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历史洞察力

2024-10-28王晓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洞察力;时政热点;问题链;认知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95-02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前,中法打破冷战坚冰,跨越阵营鸿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罗素在《论历史》中曾说,历史学要表现某种精神气质,即关于当代事件及其过去和未来的关系的某种思想方法和感觉方式。笔者认为,这里的“某种精神气质”是一种历史洞察力。笔者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高三学情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内容,以“从中法关系看大国博弈”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

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帮助他们投身到自己的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情感共鸣,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内化。比如在本课导入部分,可以用两国建交的一道选择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早在1964年初,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不久,法国还同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经贸文化合作协定。这说明( )

A.法美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

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正面临潜在冲击

D.西欧国家事实上已退出“冷战”

作为导入,这道题不仅定下了两国关系平等、友好的基调,还会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中法关系正常化背后的大国利益和其中的博弈原因。

二、设计问题链,激活先期知识

问题链可以依据学生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有效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结,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结,问题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要注意问题的时序性、层次性和导向性。

本课在回顾历史上中法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串问题链:(1)你所知道的最早的中法接触是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2)在鸦片战争前,法国思想家有一段时间掀起了“中国热”,这是什么时期?他们的目的是什么?(3)到了近代,中法之间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从中你得出怎样的结论?(4)新中国成立后,中法突破阵营封锁建交和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是什么时间?其意义是什么?

设计第一问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先期知识,以便形成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的联结。设计第二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中法交往地位平等、文化互鉴。设计第三问和第四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比,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建交不仅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还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同时,还说明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可以友好相处,新时代的中法关系将更好地造福于世界人民。

新高考侧重对学科方法和学科素养的考核,这也要求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既要注重涵盖基础知识,更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考达到思维的升华,提升历史洞察力。

三、创设认知冲突,获取新知识

认知冲突是指,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符时,会在心理上产生矛盾或冲突。这是学生改变自身经验和知识结构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的内驱力,需要学生辩证思考,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平衡处,创设问题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解决思维冲突中形成新的认知。

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模拟卷的题目:

1958年,中法合拍彩色故事片《风筝》。该片讲述了巴黎儿童与北京儿童通过一架风筝而建立起深厚友谊的故事,拍摄完成后在巴黎和北京相继上映。此番合作反映了( )

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受到冲击

B.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实现突破

C.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D.意识形态对外交的桎梏被打破

题干提到1958年,这与学生的两极阵营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虽然学生已了解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的史实,但当时两极阵营建立不久,法国就在文化领域和中国合作,其承受的压力和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段材料:

戴高乐时期法国与美国的矛盾与争执,是整个冷战期间西方联盟内部最为引人瞩目的。戴高乐上台后,一改之前全面追随美国的“联盟政策”,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实现与苏联、中国关系正常化。

——《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创设认知冲突,教师不仅要考虑中法关系,还要考虑法国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目的,法美之间、中美之间的大国外交博弈,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从而得出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历史洞察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依托新课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围绕生本化、层次化、现实化和应用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创设认知冲突,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教重点课题“为未来而教:‘科技高中’科创课程体系建构的校本探索”(B/2021/02/0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