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特色课程创建的思考与实践
2024-10-26廖艳丽
摘 要:我国新课程的新一轮改革对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需及时创新,以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发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初中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现状以及创建意义,并立足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了多种有效的创建途径,希望能有效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特色课程;创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7-0095-04
英语特色课程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有着较大差异,它要求教师另辟蹊径,尝试采用多种趣味化、新颖化的方式,给学生打造出良好、轻松的英语氛围,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单向输送的枯燥教学形式,不仅能快速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能大幅度加快学生接受新英语知识的速度,对学生的英语成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从目前来看,英语特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最终的效果不够理想,也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当积极针对英语特色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为学生的英语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初中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现状
(一)缺乏正确观念
正确、科学的教学观念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同样的,英语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创建也离不开正确观念。但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不难看出大多数教师未能形成正确的观念,导致特色课程的开展效果不够理想。实际上,应试教育观念依旧盘桓于这部分教师的脑海中,所以他们通常会更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输送。至于特色课程,他们的重视度不够,没能发挥出该模式的真正价值,既不能吸引到学生,也无法帮助学生领悟英语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英语进步。
(二)缺乏有效设计
要想切实彰显出英语特色课程的教学价值,教师务必要做到有效设计,使英语知识与特色课程实现科学整合,推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不自觉地构建出稳固的英语知识结构。但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只是跟风开展英语特色课程,随意组织英语活动,没能做到英语知识与特色课程的整合,不是偏向于特色课程,就是过分注重英语知识,很少能做到均衡。这样的英语特色课程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甚至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缺乏新颖形式
新颖、新鲜的特色课程形式,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会下意识地选择传统的活动形式,只是简单地设计英语活动,口头上要求学生报名参与,缺乏新意。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英语特色课程与以往的英语学习没有区别,所以他们内心难以产生参与的兴致,只是在教师的不断强调下被动参与,选择应付了事,无法真正融入特色课程中,也不能从中有所收获。
二、初中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学生持续开展英语学习极为有利。而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氛围较为枯燥,所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有效调动。而英语特色课程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规律,积极设计并开展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力、充满趣味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不需教师过多的引导,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到其中,并感受到英语特色课程的巨大魅力,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自然也能得到快速的调动。
(二)打开学生学习视野
一般来说,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都是以英语教材为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范围,他们的学习视野也只会停留在英语教材上。而英语特色课程则要求教师以英语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地向外延伸,形成丰富、有趣的特色课程内容。与此同时,还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内容,这样的英语特色课程趣味性骤然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而且能引领学生走出英语教材,他们的英语学习视野将能得到很好的开阔。
(三)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初中英语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在于英语基础知识的输送,更重要的是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这是推动学生全面英语成长的关键。与以往的英语教学相比,英语特色课程通常都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往往更加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给学生打造出足够宽广的英语学习空间。如此一来,学生将不再是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是转变为自发学习。这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控程度,而且能推动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初中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途径
(一)设计小组学习
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独立成长的个体,这决定了统一化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适应。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则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英语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特色课程时可尝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需提前做好分组的工作,并设定出难度适中的小组任务,给小组留出足够的合作空间。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的英语探究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合作中积累到更多的英语学习经验,这正是英语特色课程开展的意义。
比如,在学习“I can play the piano.”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教师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特色课程。第一步,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包括其英语基础、合作能力等,并采用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小组内部成员带有不同的闪光点,这是推动成员互帮互助的基础。第二步,给出小组合作任务:小组共同分析本节内容,寻找含有情态动词can/cant的句子,并尝试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纷纷主动参与,分工合作,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有的成员提出了自己对情态动词的理解,还有的成员则主动尝试造句,学生一起总结完成本次任务,他们也将体会到英语探究的成就感,逐步形成英语探究意识。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再次带领全体学生一起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本节英语内容的理解。
(二)组织课本剧表演
翻开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含有很多丰富的故事情节,比较吸引学生。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表演欲,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特色课程时可适当组织课本剧表演,使学生能在主动表演的过程中领悟到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师要主动分析英语教材内容,寻找适合学生表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尝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表演。如此一来,英语课程将会变成学生感兴趣的课本剧表演。无论是在排练中还是表演中,学生都需反复思考和分析英语知识,他们的英语理解程度自然能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以“In China, we open a gift later.”这一节内容为例,本节英语学习主题是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文化景观、节假日、庆祝活动等,很吸引学生,他们也有着较强的表达欲望,十分适合开展课本剧表演。第一步,引入课本剧表演,勾起学生的表演兴趣:“Classmates,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erformance ability? Now lets compare and see who has stronger performance ability.”一听到要开展课本剧表演,学生的参与兴致都很高昂。第二步,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给出两个课本剧表演主题,即选礼物和送礼物,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将会主动参与表演,并积极与他人交流剧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他们都十分认真、仔细。这样的课本剧表演,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英语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三)编写英语故事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他们喜欢天马行空,编造各式各样的故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特色课程时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组织学生尝试编写英语故事。教师可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话题,不规定过多的附加条件,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并让学生将编写的故事写下来。在编写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将能同时得到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英语写作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以“We have played football for a year now.”这一节内容为例,课文主要是由四个小文段组成,分别讲述了四个主人公的锻炼方式,但最终的锻炼效果却不相同,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教师可针对这一点创建编写英语故事的英语特色课程。第一步,直接步入课文内容:“Classmates, do you usually enjoy exercising? What are some effective ways to exercise?”由此带领学生抓住课文的主题,为后续的故事编写做好铺垫。第二步,给出故事编写的主题:寻找四个主人公锻炼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他们锻炼效果好与不好的原因,并总结出锻炼的良好价值。接下来,再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能静下心来进行想象和编写。第三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倘若学生编写的故事内容不够合理,教师也不必急于批评学生,而是给予一定的肯定,激励学生在今后能更认真地对待,推动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创建英语社团
大多数初中生对社团保持着较高的参与兴趣,也能积极克服社团活动中的困难。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特色课程时不妨开展英语社团活动,即以社团的形式,号召学生主动接触和内化英语知识。与以往的英语活动相比,社团活动更贴合学生的兴趣点,所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将能大大提高。这种方式既能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途径,又能让学生领悟到英语学习的巨大魅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
初中英语教师需提前组织好英语社团,为后续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作好准备,保证英语特色课程的最终开展效果。可以组织英语社团活动——英语辩论赛,社团成员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阵营,需寻找能支撑自己辩方观点的资料,并进行梳理,看哪一方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以“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这一节英语内容为例,教师可将英语辩论赛的主题设定为“友谊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Classmates, do you think friendship is important?”由此带领英语社团成员开展一场有关于友谊的辩论赛。与以往的英语活动相比,本次的英语社团活动比较新颖,面对的群体更开阔,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无论是在准备时,还是辩论过程中,社团成员都需尽量采用英语进行表达,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五)开展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也是促进学生英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创建英语特色课程时可组织英语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范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到更多的英语知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可综合考查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给出不同的课外阅读资料,尽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确保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外阅读,又能推动学生在英语特色课程的辅助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初中英语教师需分析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英语课外读物,以此推动英语特色课程的落实。有一小部分学生有着极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可向这部分学生推荐海明威的读物,它能给学生提供较广阔的想象空间;还有部分学生喜欢冒险类型的读物,那么可以推荐杰克·伦敦的读物,使学生能跟着作者的文字一起神游等。通过这样合理推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很容易就会被吸引,从而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外阅读中,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意识。
(六)提供课后服务
英语特色课程的创建并不一定局限于英语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下的课后服务上。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不妨借助课后服务途径,推动英语特色课程的有效开展。根据具体的英语知识,合理选择课后服务活动,使其成为打开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门。与此同时,教师务必要保证课后服务活动贴合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否则学生将无法融入其中,课后服务活动也将失去设计的意义,无法给学生的英语成长提供较大的帮助作用。
比如,在学习“My family always go somewhere interesting as soon as the holiday begins.”这一节英语内容时,教师可组织课后服务活动,以推动英语特色课程的有效开展。本节课要求学生能运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那么教师可设计英语演讲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并运用英语进行表达。通过这样的课后服务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既能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又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特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个体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英语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积极探寻、主动设计、合理制订,从多个方面入手,尽可能给学生打造个性化的英语特色课程,引领学生自愿参与,使学生能在特色课程中完成英语知识结构的构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勤.融合海南特色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研究[J].新教育,2023(16):60-62.
[2]邓波.设计特色英语拓展课程 打造真实外教品质课堂:初中英语主题式外教拓展课程的研发与实施[J].英语教师,2022,22(7):90-93.
[3]唐春吾.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特色课程启智润心:中南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外语特色教学一览[J].初中生,2021(Z6):104-105.
[4]郑欣欣,黄于恒,冯小凤.生命教育视野下初中英语特色课程案例研究:以《英语主题探究课》为例[J].校园英语,2020(2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