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26刘波

考试周刊 2024年37期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生命最宝贵》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社会规则、家庭伦理、友谊、公德等方面的知识。文章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的教学策略,探讨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教育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必要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策略;学生发展;品德培养;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7-0140-04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途径,为学生的品德培养、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紧密相连,都是人类社会秩序与和谐发展的基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十分关键,也是日益受到各界关注的教育问题。文章将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展开讨论,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新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教学的目标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生命最宝贵》这一章节,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堂珍贵而深刻的思考与教育之旅。该主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生命的宝贵与珍贵。第一,培养学生的爱生命意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孩子们往往被琐碎的事物所困扰,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模糊的认知。应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珍惜和保护。通过启发课堂讨论、展示生命的伟大奇迹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奇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在《生命最宝贵》这一章节中,教师将以故事、案例、诗歌等多种形式呈现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将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更是与他人共同分享快乐与幸福的契机。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第三,提高学生的生命保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通过讨论生命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安全等,让学生了解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且学会判断和应对危险情况。同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为生命的保护提供实际操作的支持。第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生命的珍贵不仅仅体现在自我保护上,也在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在教学中,教师将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救助和人文关怀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爱他人,在生活中展现出人文关怀的价值。通过参观社区公益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养成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美德。

二、新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的教学方法

(一)融入学习案例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习案例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

例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学习案例,学习案例应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真实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在《生命最宝贵》这一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爱护生命的案例。例如一位护士救了一名病人的故事,或是一位普通市民为了救助一个濒临危险的小动物而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之后,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亮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问道:“当护士看到病人生命垂危时,她为什么选择冒险去救助呢?”“小动物为什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关爱?”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被引导去思考生命价值、责任感和爱心等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共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和归纳案例中的重要观点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中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34a77327ce209bccd426fad31b776ce161b59701176dfcab9802cd65ad2e9c8a。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所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学习案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学习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问题,更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因此,教师们应该善于运用融入学习案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生命最宝贵,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主题。为了更好地教授这一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运用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扮演不同的角色,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尊重和珍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情境的故事作为素材,例如一个突发事件、一次道德困境或者是一个法律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扮演故事中的各个角色,体验角色的感受、思考角色的抉择,并从中获取道德与法治的启示。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的角色要扮演。可以是一名警察、一位法官、一名救护人员、一位医生,或者是其他与生命有关的职业。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在想象中成为这些职业人员,了解其责任和义务。接下来,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计一系列的情景和问题。每个情景都围绕着生命的价值和保护展开,例如一个急需救助的情况、一个面临生死抉择的困境,或者是一个违法行为对生命造成的影响。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思考并表达出对应的观点和态度。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可以提供问题、引导讨论并给予学生们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扮演一些特定的角色,例如一位法律专家、一名道德导师,与学生们进行对话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学习道德和法治的知识,更能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和感受。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考虑不同职业所面临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而提高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此外,角色扮演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小组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将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辅助多媒体技术

在新课标要求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着让学生理解和关注生命的重要性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视听体验,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维护生命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选择一些形象生动的图像和视频来引入课题。例如,在讲解生命保护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生命奇迹的视频,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和脆弱。这种直观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对课题的主动探索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和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生命最宝贵》这个课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些生命故事,如救人英雄、医生护士的工作经历等。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生命的责任,同时还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此外,辅助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一起观看一些与生命保护相关的视频,并展开讨论和互动。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思考和表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在思想碰撞中积极探索和思考,提升分析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辅助多媒体技术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一些生命保护的相关作业或思考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互动游戏或问答环节,让学生通过辅助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命保护的理解。

(四)与学生生活相连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生命最宝贵》时,如何运用与学生生活相连接的教学方法,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发掘学生生活中涉及生命的经验和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和表达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可以提出一些有关保护生命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意愿。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也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情感渗透力和亲和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真实案例或者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反恐救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对这些正能量的事迹进行思考和评估,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来。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深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和解决一些有关生命保护的问题,增进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关心。除了上述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珍贵性,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全方位的感受和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五)提供实践机会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提供实践机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实践是一种具有亲身经验的学习方式,它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参与社区服务,体验生命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宝贵性。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一种生命都是独特而珍贵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动物、植物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实践中。在社区服务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与有需要的人们接触,感受到生命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帮助能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体验活动,让学JQmy9DRjWPCgmIzJbAyS+w==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生命的思考之旅,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脆弱。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奇观、体验大自然力量的无穷与威力,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不仅是宝贵的,而且是脆弱的,需要用心去呵护和保护。在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发现有人虐待小动物,你们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六)多样化测试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多样化测试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命之谜”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个学生将得到一张卡片,上面是一个生命的画面或者生物的名称。学生需要通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描述自己手中卡片上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通过与他人的分享,深入理解生命的多样化价值。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生命故事分享会”。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有关生命的真实故事。学生可以选择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或者是从新闻、书籍等素材中选取感人的故事。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生命的经历和轨迹,进而加深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一次“生命创意展示”。在这个展示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想象,创作出多种形式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通过展示自己的创作,学生们可以表达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激发其他同学对生命的思考和创意。

三、结论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智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引导和塑造,有理由相信,学生将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法治观的优秀公民,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聪.基于学生生活重组课堂现场: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健康看电视》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教育时政),2021(5):51-53.

[2]詹萍.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策略: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12):6-7.

[3]朱慧.法治思维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析: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