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主题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2024-10-26王小丽

考试周刊 2024年37期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单元主题教学在各个课堂上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先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接着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运用优势以及运用策略,希望可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单元主题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7-0119-04

如今,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再仅以化学知识的传递为重点,而是更倾向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高效培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出整合型的化学知识体系,而且对学生多方面的化学能力均有着一定的提升效果。但据不完全统计,该模式始终没能得到良好的运用,导致其真正教育效能难以发挥。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该模式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

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得知,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存在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实际上,应试教育理念依旧存在于多数教师的脑海中,所以教师通常会更关注基础化学知识的传递。基于该理念,教师所设计的化学教学活动也是围绕基础化学知识进行,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力、思维等方面的锻炼,不符合当前教育领域的要求。至于单元主题教学则始终没能在化学课堂上得到顺利的开展,不仅影响到学生主动接受、内化化学知识,更阻碍了学生的化学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零碎

目前,多数初中化学教师仍旧采取单课时的课堂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化学知识,导致整个化学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实际上,很多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联系,学生只有形成整体的把握,才能构建出稳固的化学知识网络。这样碎片化的化学内容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学了后面忘前面的情形,也无法将所学内容进行联系。这只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化学学习负担,导致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致日益低下,难以实现较为明显的化学进步。

(三)教学形式单一

就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就是口头传授,很少主动创新或者改革其他新颖形式,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无趣。长期面对这样单一的形式,学生难以产生较为强烈的化学学习兴趣。再加上化学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决定了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最终的化学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二、单元主题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优势

(一)优化学生学习内容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通常都是围绕化学教材进行,知识整体呈现碎片化的状态,甚至会出现重复讲解的情况,并不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则需要教师从整体出发,并结合课堂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实际的化学认知水平,研究和分析化学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梳理,使原本碎片化的化学知识转变成一个又一个化学单元,以利于学生快速提取其中的化学重点。所以说,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化学学习内容。

(二)提高学生学习实效

以往的碎片化化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己整合化学知识,并进行内化和升华。而开展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则可以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同时,还51bbfdeb3776e8bedb694a483377f27a可向学生展现多样化的化学知识,快速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化学学习实效自然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如今,化学新课程标准中针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传统的化学课堂通常是以讲解化学理论知识为主,即使讲解化学实验,也只是简单地向学生口头叙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难以得到良好培养。化学大单元教学中,则会以大单元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化学实验,这是传统教学做不到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化学实验,而且还能积累到更多的化学实验技能,这也是大单元教学的一大优势。

三、单元主题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目标是开展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重要基石,缺少了明确的目标,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将会变得十分混乱,也无法达到化学大纲的要求,更无法促进学生个体的化学成长。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注重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目标。教师既要考虑具体的化学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化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更要考虑学生实际的化学学习目标。只有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整合,才能确定更为合理的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确保下一步教学的顺利进行。

比如,在开展“空气、物质的构成”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时,为了保证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明确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化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本单元中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化学学习目标,之后,再将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整体的化学单元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知组成空气的成分,能清楚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具备辨别物质元素组成的能力和意识。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倘若出现了小问题,教师也需实时调整本单元的化学目标。通过这样综合考虑,并明确化学单元目标,既能明确下一步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又能保证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二)扩充单元主题教学内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需针对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充和整合,形成丰富且有趣的化学单元内容。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化学内容的合理扩充,一方面,整合化学教材内容,并紧紧围绕着化学目标,决不能影响化学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充一些趣味性内容,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的作用。这不仅可以给学生呈现丰富、趣味的化学课堂,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动力以及化学学习体验,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比如,在开展“维持生命之气——氧气”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充分掌握氧气及其相关内容,那么,教师可围绕这点进行合理的扩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完成该化学学习目标。教师可先向学生播放魔术视频: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柴扔到一个空瓶子中,结果木柴复燃了。一看到这个视频,学生纷纷感到好奇,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再以该魔术视频引入氧气,由此勾起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还可再引入类似的丰富内容,带领学生感知氧气。在这些丰富内容的辅助下,学生很容易对氧气产生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并迫不及待地参与到本单元学习中,最终的化学学习质量必定会有所提升。

(三)创新单元主题教学形式

上文已经分析到,单一、枯燥的形式无法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化学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化学进步。而小组合作这种新颖形式则不仅可以推动学生自主梳理化学知识,而且还能锻炼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化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不妨创新采用这种形式。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的水平,进行合理分组,并给出合适的化学单元任务,使小组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深刻的化学单元理解。另外,教师要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以推动学生深入地开展化学交流。

比如,在开展“生命之源——水”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可尝试采用小组这种新颖形式。第一步,合理分组。结合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进行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有效搭配,实现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这是保证后续合作效果的关键。第二步,给出化学单元任务:寻找自己身边的水资源,并尝试概述出水的组成。在优等生和学困生相互帮助的背景下,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快速激发,并踊跃投入到化学探究中。最后,教师再让小组派出代表汇报他们的合作成果,并适当带领全体学生总结,促使学生对整体的化学单元进行良好的把握。这样小组合作式的化学教学,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化学探究思维,而且能加深学生的化学理解。

(四)设计单元主题教学问题

学生的高效学习往往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实现的,化学学习也是如此。故而,初中化学教师需精心设计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问题,根据实际的化学知识,并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与此同时,还可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游戏爱好等,提升化学问题的吸引力,推动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入思考化学单元内容。这不仅可强化学生对化学单元内容的认知,而且还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力。

比如,在开展“金属”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时,为了推进学生逐渐进入良好的化学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从化学提问开始:“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身边的金属制品有哪些呢?”对学生来说,金772e9bb39e9ac335f07e365adfd105118b443e6eb65dade8c5796baaf6b33ef6属制品并不陌生,所以他们纷纷开始回答该问题,有的学生说铅笔盒,还有的学生说电饭锅等。接下来,教师可继续追问学生:“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金属制品呢?为什么金属的用途那么广泛呢?实际上,性质决定用途,金属有哪些性质呢?”由此逐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金属的用途。通过这样不断提问学生,既能让学生意识到金属的广泛用途,又能加深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把握,可谓是一石二鸟。

(五)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实验

化学实验作为整个化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化学成长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更是开展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方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及时开展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实验。教师要系统性地梳理化学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材料等,并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构建出属于化学实验的单元知识体系。这时候,化学实验不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途径,更是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其实践技能的重要举措。

比如,在开展“氧气制取”这一化学单元主题实验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对氧气具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该实验进行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对该实验形成整体性的把握。教师可依次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装置等方面进行梳理,务必保证单元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需给学生提供操作实验的机会,使学生能亲身经历实验过程。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倘若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指正。最后,教师可让学生分享他们操作实验的过程。通过这样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化学基本能力和实验技能,而且能巩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从而推动学生实现良好的化学成长。

(六)创设单元主题教学情景

分析化学教材,不难发现大多数化学知识都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现象的总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也是辅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创设生活情景,以推进化学单元主题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创设时,教师要积极寻找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两者进行合理的穿插。如此一来,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将会渗透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既能降低抽象程度,又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价值。

比如,在开展“身边的化学”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eb05b20a487e8dfc7f52aee635bc16112361b52f090406b163f22c290bd543c8学时,为了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可直接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首先展示刘谦表演魔术的视频,并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刘谦表演魔术的视频吗?你们想成为跟他一样的魔术师吗?”对学生来说,看魔术的情景十分常见,所以他们很快就会被魔术吸引。然后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小魔术,包括魔棒点灯、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等,并引领学生一起探究魔术中的奥秘。之后,再以该情景引入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了刚刚生活情景的辅助,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本单元的学习上,从而能获得更理想的化学学习效果。

(七)完善单元主题教学评价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其各方面能力、思维的情况。而传统的化学评价只是以化学成绩为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十分有必要完善化学单元主题教学评价。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化学成绩,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设定多维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化学发展。此外,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切实了解到自身的变化与否,推动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比如,在开展“溶液”这一化学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制订完善的单元评价标准,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化学发展。以“溶解”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为例,倘若学生非常认真地分析和学习溶解概念,并探究溶解的三个特征,那么教师可以给予正向的评价,激励学生在以后更认真地对待化学学习;反之,若学生出现走神情况,教师也应当及时指正学生。另外,还可让学生进行自评,如:在本节课堂上学习了什么内容?有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由此引领学生实现科学的自我评价。通过这样进行完善,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既能体现出单元评价的全面性,又能促进学生的化学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对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及时转变单课时的化学教育观,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尝试从多个途径开展有效的化学单元主题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开展化学学习,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最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戴都强.化学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知识文库,2022(23):145-147.

[2]程颖.初中化学大概念的提炼与单元主题教学[J].天津教育,2022(19):24-25.

[3]杨丽.基于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智力,2021(36):118-120.

[4]王莹.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单元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2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