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葡萄酒文化与酒神信仰
2024-10-31黄晨晨
【摘要】葡萄与葡萄酒最早兴起于西亚北非地区,葡萄酒酿造技术的革新促进了饮酒之风的兴盛,过滤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葡萄酒的口感。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8世纪左右,腓尼基人在地中海的商贸活动繁荣,葡萄与葡萄酒由此传入爱琴海地区。踩碎葡萄、暴晒葡萄是古希腊主要的葡萄原料加工技术。古希腊人口味独特,他们通常会在葡萄酒中添加水、蜂蜜等。葡萄酒也是一味治病的良药。饮酒之风的盛行也促进了狄奥尼索斯信仰的发展,酒神节上的各种悲喜剧表演又进一步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葡萄酒;古希腊;狄奥尼索斯
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葡萄酒一方面带给人欢愉,一方面又使人迷狂,甚至导致不可挽救的悲剧。古希腊人对葡萄酒可以说是又爱又惧。但葡萄酒也极大地刺激了古希腊人的艺术细胞,悲喜剧就源于古希腊人对狄奥尼索斯的崇拜,尼采就认为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共同构成了古希腊的艺术之源。本文拟从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希腊、古希腊人对葡萄酒的发展、古希腊人饮用葡萄酒的情景以及酒神信仰等方面对古希腊时期的葡萄酒文化试作探讨。
一、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酒酿造技术的传播
葡萄种植历史悠久,1969年考古学家在大马士革发现了约八千年前的葡萄种子。在已经发现的苏美尔乌鲁卡基王朝的楔形文字中记载了葡萄的种植。古埃及的壁画中也发现了埃及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以葡萄作为祭祀之物,葡萄被古埃及和苏美尔人视为生命之树。
葡萄出现后,人们开始研究葡萄的功用,葡萄酒随之出现。古代近东地区的居民多食羊肉等肉类食物,对胃的负担过重,且会导致胆固醇增高,从而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近东地区居民在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下,逐渐发现用葡萄酿造的酒有利于缓解胃部压力,葡萄酒逐渐得到开发。若以当今健康科学来解释此现象,这是因为葡萄果皮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它可以保护心脏,此外葡萄酒是碱性饮品,而羊肉是酸性食物,二者可酸碱中和,从而降低人体的胆固醇。总之古人已逐渐发现葡萄酒有利于身体健康。
最早的葡萄酒可能是将葡萄捣碎然后连皮带肉与汁水共同饮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葡萄酒酿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革新——人们使用光脚踩踏葡萄,又将压碎的葡萄装进布袋里,双手朝相反方向向扭动,将其中汁水挤压出来。[1]24这种对葡萄酒的过滤使葡萄酒的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近东地区的居民将这种过滤后的葡萄酒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待其发酵完成后又进行二次过滤,葡萄酒也因此变得更加晶莹剔透。
葡萄酒酿造技术的革新推动了葡萄酒的流行。在埃及新王国时期以后,埃及人已经开始大量饮用葡萄酒了。《汉谟拉比法典》中的108—111条还对酒的买卖作了相关规定:酒的买卖一般可用谷物交换,若不用谷物,那么酒与谷价应保持一定的定率,若卖酒妇抬高酒价,则会被“投之于水”;此外,若卖酒妇卖酒给犯人,则会被“处死”;神女若开酒馆或饮酒则会被“焚死”;酒妇若赊卖酒水,回收谷物时应低于酒价的六分之一。[2]50-51可见这一时期葡萄酒已成为主流的饮品。
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擅于经商,他们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十分活跃。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聪明的商业头脑,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星星点点的殖民城市。希罗多德记载道:“盖斐拉人是和卡德摩斯一道来的腓尼基人,他们定居在雅典这个地方,把许多知识带给了希腊人。”[3]369这些知识可能包括葡萄栽培技术与葡萄酒酿造技术。
希腊的土壤条件较差,但其气候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希腊一座座山与平原相间,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葡萄却能在此地形中种植。且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导致植物根系不发达,葡萄在希腊生长树势衰弱,但希腊的葡萄果实却因此颜色更深,味道更可口。葡萄喜光喜温耐旱,希腊全年日照丰富,充足的光照使葡萄果实更加丰硕。希腊葡萄种植因此逐渐发展。
希腊人为了换取谷物,用葡萄酿制成酒进行贸易活动,葡萄酒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希腊出现了暴晒葡萄的做法,这与贵腐葡萄酒的处理方法有类似之处。古希腊人掀起了葡萄酒饮用之风,酒神崇拜也从北非埃及等地传入了希腊,并被希腊人改造成规范的狄奥尼索斯信仰。
狄奥尼索斯在公元前5世纪时传播到罗马,在罗马被称为巴克斯。在布匿战争时期罗马元老院引入了希腊的祭神仪式,葡萄和葡萄酒也进入了罗马,罗马征服希腊后,酒神文化也在罗马传播。但在公元前186年,罗马元老院取缔了狄奥尼索斯信仰。罗马人最初保持着希腊人饮酒时兑水和添加各类食材的习惯,后逐渐饮用纯葡萄酒,随后还从高卢的凯尔特人处学习了木桶酿酒法,罗马的葡萄酒更加醇厚。罗马时期的葡萄酒已与当今的葡萄酒非常相似。
从葡萄酒一词的流变也能窥探到葡萄酒的传播历程。公元前14世纪左右赫梯的楔形文字中,“yainu”和“wiyanas”表示葡萄与葡萄酒,后来随着腓尼基人将其创造的字母文字向希腊传播,在希腊字母中又以“woinos”和“vino”的形式表示葡萄酒的含义,之后又经过一系列的演变逐渐变成了法语中的“wein”和英语中的“wine”。[1]41
葡萄和葡萄酒也从东地中海沿岸向东传播,又从中亚地区传入东亚。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时期,狄奥尼索斯传到了中亚和巴克特里亚地区,粟特地区也存在狄奥尼索斯信仰。[4]在公元前3世纪时,大宛、大夏、大月氏等地已开始种植葡萄,葡萄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时期传入伊犁河流域。
总之,葡萄和葡萄酒最早产生于西亚北非地区,后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在向欧洲的传播过程中,腓尼基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腊人、罗马人对葡萄酒的革新,奠定了葡萄酒文化的基础。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二、古希腊古典文献中的葡萄与葡萄酒
在克里特的克诺索斯“迷宫”中出土了陶制的高脚酒杯,还出土了大量的壶,可以推测此时的克里特人已经开始形成了饮酒的习惯。除了出土文物,古希腊的古典文献中记载了关于希腊人葡萄酒饮用的习惯、礼仪、药用价值、酿酒方式、对饮酒的看法等。
《荷马史诗》记载了大量与葡萄酒有关的内容,如多次提及阿伽门农在宴席上饮酒,以及祭祀活动前,也要准备好酒,酒主要被用于宴客、祭祀活动。盛酒的容器多为黄金杯和陶杯。《伊利亚特》记载了弗里基亚和佩达索斯盛产葡萄,并且提到了埃托利人在祭祀时,以肥沃的卡吕冬平原向众神祈求安康,这些土地“其中一半是丰收的葡萄园,一半是空旷的耕种地。”[5]209《奥德赛》中记载了奥德修斯用马戎送给他的用羊皮囊装着的暗色甜酒,把巨人波吕斐摩斯灌醉后戳瞎了他的眼睛。[6]164
《伊利亚特》记载了跛足神赫菲斯托斯为阿喀琉斯所制作的盾牌,在此盾牌上雕刻有葡萄园—— “用黄金雕刻,串串葡萄呈现深暗……只有一条曲折的小径通进园里,收获季节人们沿着它把葡萄采集。”[5]440赫西俄德在其《赫拉克勒斯之盾》中也提到了赫菲斯托斯为赫拉克勒斯所制作的盾牌:“一些人把镰刀拿在手里正在采葡萄,另一些人正在从农户种下的一排排果树那里用篮子背起乌黑闪亮又颗粒硕大的葡萄串,葡萄树用白银雕刻。另外一些人也在用篮子背葡萄,背后则是黄金雕刻的一排葡萄树,银质的树叶与茎秆颤抖着……上面结着沉甸甸的果实,黑黝黝的,只见这些人正在把葡萄踩烂,那些人正在酿酒。”[7]11-12
从对于盾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迈锡尼时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葡萄园,在葡萄园里有简单的分工,一部分人采集葡萄,一部分人运输葡萄,一部分人负责踩烂葡萄对葡萄进行加工,而另一些人则负责酿制。葡萄园被镌刻在盾牌上,并以黄金和白银加以修饰,这说明了葡萄酒已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受大家所推崇。
《奥德赛》中记载了一种新型的葡萄酒酿造方式:“有的葡萄被铺在一处晾干,受阳光暴晒。”[6]120希波克拉底也曾记载过此种暴晒法,其做法是将葡萄放入一个铜钵中,在晒葡萄时还需不停地搅拌均匀使其充分蒸发,“而后长时期暴晒稠厚如蜜”。[8]165这种晾晒法可让葡萄中多余的水分蒸发,从而得到浓厚的葡萄汁。这种酿酒方式与17世纪中叶兴起的“贵腐葡萄酒”在制作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贵腐葡萄酒通过风干的方式使葡萄皮破裂,其中水分蒸发后,葡萄充满酸味,用其榨成葡萄汁,再用其酿造葡萄酒,葡萄酒口味就会非常酸甜可口。[1]49荷马与希波克拉底所记载的暴晒法也能得到类似的效果。
古希腊人在喝葡萄酒时喜欢兑水。《奥德赛》中记载:“当他有意品尝这种红色的酒酿时,总要向杯里倒进二十倍清水掺和,一股极其浓郁的香气从杯里散出,怡悦人的心灵,令人难以自制。”[6]159因为总要兑水,所以希腊人的酒桌旁通常还会准备调酒缸。对于兑水的原因,希波克拉底提出:“未经稀释的葡萄酒,喝得量大,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8]13希波克拉底认为以兑水饮酒能够减少葡萄酒对大脑的不良作用。除了健康原因,还因为葡萄酒非常珍贵,为了能更多地享用葡萄酒,希腊人选择兑水。此外,为了区别于外来之人,以彰显身份的高贵,也会特意维持此习惯。除了掺水,希腊人还会掺海水、蜂蜜、橄榄油、小麦等。希腊人的味觉特殊,除了将葡萄酒当作药时,他们几乎不会饮用纯酒。比起酒的味道本身,他们更注重享受葡萄酒的特殊气味。
对希腊人来说,葡萄酒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希波克拉底曾在其著述中揶揄“既然同样开出大麦水、葡萄酒或蜂蜜酒的处方,那么好医生、差医生开的都一样,他们都开同样的药物,谈不上好坏”[8]96。希波克拉底不赞同此种做法。希波克拉底指出应对症下药,比如葡萄酒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营养,比如饮酒的习惯不能突然改变。
希波克拉底提出来了饮用葡萄酒时的一系列准则,指出“何时给急性病患者喝甜葡萄酒、浓葡萄酒、白葡萄酒、黑葡萄酒、蜂蜜酒、水或蜂蜜醋。”[8]106这些酒有各自不同的疗效:如甜葡萄酒利于通便和祛痰,但会导致肝脾肿大和胀气,白葡萄酒也有利于通便,白葡萄酒和黑葡萄酒可用于急性病。“葡萄酒越淡,对所有上半身器官和膀胱越无害”[8]106,在葡萄酒里加蜂蜜,能润肺止咳。可见,在希腊人的心目中,不同的葡萄酒,有不同的保健价值,饮用的原则也不一样。
葡萄酒还可用来浸染绷带、浸湿药膏搽剂,与其他药剂共同煎熬,或者可以当催吐剂。如在肛门出血时,可用纯黑葡萄酒与葡萄根皮煮后捣烂,或者在白葡萄酒中加入面粉混匀,或加毒芹籽捣烂,捣烂后即可热敷。[8]174
柏拉图的《会饮篇》记载了希腊人在饮酒时,酒席上还有笛女,但其酒宴的目的不是为了饮酒品舞,而是为了“谈论”,一群人坐在一起,边喝酒变高谈阔论,从悲喜剧到哲学。《会饮篇》中载“用一个大杯子从左传到右喝着酒”[9]84,也是其宴席上的饮酒礼仪。在希腊人的宴席上,通常是由仆人按照主人的要求以水调酒,再将调好的酒从左往右传,接着由宴席的主人举行奠酒仪式和颂神歌,以彰显文雅,而后众人再一起饮酒,在宴会上常有风雅的女艺人助兴。
因为饮酒之风的兴盛,许多人因过度饮酒而做出了许多荒唐之事,在人们心中逐渐兴起了“节制”的观念,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对饮酒提出建议:“18岁以下的少年完全禁止饮酒……30岁以下的年轻人适度饮酒……30岁的时候,他就应在公餐时尽情喝酒。”[10]56亚里士多德认为水酒(在水中加入一点点酒)、淡酒、混合酒(比较纯)、混合适当的酒都会让人头痛呕吐。纯酒虽然也会导致这种状况,但由于人们不敢喝太多,纯酒对头脑的影响反而还少些。[11]231-234
葡萄酒在古希腊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与葡萄酒紧密相连,葡萄园是财富和愉悦的象征,被人们推崇。在宴席和祭祀中,葡萄酒都不可或缺,形成了葡萄酒酒桌礼仪,和葡萄酒兑水、蜂蜜的饮用习惯。葡萄酒也作为一剂药出现在古希腊的药方中,这种文化还以酒神信仰的方式继续发展。
三、古希腊的酒神信仰
狄奥尼索斯是希腊人的酒神,它起源于近东地区,后又由希腊传入罗马,在此过程中酒神形象发生变化。
希罗多德认为狄奥尼索斯是从埃及象征洪水灾害的奥西里斯转化过来的:“智慧并且懂得预言术的美拉姆波司,既然由于他在埃及得到的卉多知识之外还精通狄奥尼索斯的祭祀,他便把它加以少许的改变而介绍到希腊来。”[3]133另一种说法认为狄奥尼索斯的前身是色雷斯的萨巴基奥斯,萨巴基奥斯在色雷斯被视作“恶神”,色雷斯人将其送给希腊人,原本是为了诅咒。无论是埃及的奥里西斯还是色雷斯的萨巴基奥斯,它们原本都带有不祥的意义,但当它们传播到希腊后,其形象发生了改变。
据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600年—前579年,克莱司铁涅斯统治希巨昂,他为了反对阿尔哥斯的神阿德拉斯托斯对希巨昂的影响,便派遣人到底比斯去,迎来了美兰尼波司,还把祭祀阿德拉斯托斯德悲剧歌舞队给予了美兰尼波司。[3]374美兰尼波司非常精通狄奥尼索斯祭祀,所以狄奥尼索斯祭祀开始与悲剧的歌舞队相互联系。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指出“悲剧起源于狄苏朗勃斯歌队领唱的即兴口诵,喜剧则来自生殖崇拜活动中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12]48这两个活动都与狄奥尼索斯崇拜有关。
为了追溯狄奥尼索斯的出生、经历以及苦难,公元前7世纪左右出现了狄苏朗勃斯活动,其内容大多为庆祝狄奥尼索斯诞生的颂歌。据希罗多德记载此活动是来自美图姆那的阿利昂带来的,他是第一个创作狄苏朗勃斯颂歌的人。[3]10公元前600年左右,此活动被引入雅典,公元前509年—前508年时,狄苏朗勃斯被列为狄奥尼索斯庆典中的一个比赛项目。[12]252在酒神的颂歌里,人的感官,身体得到了高度地调动,痛苦和快乐使人忘我,仿佛超越了现实。
因受到埃及奥里西斯和色雷斯的萨巴基奥斯的影响,希腊兴起了酒神祭。在春天时,一群男女拿着葡萄藤,带上葡萄酒,前往山林,在路上边喝边走,进入半醉半狂的状态,甚至脱衣至一丝不挂。因其仪式比较迷狂疯癫,所以狄奥尼索斯也被称为狂欢之神。在酒精的刺激下人处于癫狂状态,艺术灵感也得以激发,酒神节的狂欢使人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宣泄,人的艺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提升。[1]49
酒神祭上人的癫狂也引起了德尔斐的警惕。酒神所带来的癫狂放纵如洪水猛兽,希腊人以日神抵抗酒神,但是根本无法抵抗酒神对希腊人内心的冲击,最后德尔斐神不得不与酒神缔结和约——公元前534年,庇西特拉图发布了举行秩序井然的祭祀仪式——大酒神节。[1]69
为了庆祝大酒神节,庇西特拉图还修建了一个神庙,以及一个大剧场,专门为戏剧表演提供场所。所以狄奥尼索斯也被称为戏剧的守护神。尼采在评价酒神官方化时指出:日神与酒神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最后结合,从而产生了悲剧,所以悲剧是酒神和日神结合的艺术品。[13]2-3
公元前534年,悲剧首次正式成为狄奥尼索斯酒神节活动的一部分。[12]248喜剧得到官方承认的时间较晚,公元前486年才成为狄奥尼索斯酒神节活动的一个比赛项目。[12]250酒神节共持续整整三天三夜,在这三天三夜中,所有人都不用工作,一切战争、审判活动都必须停止。公元前534年的改革使狄奥尼索斯信仰朝规范化发展。
希腊妇女也可以参与大酒神节。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不高,她们无权参与城邦政治生活,也无法自由地出入家门,没有婚姻恋爱的自由,嫁人后主要操持家务,她们在各个方面都受到束缚,但酒神节对妇女开放,希腊妇女在酒神节这一天畅饮狂舞,释放自我。妇女角色也成为戏剧创作的重要素材,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三部曲实质是表达了从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转变的过程。欧里庇得斯的18部悲剧中有12部以妇女为中心人物。[14]可见,酒神节对希腊妇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因为狄奥尼索斯信仰被官方正式承认,狄奥尼索斯也被希腊神话吸纳改造。据《神谱》记载,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与凡间底比斯王女塞墨勒所生的儿子。[15]56另一种说法认为狄奥尼索斯最开始是宙斯与自己的女儿珀尔塞福涅所生,而且是一个司掌生育的女神。但因为受赫拉的嫉妒,而被大力神追杀并切成碎片,关于碎片的处理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狄奥尼索斯被撕成碎片后被大力神吞下,另一种说法认为大力神把狄奥尼索斯放在火中炒,当雅典娜赶到时只救出心脏,关于心脏是谁吞的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宙斯吞下后复生出狄奥尼索斯,另一种说法是宙斯将此心脏给予了塞墨勒,狄奥尼索斯才以男神的身份复活。不管狄奥尼索斯是如何复生的,狄奥尼索斯复生的经历成为复生的象征,所以狄奥尼索斯也被称为掌管春天复苏的神。
公元前534年的改革使酒神信仰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酒神不再是不祥的象征,反而成为了希腊的酒神、复活之神、戏剧的守护神,成为希腊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结语
葡萄酒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了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葡萄酒已融入希腊人的日常生活——招待客人、祭祀祭神、医用配药,以及从狄奥尼索斯信仰中所衍生出来的大酒神节、戏剧比赛、歌舞队等等都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兴致勃勃地探讨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仍然不厌其烦地研究尼采的作品。此外,希腊人对于酒神信仰的态度也十分有趣,在无法禁止酒神信仰时,希腊人则选择吸收并改造它,希腊文化展现出了一种文化的包容力。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葡萄酒亦是如此,希腊人对葡萄酒和狄奥尼索斯的朴素辩证观是希腊精神的一个缩影,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日)古贺守.葡萄酒的世界史[M].汪平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江平主编.汉穆拉比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古希腊)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历史 希腊波斯战争史 上[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葛承雍.“醉拂菻”:希腊酒神在中国——西安隋墓出土驼囊外来神话造型艺术研究[J].文物,2018,(01).
[5](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古希腊)荷马.荷马史诗:奥德赛[M].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古希腊)赫西俄德.赫拉克勒斯之盾笺释[M].罗逍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8](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M].赵洪钧,武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古希腊)柏拉图.会饮篇[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0](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6卷)[M].苗力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德)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4]徐聪林.酒神文化视域下古希腊妇女形象地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6.
[15](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黄晨晨,女,汉族,贵州水城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