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导学”促进学生素养提高

2024-10-28张永林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以问导学;以生为本;“2332”课堂架构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5-0084-0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逐渐下滑,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学校实现了低进高出、劣进优出、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在生源质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其成功实现育人目标的密码是什么?我认为,是学校始终坚持“以问导学”的课堂教学,以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的“以问导学”课堂教学是将建构主义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与PBL教学模式深度结合,以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鲜活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真正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相应的问题解决图式,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养成问题意识。“以问导学”的课堂教学将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整合在一个系统里,用一个问题一以贯之,将知识、能力、素养糅合在一个问题之中,伴随知识获得过程的始终。“以问导学”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探究过程的总结、反思,形成问题解决图式,将新习得的知识、原理同化、顺应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实现知识、原理的灵活迁移。“以问导学”教学中,问题是纲,知识是目,纲举目张。

“以问导学”课堂教学坚守因材施教的理念,关注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探究情境,实施分层教学,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学校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涵盖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问题探究等方面的“2332”划分架构,使得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成功实现低进高出。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的“以问导学”课堂教学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为了更好地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地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副主任,正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