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顶层规划和实践方向研究
2024-11-03唐长乐姚兴荣
摘 要: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红色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舞台,拥有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然而目前这些资源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协同开发的顶层规划和实践指引。为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系统调查了红色档案资源分布与开发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协同开发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以区域多主体联动、资源多维度整合、服务多层次推进、成果多领域共享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顶层框架,并从共享利用平台建设、文创产品联名开发、文化传播矩阵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知识智慧化场景服务五个方面提出协同开发的实践方向。
关键词:红色档案资源;区域一体化;协同开发;长三角地区
分类号:G273.5
Study on the Top-level Planning of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Red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an Example
Tang Changle1, Yao Xingrong2
( 1.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an important stage of 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 is home to abundant red archival resources. However, the value of these resources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at present, and there is a lack of top-level planning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an example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d archival resources. On this basi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 top-level framework for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ed archival resources is proposed, which mainly includes regional multi-entity linkage, multi-dimensional resource integration, multi-level service promo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sharing of results. Moreover, practical directions fo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development of a shared utilization platform, co-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reation of a 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trix, development of patriotic education bases, and smart scenario-based knowledge services.
Keywords: Red Archival Resources; Regional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红色档案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红色文化的历史碎片、红色精神的基因密码,具有宝贵的史料研究价值。红色档案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内涵,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党与当地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分散保存于三省一市以档案馆为主的各级各类主体当中,因此传统的开发利用往往以档案馆自身馆藏为主要资源。一方面,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这促使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更能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国家层面,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该意见强调加快文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多主体文化资源共享利用;在区域层面,202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多次签署“区域档案部门年度协同合作事项备忘录”,推动区域档案工作协同从民生档案服务拓展到档案资政育人、档案数字化转型、档案保护、档案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档案资源区域协同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撑。因此,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研究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顶层规划并提出实践方向,对于推动区域红色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提升区域红色文化的软实力,以及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红色档案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整合、资源建设和开发策略三方面。一是在资源整合方面,提出在传统整合方式基础上引入公众力量、多方合作实现资源互通和内容联动[3],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形成红色数字档案资源库[4]。二是在资源建设方面,提出构建“互联网+档建”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的红色档案资源体系[5],并引入数字人文方法进行数字化存储、挖掘和呈现[6]。三是在资源开发策略方面,提出将叙事理论[7]、事理图谱[8]等方法融入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实现多样化成果展演,扩大红色文化辐射范围[9],另外也可以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公民国家记忆培育相结合,而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体验既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新途径,亦是发展红色文旅业态和促进红色文化认同的重要通道[10],例如以红色档案资源全景式呈现模式实现资源开发从而带动全域旅游[11]。
上述有关研究方法多样,内容丰富,但较少从区域整体出发对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实际上红色档案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内涵[12],要充分挖掘其价值并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地对已有红色档案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研究。目前红色档案资源因为分散保存、开发多以自身拥有的资源为主,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对区域整体革命历史发展的理解与意义的阐释。因此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分析对象,系统探讨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区域间红色档案资源等协同开发,以期盘活红色档案资源,构建长三角红色文化传播与利用矩阵,提高区域间资源共建共享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红色档案价值增值空间,为其他区域协同开发红色档案资源提供样本和参考。
2 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课题调研的主要内容是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红色档案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鉴于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独特性和区域分布的广泛性,因此本课题基本以调研省级档案馆已初步统计或整合利用的红色档案资源为主,通过访问相关单位的官网、官微并辅以少量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得调研数据,目的在于初步了解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分布与利用现状,掌握当前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进展与主要成果,并分析当前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布与开发现状
省级档案馆馆藏资源是区域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主要对象。通过访问调研对象的官方网站发现,江苏、浙江及安徽的省级档案馆馆藏划分均包括“革命历史档案”这一类目,恰好属于本文研究的红色档案资源范畴。而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18个类目中并未将“红色档案”或“革命历史档案”单独划分,为获取更加准确完整的统计数据,研究团队通过查阅该馆官方公众号的相关报道和电话咨询获取了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长三角地区主要红色档案资源馆藏情况如表1所示:
开发档案资源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档案利用与服务。通过网络调研分析,目前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档案文献编研、主题展览、档案纪录片、专题信息推介(如珍档推介、人物介绍、档案故事、纪念馆指南、图片影像资料合辑)等。同时,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档案数字资源查阅、线上展览、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方法、新平台纷纷上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成果的传播。我国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2 资源协同开发进展与成果现状
早在2019年,长三角地区便开始了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尝试。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党史以及弘扬红色历史文化的热潮,长三角三省一市档案部门进一步针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开展协作,主要形式是通过征集、借调档案等方式策划和筹办线上或线下主题展览。基于此,截至2023年11月,我国长三角档案资源协同开发主要成果(主题展览)概况如表3所示。这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不仅增强了公众对红色历史的认识,也促进了区域内红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例如“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选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李大钊、瞿秋白等革命先烈,以及钱学森、邹碧华、王继才、钟扬等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代表,通过家书、照片、日记等,既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与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的壮阔图景,又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对家人的情感升华为对人民、国家的大爱担当,把家庭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命运之中的家国情怀。
2.3 资源协同开发的现存问题
一是部分档案资源的分散性导致挖掘利用不够充分。尽管长三角地区红色档案资源丰富,但主要分散在各级档案部门和部分文化机构。当前,借调与征集是挖掘这些资源的主要手段,然而这对于区域协同开发而言尚需更加丰富的挖掘和利用方式。一方面,各地区档案部门对红色档案的认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各地区档案部门对红色档案的组织与整理标准不一,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挖掘与整合的难度,可能导致收集到的档案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开发周期延长等问题。另一方面,尽管长三角地区已有一些红色档案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但资源共享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这限制了红色档案资源被充分利用的整体效率。此外,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开始逐步突破地域壁垒,资源挖掘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各文化机构的协同合作,但社会公众的参与不足,传统的向社会征集或公众自愿捐赠红色档案的方式仍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其他成本的限制。
二是部分档案开发成果的同质化导致利用效果不够突出。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成果类型相比于三省一市各自开发的成果类型的特色性有所欠缺,通常以主题展览为主。由于传统展览往往存在布展成本高、更新周期长、呈现形式单一、受众数量有限等不足[13],这种同质化的成果展示可能使得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未得到充分体现。随着民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们更加向往立体化、沉浸式、全景式的文化体验,此时档案资源开发便需要更多新技术的加持。作为经济与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长三角地区,是新技术、新理念的试验田,“一网通办”便是数字时代长三角技术赋能政府治理的典型案例。因此,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应充分利用长三角的技术优势,拓宽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新技术在成果开发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增强红色档案成果的文化体验效果。
三是部分档案宣传手段的有限性导致其传播后劲不足。一方面,当前长三角地区的红色档案宣传主要通过展览、讲座、纪念活动等方式进行,这些手段在传播红色档案文化、教育今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些传统宣传手段的传播效能逐渐减弱,覆盖面有限。另一方面,虽然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和功能的多样化为档案资源开发成果的传播与共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成果的传播渠道逐渐拓展至机构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但受众基本局限于关注该机构或内容的原生用户群体,难以破圈实现更广泛的内容曝光和传播。当前,短视频、年轻人社区等移动应用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成为内容创作与传播的主要领域,但长三角档案部门对此类平台的认识和利用尚不充分,使其在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上存在困难。此外,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成果作为文化类产品可能会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即初始阶段社会关注度较高,后续则逐渐减弱,因此在红色档案宣传上还需努力找准特色和定位,形成可持续、精准的宣传模式,提升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力。
3 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顶层规划
顶层规划在协同开发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14](下文简称“十四五” 档案事ZtM8+vUJNXRigCYqwrEJ0g==业规划),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档案资源开发,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提供优质高效档案信息服务,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规模。针对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为充分发挥协同开发的价值潜力,三省一市档案部门需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全面推进。相较于其他区域,首先在经济上,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深厚,加之政府部门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类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无疑为多主体联动机制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撑与政策扶持。其次在技术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尤其是上海和浙江,作为全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的引领者,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的契机,相继推出的上海“ 一网通办” 、浙江“最多跑一次” 、江苏“不见面审批”和安徽“皖事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已成为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成功,推动了档案部门“异地查档、便民服务”项目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联动,为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奠定了合作基础。最后在教育和人才上,长三角图情档及文博学科高等教育体系完备,产教研融合程度高,能持续向档案工作领域输送优秀人才。并且随着长三角地区在青年人才招引方面不断发力,三省一市间人才自由流动机制得以完善,各类新政策、新举措为建设长三角地区人才高地夯实基础,更将为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和顶层规划注入创新活力。因此,本文依据“十四五”档案事业规划的战略要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层面对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顶层规划框架进行了构想(如图1所示),旨在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开发在服务中心大局和人民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
3.1 区域多主体联动机制
协同开发模式下,为了获取足够的档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有必要建立长三角区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多主体联动机制。
3ObS8YMN5PGZ93MrMc2YCQ==多元主体的合作基于目标的一致性,而其共同目标往往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明确这一目标有助于保持成员间更紧密的联系,为项目共同体的一致性和有序性奠定基础。[15]对长三角地区而言,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项目是基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深厚历史渊源背景下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不仅体现在对红色历史的共同尊重和传承上,也体现在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追求上。通过协同开发,各主体能够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通过合作,各主体能够共同面对和解决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从各个主体来看,档案部门作为协同开发项目的核心协调者,承担着资源整合、项目指导、实施监督、效果评估和成果推广等关键职责。长三角地区的档案部门应发挥各自的地缘优势和专业能力,共同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创新应用。通过建立平等合作的框架,各档案部门能够相互促进,形成区域内的协同效应,共同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质量和利用效率;其他文博机构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则应积极配合,通过与档案部门的紧密合作,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专业见解,从地方或场馆特色出发提炼出小众且别具地域特色的开发视角,为整体开发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增强红色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开发中扮演着智库和教育者的角色。专家学者和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实践活动和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特色视角。企业部门,包括技术承包商和文化产业公司,在协同开发中扮演着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的角色。通过与档案部门的合作,企业不仅能够为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能够推动红色档案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公众作为信息生产、传播和接收的主体,在协同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参与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共享,公众不仅能够直接贡献于红色档案资源的丰富性,还能够通过众包等形式,增强项目的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3.2 资源多维度整合机制
通过建立红色档案资源多维度整合机制,可以将分散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系统化、有序化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红色档案资源体系,有助于提升红色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挖掘,使得档案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具体来看,资源多维度整合机制需要明确和把控好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明确红色档案资源的多维度整合思路。在物理学和哲学领域,“维”指的是独立的时空坐标数量[16],从低维到高维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立体的过程。将“维”的概念应用于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研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类比:“点”代表单个纸质文献、图片、音视频、实物等红色档案,或其数字化、数据化的存储形式及元数据,如上海地委兼区委会议记录及其元数据。“线”则是由反映同一红色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群体组织等实体对象的所有档案资源组成,如共青团创始人之一施存统的人物资料、文章专著等档案集合,这些单一联系是协同开发中档案资源采集和挖掘的关键线索。“面”是由不同实体相互关联形成的多元关系网络,如以早期共产党人陈望道为中心,其首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其参与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任教的复旦大学、其倡导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等都是其档案资源网络的重要节点。这些关系网络聚合而成的档案资源是协同开发项目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来源。 “立体”则是由不同面组合而成,反映具体革命历史主题的所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组合展现长三角红色革命历史的全貌,如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长三角地区的“三罢”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都是该主题下的不同方面,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准备和思想基础。此外,立体化在传播领域也指多感官的传达与接收,这是档案资源整合阶段需要考虑的,应重视档案类型的多样化,为后续开发提供丰富素材。协同开发模式下,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多维度整合有助于完善红色历史的宏观叙事和细节描绘。
其次,把控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细节。面对长三角地区大量且分散的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项目应设立专门的档案鉴定环节,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证据性。这包括对档案的来源、内容、形式进行严格审查,以及对其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进行评估。同时,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遵循技术规范,加强档案数据的开发与共享,以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保护档案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确保在数字化和共享过程中不失真、不丢失重要信息。
最后,为了确保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应建立完善的档案数字化和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处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可以为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和研究,还能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3.3 服务多层次推进机制
档案开发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向用户提供高效、知识化、个性化的利用服务。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对已知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意识的组织和加工,重点在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纂、展示和传播。然而,这种开发方式往往缺乏深层次的关联和细致入微的挖掘,属于较为浅层的开发。[17]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档案利用服务的需求趋向高效化、知识化和个性化。因此,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拓展其数据价值和知识价值变得尤为重要。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并不是要立即摒弃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而是主张循序渐进、持续深化,根据资源特点和地方实际情况,推进针对不同人群、场域、平台等多层次的档案利用服务机制。
首先,目前档案部门提供利用服务的主要场所仍是线下场馆和微信公众号等。档案从显性价值向隐性价值转化所需的技术、平台或场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基于现实原因,理想的协同开发配套设施和要素无法一蹴而就,各省市仍需“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模式是探索协同开发工作路径中成本最低、最便捷的初步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各省市明确协作流程,还有利于发现和解决现有问题。
其次,在协同开发模式下提供信息或知识服务时,应当重视用户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用户个人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浏览日志(如搜索记录、登录频次、阅览时长等)、意见反馈(如建议意见、个性化需求等)等数据信息,可以准确把握用户的社会背景、兴趣偏好和信息行为,从而勾勒出用户画像、分析用户需求并改善用户体验。
最后,协同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主动甚至超前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档案知识服务。基于初步协作经验的总结和用户隐性需求的分析,可以依托分词标引、聚类分析、本体构建、语义网络等技术或方法对红色档案资源进行知识挖掘与聚合、组织与表达。这样可以从大量的档案信息或数据中提炼出隐性知识。例如,通过梳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五卅运动、八七会议、无产者社与《共产党》刊物等红色档案资料,可以提取出关键人物陈独秀的相关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其相关档案信息或数据,可以完整地描绘出他的生平。社会以往对他的评价多为负面,但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不仅可以给予他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更能从他的生平中总结革命经验,并凝练出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自我革命的精神特质。
3.4 成果多领域共享机制
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它体现了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从自发到自觉、从独立到协同的转变。不同领域的社会主体因其特定的需求或职能,成为协同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它们不仅是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贡献者,也应当是协同开发成果的受益者。通过建立惠及多个领域的成果共享机制,可以促进多元主体与协同开发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合作的可持续。
在教育领域,长三角的红色档案资源是当地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素材。在协同开发模式下,更加鲜活、多样的红色档案资源将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对于档案学、文博、计算机等学科,协同开发项目不仅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发挥其科研教学价值,还可以促进跨专业对话,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进而助力新文科建设。
在党史与政策研究领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档案资源是探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执政兴国先进思想和政治理念的第一手珍贵资料。长三角地区作为党的孕育、诞生与发展的亲历者,协同开发模式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库能为相关研究机构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解读国家宏观政策提供详细的档案史料支撑。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除了档案馆之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同样承担着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这些图博机构作为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主要参与主体,其过程参与和资源共享将为图书馆的红色阅读推广、博物馆的红色主题参观等活动提供前期积累和全新视角。
在旅游领域,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将为区域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提供多角度的思路。随着长三角生活圈的不断完善,区域跨省旅游变得更加便捷。旅游的核心是文化,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文化体验。长三角红色文化深厚悠久,红色旅游应当突破传统框架,展现新的活力。早在2021年,上海便推出了市内的十条红色旅游线路,全面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同年,上海至嘉兴的“南湖·1921”红色旅游专列的开通,开启了跨省市红色主题旅游的新篇章。
在影视产业领域,近年来红色主旋律影视剧创作面临机遇与挑战。协同开发模式下高度组织聚合的档案资源不仅能帮助主创团队规划和实施选题,还能作为历史证据,提升角色设定、故事设计、场景道具以及演员表演等方面的真实感,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红色影视剧作品。
4 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实践方向
为了顺应当代科技社会发展、把握文化潮流趋势、凸显跨界融合优势,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利用应当在盘活长三角各省市红色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整合数字技术资源打造符合数据时代特征的红色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创作兼具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化特色及年轻人兴趣元素的区域联名文创,通过与各类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加强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同时进一步强化档案部门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建设新时代长三角红色档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并尝试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知识服务。
4.1 长三角红色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档案共享利用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支撑。高效的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依托需求导向、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系统安全的共享利用平台,该平台应当借鉴“前站后库”建设理念,以红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或知识库为共享利用网站或移动端平台的核心后台支撑。因此,协同开发需要重视档案数字化、数据化工作,加强档案数据采集、整合、处理、共享、利用等关键环节的管控,争取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精准的利用服务。不同于长三角民生档案异地查档项目,协同开发模式下红色档案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更倾向于选择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并非对民生档案的协同开发而是通过连接各省市档案数据站点以提供协同服务,后者则更强调对红色档案资源的集中开发与利用。平台建设过程中,对于红色档案数据资源的采集4Hoh3v+ZuX/FinaYOlaHT/3pTOAtyZxQvss0Uf4VJzg=与存储,应充分利用区域多主体联动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多路径汇聚档案数据资源,形成长三角红色档案共享利用资源池;对于红色档案数据资源的处理,应遵循资源多维度整合机制,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对相关资源进行主题分析、数据清洗、组织关联等,使得红色档案数据库有序化、知识化。此外,该平台可以在中国长三角网、中国红色文化网、“一网通办”等同步上线,借助它们进行平台推广,扩大用户基数,实现共享利用目标。
4.2 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创产品联名开发
“十四五”档案事业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是以档案中的历史文化元素为基础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兼有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通过设计、生产、销售与消费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18]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能够为区域特色红色文创产品的创作提供独到的设计思路、汇聚广泛的跨界资源、注入深刻的精神内涵。协同开发模式下,长三角档案部门应提升品牌意识,提升文创产品辨识度,可以围绕“初心始发地”“初心之源”等主题打造三省一市红色档案文创系列联名 IP,由此衍生各类文创周边,形成区域红色文创产品序列,营造品牌效应。从联名文创开发过程来看,应当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具体来说,在设计环节与高校、文创公司、个人艺术家等主体积极联动,如广州市档案馆与广州大学设计系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档案之光”文创口罩以及近 40 个红色文创设计成果;在生产与推广环节则根据文创产品形式选择相应渠道,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如类似故宫文创等具有消费性质的产品一般既会在故宫博物院实地开设文创商店服务旅游人群,又会开通电商平台为线上故宫文化爱好者提供购买途径。
4.3 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矩阵打造
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应主动迎合融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打造区域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矩阵。一是建设自有平台主阵地,开拓第三方平台新高地。自有平台是指由长三角档案部门协同创建的以网站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档案资源共享利用平台,而第三方平台通常指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或移动 APP)为代表的涵盖社交、资讯、视频、社群、电商等功能的头部商业平台[19]。二是明晰平台特质,增强内容适配。资源网站以其内容存储、信息展示、资讯发布、知识交互等功能见长,因此在内容建设方面应凸显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信息性、知识性;以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移动 APP 为例,年轻人是主要用户群体,因此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化官方账号在内容创作上应洞察青年喜好,提升文化创意,以文化性、轻娱乐性为内容导向,比如拍摄红色文化短视频、微电影等,或以“跟红色人物过一周”为主题发布系列 Plog、Vlog。三是分析用户信息偏好,实现内容精准推送。如以信息内容推送为例,对于有档案或历史等学科背景的用户,可以推送类似长三角红色档案协同开发分析与解读等体现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或通过附加相关资讯链接引导用户进行进一步探索。
4.4 长三角红色档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近年来研学游、亲子游、党团日活动等是各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服务形式,但仍不免出现参观时形式主义、走马观花等现象,这也反映出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各类活动缺乏形式创新、内容创意。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将赋能区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当地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长三角红色档案文创产品反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挥联名文创品牌效应。如在保证不违背红色档案精神内核的前提下,通过开发红色档案故事拼图等文创,设置“红色档案碎片寻踪”等能够串联长三角某一主题红色故事的互动教育游戏。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复苏,“轨道上的长三角”缩短了三省一市人民之间的距离,打卡式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因此长三角各省市红色档案教育基地应以此为契机增强彼此教育内容的连续性、递进性,引导参观者通过游览相关场馆才能揭开长三角红色历史的完整面貌,同时设置一定的打卡激励措施,如赠送限量联名文创、颁布荣誉证书等。此外,应当为高校红色社会实践提供更多便利,让青年学生在实地寻访与调研中参与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并形成优秀的项目成果,为长三角红色档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输入源源不断、可持续的内容源泉。
4.5 长三角红色档案知识智慧化场景服务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方法赋予城市管理、社会建设等“智慧化”特征。2021 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20]虽然应用“智慧”一词的领域很多,但其核心都是信息技术应用,实质均为信息集成与使用,一致的目标是“为民众营造多样化的智慧生活方式”[21]。知识智慧化场景服务是长三角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重要价值表现。具体的服务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一是知识问答。为了满足人们智慧化、便捷化、定制化的知识文化需求,发挥长三角前沿科技创新活力,可以探索构建以长三角红色档案全文数据库为深度学习数据来源,并具有恰当训练模型的长三角红色档案知识智慧问答机器。但需注意此类人工智能仍存在诸多局限,且不免要面对社会道德与伦理的挑战,更何况红色档案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因此倘若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对此付诸实践,则应优先采用监督式机器学习技术,即通过知识图谱、分词标引等技术提前对数据进行标记,从而更好地衡量和监督算法的准确性。二是知识体验。近两年“沉浸式”以其多感观参与、全景式体验、动态化交互等特点跻身成为最热门的新型业态之一,其中广受人们关注的“元宇宙”也被囊括其中。目前长三角部分档案部门已经引入 VR、MR、AR、UI 交互等数字技术打造网上展厅,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云观展体验,如上海市、江苏省档案馆上线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网上展厅”就是利用多个VR全景图以及过渡平滑交互技术,铺设渐进式的虚拟现实。但此类实践仍存在用户融入度不够、场景真实感不足等缺陷,伴随数字孪生技术、元宇宙概念的发展,长三角红色档案部门可以探索搭建一个遵循档案史实、应用有关技术打造的长三角红色革命历史“元宇宙”,复原红色革命故事场景,给予用户“无名角色”参与其中,与英雄人物感同身受,提升用户场景感知,从而强化其对红色历史的印象与理解。
5 结 语
当前,我国正持续努力推进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档案资源作为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斗精神的重要素材,其开发工作应当与区域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同频共振。因此,作为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长三角可以以其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实践与理论研究,为其他区域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借鉴。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能力有限和研究时间的不足,导致调研单位的数量偏少,在具体的数据调研与统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持续关注长三角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并据此调整与完善研究内容,以期为相关领域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面向数字政府建设的数字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项目编号:23CTQ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贡献说明
唐长乐:提出论文选题,设计论文框架,撰写审定论文;姚兴荣:收集素材、数据,撰写修改论文。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3-04-11].http://www.gov.cn/ 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3-04-12].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2/ content_5691 759.htm.
[3]李美佳,肖健.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24(2):58-61.
[4]范桂红.数字记忆视域下高校红色档案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1(5):62-63.
[5]赵红颖,张卫东.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组织:数据化、情境化与故事化[J].档案与建设,2021(7):33-36.
[6]常大伟,程芊慧.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4(1):17-23.
[7]朱兰兰,段燕鸽.叙事理论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以大别山区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3(2):95-102.
[8]孙大东,张怡涵.基于事理图谱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3(5):73-80.
[9]周林兴,姜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叙事表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4):4-9.
[10]刘芮,卜昊昊.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场域分析和行动逻辑[J].档案学研究,2022(4):17-23.
[11]陈慧,刘赛楠,廖雪琴.全域旅游背景下红色档案资源全景式呈现模式探索——以洪湖市红色档案开发利用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3(4):108-117.
[12]周林兴,崔云萍.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探析——以长三角区域为分析对象[J].档案学通讯,2021(5):6.
[13]王向女,姚婧.“互联网+”时代长三角地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方向[J].档案与建设,2020(8):5-6.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 [2023-04-25]. 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 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15]聂勇浩,萧颖.红色口述档案采集与开发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J].档案学研究,2022(2):85-86.
[16]刘一玉.艺术设计教学中维度观念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8(5):136.
[17]金波,杨鹏,邢慧.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共享利用探析[J].情报科学,2023(6):9-16.
[18]支凤稳, 刘小曼, 冀静晓.基于概念格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分析[J].档案学研究,2021(1):121-122.
[19]何锋.重构主流媒体垂直类融合传播矩阵价值[J].传媒,2022(20):24-25,2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EB/ OL].[2024-06-07].https://www.gov.cn/ 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1]王杰.智慧城市背景下园林数字档案室建设的现状与实施策略分析[J].档案管理,2022(5):101-102.
(责任编辑:孙 洁 陈 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