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4-10-27董欢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迎来发展契机,传统的教学方式弊端凸显,项目式学习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项目式学习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一个个项目指引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对数学学科的认知.但是,在实际运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学习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合理设计项目任务,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其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在项目中深化所学数学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文章分别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意义、挑战和策略,希望给数学教师带来教学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方式,不仅改变了固有学习方式的局限,还增添了许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一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另一方面打造高效的教学体系,助力小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意义
(一)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短板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给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不佳.随着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缓解了这一局面.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学项目,指导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真正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而且项目式学习强调全体学生参与,使得数学能力弱的学生也有参与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自信和动力,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以前,学生学习数学都是凭借“死记硬背”,将数学教材中的公式或者解题步骤背诵下来,等到解题的时候直接套用,一旦数学题目进行了变化,学生就会无从下手.数学教师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入项目中,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打破数学学习的枯燥局面.另外,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搜集大量数据和资料,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形成自主探索意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挑战
(一)忽视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正在小学课堂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关注和规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给学生提供完项目后,就很少参与到项目过程中,至于学生是否都能有所收获则并不关心,忽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再如,教师点评项目的时候,只考虑学生是否完成项目目标,不点评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使得学生无法弥补不足,对项目学习的好感度下降.
(二)忽视对学生差异的关注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兴趣各不相同,他们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是,数学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中却忽视了这一点,完全采用统一的项目要求和项目内容,造成一部分学生不能参与项目探索,只能成为旁观者,使数学课堂成了优等生的主场,这样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另外,数学教师在项目分组的时候也存在疏忽,没有按照一定的原则分组,只是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果导致有些小组整体学习能力弱,无法快速完成数学项目.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策略
(一)明确项目任务,实施目标导学
确定项目任务是实施项目式学习的首要环节.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数学问题作为项目任务.另外教师还要注重项目任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提炼项目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项目任务:运用扇形统计图探索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分布,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可以实施目标导学策略.在项目式学习开始之前,用学案的形式将项目任务呈现给学生,如果项目任务较为复杂,还可以将其分解为具体的任务清单,明确每个任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为保障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教材、练习册、学具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项目任务的学习与探究.此外,教师要在项目式学习启动前,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如对项目式学习中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结合项目任务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观摩优秀项目学习案例等,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增进学生对项目式学习和学习过程的了解,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大胆尝试和实践,提高参与项目式学习的热情.
(二)情境导入项目,增强情感体验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围绕项目任务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情激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自然地导入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最佳状态,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生活情境导入项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扩展、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时,教师设计了项目任务:测量并计算校园绿地面积.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了生活化导入,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了校园不同区角的景观布置,并呈现了校园一年四季的美景,勾起了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此时切入项目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程度,使学生自然地进入项目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对于故事有着由衷的喜爱,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故事情境,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变成故事,通过语言和信息技术的铺陈渲染和生动描绘,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进入项目学习中.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元、角、分”时,教师设计了项目任务:感受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买什么.上课时,教师借助“森林超市”这个有趣的故事来导入,“听说森林里新开了一家超市,许多小动物都前来购物,场面十分热闹,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在教师语言引导下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超市中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自己有十元钱可以买什么?有二十元钱可以买什么?有五十元钱可以买什么?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想买这些东西,买了这些东西要送给谁,做什么用?在故事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获得情感体验.
(三)借助信息技术,搭建项目模型
在项目式学习中,借助信息技术搭建项目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大多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领会书本中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生活化的数学模型,以生活事物为研究对象或将生活事件、生活现象上升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一些教育软件,构建更为直观化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探寻问题本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搭建数据模型.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项目任务:调查本班学生的身高情况.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要求学生用手动的方式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并自动生成项目模型,使学生可以更清楚、直观地看到数据分布.这种学习方式省时又省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信息化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Mathcad等数学软件构建几何图形模型,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数学问题的难度.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设计了项目任务: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构建项目模型,通过拖动图形完成平移、旋转、轴对称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图案设计,深化学生对几何变换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与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项目任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图式模型,将文字叙述转变为线段图、将立体图形问题为平面图形问题等,化难为易,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促进项目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开展小组合作,强化合作意识
为了完成项目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去参与数学项目,这样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便于学生在小组中展现自我,提升认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更多的学生体会项目学习的魅力.在分组时,数学教师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确保“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精心搭配小组成员,让学生的思维彻底融入项目中,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分组后,教师要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还要选出发言人、记录人等,让整个小组都活跃起来.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后,教师引入了项目任务:通过拼合改变角度.先给学生提供若干个不同角的卡纸,要求每个小组发挥想象,对卡纸进行拼合,然后观察出现的新角,并鼓励学生去测量角的大小,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实践,整个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再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百分数”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带有百分数的资料,然后让小组推荐代表到实物展台上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了解.接下来教师会给每个小组提出一些迷惑题,让小组成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不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字,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最终知道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的数值,而且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五)提倡成果展示,锻炼思维能力
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成果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展示方式比较单一,只是让学生口头告知教师项目是否完成,没有任何新意,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在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要重新设计项目成果展示,巧妙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介绍研究成果,锻炼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
成果展示是一个多维度的互动交往,不仅涉及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还包含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最终推动学生向深层次探究,形成终身学习意识.第一,教师要做到从检测到展示的转变.以前教师总是认为成果展示就是检测学生是否懂得项目式学习中的重点,这种方式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需要重视成果展示,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课件、微视频等,以独特的视角去记录项目学习.第二,教师要做到从小组到大组的转变.以前教师只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展示成果,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无法到更大的平台中接受训练.所以,教师要将成果展示提升到班级层面,先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拔一名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等到全部发言完毕后再进行集体讨论,分享学习经验,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第三,教师要做到从作业向作品的转变.有些教师将成果展示当成一项作业,结果学生对待成果展示的兴趣并不高,还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使得展示过程死气沉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将成果展示当成一次项目作品的交流,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说、画、演、做等形式,设计出个性化的“作品”,提升学习成果的品质.
(六)实施多元评价,深化项目认识
项目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教师对项目评价的重视不足,通常是采用机械式的话语简单评价,甚至有的教师不进行项目评价,这样容易导致项目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项目评价,实施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既要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还要考查学生的项目成果,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水平,使项目式学习更加深入,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
首先,落实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结合.教师可以制订评价量表,丰富评价的维度,从项目的制订到项目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出评价,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评价量表可以用于教师评价学生,全面审视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还可以用于学生评价,实现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将其记录到学生的成长档案中,便于对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创造公平的学习环境.其次,落实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结合.教师不能成为项目学习的旁观者,而是要积极参与到整个项目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的评价,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重视学生的个别反馈,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项目式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在评价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自评,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最后,落实线下评价和线上评价的结合.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评价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入线上评价方式,与线下评价相互配合,激发学生的全部力量.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评估软件等辅助项目式学习的评价,直观展示学生的项目学习数据,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项目式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实施项目式学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数学学科育人的本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项目学习的研究和落实,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在项目中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的数学项目,增强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信,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春红.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27):19-21.
[2]韩瑜.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施的挑战与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23(18):12-13.
[3]林素娟.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18(10)193-195.
[4]周艳霞.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