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分析

2024-10-27郝光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6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变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大单元主题教学展开研究,先是阐述了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内涵,然后分别分析了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原则和价值,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旨在通过有效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完善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

引 言

数学是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较为分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单元主题教学具有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师应逐渐转变传统教学为大单元主题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从整体出发,综合性、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相关概述

主题式教学和小学数学相契合,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且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主题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跨学科整合,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有趣和有意义的主题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工具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大主题或大概念为核心,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整合于一个大单元中,并划分多课时进行连续、深入的教学.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和理解复杂数学概念的时间,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深度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引入主题式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便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原则

(一)相关性

教材知识构成了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施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使其逐渐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性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教学活动,将教学场地由课堂向不同的场景转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不但能够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其保持对数学学科的新鲜感,还能帮助学生扩展数学知识,形成更广泛的知识网络.

(三)生长性

生长性原则强调教学应当逐步推进.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考虑数学知识的渗透性,确保学生能够在逐渐复杂的情境中逐步加强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结构,使其能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此外,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内容既有适当的挑战性又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三、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启发教学思路,帮助教师整合教材知识

大单元主题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教材,串联分散的知识点,形成有意义的主题.这种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拓展ms2Dy3L3B4aRAe8y+XEkJA==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完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有效完善学生的学习思路,全面提升其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整合相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框架,学生不再局限于孤立的概念或技能训练,而是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和应用数学,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比如分类、归纳、演绎、建模等,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有利于刺激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通过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会设置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答案,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无疑能够极大地增强其的学习动力.此外,大单元主题教学往往包含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制作模型来直观地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

(一)确认主题,照应大单元教学

小学阶段数学主要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板块.数与代数部分聚焦于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数的乘除法,还涉及简单代数知识,如代数式、方程等.图形与几何部分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以及图形的对称、周长、面积等概念.统计与概率部分涉及统计表、统计图、概率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数据的意义、数据分析方法.综合与实践部分主要体现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每个知识板块各有其知识网络和侧重点.因此,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应先确认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并以主题为引领,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成有机的学习单元,以便引导学生逐渐触及数学知识的本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为例,教师可以确定“几何的探索:基本图形与空间度量的奥秘”为主题,带领学生展开大单元的学习.首先,在这一主题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探讨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展示不同的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帮助学生认识它们的特点和区别,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坚实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图形的度量方法.例如,对于长方形,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测量其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周长和面积.这种实际测量和计算的活动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度量的基本概念,还让他们理解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与其尺寸有关的原理.此外,在这个主题下还可以包括对图形的对称性的学习.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图形的对称轴,并帮助学生理解对称性的概念.通过绘制对称图形和讨论对称性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对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强调实际应用.通过讨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建筑设计、工程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几何学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二)制订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制订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育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晰学习的内容和方向,进而提高学习动机和参与度,也有助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明确大单元的主题后,应及时制订详尽、清晰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在开始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应深入研究和大单元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明确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以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教师应基于对大单元主题相关内容的理解,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教学目标与主题密切相关,确保教学方向与主题一致.最后,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与大单元主题相关内容紧密对应,以便帮助学生逐步达到总体目标,并对每个教学目标明确评估标准,以便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例如,在以“几何的探索:基本图形与空间度量的奥秘”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下,教学目标其一为深化基本图形理解.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的特征和性质,包括边数、角度、对称性等.其二为掌握图形度量.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测量和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其三为理解图形的运动.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镜像等基本运动,能够描述和演示这些运动对图形的影响.其四为应用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围栏的长度、设计图案、分析建筑结构等.其五为培养跨学科思维.学生能够将几何知识与其他学科(如艺术、建筑、地理等)相结合,展示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活学习氛围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情境.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逐渐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教师要巧妙运用情境创设法,将主题统领下的大单元内容嵌入具体情境中,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以“几何的探索:基本图形与空间度量的奥秘”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展示城市中常见各种基本图形,如长方形的高楼大厦、正方形的花坛、圆形的井盖等,让学生意识到将要学的知识都是随处可见的,这样更易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汽车的运动,学生会观察到汽车从马路的一头驶到另一头,形状、大小方向未变,只是位置改变,从而深刻认识到平移的概念.同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风车绕着中心点旋转的过程,学生就会直观地观察到所谓旋转就是位置、形状和大小未变,每个叶片的方向一直在改变,由此想到正方形和三角形旋转时,每条边也在一直改变方向.通过展示多个实物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从而极大激活学习氛围.

(四)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中的概念,就是一个个“知识点”.要重视概念教学,就要善于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激活“知识点”.在大单元主题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渐进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动机,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实现启发思维的目标.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什么是百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生活中存在百分数吗?”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本质和来源,帮助他们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百分数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吗?”这样简单的问题逐步深入到“为什么经常用百分数比较,却很少用‘十分数’和‘千分数’呢?”这样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从百分数中,你可以读懂什么信息?”等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百分数的应用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最终探寻到百分数的数学本质,即百分数是由分数“演变”出来的,其表示的不是具体的数,而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通过将两个数进行度量和比较,显示出百分数的统计价值,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由此可见,只有抓住核心问题,才能驱动学生深度思考,体现“数”的本质所在.

(五)反思评价,提升教学成效

反思评价是主题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学的成效.通过定期的反思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能够改进主题式大单元的设计和实施.为了实施有效的反思评价,首先,教师应该适时通过测验、作业、项目评估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或是借助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需求.其次,教师需要审查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应用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方面.如果发现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需要考虑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再次,反思评价还可以包括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录制课堂教学过程,用以回顾和评估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改进空间,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最后,反思评价不仅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需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与同事分享经验,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主题式大单元教学中的挑战和机会.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推动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提升数学教育水平,教师应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理念与模式,确保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业奠定坚实基础.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和应用,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单元主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价值,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维晓.聚焦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改进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17):155-157.

[2]陈垚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6):45-47.

[3]高向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3(1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