嵌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高品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豪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在个体精神世界构造的过程中,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虽说催熟了新兴的文艺展现形式,但也要清楚,一切的手段和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引导人们在本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格调中塑造高品位的精神家园。因此,要加快占据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国民文化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供给更多坚守文化立场,具备精神素养、高雅情趣的数字化文化产品。

1.以“活”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辉煌灿烂的百家思想、丰厚而长远的政治文明体系无一不在影响着亚洲、辐射着世界,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亦是秉持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如何将这份自信传承下去,就是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古老的历史“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从《唐宫夜宴》到“数字博物馆”“数字长城”,科技复原一批批历史遗产群落,更好地弥补了文史在传看上的局限性。实践证明,数字技术在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力、提升人民文化审美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活”起来的历史会持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促进青年人进一步了解历史脉络中的价值底蕴、主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心。这种建立在五千多年辉煌历史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无疑是深厚和强大的。

2.以“强”的现代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

世界各个国家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仅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厚度,也来自于现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焕发生机。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民族危难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近现代文化在世界上总体存在着西强我弱的态势。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化,中国现代文化经历了从边缘化、小众化到逐渐被广泛接纳的演进过程,造就了热闹非凡的现代文化市场,但是,由于西方社会的围追堵截,中国现代文化“出海”仍有困难。我国的文化数字化战略有别于西方的文化霸权政策,意在构建一个全人类共生、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现代文化在内容、媒介、渠道、载体上“强”起来,从而,打破我国文化“孤芳自赏”的局面。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更多带有鲜明特性的中式文化产品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跨地区”传播,例如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利用三维动画和虚拟火炬手等高科技手段,最后一名“数字人”参与点燃了火炬,呈现了一场独一无二的“绿色运动会”。这些独特的中国符号,不仅让国际目光聚焦于中国现代科技之强,也能展现文化内容上的亲近性和精神上的共鸣性,由此产生真正的中外文化共鸣,提高中国现代文化国际影响力。因此,通过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有序实施,既可以进一步维护有序的网络文化生态,也可以抵制西式文化渗透,保护本国的现代文化不被侵蚀。随着中国现代文化的输出频率增加,现代文化将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彰显中华魅力,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日益坚定,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补给了更多底气。

3.以“潮”的传统文化符号增强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主体对客体文化(主要是精神文化)在语言、风俗、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可、接受、归属和践行,它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根基。构建文化认同主要通过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交融、政治力量强制三种方式,而无论是何种文化认同的途径,它们都是以形成和增强文化符号认同为旨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传统文化图像更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数字技术的革新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新潮图像再生的机遇。在现代化技术的辅助下,传统文化不仅以“国潮”重生,更得以拓展到虚拟空间。“国潮”的兴起反映了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和认同感,例如国潮虚拟人就是用东方传统文化结合科技之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符号化、立体化呈现。这些拟人化的文化图像衍生于中国神话故事或者民间故事,用生动形象的图景展示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撕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化、抽象的标签,用新颖的文化符号增强青年人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此外,数字技术把潮流的表达方式和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融合再创造,不仅带给青年人最新的文化图景,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有了新的解题思路,例如大火的国漫《中国奇潭》,它最吸引人之处除了精湛的“三渲二”动画制作技术,还在于其精神内核、叙事方式和文化底色皆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高水准制作、高质量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频频“出圈”,极大推广了中国的乡土眷恋、生命母题、朴素爱情等传统文化符号。这些“潮”起来的文化符号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以及崇德重德的精神品质。在科技的辅助下复原和留存那些被忽视、被遗忘抑或可能消失的传统记忆,当有过深切体验后,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传统文化的认同者、传播者。

(三)促进共建共享,以公平的文化配置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宽领域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重点在于推进全域全民共同富裕,要始终把文化供需平衡摆在重要位置,力求打破时间、空间的边界秩序,持续拓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客观领域。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出使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成果,这些成果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恩格斯同样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成果应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显然共建是共享的基础。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突出优势在于极大地帮助了社会整体和个体在公平正义中享受到文化资源,减少因信息壁垒、地理原因、经济水平造成的精神生活“贫富分化差距”,通过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平衡多元主体之间的精神生活状态,在共建共享中拓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领域范围。

1.运用数字化大众传媒,降低精神文化获取准入门槛

大众传媒是公众与公共文化恰接的主渠道,具有精神扶贫的时代使命。英国社会学家约翰·B.汤姆森认为“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必须要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地位” 。大众传媒在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储存和再现民族记忆、构筑国家形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为活动博物馆更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战略资源,承担着适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智能化、融合化、大众化的桥梁任务。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挥下,大众传媒将延续其公开性、共鸣性、导向性的特点。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快构建传播阵地,最大限度聚合基层传播资源,发挥其文化传播低门槛和亲近性强的优势,进一步弘扬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疏导公众情绪,凝聚文化共识。通过善用数字化技术让大众传媒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的中心枢纽,让优质的文化资源与劳动群众的生活亲密互动,触发普通大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先进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阻断老少边穷地区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构建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伟力。

2.创造数字化文化生活,以德治培育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农民对乡村共同体的关注和奉献精神,是农村地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的先行要素,也属于农村德治工作的范畴。农村地区德治工作是一个长期性、基础性的精神建设任务,德治文化则是创新乡村德治工作的驱使动力,发扬先进文化力量、培育公共精神、实现居民的自我教化不能只重视城市地区而忽视了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当前,我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痛点和难点,仍是较为丰富的德治文化资源和先进的社会组织能力未能完全蔓延至“最后一公里”,加之现有的农村文化场所利用率相对不高、文化活动不合农民口味等,农村地区德治工作整体缺乏活力。因此,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审时度势,借助数字化端口来创新德治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坚持农民的主体性,改进农村社会组织的方式和方法,让德治文化与时俱进地覆盖至边远地区,打破传统乡村文化生活的信息壁垒,逐步消除偏远地区的劣势地位,对转变乡村“熟人社会”氛围与乡村公共精神的培育均有积极意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农民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参与到表达诉求、以规立德的工作之中,村规民约的征集和文化资源的共享将会更为便利。人民的精神生活培植活动可选项也将增多,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的德治教化工作,助长农村公共精神,打造风清气正的精神生活。

3.链接多元主体共建,尽显精神共富成效

文化成果必须要惠及全民才能体现精神建设的价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共享”,而“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唯有“共建”才能达到“共享”。虽然我国文化资源体量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未完全释放,多元主体共建是指我国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必须由多元主体明确职责分工并共同参与。新时代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践要以整体性变革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技术、要素、应用驱动数字文化、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文化生态圈。首先,政府要一以贯之做好引导工作,借数字化手段提高文化监管反应力,以顶层设计维护“国家文化专网”与“文化数据库”的信息安全,打破平台垄断与单向服务模式,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技术升级、内容兼容度升级,也要做好服务型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号召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队伍中去;其次,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大型国企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前期数据资源、平台资源、技术资源的融合贡献力量,也要敢于刮骨疗毒,从内部破除职工精神萎靡现象;最后,公民个人也要加快适应数字化时代,唤醒其价值主体意识,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群策群力,将数字化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沉淀物”,让数字化载体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中的成效尽快展现。

如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进入了守正创新、深化拓展的历史新阶段,摆脱精神贫困,开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赛道必须因时而变。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建设现代化强国过程要始终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目标,确保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通过坚持贯彻文化数字化战略,创建新型文化发展版图,让文化真正流淌起来,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添砖加瓦,帮助全社会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历史观,打造全社会精神生活共同体,最终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央视网.从这八个字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EB/OL]. https://news.cctv.com/2023/10/09/ARTIUX3

r0eWQuL6oB13vGnvI231009.shtml,2023-10-09/2023-10-1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8]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3-01.

[9]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J]. 记者观察,2023(01).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7-02(02).

[11]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N].人民日报,2015-07-3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英]约翰·B.汤姆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