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他是谁”写作指导
2024-10-25马秋霞
“猜猜他是谁”这一写作主题要求同学们用一段话描写一位同学,在不能出现名字的情况下,让别人通过描写猜出所写的同学是谁。下面,探讨一下如何写好这类作文。
一、描写外貌特征
描写人物不能缺少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同样,每个人的外貌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写“猜猜他是谁”时,首先要描写此人的外貌特征,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猜测方向。
1.挑选特别之处
描写他人的外貌时,要描写其最独特的地方,而不是从头到脚全写一遍。请看:
她扎着两个麻花辫,蹦蹦跳跳时,麻花辫也跟着蹦蹦跳跳,可爱极了。她爱笑,一笑起来就有两个小酒窝,让人看了忍不住也跟着笑起来。下课时,她总是热情地招呼大家一起玩游戏,跳皮筋、捉迷藏、丢手绢……她的点子可多了,大家都爱和她玩。
本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并不多,但是“两条麻花辫”“小酒窝”这两处外貌特征十分鲜明,能让读者缩小猜测范围,甚至能直接精准猜出描写的对象是谁。再来看一个错误的示例:
她的皮肤白净,个子高高的,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浓密的眉毛,又大又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樱桃般的小嘴,可漂亮了!她最喜欢读书,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在教室外面快乐地玩耍,只有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所以她总能回答出语文老师的问题,大家都很崇拜她。
很明显,这个示例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太面面俱到了,比如“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就有些普遍,凸显不出人物的特点。所以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注意“精确”——精简准确。
2.适当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描写更形象。最简单的就是比喻修辞了,其实有很多与外貌有关的词语都暗含比喻修辞,比如“樱桃小嘴”“鹅蛋脸”。而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有了更清晰的画面感,同时也使文本读起来更有意思。如:
她的脸红扑扑的,像熟透了的苹果。她的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像两颗葡萄。她笑起来的时候,嘴角上扬,宛如一条弯弯的小船。
本段虽然没有对眉毛、鼻子和其他部位进行描写,但就这三句已经能让读者眼前浮现出一个爱笑的大眼小姑娘的形象。作者把眼睛比作葡萄,把微笑的嘴比作弯弯的小船,让人物形象更具体,更生动。
用比喻修辞描写外貌的例子,最经典的就是《白雪公主》了:肤白胜雪,乌发如木,唇红似血。虽然只是表示色彩的词语,但是依然能让读者想象出一个美丽、精致的公主形象。
除了比喻修辞,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还有很多修辞可以运用,比如夸张。如:
他很高,仿佛一座山峰,耸立在人群中,让人不能忽视。他的头发像狮子一样蓬松而威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他的眼睛如同星辰般璀璨,深邃而神秘,每一次眨眼都仿佛有流星划过夜空。
运用夸张的手法,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生动,读者仿佛看到一个巨人站在眼前,加上比喻修辞,让画面更丰富灵动,也让描写更富有美感。
二、刻画性格特点
仅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不够的,还需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以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如:
她有一头浓密的秀发,风一吹就像绸缎般飘了起来,眼睛大大的,很秀气。她像个小天使,经常笑得两眼弯弯似月牙,还总是将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她经常讲一些小笑话,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她总是会施以援手。
本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但读者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外形秀美、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小女孩,她不仅乐观爱笑,还能把快乐传递给他人。这样描写不仅能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也能让读者对人物有更明晰的认识,更精确地锁定这个“她”。再比如:
他的眼睛大大的,眨起来忽闪忽闪的像两颗星星,可是只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流眼泪。玩具被抢走了,他会哭;没有小伙伴和他玩,他会哭;作业完不成,也要哭……他一哭起来,眼泪就源源不断,像水龙头似的,根本停不下来。
本段中的“他”十分爱哭,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不管大事还是小事,能解决还是不能解决,都会哭。
性格是一个人的特别之处,有了对性格的描写,外貌描写就有了加持。毕竟单凭对外貌特征的简单描写,读者很难精准猜到“他”是谁。尤其外貌描写没有抓到重点、写得比较笼统的时候,对性格的描写就更必不可少了。值得注意的是,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时候,最好适当地加入一些事例,让人物更立体。
三、描写爱好特长
如果想要将人物描写得更加具体、丰满,可以描写“他”的爱好或者特长。如:
他个子高高的,皮肤有一些黑,四肢纤长,爱穿球鞋。他是班级公认的运动健将,在平时的体育课上,他总被老师表扬动作标准、学习能力强。老师还常常让他到前面给大家做示范。运动会是他大放异彩的舞台,他一个人能报好几个项目,还总能获得好名次,为班级争光。对于集体项目,他还会耐心地教那些不太擅长的同学,我们班在他的带动下总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本段中的“他”是一个热爱运动、擅长运动且乐于助人的人,这样描写将人物的特征表现得十分明显,更易于读者猜出“他”是谁。再比如:
他戴着一副很厚的眼镜,身材有些胖。下课了,同学们都走出教室,只有他仍坐在位置上,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而到了上课的时候,如果课文里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老师总会叫他起来讲一讲。他也不负众望,总能讲出很多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大家都叫他“小博士”。
本段中的“他”戴的眼镜很厚,暗示“他”经常读书。同学们都在玩耍的时候,“他”依旧在看书,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一刻也不停歇。尽管对“他”的外貌描写非常简短,但是“他”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爱读书,还能讲很多历史故事。这样的同学一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读者能很快猜出“他”是谁。
写人物特长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事例佐证。要注意的是,事例要和人物的爱好、特长保持一致,不能张冠李戴、前后矛盾。如:
她个子很高,梳着马尾辫,显得十分干净利落。她喜欢打篮球,课桌旁挂着一副羽毛球拍,尽管课间只有十分钟,她也要与别人切磋一下。她十分了解羽毛球,大家对羽毛球的规则和技能的了解基本都是在她的帮助下获得的。说起羽毛球球星,她更是如数家珍。
本段中,前面写“她”喜欢打篮球,后面却写“她”对羽毛球的热爱,前后矛盾。希望大家在写作时,注意这一点,尽量规避。
四、突出优秀品质
有优秀品质的人通常会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长辈、老师常常会表扬他,大家对他的印象自然会更加深刻,所以读者猜起来也更容易。如:
他个子高高的,有些瘦,长着一对招风耳。他非常注意班级卫生,如果有值日生忘了打扫卫生,他会提醒他们。如果有同学忘记擦黑板,他二话不说就立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来上课的老师经常夸我们班的黑板干净。忘了擦黑板的同学向他道谢时,他总是微微一笑,说:“没事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本段中的人物有集体意识,乐于助人,积极维护班级卫生,无私奉献。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优秀品质,相信“他”的同学都对他印象深刻。再看一个例子:
她中等的个子,一头卷卷的短发,大大的眼睛,像个洋娃娃。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还经常给大家讲笑话,为大家带来欢乐。她还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呢!一次,我和她一起去食堂吃午饭,远远就看到地上有个东西,原以为是垃圾,打算捡起来扔掉,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五元钱!她捡起来后二话不说就跑ba464b12aa18263269c203f7af442b20去了老师办公室,把钱交给了老师。后来,在升旗仪式上,她还受到了表扬呢!
本段中的“她”性格活泼,还有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值得学习。其实,这位同学还有爱护公共卫生的好品质,看到校园里有垃圾会随手捡起来。这样的“她”一定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作者提到“她”在升旗仪式上被表扬了,相信读者一定很容易就能猜出“她”是谁。
优良品质是一个人的加分项,也是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所以只要提到能展现这些品质的事迹,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读者很容易猜出“他”是谁。
猜猜她是谁
她梳着高高的马尾辫,戴着一副圆框眼镜,却常被她长过眉毛的刘海遮住。
课堂上,她总是坐姿端正,昂着头看黑板,葡萄似的大眼睛里全是对知识的渴望。她上课时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丝毫不松懈,我十分佩服她的毅力。下课的时候,大家要么出去活动一下筋骨,要么争分夺秒地趴在课桌上睡觉,只有她依旧笔直地坐在位置上,或是安安静静地写作业,或是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一抹微笑,我猜这应该是对学习的满足吧。
她看似文文静静,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可实际上,一到体育课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跑道上的她,迈着均匀的步伐,有节奏地呼吸。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她矫健的身姿,她就已经越过了终点线。球场上的她,尽情挥洒汗水,三步并作两步,一道优美的弧线,就轻轻松松就投了个三分球。泳池中的她,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她十分关心同学。一次上课,我忘了带铅笔,正焦头烂额的时候,只听见她轻声说:“用我的吧,我有两支呢。”那一刻,我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
点 评
开篇简单描写人物外貌,只三个分句,就将人物特征描写出来,做到了“精确”。介绍完外貌,分两步写,首先介绍人物在课堂上的状态,再介绍人物在课下的状态,并与其他同学比较,表现了人物安静、文雅的性格特点,以及认真努力、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正是人物的优良品质。然后,描写人物的爱好特长。人物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几乎每项运动都能完成得很好。最后,加入一个小事例,补充人物乐于助人的品质。结构完整,事例具体,人物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