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展览看文化的国际传播

2024-11-03刘纯懿

国际传播 2024年3期

【内容摘要】文化交流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中法建交60周年一系列展览为案例,串联中法两个文化大国的文化交流史,挖掘以“文物”作为物质媒介,以“展览”作为国际公共空间,以“文化”作为传播核心意涵的国际传播方法论,从而为促进文化融合、增强文化自觉、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共创文明繁荣等宏大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

【关键词】国际传播;中法建交;跨文化交流;传播仪式观;文化融合

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作为同样拥有璀璨文明的东西方两个文化大国,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交往始终伴随着密切而丰富的文化交流、文化合作与文化传播。可以说,在中法交流的历史脉络和最新实践中,“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强力纽带和有效场域。

在2024年5月访法期间,习近平主席明确了中法双方决定做好的四方面工作,其中一条就是: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在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中法文化旅游年和“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纷纷拉开帷幕。其中,备受瞩目的文化交流项目当数贯穿2024年春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盛大举行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该展览以中法两国的外交、文化、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展出约20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文物精品,展现了百年间中法两国彼此欣赏、相互尊重、互为借鉴的文化交流史,以文化和艺术的交往串联起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政治交流、外交关系。在这场东西方文明代表的文化传播史的时代回眸中,文物作为媒介,展览作为国际公共空间,文化和历史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自我言说,也启发着今日的国际传播和全球合作,实现更加和谐有效,更具历史感和现代活力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一、“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作为媒介的文物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文物作为媒介,一方面勾连着时间维度上的历史与当代,另一方面联系着空间维度上的此地与彼地。作为一种“铭刻型媒介”,文物在记录和书写历史的同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连续性、压缩性和永恒性。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的中方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主任郭福祥说,“文物的交流应该成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辅助,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法方策展人玛丽–劳尔 · 德 · 罗什布吕纳也谈到,“这次的展品有多件中法互赠的礼物,这些物品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些曾经作为日常生活的物品在每一次文化交流中融汇创新,文明的传承与互鉴也在这样的流动中催生出美美与共的多元魅力。

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的精品文物展览中,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颇具人气。在这块怀表的蓝色透明珐琅表盘上镶嵌着三朵金色百合花,怀表内部雕刻着一条中式五爪金龙。龙作为中国最具象征性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标识,百合花作为法国王室和法国文化的代表图像,二者在一块怀表上的相遇和结合象征中法两国在历史中的相会与交融。“龙”与“百合花”在历史中的正式相遇源于17世纪末,其代表性事件是法王路易十四派遣的“国王的数学家”到达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

文明的历史,亦是传播的历史。中国当代哲学家朱谦之在《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中指出:东西文化接触是文明世界的强大推动力……16世纪以来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其所传播的中国文化,则实予17、18世纪欧洲启明运动(即“启蒙运动”)创造了思想革命的有利条件。“中国热”除了在哲学思想方面体现了巨大传播力,在18世纪欧洲的人文风情中也达到了扩散高峰,不管是在饮食、服饰、家具等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建筑、园林等工艺美学中,抑或是在绘画、文学等艺术中都可见中国风的痕迹。这一点,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的展出文物中也可见一斑,比如在展厅正中间复刻着路易十五王后玛丽 · 莱什琴斯卡的中式装修私房,房间中陈列绘有中国人物形象的瓷瓶,房间一侧摆放着中国漆版的墙角柜等。

这些文物凭借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能指系统开始自主言说,它们跨越着空间和时间,在百年间的流转与重逢中担任着“历史说书人”的重要角色,将那些曾经被埋藏在历史地标之下,隐没于文化视差之间的史诗进行打捞。于是,文物不仅在历史上横跨空间,在航运周转与贸易流通中传播和创造着文化;同时,文物也在今日担当文化之镜,使人透物见史见文明。

在“龙”与“百合花”的相遇中,记录着时间的流动,也铭刻了时间的不朽,更浓缩了两国之间关于科学、艺术、文化的世纪之交与时代凝望。展览,作为承载和展示文物的媒介,在国际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一隅之地,建构起文化艺术交流的国际公共空间。

二、“紫禁城与凡尔赛宫”:作为国际公共空间的展览

中法建交60周年的系列活动,大多采取文化艺术展览形式,除了前文提到的万人瞩目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还包括“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等主题大展。展览,在国际传播的历史和现实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功能也与法国息息相关:由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法国王室被推翻,卢浮宫的收藏成为国家财产。1793年,卢浮宫正式成为一个公共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中,不乏精美奢华的宫廷装饰品,这些曾代表皇家贵族的工艺品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本身就体现着“博物馆观念”和日益进步的现代文明的密切关联。文物的展出为文物增加了其公共性属性,文化公共性的增强进一步吻合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 · 斯坦利 · 杰文斯对效用增值理论的阐释:“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公园、礼堂、共用时钟和其他一些公共机构也是如此,人们破费无几便从中获益。如果一幅美丽的图画被悬挂在私人家庭的客厅里,它可能在一年里被一些客人凝视二十到四十次。它的真正效用是照顾所有者自私的骄傲。如果被挂在国家美术馆里,它将被几十万人享有,几乎不用说,他们的目光并不能损坏这块画布。”

伴随新世纪以来文化产品的愈发丰裕、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加之以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文化艺术的公共性不仅生成了国家层面的主体,更塑造了国际层面的全球文化主体。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的中法交往展览为例,4月1日一经开幕,便引爆了2024年春天故宫门票预约的热潮,公众的观展热情持续高涨。可见,中法建交60周年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在国家外交层面,更深入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到全球文化和国际传播大历史、大时代中的重要象征。

展览,既作为国际公共空间存在,又是个体和公众共享的同一个文化价值的场域。更重要的是,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展览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既包含文化媒介的流动性,又包含传播主体的流动性,更是指时代语境的流动性。这种多重流动性赋予了跨国展览以国际文化交流的本质和意涵。

在社会建构论的意义上,对文物的阐释具有了和文物本身同样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不同时期,文物所具有的语义和意涵都记录了一段特定的历史,一种与所处时代的物质状况和精神状况相符的文化史。从这个角度来看,“让文物说话”不只让文物发出历史之音,更让文物在当下的社会建构中发出时代之声,将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浪潮相弥合。

三、“让文化说话”: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和文化自觉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十年来,文明交流互鉴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广泛传播,为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与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各方通力合作,取得了务实成效,共同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 · 凯瑞曾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区分两种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这两种观念从19世纪“传播”进入公共话语时起就并列存在。传播的传递观是工业文化中最常用的,也是现代词典中关于“传播”一词的最主要条目,“传递”“发送”“传送”“把信息传给他人”这些词常被用来定义传播。“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在19世纪,信息的移动本质上被看作是与货物或人的位移相同的过程。与传播的传递观并存的另一种观念是传播的仪式观。从仪式角度定义,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等词语有关。这一定义反映了“共性”“共有”“共享”与“沟通”。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传播的两种观念直接启发着对国际传播的理论理解和现实实践。国际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播、传递和传送,更是文化的共享、共通和共建。作为文化的国际传播和文化外交不管是在概念上还是在行动中都具有密切的亲缘性,因为文化外交就是以文化传播、交流和沟通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外交,因此,国际文化传播与文化外交有相当大的交叉重叠,二者互为表里、互相借鉴。此前研究者在对文化外交进行学理性分析时曾总结文化外交的三大属性:(1)相互性,文化外交犹如一条双向车道,通过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学术合作或者其他努力,来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而单向的信息传输本质上并非文化外交行为;(2)长期性,文化外交的使命主要是推动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的长期信任,以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外交便是实现这一宗旨的最有效方式;(3)诚实性,理想主义者推动文化外交的目的就是希望以教育、文化项目的诚实性来取信于双方的人们,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世界,诚实是信任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达到相互理解。

“相互性”“长期性”“诚实性”不仅是文化外交的三大属性,也是国际文化传播应遵循的三大准则,在这三个核心特征的提示下,作为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做到以“交流”替代“传输”,以“可持续”替代“短时效”,以“互信互通”替代“猜忌隔绝”。

中法建交60周年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可以看作是“作为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让文化说话的国际传播”增进文明共识、推动文明繁荣的缩影和典范。

以文化为轴的传播仪式观给国际传播带来的启发在于,传播不是单向的传输活动,它应该是一套双向的、具有反馈机制的循环系统。文化的交互性一定是主体双方双向交流的活动,这一双向性在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中得到最佳诠释——不仅有法国文化走进来,更有中国文化走出去。比如“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在2024年4月至12月持续举办,项目将跨越超过30座城市,举办超过400场精彩纷呈的活动,涵盖视觉艺术、工艺设计、舞台艺术、音乐、电影、数字技术、图书和思辨等领域,旨在将法国文化艺术传播给中国大众。作为双向传播的另一端,中国文化也借此契机,积极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对外传播,例如“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主题活动就在巴黎开启中法文化交流,这一活动包含中华美食、苏州园林艺术、中国影像创作等多类型文化形式,在跨国别、跨群体、跨媒介、跨年度的盛会中唤醒城市历史记忆,呈现中法人文艺术交流的绚丽拼图。同样,“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也于2024年5月在法国巴黎荣军院会展中心举办。100多位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的200余件精品佳作与法国民众见面,借奥林匹克协同之力、艺术共通之美,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之旅。

国际文化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直接促进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与多元性、异质性文化的吸纳,将其与本国文化相结合,由此诞生出一种融会贯通且具有创新性的新文化。以“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所揭示的历史事实为例,随着中西交往的深入,大量中国物品输入欧洲市场,诸多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同时,法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物品进行装饰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审美需求。随着中法交往的不断深入,也不乏清宫向法国定制物品的情形。清宫内有诸多受到法国技艺影响或带有法国文化印记的器物。中法两国深厚而精致的文化在紫禁城和凡尔赛宫中密切互动,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创意。

比如,瓷器在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中就承载了文化融合的印迹。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着法国的艺术风尚,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是法国“中国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法国艺术家和知识精英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后者在诸多领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中,有一件来自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在瓷瓶的顶部、口沿、底座均装饰了奢华的洛可可风格铜镀金饰件。据记载,该瓷瓶于1743年被购入并安放在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的藏衣室,是现存唯一一件经鉴定属于路易十五的中国瓷器。瓷器是中国艺术进入法国宫廷最强有力的媒介之一。法国王室从16世纪开始有少量瓷器收藏。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路易十四时代,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数量显著增加。凡尔赛宫及其附属宫苑早期收藏的中国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该展览选用的青花瓷与同一时期出口到欧洲的同类产品相似,在法国王室成员的早期中国瓷器收藏中多为类似产品。

以瓷器为媒,以文化为窗,以历史为镜,可以窥见一场以文化融合为主题的“传播循环”。这是跨越历史的双向流动,是“文化的撒播”与“文化的抵达”实现的证明,也是“文化的扩散”和“文化的融合”带来的久远回响。

结语

在文化传播的国家模式中,中国和法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作为文化大国在悠久的文明史中蕴藏和传承着丰富的传统资源,作为非英语国家提供着值得借鉴的差异化、多元化的文化类型。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以“文化”为轴、以“传统”为根、以“交流”为法、以“文明”为任,在对历史的继承中发扬时代的创新精神,这既是对“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具体阐释,也是对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