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陶瓷非遗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

2024-11-03章莉莉吴苇杭

电影评介 2024年15期

【摘 要】 本文围绕陶瓷非遗纪录片,探讨其在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不同陶瓷非遗纪录片在叙事策略、视听觉表现、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中国陶瓷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传递中国形象。纪录片通过历史场域构建、空间记忆复现、媒体融合传播等方式促进文化记忆的保存和中华文明符号形象的共享,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了中国的正面形象。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瓷非遗纪录片; 国家形象; 文化记忆

【作者简介】 章莉莉,女,上海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艺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主任、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执行主任,主要从事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

吴苇杭,女,福建福州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误读传播视阈下的中国题材摄影纪实性研究”(批准号:19CXW011)、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编号:2022-A-04-(091)-389)阶段性成果。

非遗承载着人民群众的集体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对于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陶瓷非遗纪录片属于非遗影像题材,其荧屏呈现让国人、世界人民了解欣赏中国的陶瓷艺术和文化,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马克·费罗(Marc Ferro)在《电影和历史》中提出了“电影介入历史”的概念,认为纪录片作为一种客观性、真实性较强的影像,先天扮演着“触摸历史”与“实录变迁”的历史见证者角色。[2]在中国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环境中,非遗纪录片应当承担起见证时代、反思历史、保存记忆、传承文化及传播思想的使命。陶瓷影像也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引下逐渐打破“小众”与“冷门”的标签[3],借由荧屏走入大众视野,推动国家形象丰富而立体的呈现。

一、打造历史场域,复现中国形象记忆

文明被看作国家的集体记忆,中国大地上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赓续着中华文脉。德国文化学家扬·阿斯曼(Jan Assmann)指出,不同于口头性传承的“交往记忆”,集体记忆通过外化性的象征物被反复巩固,不易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4]陶瓷非遗纪录片作为一种动态展现中国陶瓷文化的影像形式,呈现出陶瓷非遗的历史、现状、文化内涵等内容,避免了“集体记忆断裂化”的出现,为文化记忆提供了稳定、有效的载体。纪录片通过打造历史场域,将中国地理、风俗、文化融合在叙事中,体现文化“软形象”,润物无声地浸染、渗透进集体记忆,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明符号形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空间中的中国形象记忆

扬·阿斯曼在解析“记忆的场域”一词时指出空间在承载文化记忆中有重要意义,共同生活于同一空间的群体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陶瓷非遗手工艺不仅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也是区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产生在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独特性。陶瓷非遗纪录片复现了特定的文化空间,所以能更好地彰显地域文化,激发情感依恋,提升归属感R8vKhP8OukUDalRBD/dh/IaeslVwPg3eN0xhek5Al1w=及文化自信。同时陶瓷非遗纪录片作为连接内部与外部空间的“代际之地”[5],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以独特的视角及感知方式打造出差异化人群皆可踏入的空间。[6]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纪录片《瓷路》(张力,2014)在场域营造中便打破空间界限,从东南亚到欧洲,从大唐帝国到鸦片战争,让观众一同见证了中国陶瓷文化的繁荣,展现了中国人敢于征服大海的无畏形象。对于中国过去历史场域的构建实现了不同时空之间的文化弥合,加深了人们对陶瓷文化的理解,让观众看到中国陶瓷在与不同社会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演变和发展,展示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

该纪录片在“天青”板块中重现“南海一号”的航船全貌,模拟旧时人物景象,体现出10世纪到17世纪中国海上陶瓷之路的繁荣。航船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文明、进步、富强的正面形象,当时先进的船舶与航海技术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重建历史场域时,影片闪回今天泉州海关遗址,对比宋元时期海关和明清时期红砖民居营造的历史空间,中国社会和谐、山河秀美、人民幸福的东方大国形象尽收眼底。古时传统的地域元素,至今能保存完好,见证了今日之空间仍是旧时空间的延续,见证泉州这座城市的变迁。融合历史情景与真实空间的叙事建构,形成一种地方视角,在集体记忆与历史事实之间建立了联系渠道。[7]这种渠道使得场域复现,其真实感带来的感染力使观众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和当下历史场景能被完好保存,是因为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值得保存,且中国人一直保有尊重历史,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纪录片的泉州空间成为形象记忆的场域,折射出中国古已有之的开放、有亲和力的强国形象。

(二)丝绸之路传奇的全球化历史记忆

扬·阿斯曼认为场景可以借助蕴含的记忆和富含的意义升华为符号,成为文化记忆的媒介。[8]中国陶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成为联结不同文明的精神纽带,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我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关键词再次成为全球化传播中国形象的场域。中国对世界文化始终开放胸怀,积极借鉴他国优秀文化,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展现了中国互利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纪录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革新了传统陶瓷宣传演绎方式,更加立体地建构了陶瓷文化记忆,使中国形象在新时代得到有效提升。

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实现了广泛的全球化历史记忆传递。其中由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纪录片《中国陶瓷》(Ian Denyer,2011)在海外获得较高人气。影片以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交易的班布里奇花瓶为开始,追溯中国外销瓷的生产、贸易、运输过程,并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和发展历程。镜头随着颠簸的海浪一起探究18世纪中国瓷器海外市场,以第一视角构建古时中国陶瓷匠人、瓷商跋山涉水的艰苦历程,刻画中国不畏艰辛,追求和平交流的国家形象。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瓷器在西方构建了与中国本土风格迥异的审美体系,呈现出旧时陶瓷匠人为满足西方客户求变的古老智慧,中国匠人为海外制瓷的历史证明了中国人古已有之的、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形象。随着“数字丝绸之路”场域新设计诞生,中国记忆在信息化时代得到更多元化的留存和赓续。如海外短视频平台Tiktok上陶瓷非遗匠人王文化走红,发布的纪录影像吸引了1.4亿人次观看。[9]传奇的海上丝绸之路记忆在新媒体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借助多元化手段使传统纪录片向短视频改变,以更加“短平快”的方式筑牢历史记忆、传播新时代中国形象。中国陶瓷非遗手工艺也在数字丝绸之路的推进下打破地理、文化的隔阂,为持续两千年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注入新的视频形式场域,展现了中国开拓进取、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强国形象。

二、叙事方式与视听呈现中的中国形象

创作者在讲述故事时通过特定的叙事视角、叙事策略、视听语言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这种表意功能促进了陶瓷非遗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首先,通过记录陶瓷匠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细腻生动地体现了陶瓷制作技艺的材料之美、工艺之美;其次,通过合理运用镜头语言烘托陶瓷工艺品的“颜值”,具体展现其造型之美、釉色之美,以及源于生活的日用之美;再次,音乐和解说词进一步表达了陶瓷的全方位信息,传递出深厚绵延的民族情感。

(一)微观叙事的视角选择

叙事视角是叙事语言的主体,它关系到纪录片风格、类型、功能等形态特征。具有优秀民族特点的作品,必须扎根中华大地,聚焦人民生活,传统纪录片宏大叙事往往以单一视角解释复杂的现实,忽略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导致纪录片枯燥乏味、千篇一律[10],且容易引发受众抵触心理。以受众为中心的微观视角贴近现实生活,其叙事感染力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增强了海外观众对我国人民生活的理解。当代陶瓷非遗纪录片多以小人物的真实故事体现“人”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主体性,全面立体传播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形象。

《我是你的瓷儿》(子健/张德滨,2022)以平民视点记录手工艺人日常琐事,呈现出非遗手工艺人生活化的一面。影片记录了陶溪川王牌胡同串子里的手工制瓷人及其爱人在制瓷工作上因意见分歧产生的争吵,叙述匠人在对待工作与家人时不同的态度,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冲突展现了二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在西方流行的“权力意志”“存在主义”“个人自由”思潮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实现,忽视社会责任,缺乏大局观的世界观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里形成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11],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宝贵财富。影片中陶瓷非遗匠人用行动诠释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中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美美与共的形象。纪录片无形中传播了当代中国日益发达,且“为大家”的大国形象具有坚实的生活逻辑支撑。

《守艺中国》(韩英伟,2019)通过微观个案视角叙述90后古陶瓷女修复师与父亲常就陶瓷非遗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审美价值交流探讨,其长辈作为景德镇最早一批制作、生产陶瓷的老非遗匠人,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及时地给予年轻人反馈和指导,在遇到工艺上的困难及创新瓶颈时,年轻修复师也会第一时间找到前辈寻求解决办法。基于青年陶瓷非遗传承人的微观视角讲述当代青年和陶瓷的深厚情缘,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激发国内外观众的好奇和对于青年中国人形象的期待,展示当代中国人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助力当下中国甚至下一代中国人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陶瓷纪录片采用微观叙事关注个体的生活场景及故事情节,突出真实感,使观众产生良好的移情体验,变政治“硬”灌输为文化“软”实力传播,增强了国际受众对当今中国的信任与尊重。

(二)视觉颜值展示路径

当今文化正处在向视觉文化转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手段塑造当代中国形象,是中国在全球文化冲突语境中进行文化软着陆的重要途径。陶瓷非遗纪录片中工艺品作为中国输出国家形象的载体,利用其“高颜值”特点体现视觉冲击力、精神气质,能够展现中国正大气象的审美理念。陶瓷非遗纪录片先通过环拍手法从各个角度展示“颜值”,便于观众对工艺品形态、色彩、设计等产生整体和直观的认识,再放大局部,通过推镜、移镜等手法聚焦运笔,体现中国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中国陶瓷绘画作为一种跨文化的通用语言,其色彩、笔法、题材、质感、气韵让世界认识了真正的东方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向往美好的优雅形象;同时具有全球化视野,注重吸收他国文化,满足他国审美诉求,塑造了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做出贡献的中国形象。

《CHINA·瓷》(徐欢/张越佳/薄晓琳,rjKUZjZEcCAzJRsL0u8EYaPj36h7dOKXF49lNaeyjRU=2012)中对镶嵌在普鲁士宫殿墙壁上、摆放苏格兰贵族壁橱里、陈列在海外博物馆里的精美瓷器进行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海外对于中国瓷器的喜爱与重视。镜头中克拉克瓷上的卷草纹、缠枝纹等图案直接借鉴中国书法之气韵,繁而不乱、无拘无束,深受外国人喜欢,传递了中国人率真随性、情趣高雅的国家形象。影片拍摄广彩瓷时选择大特写的景别突出奇幻的色彩搭配,展现出瓷器绚丽夺目的特点,展现出独属中国的精神面貌。[12]为何是独属呢?广彩瓷主要使用红色、黄色、青色,在中国文化中这些颜色具有特定象征意义,属于吉祥之色,蕴含着中国人对自身及他人的祝愿,传递了中国热情友好的国际形象。影片中还强调,虽然中国瓷器本身强调安静内敛,但西方人认为色彩才是构成瓷器审美的要素,更偏爱张扬华美的色彩,外销瓷匠人便在呈现中国元素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审美,绘制出符合西方人喜好的瓷器,在欧洲获得了较大成功。纪录片对该时期外销瓷“颜值”的展示,既呈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也表达出中国人性格精神中的传承、包容与创新,以及积极面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态度和勇气。

(三)听觉叙事上的破局

影视作品中的听觉叙事是指使用与听觉感知相关的表达,对场景进行“现场还原”,它以独特形式突出故事的主题和特点,从而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陶瓷非遗纪录片中常出现匠人敲击陶瓷表面声响的镜头,此举主要用来检验陶瓷制品的质量,被称为清脆悦耳的“乐音”。《匠心冶陶》(郑鹏/郑筱卿,2019)的《乐音》就是通过敲击不同瓷器,展现陶瓷丰富的音色与美感,体现出中华民族审美的多元化,展现了孜孜以求卓越的中国精神。声音是连结个人与环境的桥梁,对于传承文化记忆、引发情感共鸣都有重要意义[13],在陶瓷非遗纪录片中声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话语表达方式,实现了观众对时空的两维感知[14],有助于呈现更加立体的中国形象。

《手造中国》(子健,2017)记录了郎窑红烧制传承人时刻观火测温,终于在开窑时听到了清脆的开片声,一件精致的“冰裂纹”瓷器诞生。开片声是一种因缺陷而形成的器物之美,古时匠人利用这种缺陷打造出具有天然艺术美的观赏性瓷器,将陶瓷器物从人间造物,上升到利用缺陷,同样也能达到器物“浑圆天成”的境界。陶瓷非遗匠人不拘泥于过去固定的制瓷模式和标准,根据材料特性,灵活运用规律,展现了中国人勇于创新、追求自然又大气包容的国家形象,从瓷器缺陷之美上升为对不完美人生也安然处之的生活态度,彰显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树立了在面临挑战时,中国人能够攻坚克难,不气馁、自信、坚定从容的大国形象。陶瓷非遗纪录片中利用陶瓷发出的声音与画面呼应,打破虚实界限,激发观众听觉感受,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融入文化氛围[15];强调声音也是一种有形的文化[16],声画同步立体化展演中国形象,达成对国家形象隐喻性传播的目的。传递属于中国人自己陶瓷文化的中国声音,让国内外观众领略中国人创新、包容的民族形象和独特的处世态度。

三、融合文化科技,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生产力,科技发展使古老的非遗手艺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科技发展是传播渠道创新的重要动力,多种形式、媒介的出现畅通了中国陶瓷非遗与世界沟通的渠道,陶瓷非遗纪录片在视觉效果、创新历程及传播渠道上的变革打破了地域和技术的壁垒,更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形象。

(一)数字技术革新,提升视觉效果

利用数字技术拍摄制作可以增强纪录片真实性和视觉冲击力,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非遗里的中国》(叶灵燕,2022)秉承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理念,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呈现出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效果。[17]数字技术创造出多样化的叙事、表现手法,硬件技术的迭代升级,又强化了非遗陶瓷纪录片的视觉表现力,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引进数字技术背后的高科技国家形象自塑,从过去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CCTV制作的纪录片《景德镇》(董浩珉/崔凯/张与随,2018)讲述了景德镇从传统农业乡村转化为世界知名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的发展之路。该片通过三维建模动画技术和数字图谱技术,重现景德镇陶瓷非遗产品贸易的发展路线及当地城市肌理铺展过程,呈现了其在历史上作为瓷都的强大影响力。景德镇通过向海外输出陶瓷产品,使西方对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积极对外开放的中国形象有了新的认知。新颖的表现手法和视觉效果使观众直观地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正面形象。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主题曲《瓷语》由虚拟歌手洛天依演唱,全息投影技术与人工智能使虚拟偶像能够在现实空间与数字空间进行跨次元互动。数字技术的革新呼应了新一代青年群体的需求偏好,为青少年群体制造了更多的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青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朝气蓬勃的新风貌,展现其在创新时代大潮下中国适应发展潮流,在新的纪录片数字场域中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鲜活形象。

(二)科技创新应用,活态传承工艺

非遗随时代发展,与人民同行。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变迁中,非遗传承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能帮助核心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陶瓷非遗纪录片敏锐地捕捉到与社会科技发展相融合的过程记录,生动丰富地展现工艺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在《中华揭秘之德化白瓷传奇》(赵康,2018)中,德化白瓷匠人勇于探索,用3D打印技术省去大量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雕刻出传统手工制作无法设计出的形态,让传统白瓷有了更多样式,满足更多受众的审美需求。陶瓷创作设计越来越创意化、多元化、国际化,展示了中华民族通过实践创新实现自我革新的非凡形象。影片还记录了陶瓷从柴烧发展为电窑烧制的过程,不仅促进了陶瓷业发展,也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彰显了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纪录片《德化瓷》(王少华,2017)介绍德化瓷塑艺人经过PnUMwX8CLGaYbLLtlgUzuw==多年实践探索,创造出区别于传统施釉法的现代喷釉法,使作品细节更加清晰逼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创新,赋能传统陶瓷手工艺产品更具美感与市场竞争力,反映了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勤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国家形象。

微纪录片《抟土成器——从陶瓷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落玉,2023)中提出陶瓷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体现,列举了陶瓷制作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的创新,包括控温技术、原材料使用、烧制技艺和艺术创造等方面的革新。这些革新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往往与低成本、低价值、大规模产生联系,如今“中国制造”开始转变为“中国智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绿色环保、多元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古老中国”焕发出“青春中国”的崭新形象和生命活力。陶瓷领域的“中国智造”正在凭借扎实的制造能力和领先的技术实力,改变旧时“中国制造”的传统形象,奋力在“走出去”的进程中成为新的“国家名片”,在国际市场树立起高质量、高技术的新形象。

(三)媒体融合创新,拓宽传播渠道

融媒体技术有助于非遗的核心技艺和工艺流程等信息的生动传播,并具有传播范围大、受众群体广的优势,能有效提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国际范围的认同感。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短视频平台风靡全球,快手、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将古老传统手工艺拉回大众视线,将非遗新的生机与活力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抖音平台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有百余位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并有千余名青年人通过平台弘扬非遗。[18]随着受众观看需求和习惯发生变化,时长短、主题明确、内容简洁的微纪录片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被更多人推崇。观众体会到非遗的魅力后,运用点赞转发的方式对影片进行再次传播,国家形象便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不同主体的共同塑造。科技发展和自媒体渠道创新吸引了新的受众,也促进了纪录片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匠人开始记录并发布自己作为陶瓷非遗手工艺人的日常生活,与观众产生更加平等的交流,以生活化视角讲述真实故事、传递正能量,树立了中国人温情与真诚的文化人形象。

陶瓷非遗微纪录片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开放包容、注重创新,提升技术、拓展渠道,消除西方读者对手艺人在中国多为农民及过去闭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误解和偏见,从多角度展现真实且具有亲和力的中国形象,消弭了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阐释并“焕新”历史文化记忆,深度赋能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19]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和基础建设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几代人持续深入的努力。非遗是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鲜活的组成部分。中国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建档立案、传承人培训、传播普及等方面逐渐走出一条中国道路。陶瓷非遗纪录片复现历史场域打造空间记忆,重塑观众文化记忆,构建文化认同感,提升新时代中国人的话语权。独特的视听呈现方式,以小见大的平民视角,助益日常生活与国家叙事的勾连,拉近观众与传统手工艺的距离,增强国内外读者对中国形象中文化底蕴、经济实力、人文素质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同,从而提升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数字技术提升视觉效果,挖掘传统手工艺品的设计革新、媒体融合等路径,让陶瓷非遗纪录片在厚重漫长的历史中走来,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智慧和情感,塑造出中国传承创新和开放包容的新时代形象。

参考文献:

[1]梁文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8.

[2][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M].彭姝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3]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基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分析[ 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5-21.

[4][8][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1,41.

[5]马梅.数字媒介时代涉农纪实影像的记忆保存与文化弥合[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03):111-117,150.

[6]段义孚.恋地情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6.

[7]孟君.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8:44.

[9]人民日报.火了!中国这项“指尖绝技”让4500万TikTok网友围观[EB/OL].(2021-12-08)[2021-12-08].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5253352.

[10]吴菲.感性认识的影像记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159-160.

[11]张溢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精神[EB/OL].(2023-05-08)[2023-05-08].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3/0508/c117092-32680825.html.

[12]官璐,李倩倩,高晨婧.国家形象的色彩维度:对谷歌图书大数据的量化分析[ 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3(01):127-152,262-263.

[13]王兰兰.文化记忆理论下的港台流行音乐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

[14]李姝慧.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声音研究[ J ].当代传播,2019(04):66-70.

[15]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412-413.

[1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刘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45-746.

[17]李平凡.《非遗里的中国》:中华文化的场景再塑与传承发展[ J ].电视研究,2023(06):31-33.

[18]李丽.每分钟13场非遗内容开播!抖音发布2023非遗数据报告[EB/OL].(2023-06-10)[2023-06-10].https://ent.ycwb.com/2023-06/10/content_52001135.htm.

[19]胡正荣,郭海威.转场与缝合:“一带一路”影像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J ].中国电视,2023(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