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皮影戏的唱腔特点 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探析

2024-10-25王业霞

乐器 2024年10期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原则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学习与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增强文化自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初中阶段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我国众多的传统艺术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消亡。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育人过程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优秀的“大文化”转化为“真营养”,最终达到以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目标成为非遗进校园工作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挖掘皮影戏的唱腔特点为切入点,将皮影文化特征合理运用到初中艺术课堂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一步达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皮影戏的特点

皮影戏主要是戏曲和民间美术巧妙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可谓是“画中有戏,戏中有画”。它与民间剪纸、地方戏曲、舞台表演、文学历史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带有极强方言俚曲特征的戏曲唱腔是皮影戏的最重要部分。故事中表现的人物性格、剧情起伏、思想内涵等,无不依赖唱腔念白的表现力。魏力群先生在《皮影戏田野调查、文献梳理、文物考证的三重证据研究方法》一文中,在区分皮影戏流派时谈道:“皮影戏无论传播到什么地方,都能很快与当地方言、俚曲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以适应当地群众所欣赏,从而形成各自的地域性特征。” 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皮影艺术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融合性,皮影所使用的唱腔念白及乐器等均体现出各地域的方言习惯、风俗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可以说皮影艺术是千年民族文化的缩影,是我们仁义智慧、和合大同的民族精神的反映。

二、多种形式触摸文化,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在以往的皮影戏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较多的问题,如师资、内容、形式、课程等等,制约着这一优秀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和创新,在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尝试将皮影文化内涵进行分解式挖掘和利用,引领学生以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去分别认识和领悟。

(一)在欣赏传统皮影戏中,提升艺术的欣赏感知能力

我国各地域各个派别的皮影戏的唱腔一般都与当地的方言、戏曲、音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很多唱腔与戏曲互相借鉴,从而形成新的唱法。这些融合和创新不仅对皮影艺术的不断丰富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我国戏曲种类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在陕西皮影戏中使用的秦腔即戏曲秦腔,音调激亢高昂、节奏鲜明。而流传于黑龙江一带的龙江剧,则是融合了皮影腔、二人转、拉场戏等特点而形成的。

在初中音乐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课本中的民族音乐兴趣不大,对于身边的乡土音乐更是熟视无睹,更难谈到从中体会美,感受美。因此,结合皮影戏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筛选具有典型特色的皮影唱腔,配合剧目的表演,在学习中可以把方言和戏曲进行对比分析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感知能力。如华阴老腔皮影等。以剧本情节配合表演者声情并茂的演绎的分析和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或温婉的、或深沉的、或豪迈的情感,联系历史、地域和生活,从音乐和唱腔背后,感受文化的厚重,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结合身边地域文化,融合皮影戏表演,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皮影戏的表演中多使用各地方言,一方面原因在于皮影是广泛流传在中国民间的艺术形式,表演场地往往是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表演时机也很多是村镇的祭祖祈福、红白喜事等场合,因此用到的念白和唱腔均为当地人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方言俚曲。另一方面,方言结合地方戏曲的声腔更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配合乐器进行表演时,更有韵味,具有强烈、质朴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皮影音乐的这一特征,引导学生用皮影戏的形式唱家乡小调,将皮影表演和方言、本地戏曲等相结合,开展综合探索。如我们开展了利用京西门头沟地区的斋堂话,配以门头沟斋堂镇柏峪村的燕歌戏的唱腔,改编成小唱段,以锣鼓、镲等乐器,配合皮影的表演,讲述《斋堂川的抗日故事》等家乡故事。让学生在感受家乡音乐节奏和民族文化的同时,爱上本地的乡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创编皮影故事,利用各种乐器的特点,提升创意实践能力

我国各地皮影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均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采用的伴奏形式也差别很大。有的是弦乐、吹奏乐器、打击乐器或多人伴奏等,也有的只用锣、鼓、镲、梆等打击乐器伴奏。皮影乐器也如皮影的戏台、演出场地、演出形式一样,具有粗犷、不拘一格的特征,虽然制作简单、其貌不扬,但是它们表演效果非凡,也更具有一种独特的民族气质。皮影乐器伴奏人数要求不一,为了更适应皮影戏台的表演,有的艺人会对皮影乐器的结构、位置设置等进行大肆改造,如泰山皮影就因为对伴奏乐器的改造,而形成“十不闲”的表演特点,即一个人既要完成手上的表演、嘴上配唱,还要利用腿、脚等身体各部位,同时自己配乐,整场演出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其表演形式可谓叹为观止。

在校园里,我们带领学生尝试以打击乐器等配合剧情,烘托演出氛围。以创新传统皮影戏《武松打虎》为例,结合学生特点对剧情进行改编,以锣、鼓、欻为主要乐器,配以学生的斋堂话念白和唱腔,展开创意实践。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简单的“锣鼓经”记谱方式,方便记忆,且丰富了学生对记谱方式的认知,进一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音乐和表演契合的艺术美感。

(四)深入理解皮影艺术的综合性,树立大文化观,提高文化理解能力,树立文化自信

在学习中,我们还对皮影艺术的综合性进行深入分析,以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展开对皮影文化的“微探索”,采用了多学科教研协作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利用多位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各自优势的研究方向,对学习过程进行分解再整合的设计,引领学生围绕皮影戏文化开展更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围绕皮影戏文化做系列课程的开发实践,如剧本的创作、影人的创意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雕刻、合作进行影戏的排练以及皮影节目的宣传和推广等,目的是从各个“微视角”去认识皮影戏,以“微形式”体验皮影戏,逐步带领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将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并结合社会大课堂活动及展览的形式,多角度、全视角地认识皮影戏,以达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育人的效果。

三、实施效果及反思

我们以初中音乐课堂为主阵地,结合其它学科的渗透和各类实践活动,进行对皮影文化育人的相关实践,并对实施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皮影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承的意义。

(一)从方法研究层面分析

本研究以“微“入手,将学生对皮影戏宏观的、笼统模糊的认识,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分解学习,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走进皮影戏艺术博大精深的内部世界,持续深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学习,从而真正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最终达到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增强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的目标。围绕“微视角”和“微形式”的实践,通过系列课程的开发,综合活动的探索,系统的思考传统文化与学生相适合的育人途径,形成体系化的课程。并不断积累阶段性的实践成果,影响或触动其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育人模式,转变观念和认识、创新形式和方法,从而达到育人功能的提升,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二)从学生获得方面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在本研究实施前后,参与的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对皮影戏的认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与此同时,这种由“点”及“线”,再到“面”的学习模式,寻找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制作的方法,把看似很神秘的皮影艺术拉近到学生身边,放到学生手里,让皮影艺术在校园内活起来,也让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四、活动思考

如同众多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一样,皮影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强大的文化育德功能。然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评价方式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融合难、实施难、教学难等问题都需要多方因素高度一致才能够合理解决,因此研究这类问题并提出措施是当前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结合起来,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思考“大文化”与“真营养”的问题,帮助学生感悟,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建构和完善青少年传承优秀文化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