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崇德•厚生
2024-11-01王方华
近段时间,成为国内社会舆论焦点的事件,莫过于《新京报》揭示的危及食品安全、让人不寒而栗的煤油和食用油罐装同一油罐车运输的黑幕。这一危及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和发酵,使人又想起了过往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从三聚氰胺到土坑酸菜,从瘦肉精到敌敌畏海参……每一件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危及食品安全的事件屡屡发生,已成为一个必须着力解决的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因此,有作者写文发问:“我们的发展缺失了什么?”(刘树鹏《通向远方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亟须回答与纠正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每年3 ·15,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黑事件中,事关食品安全的事件从不缺席。何以?是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还是缺了监管?如果说法律,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如果说监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监管队伍。显然,两者均不是。那么,危及食品安全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社会到底缺失了什么呢?笔者认为食品安全危机源于道德失守,是经营者缺失了为人的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人的“本性”。“本性”为何?是“善也”。《三字经》开明宗义:“人之初,性本善”。故“本性”也可称之为“初心”,以善为本的“初心”。这是人的精神内核,也就是为人之“魂”。一个缺失人之“魂”的企业,如同缺失了精神支柱,只会让企业经营误入歧途。古人称之为:人心之“危”。清初鸿儒李顒在《二曲集》中指出:“人之病痛各别,或在声色,或在货利,或在名高,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种种受病,不一而定”。从“人心”的种种受病来看,“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王阳明《重修三阴县学记》)。那么,如何克服“人心杂危”?王阳明援引并解释了克服“人心杂危”的“心学”精义16字“心传”。此“心传”对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治理,包括抑止食品安全事件,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心传”的16字精义出自《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传”是阳明心学的源头。这与笔者倡导的“心·管理”的初衷完全吻合。笔者倡导的“心·管理”核心要义是“心有道,道入心,心道归元”(《路标·中国企业家精神》)。“归元”即回归人的本有之心即初心,或谓“道心”。
王阳明在《重修三阴县学记》中,对心学源头“16字心传”做了精妙解读。他说:“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并将此16字心传解读为八大要点:道心、人心、修心、治国。其中,第一是“道心”。他说:“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在这里,王阳明讲的“道心”指的是人的本有之心。它具有天命之性、自然之性,未夹杂人的贪欲(“为杂于人”) 。“道心”的发用是顺其本有之天性——善良、恻隐等。“道心”的特点是无声无息、无气味,虚空微妙而广大无边。“道心”是诚实的源头,修持道心的人不作“伪”。诚实不作“伪”对于欺世盗名、坑蒙拐骗而言是当头“棒喝”。
第二,人心。“人心”指的是人的本有之心夹杂了人的贪欲(“杂于人”)。“人心”的特点是危险难安(“杂于人而危矣”)。王阳明说:“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故夹杂贪欲的“人心”是作伪的发端(“伪之端矣”)。
第三,修心。“修心”指的是修持道心。王阳明说:“惟一者,一于道心也”,即专注于修持道心;“惟精”就是修持道心要纯粹,不能夹杂人的贪欲(“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
第四,治国。对于阳明心学而言,修持道心的目的在于治国。王阳明认为,“允执厥中”就是以道心治国,忠实地执行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不夹杂人的私心物欲,即所言“一于道心而不息,道无不中”。如果夹杂了私心物欲,必然偏离“中正之道”。王阳明指出,行中正之道的行为出自道心,出自人的良知,偏倚的行为则出自夹杂的人心,出自人的私欲。
从上古的“16字心传”到阳明心学,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心复杂、易变、难测,治理者要体察民心、修持道心、严守中道方能治理好天下。这一条,对当今的企业管理,对社会上各种治理机构的治理者,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要回答“我们的发展缺失了什么”,可以说,缺失了道心(以善为本的初心)、修心与治理,进而缺失了中华文化精神的要义。
中华文化精神的要义是“崇德至善”,食品安全危机源于“崇德至善”的失守。因此,亟须重塑中华文化精神要义,要让崇尚道德,推崇德行的精神转化为亿万群众、特别是经营者的生动实践,在企业乃至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崇德”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源头之一。《周易·易辞下》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强调了精研道义,理解崇德是为了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方式,来体现尊崇道德,实现社会道德的宏扬。“崇德”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通过深入理解道德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仅个人能够实现自我提升,也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张岱年的《中国文化精神》认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刚健有为;贵和执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用《易经》中的两句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将这两句话进一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认为,这八个字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文化精神的精髓。
张岱年总结的“崇德利用”,表达的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统一,具体表现为“正德”(提高品德)、“利用”(尽物之用)、“厚生”(丰足生活),三事并重,目的是“惟和”。其言早在《书·大禹谟》中已记载,并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精神最早的思想源头,表达的是一种治国的理念,即通过正人之德、尽物之用,达到使人们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目的(厚生)。遗憾的是正德也好,厚生也罢,在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等事件中缺失了。并因缺失“正德”而危“厚生”,再一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因此,笔者从心·管理的视角呼吁企业乃至全社会的“修心”和“正德”。
“修心”“正德”先从理解“道”的意义开始,“道”为“德”之基。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其中有“象”,“象”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正德”即是“惟道是从”。德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在道与德的关系上,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以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或可称之为“德性”,也就表现了“道”的“德”。在人类社会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理解“道”的意义就在于:“修心”“得道”,“崇德”“明德”“修德”。
崇德、明德、修德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德、明德、修德的目的是坚守人的本性,即“至善”之初心,自强不息,德行天下,造福于人类社会(厚生)。崇德、明德、修德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和谐发展的理念与行动。
首先,崇德。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固,国无德不兴。这是为人之本,从业经营之根,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它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德,体现“以德为先”“德行天下”的理念和行为。
其次,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对个人、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要承担的责任。就企业而言,它要求企业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遵守公共道德,严格要求企业的德行。这是对企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
最后,修德。“修德”一词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释为修养德行,行善积德。它具体含义是,通过修养德行、行善积德,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素质。修德对企业而言,是企业文明进步的标志,企业无德则是缺乏信任和自我毁灭的表现。
崇德、明德、修德共同构成了个人、企业乃至民族、社会道德养成的必修课。它们分别强调了推崇高尚品德、明确道德责任以及修养德行的重要性,是中华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只有崇德在心,才能正德“厚生”,使人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厚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民众生活水平越高,社会环境、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就越强。这种稳定和凝聚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