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2024-11-01卢春霞王永奎黄可
摘 要: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调查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情况,可发现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存在游戏时间不足、游戏材料不适宜、游戏类型单一、缺乏本地特色、教师指导能力有限、游戏评价缺失等问题。为提高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质量,幼儿园可采取优化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丰富建构游戏主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建构游戏、提高幼儿教师理论素养和游戏指导能力等对策。
关键词: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建构游戏;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5-0032-05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在经历从有质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作为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1]。从现阶段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边境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边境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缓慢。为提高边境地区教育质量,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广西边境地区6个以上县(市、区)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九部门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列为主要目标,提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推进科学保教”。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必须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
本研究选取广西边境地区龙州县农村地区A幼儿园、大新县农村地区B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派研究人员分别进入A、B两所幼儿园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观察,采取目的性抽样方式,抽取两所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作为研究内容,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建构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共收集到56个幼儿建构游戏活动案例。研究人员根据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情况,分析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建构游戏质量的对策。
一、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主要问题
(一)游戏频次低,幼儿游戏时间不足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A、B两所幼儿园均存在建构游戏频次低、幼儿游戏时间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次数比较少。在6个班级中,只有3个班级每日开展一次建构游戏,另外3个班级均没有做到每日开展一次建构游戏。研究人员与幼儿教师访谈发现,幼儿教师通常把建构游戏视为集体游戏活动,即班级全体幼儿参加同一种建构游戏,这是造成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次数少的主要原因。二是建构游戏时间被其他活动占用。幼儿园班级一日活动表设置了上午、下午各30分钟区域活动时间。从时间安排看,幼儿拥有足够的游戏时间。但实际上,幼儿教师通常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幼儿阅读绘本,没有给予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的机会。
(二)游戏材料不适宜,难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幼儿建构游戏主要在班级室内建构区开展,本文主要讨论班级室内建构游戏材料。研究人员对A、B两所幼儿园6个班级室内建构游戏材料进行清点,结合观察结果发现,建构游戏材料存在辅助材料不足、材料投放无年龄差异、材料与幼儿的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难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如,A幼儿园3个班级均没有投放游戏辅助材料o7WzvN+m2ZXfmdQXl/p/4HxRZloavlJCUcIBslQnNS4=,B幼儿园仅投放安全帽这一游戏辅助材料,建构游戏材料种类少。游戏辅助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利用建构物进行象征性游戏的兴趣,丰富想象力和游戏主题[2]。游戏材料呈同质性,材料投放无年龄差异,造成小班、中班、大班建构游戏材料重合率比较高。如,A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材料泡沫花重复出现在中班、大班教室。中班、大班幼儿适合使用低结构材料开展建构游戏,小班幼儿适合使用高结构材料开展建构游戏,可见,泡沫花这种高结构材料不宜投放在中班、大班游戏区域。游戏材料与幼儿的需求不匹配,表现为游戏材料种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这不利于幼儿开展建构游戏。如,大班教室建构区积木种类少,大多数是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的实心积木。大班幼儿建构技能日趋成熟,在建构游戏中需要用到中空积木、不规则积木,但边境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经费紧张,投放的建构游戏材料种类有限。
(三)游戏类型单一,幼儿建构能力有待提升
在56个幼儿建构游戏案例中,有55个建构作品为幼儿自主完成搭建,即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完成建构任务,只有1个建构作品为幼儿模拟搭建完成。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积木搭建主要分为自由搭建、模拟搭建和命题搭建三种类型,其中模拟搭建和命题搭建需要幼儿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中班、大班幼儿模拟搭建、命题搭建的水平要高于自由搭建,原因是引导性游戏有教师的支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帮助幼儿解决问题[3]。在自由搭建积木游戏中,幼儿设计的建构游戏主题基本上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还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只会根据事物的外形进行搭建,建构能力比较低。关于建构游戏搭建类型这个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建构游戏就是为幼儿提供材料,让他们自由搭建”,有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命题搭建是什么”。这表明,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建构游戏理论知识不足,对建构游戏的认识不到位。
(四)没有挖掘乡土自然资源,建构游戏主题不够丰富
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地区自然资源,可以丰富农村地区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和建构游戏主题。分析A、B两所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情况可知,无论是游戏材料还是游戏主题,与其他幼儿园差别不大,缺乏边境农村特色。A、B两所幼儿园投放的建构游戏材料都是商业化成品,没有挖掘乡土自然资源,缺少自然材料如小石头、竹子等低结构材料。在建构游戏主题方面,幼儿建构的作品集中在房子、游乐场、高楼、飞机等常见事物,并未出现与当地特色建筑或特色物产相关的作品,如大新县壮族人的传统民居“干栏楼”、龙州县历史古迹小连城、壮族天琴乐器等。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乡土自然资源是幼儿园建构游戏的重要资源,边境农村地区幼儿园要善于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丰富建构游戏的材料和主题。
(五)教师游戏指导能力有限,游戏评价缺失
在幼儿开展建构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很少观察到幼儿教师的指导行为和评价,仅有5次游戏指导和3次游戏评价。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与幼儿教师进行了交流。有的教师表示:“游戏就是让幼儿自己玩,我们在一旁看着,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就行。”有的教师表示:“有时候我也想给幼儿指导,但我自己不会玩这个游戏,没办法指导他们。”可见,部分幼儿教师过于放大幼儿游戏自主性,认为自主等于放手,不需要进行游戏指导;有的教师则是有心无力,缺乏游戏指导能力。与幼儿教师交流可知,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的评价也比较少。幼儿结束游戏后,教师要求幼儿整理游戏材料,随后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并没有对幼儿的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果进行评价,认为评价可有可无。游戏指导和评价的缺失,不利于幼儿提高建构游戏水平。
二、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提高建构游戏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为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活动提供保障
1.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确保幼儿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
充足的建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完成建构作品的重要条件。解决幼儿建构游戏时间不足的问题,幼儿教师应当坚持幼儿自主游戏的原则,把游戏的选择权交还给幼儿,不要剥夺幼儿建构游戏的时间。幼儿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确保幼儿拥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如,在生活活动环节,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区别管理”对策,允许进餐速度快的幼儿先行进入区域活动,自由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幼儿教师要善于安排一日活动中的零散时间,让幼儿自由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如,中班幼儿至少需要20分钟时间完成积木搭建任务[4],因此,如果有30分钟过渡时间,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入建构区开展建构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使用小型积木或积塑材料开展桌面建构游戏活动,保证幼儿每日拥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建构游戏活动。
2.投放合适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兴趣
建构游戏材料的适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游戏材料数量充足;二是游戏材料种类多样,既有基本材料,也有辅助材料;三是游戏材料要有层次,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需要。解决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游戏材料不适宜的问题,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一是重新分配幼儿园里的游戏材料,减少班级游戏材料数量差距,确保每个班级的积木材料数量达到200块的基本标准[5]。二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丰富游戏材料类型,增加游戏材料数量,突出游戏材料的层次性。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能力低,不适合操作难度较大的连接组合,教师不宜投放泡沫花这一类型的游戏材料。大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师可以多投放泡沫花这一类型的游戏材料,供幼儿使用。在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上,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建构作品比较简单的特点,适当增加游戏材料的数量、减少游戏材料的种类;根据中班、大班幼儿能够建构有创意的作品的特点,提供种类丰富、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三是合理利用废旧游戏材料。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经费紧张,很难一次性补充数量充足的成品建构游戏材料,教师可以投放废旧物品如纸箱、易拉罐、瓶盖、卷纸芯等低结构材料,丰富游戏材料种类。如,B幼儿园在建构区投放一次性纸杯就是成本低且容易获取的低结构材料。一次性纸杯玩法多样,幼儿可以用它来搭建多种多样的作品。四是合理利用其他区域游戏材料,丰富辅助材料。如,幼儿可以使用美工区的纸和笔设计建构作品图,可以使用角色区的玩偶、仿真食品玩具、餐具玩具等丰富建构作品内容。因此,在辅助材料少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允许幼儿合理使用其他活动区域的材料开展建构游戏。
(二)优化路径,丰富幼儿建构游戏主题
1.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开展模拟搭建游戏
模拟搭建指的是幼儿复刻参照物的一种搭建活动,包括对建构物的模拟、对建构图纸的模拟、对实物玩具等形象的模拟、对物体形象图(照片、图画)的模拟等。在模拟搭建活动中,幼儿更容易呈现出较高的建构水平[6]。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经常接触的玩具、物品、建筑物等作为参照物,开展模拟搭建活动。不同年龄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建构水平不同,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参照物。如:为小班幼儿提供已完成的建构作品,为中班幼儿提供建构物模型、建构作品范例,为大班幼儿提供建构物模型、建构作品照片、建构物照片等。提供的参照物必须结构清晰,必要时为幼儿讲解参照物的结构特征。
2.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命题搭建游戏
命题搭建指的是教师设计建构游戏主题,幼儿发挥想象搭建作品,它具有目标明确、协商讨论、共同制订计划的特点,比较适合中班、大班幼儿。在命题搭建游戏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幼儿喜爱的建构游戏主题。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建构游戏主题,与同伴协商讨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完成作品。在整个命题搭建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建构目标明确,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发现一只趴在树底下的七星瓢虫,于是想为这只七星瓢虫建造小房子。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主题为“小瓢虫的家”建构游戏,幼儿很喜欢这个游戏,主动参加命题搭建活动。
3.结合班级主题课程,拓展建构游戏主题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是一体的、互融的,教育中有游戏,游戏中有教育[7]。主题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围绕一个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主题课程强调幼儿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探索、实践、反思等方式,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幼儿教师在开展建构游戏时,可以结合幼儿园主题课程或班级主题课程,设计建构游戏主题,也可以把建构游戏融入班级主题课程,丰富建构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如:在“花园的秘密”班级主题课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花园”这一建筑物,结合班级主题课程,开展主题为“我们的花园”的建构游戏活动;在“动物音乐会”班级主题课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会”这一主题元素,开展主题为“动物音乐厅”的建构游戏活动。
(三)合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
1.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建立游戏资源库
乡土文化是发端并积淀于特定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资源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8]。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经费紧张,建构游戏材料种类单一,数量不足,不利于幼儿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建立乡土文化资源库,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运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建构游戏活动。
2.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
乡土文化资源按照存在形态划分,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具有典型、可识别性特征,包括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包含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术、村落营造理念等[9]。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可以按照乡土文化资源的分类,寻找适宜的乡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乡土自然资源如石头、竹子、木头等低结构材料,经过加工、清洗、消毒,既可以作为建构游戏基本材料,也可以作为建构游戏辅助材料,玩法多样,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使用。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建构游戏主题,将乡土文化资源中的乡土建筑、历史遗迹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丰富建构游戏主题,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感受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学习与培训,提高幼儿教师游戏指导能力
1.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
调研结果显示,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建构游戏活动时,出现了人为剥夺幼儿游戏时间、教师游戏指导缺位的现象,这表明幼儿教师存在建构游戏观念偏差、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要提高幼儿建构游戏质量,幼儿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提高理论素养。要提高幼儿教师理论素养,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首先,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要求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其次,幼儿园要收集与幼儿建构游戏相关的课程资源,组织幼儿教师集中学习,使幼儿教师形成正确的游戏观念,拓宽知识面。
2.转变角色,给予幼儿游戏指导
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游戏指导并不冲突,幼儿教师要转变“游戏就是让幼儿自己玩”的错误观念。在幼儿建构游戏中,幼儿教师是观察者、指导者,必要时还可以成为合作者。首先,幼儿教师是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者,要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者,可根据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情况适时介入,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幼儿教师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合作者。当幼儿搭建的作品比较复杂且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时,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合作完成游戏。幼儿教师在转变角色的同时,应当掌握游戏指导策略,适时给予幼儿游戏指导和建议。如,教师要观察幼儿建构游戏的过程,判断幼儿是否能够解决问题,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幼儿建构游戏指导方式主要有言语指导、非言语指导、言语指导与非言语指导相结合三种,其中言语指导是指教师以言语为媒介,对幼儿进行指导,包括发问、提示、鼓励、赞扬;非言语指导是指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动作等非言语手段对幼HLc8vsOInhfYO4+NIXW83g==儿进行指导;言语指导与非言语指导相结合指的是教师同时运用言语指导和非言语指导。在幼儿建构游戏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宜的游戏指导方式。
(五)建立教研团队,提高幼儿教师综合能力
1.与高等院校合作,提高幼儿教师教研水平
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要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不仅需要内部建设,而且需要外界帮扶。幼儿园可以与所在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教研团队,依托高校师资力量,提高幼儿教师教研水平,做法如下。一是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打造一支稳定、优良的幼儿教师队伍[10]。高校教师团队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开展主题培训,培训内容为建构游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二是幼儿园邀请高校教师定期来园指导,参加幼儿园教研活动,现场诊断幼儿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给予幼儿教师教学指导,提高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三是幼儿园与高校教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推动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幼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师进行交流合作,丰富实践经验
幼儿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纠正错误的游戏教学观念,丰富游戏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丰富幼儿教师的实践经验。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提高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幼儿园可以邀请学前教育专家来园开展专题讲座,拓宽幼儿教师的知识面,还可以定期安排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或者到合作幼儿园跟岗学习,在学习交流中积累经验,提高游戏指导能力。幼儿教师跟岗学习结束,要与同事分享学习心得,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梯度教研活动
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大多数幼儿教师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专业素养低,缺乏建构游戏指导能力。幼儿园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梯度教研活动,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做法如下。一是定期组织全园幼儿教师开展第一梯度教研活动,学习理论知识,分享实践经验。二是组织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开展第二梯度教研活动,定期围绕幼儿建构游戏话题展开讨论,丰富幼儿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任教同一班级的幼儿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第三梯度教研活动。幼儿教师共同分析班级幼儿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和游戏指导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不同梯度的教研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游戏指导能力。
目前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存在诸多不足,提高幼儿园建构游戏质量,可以从优化建构游戏环境、丰富建构游戏主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建构游戏、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助力幼儿提高建构游戏水平。幼儿教师要不断优化建构游戏设计,提高游戏指导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建构游戏质量。
参考文献
[1]侯莉敏,刘倩.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23(6):1-10.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2.
[3]杨琼.不同搭建类型下儿童积木建构游戏发展水平[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6):76-83.
[4]张莹,华爱华.游戏时长对幼儿积木游戏行为与作品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2):36-43.
[5]潘月娟,刘焱,杨晓丽.幼儿园玩教具m8nEVKg+qEMACDf/YvRdRA==配备规范的内容与实效分析:以积木配备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6(7):13-21.
[6]孟奕彤,索长清,高一波.建构游戏对3-6岁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早期教育,2020(9):37-43.
[7]王金娜.游戏论视角下教育的存在方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2):69-72.
[8]谢治菊.转型期我国乡土文化的断裂与乡土教育的复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6-161.
[9]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69-74.
[10]黄琼仪,李静.深扎国门教育之根:探索广西边境学前教育发展之道[J].贵州民族研究,2022(1):186-190.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STEAM理念下广西边境农村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本土实践”(2022KY0741)、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专项重点课题“桂西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研究”(2023ZJY969)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欧孔群)
作者简介:卢春霞,1994年生,广西博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王永奎,1994年生,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黄可,1985年生,广西龙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