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体验式”教学法 在中职音乐课堂上的应用

2024-10-25戴小荣

乐器 2024年10期

摘要: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职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凸显。本文以“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课堂中的价值和意义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实际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力图探索在课堂上的音乐基本素养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的海洋中增强对崇尚人文精神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讴歌,以实现音乐美育功能。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 中职音乐课堂 教学路径

引言

“体验式”教学法可追溯到远古,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有对其阐述,近代也对其有深入研究。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近年来国内对“体验式”教学法的研究较多,但也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结合中职音乐课程的学科特点,对“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课堂上的运用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基本含义与在音乐课中的作用价值

(一)基本含义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和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法核心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1]。体验式教学法也是一个将学生放于课堂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方法,进而对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作用价值

1.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其强大的感染力直达人的心灵。如原始社会原始人就常常以粗犷的呐喊来表达某种情绪与情感,又如许多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所以,“体验式”教学法是最能引导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特别是基于优秀的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里,更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审美感知,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润心灵,树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提高能力,培养思维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艺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音乐等一系列的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从“命运之神在敲门”到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整首交响曲情感跌宕起伏,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现阶段中职院校音乐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脱节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给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教师没有领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自主音乐需要、实践能力、情感体验、文化理解),侧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个体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脱节。而“体验式”教学法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对音乐进行观察、概括、分析和感受,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领悟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和情感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人文内涵的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从而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美育目标。

(二)教学手段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脱节

“受到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学习需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如何强化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投入程度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3]。在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一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方式开展教与学,没有抓住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忽略了音乐课程素质教育和中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的发展要求,不能很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注意力,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完成。如一些教师比较少运用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获取到优质的教学内容和直观的音乐体验;又如一些教师仅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但没有带学生深入研究作品背后蕴含的情感和价值,影响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了教学手段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相脱节。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法是十分生动活泼的,通过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和亲自体验而获得的知识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首先就是要情境创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心平气和、耳目一新的环境。

1.创设优美的课堂环境

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影响教学的。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笔者在一线的教学中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所教授的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她们喜欢动手,又爱美。所以每个学期笔者都会带领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她们喜欢的样子,选择一些音乐家的故事上墙,摆设一些乐器,这样“如入芝兰之室”。一个充满艺术气氛的教室,让学生一走进课堂,就开始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提高审美视野。

2.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教学情境

如在教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组利用周末时间去郊外采风,一组拍摄视频、一组拍摄照片、一组收集与春天有关的歌曲。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春天;同时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同步显示各种春景图,课堂上展示采风组的同学采集到的花草,引导同学们通过不同方式感受春天里浓郁的花香和青草的气息,如此上课,学生还未开口就已经感受到了春天在哪里。再通过优美的乐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促进审美体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体验式”教学法带来的深度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仿佛置身其间,加深对音乐所要表达的环境的理解后再进行歌曲教唱,学生就能在身临其境中快速掌握歌曲的意境和歌曲风格特点。

3.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音乐课不是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单向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建立起更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以及互动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鼓励学生参与到学科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活动中来,使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能够在“体验式”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发展。如:在教唱《共和国之恋》中,在分析音乐旋律走向的时候,引导学生先运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每一乐句的旋律线,然后展开想象,构建一幅千里江山图。鼓励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简笔画绘出能代表我国特色的图画,并说出构想的意图。这样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其他特长,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把根植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在课堂中,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围绕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立足于教材内容来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法宝。根据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欣赏《丰收之歌》的教学中,先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让学生说出季节,然后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作画时播放《丰收之歌》的旋律,这样伴随着音乐作画,学生更容易感受到那硕果累累的秋天带给人们那种丰收时的喜悦之情。又如《黄河大合唱》,让学生去录制大自然的风是怎么叫的,马是怎么吼的,然后引导学生融入音乐情境中去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并在参与中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体验 提升能力

“体验”,顾名思义就是用“身体”亲自去实验,放到课堂上,就是让学生身心真正的“动”起来。

1.开展形象化的节奏训练

一堂好的音乐课,对音乐作品的节奏、力度、演奏技巧等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借助“体验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与感官,来实现对音乐作品演奏技巧以及演奏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实现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4]。

如,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节奏模仿练习,用手拍打身体或者课桌椅,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等;带领学生在模仿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如:模仿公鸡的啼鸣声X X | X - |(喔喔 喔)、汽车的倒车提示声X X |XX X |(倒车,请注意);带领学生通过创编活动和游戏活动,体验音乐的节奏,如用节奏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 X X | X X |(我叫某某)、XX XX X | XX X |(我的 名字 叫 某某 某);再者,可以用图形绘制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于音乐节奏的理解,让学生深刻地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节拍,有效强化整体性思维以及形象化思维,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体验。

2.还原音乐作品中的场景

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往往会借助旋律、节奏等形式表达出相应的思想内容与场景图画,因此,借助多种形式和手段带领学生还原音乐作品当中的场景内容,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音乐这一情感表达形式背后深厚的内涵,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如,在学习《踏雪寻梅》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音乐背后创作思维以及创作意识的理解和掌握,感受到冬季的美好,我要求学生收集相关冬季的景观,特意组织一场“踏雪寻梅”诗词会,把学生喜欢的电视剧《甄嬛传》搬进课堂,演绎甄嬛与皇帝相遇的风雪之夜,“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带入情境;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仅把学生带入文学中的梅与雪,还结合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踏雪寻梅》,从而理解梅的傲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帮助学生树立艰难困苦、磨砺意志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信念。

3.提供音乐创作空间

在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除了针对特定音乐作品进行感悟和理解之外,积极开展创作活动,实现学生赏析、创作能力的发展。“结合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进行相关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流程设计,鼓励学生基于相应的情感,依托音乐语言进行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展现”[5]。

如,每个学期期末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为家乡创作一小乐段歌曲,结合乡土情感对特定节奏效果进行运用;或者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一小段音乐创作。然后在开学初进行“我创作我快乐”的作品比赛,从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彰。通过简单的音乐创作,树立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作品不仅能够通过旋律、节拍等内容向听众展示相应的情境,同时还能表达创作者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但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较为有限,对音乐背后情感表达的体验和感知存在一定欠缺,因此,在课堂当中针对性营造相关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感氛围的熏陶与感染下进一步加深对于音乐背后情感态度的感知。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黄河大合唱》的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故事进行了解,体会到旧中国爱国音乐家救亡图存的志向和诉求,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感悟升华 尊重生命

音乐艺术的魅力不仅仅是音乐的本身,更多的是可以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引导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信念[6]。例如:在学唱《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对歌曲中讲述的感人故事资料进行收集,在课堂上进行故事分享,同时说出对了解作品背后故事后的感受。在课中进行欣赏聆听音乐的环节中,以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请具有演讲特长的同学进行有感情的讲述“一个美丽的女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陷入沼泽地再也没有上来……”的故事。在聆听故事中激发学生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的情感。

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有生命和温度的,音乐课堂也是应该有生命与温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活跃的教学氛围以及课堂教学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素养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在树立爱国情怀教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从而实现了音乐的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甄红梅.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知识窗(教师版),2023(02):48-50.

[2]孙吉起.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科幻画报,2022(05):391-391.

[3]杜以强.高中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2022(25):168-169.

[4]笪紫珺.论"“体验式”"学习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2(7):178-180.

[5]林敏.“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4):122-125,140.

[6]黎虹伶.中职院校音乐鉴赏的“寻美”创新之路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8(0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