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甘蔗也能做糖
2024-11-03丁珊
国庆节,汉字社活动在植物园举行,大家说好了带食物来野餐。邓芊芊带了一大堆甜食。
“甜甜圈、奶油蛋糕、巧克力……哇,都是我喜欢的!”小胖兴奋不已。
谢义豪扫兴:“糖是甜蜜的‘杀手’,不能多吃,何况很多零食中添加的还不是普通的蔗糖,而是人工制造的安赛蜜、阿斯巴甜什么的……”
小胖和邓芊芊都不服:“糖不是‘杀手’,而是快乐源泉!”
闹闹说:“我看了邓芊芊带的这些甜食的成分,添加的都是白砂糖,也就是蔗糖。这是使用历史最长的糖,没啥大问题。”他抓起一块巧克力吃起来:“可可脂含量56%,算是低糖巧克力了!”
“就是!”小胖附和。
谢义豪嘿嘿一笑:“你错了!糖最早是米做的,根本没有甘蔗什么事!这都不用查,一目了然!”
大家愣了一下,可不是吗?糖,米字旁,米做的?
小胖抓耳挠腮:“不对啊,甘蔗做糖是天经地义,米有那么甜吗?能做出糖?”
小军冒出一句:“麦芽糖是啥做的?麦子吧?”
谢义豪补充:“甜菜也能制糖!白砂糖也有用甜菜做的。”
郑媛媛抓住重点:“咱们从汉字入手,找找糖的起源吧,顺便看看甘蔗是啥时候进入中原的。”
谢义豪眼疾手快找出了“糖”字:
籀文=(食,吃)+(唐,即“塘”的本字,用于制陶的软泥池,比喻蒸米糕的蒸笼),表示用糯米浆在蒸笼蒸熟的黏软甜糕。
57c6930f78f9f74a3eb6a2190695d6c1“啊呀,‘糖’字在秦朝的小篆之前就出现了,用米做糖的年代,应该是战国以前,比较早!”
小胖还是想不通,米和麦子怎么能做出甜蜜蜜的糖来:“它们没那么甜啊,甘蔗一咬就是甜的!”
谢义豪说:“古人最初确实是用米、面制糖的,那时还没有甘蔗,而麦子四千年前就在中国出现了。”
小军查到了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然后将糯米洗净后蒸熟,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发酵五小时左右,用纱布过滤混合物,挤出甜汁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直到糖浆变得黏稠,最后形成琥珀色糖块。”
“不过,麦芽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40%哦!”邓芊芊说。
“我吃着已经很甜了啊!”郑媛媛嚷道。
闹闹指着“蔗”字,说:“这个字确实到了小篆才出现,也就是说,在秦汉之前甘蔗不常见!”
蔗,篆文=(艸,植物)+(庶,开灶炊煮),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或亚热带禾本植物,直茎,外形似竹有结,实心,充满甜汁,可以熬煮制糖。
邓芊芊说:“我查到了,甘蔗大约在周朝传入中国南方,闽越王国的先民们将野生自然杂交形成的竹蔗种植于松溪沿岸,开启了种蔗制糖的历史。秦朝统一中国后,南方的甘蔗更方便进入中原,《西京杂记》就有闽越王将蔗糖与牛乳混合制成的石蜜献给刘邦的记载。到宋代,江南各地普遍种植甘蔗。”
哦,确实,没甘蔗也能做糖。
小胖却不服:“我还查到了‘甘’字的甲骨文,说明‘甘甜’的味道在远古时就有了,那时什么糖都没有啊!”
郑媛媛笑道:“傻啊,没有人工制的糖,难道没有蜂蜜?没有水果?”
“就你聪明!现在可以大口吃糖了吧?”小胖说。
闹闹说:“糖还真不能多吃。古人炼个蔗糖、熬个麦芽糖多不容易,吃糖比吃肉还难,而我们现在,糖分随手可得,便宜至极。所以啊,遗传学家说,我们的身体要再进化七万年,才能适应这么多的糖分摄入。”
“还要七万年?那我现在吃太多糖确实对身体不好!”小胖无奈地放下甜甜圈,“还是吃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