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26周奋群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反馈,积极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当前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育理念。教师只有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才能够将复杂、抽象化的知识变成较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的内容。文章探讨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教师如何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7-0115-04
在当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以及高考要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课堂的优化与创新。这一过程中,既要从整体教学理念理解出发,也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即提升化学课堂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立体化助力学生成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使“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落地,如何落实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基于此问题,就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策略探究。
一、高中化学教学背景与现状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面临“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改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应用等思维意识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然要进行创新与改革,给予学生更好的辅导与体验,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得到成长。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困境。
(一)思维固化,创新改革难
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庞大的师资队伍里,有许多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他们对传统教材十分熟悉,教学设计烂熟于心,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从基础教学视角来看,这一点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固化的思维模式以及惯性的教学方法,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而传统教学观念也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这一点使得高中化学教学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改革创新难问题。
(二)认知片面,改革创新不到位
长期固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使得当前不少高中化学教师对改革创新的认知较为片面。如就当前如何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这一点来说,许多教师会认为,多多增加实验操作环节,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即可。但这样仅仅从形式上完成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并没有真正透过目标看到教学本质。
(三)环境基础陈旧,整体氛围需改善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整个高中教育体系中以学生的成绩为主的潜意识始终存在。这既影响了教师有效落实当前教育政策,助力学生成长的具体教学工作,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与整体认知。因此,整体教学氛围也有待改善,将创新与活力赋予高中化学课堂。
二、“教、学、评”一体化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教育学者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思想。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学、评是指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而一体化理念,则是将这三个方面统一融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成为整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是学生的具体学习方法,以此来达成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教的目标保持一致性;评则是基于教与学而开展的促教与促学步骤。因此,将这三者加以融合,共同指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充分发挥这三者各自的优势,也能够通过融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
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实践过程相融合,通过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形成意识。体验式教学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尊重个人意志,关注个人成长,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有效地获得知识内容,并养成相应的品德习惯,掌握技能。
三、“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开展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意义与依据
(一)意义
为了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进行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向性构建。这既是对新课标理念的有效落实,也是更加科学、整体化开发利用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因此,以这一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进行高中化学课堂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发展意义。同时,“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也能够从传统教学视角出发,通过教学环节的整合与创新,帮助教师逐渐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固化思想。基于这一理念,再借助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具体落实,则能够从实践出发,改善许多片面化的认知,并通过体验创新改善学习氛围。以人为本,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落实高中化学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理解、应用与创新等能力的培育,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学科综合成长,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依据
想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有效地开展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就要深入探究应当以什么样的科学理念作为依据,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需要依据当前的新高考改革方向,着眼于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信息获取与加工等关键能力的发展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教来明确目标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以评价针对性地促进提高。体验时,则应当从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特点出发,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化学学习与化学体验理解之中,进而让学生提升的不仅仅是成绩,而是对化学知识的真正体验与吸收内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以当下一些新型的教育理念、方法以及交流过程中的经验作为依据进行灵活应用,将课程的持续发展进行落实。
四、“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评价体验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需要借助真实而有效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亲身感受进行学习。在落实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当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展开情境教学,以此通过信息化的体验,在更具针对性的情境中,使学生展开对化学必备知识的学习与有效体验。同时,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将教、学、评融为一体。如进行2019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铁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引发学生理解铁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体会社会责任感。然后展示丹霞地貌视频及图片等情境,提出“丹霞地貌为何呈红棕色?”“如何将丹霞地貌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单质铁?”等情境问题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明确本节内容的探究目标——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学习铁的化学性质时,先回顾铁与非金属单质、酸、盐溶液等的反应,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等诊断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巩固旧知,同时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探求新知——铁还能与哪些物质起反应?接着展示钢水注入模具的视频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钢水注入模具时为什么要避免与水接触?”。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假设、实验验证等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评价。通过这种情境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转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具体理解,也能够让教学、学习与评价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核心问题共同展开。学生在探究体验过程中的反馈与教师、同学给予的评价及时跟进,进而达成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落实。
(二)项目教学,主观体验探究
在具体情境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强化探究主题和探究过程,可以在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学习能力。因此,基于情境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来承载体验式的教学任务,强化体验过程中的具体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项目化教学也能够有效地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通过项目使教学环节更加自然地呈现。在进行具体项目设计时,教师需要明确项目主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探究性,这样才能够落实教与学与评价的融合。如在进行2019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的教学中,以“寻找我身边的化学电源”为项目主题展开体验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内容涵盖化学电源的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rdS98Q6xMzBFnxUvifeoK9u/of6HzW+iUpHt0yv2XqM=、工作原理、应用前景、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项目成果分享展示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图片、语言表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合作、探讨体验和评价中,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顺利达成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生活教学,落实体验理解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无论是在具体情境的设计中,还是在项目的设计中,都应当从生活教学出发,从根源上体现化学学科服务于生活、生产的特点。同时也应该通过学生更易理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进行深度解读与吸收。结合生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展示教与学的根本目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评,教给学生更多具有生活实践意义的知识内容。如在2019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快递包裹的分拣、实验室实验用品的储存、图书馆图书的分类、超市商品的放置等日常生活中物品的分类来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在生活化背景下的体验探究中,学生会结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及生活经验,深度体验并落实理解物质的分类。又如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卤水点豆腐”等现象的分析得出胶体的性质相关知识。从生活视角出发的体验探究,能够让学生理解化学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的重要性,同时,这种结合生活视角的学习方式也能够让学生理解化学用品在生活中使用的注意事项,不断丰富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常识,从而凸显化学学科的分类思想及社会价值。
(四)能力培养,丰富体验视角
新高考改革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服务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化学学科而言,考查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批判性思维辩证能力、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等,强调的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评与体验的视角,让学生在思维沟通和评价过程中不断成长与提升。如在进行2019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如何书写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享展示,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评价,得出最优实验方案——利用数字化创新实验,通过Ba(OH)2溶液的pH和电导率随所加硫酸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证据,推理出Ba2++2OH-+2H++SO2-4BaSO4↓+2H2O的正确性。该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不管是纯文字形式,还是文字表格形式,或是装置图形式,都在丰富学生的体验视角。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探究,培养的不仅是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还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化学符号表征能力、证据推理能力等,数字化实验的应用也能启发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这样的教与学同步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展开,教师则对学生在交流分享中的语言表述、证据推理、形成结论等方面展开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五)拓展认知,深化体验感悟
想要有效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困难与问题,教师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感悟。当学生能够真正以化学思维去看待这门学科的学习,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时,核心素养培育才真正有效被落实,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应用与高考的要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以体验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体验不断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同时,通过一体化中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进行2019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时,针对化学品的合理使用以及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相关教学、学习与评价,可以借助具体的情境、项目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对实践生活问题的探讨,发展其“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的核心9I8VCIG586+kIZlxgvfcBMDqlhmnZwXVrlbGJPb3CLw=素养。如以“如何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这一问题为主要探究目标,结合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相关体验与认知,让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工艺流程方案,教师对学生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体验过程,可以丰富对化学学科在生活生产应用中的感知。又如为解决石油化工带来的污染问题,我国开展了“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等项目,介绍这些具体项目的思路与成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应用的深度思考,进而发展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根据当下对学生的培养需求进行优化与创新。“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高中化学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生活教学、能力培养以及拓展认知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设计。希望文章的相关探究与分析,能够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提供更多新思路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凤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46-48.
[2]杨转英.浅议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3(29):87-89.
[3]姚福香.试分析高中化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7):125-127.
[4]向婷婷.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路径分析[J].中学科技,2023(15):27-29.
[5]何面飞.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3(19):44-46.
[6]黄义芳.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22(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