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里的学生成长路径
2024-10-24谢世琼
班主任工作被称为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学校的办学思想,最后大多都要通过班主任的“底层行动”才能最终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抵达学生,促其成长。班会课是班主任“底层行动”的主要阵地,要让班会课和学生成长发生化学反应,真正在育人中发挥作用,我认为班会课的教育痕迹要浅一点,教育方法要隐秘一点,让学生从嘴动、手动再到心动和行动,他们心里主动成长的种子才会慢慢发芽。
在当班主任的十几年里,每周都要开班会。准备班会时,我总会在“小”字做文章,努力“靠近”学生,把道理输出变成小故事、小游戏、小活动,“处心积虑”让班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也让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最终让学生在班会课里找到成长的路径。
小故事,大道理
当一个故事走进学生的心里,教育就会在他们心灵深处慢慢生根发芽,最终成为影响他们生命成长的力量。很多学生犯错被批评时,动辄就是“他也说了”“他也做了”,他们的关注点不是“我错了”而是“他也错了”,对于学生心中的这种愤愤不平,我借用一个小故事,给他们上了一课。
事情的起因是学校语文科组邀请报社编辑来给我们年级的学生开展写作讲座,事后语文教师向我反映我们班听课纪律不好,讲话的人较多。而且当教师批评他们时,我们班有几个学生还不服气,反驳道:“别班的同学也讲话了,只批评我们班,太不公平了。”
对于学生这种“爱班” 的表现,我很不认同。班会课上,我向学生转述了语文教师的话,他们还是“余怒未消”,一个男生没等我把话说完就义愤填膺地说:“谢老师,语文老师偏心,其他班也有学生讲话,只批评我们,不公平。”他为全班“出头”,自然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全班学生为他鼓掌,男生附和“就是就是”,女生使劲点头。 很显然,此时我们师生并不是双向奔赴的,学生在乎的是“公平”,我在乎的是“底线”。
我先表达了对他们所受“委屈”的理解,然后告诉他们:“古往今来,这种‘不公平’其实一直都在发生,我们一起看看能否借古人的智慧,解决我们今天的不满?”
我在PPT上展示了一个故事:有个书生大热天光着膀子在神庙走廊睡觉,梦里被庙神骂醒,说他没有教养。书生觉得委屈,辩解道:“刚才几个小贩也在大殿睡觉,为什么不骂他们?”
我让学生猜测庙神会怎么说,等他们各抒己见后,我在PPT上揭晓答案——庙神说:“小贩没有读过书,我不和他计较,你一个读书人,也要和他们比?”并附上故事出处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庙神的回答让学生很意外,这在我的意料之中。然后,我展示纪晓岚发表的见解:“世于违礼之事,动曰某某曾为之。夫不论事之是非,但论事之有无,自古以来,何事不曾有人为之,可一一据以借口乎?”
接着,我请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这段文言文。语文科代表分享他的翻译:“做了不合理不合法的事,动不动就说某某也做过。不管事情是不是正确,只管有没有人做过。自古以来,世界上哪一件事不曾有人做过,难道别人做过就可以当作借口吗?”
弄懂了文段的意思,就要开始“上价值”了。我又请了班上一位在广播站当播音员的学生为大家朗诵了《读者》里的一段话:做一件事情,首先是要看对不对,而不是看有没有人做过。如果做了错事,不思悔改,反倒以“别人也是这么干”为由替自己开脱,那就降低了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把底线抬高一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跟着提高。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拼下限”,社会道德就会日渐沦丧。
利用一个小故事,我消除了学生心中的“不平之气”,为后面的讲道理、提要求铺平了道路,并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底线”的种子。以后,相信“把底线抬高一点”会慢慢成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小实验,大收获
人们常说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更偏爱勇于尝试的人。在班会课里,我通过一个小实验,轻松向学生传递了这个道理。
我们学校常常组织活动,可据我观察发现,活动方案公布后,学生报名并不主动,他们常常有各种顾虑。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的动员班会并不好开展。因此,我决定在班会课上尝试TED演讲嘉宾曾做过的一个小实验,把学生“拉进”课堂,让他们成为最生动的教学素材。
开班会之前,我先发出邀请:为了这节班会课能够顺利进行,我需要一位学生到讲台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互动。当然我也表明了我的原则:这不是常规课堂的提问,因此我不希望学生是被我点中之后不得已才走上讲台的。
提出了邀请之后,我无比期待地看着全班学生。1秒钟过去了,10秒钟过去了,我的目光在每个学生身上扫过,他们有的看着我,有的目光躲闪……教室里非常安静,大约过了40秒,坐在教室第六排的女生小桐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很开心,学生们也开始鼓掌。
小桐走到了讲台,我扶着她的肩膀,激动地说:“我有东西要给你。”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崭新的20元钱递给她,并说:“谢谢你的勇气和主动, 你可以回去了。”小桐十分兴奋,学生们非常惊讶,他们似乎都不敢相信,小桐只是举手走到了讲台,就赚了20元!
等学生终于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了实验之后的提问分享:“为什么不是你走上来参加这个互动?是什么阻止了你站出来?”离讲台最近的女生小黄回答:“我肚子痛,不想动。”接着我又采访了同样坐第一排的小李,他回答:“我不知道互动内容是什么,不确定我会不会。”第三个学生答道:“不知道会不会很难,怕做不出来有点尴尬。”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的理由也很充分:“我离讲台很远,不方便,我想前面的同学肯定会帮您的。”
每一个回答都会有学生点头同意,其实这些答案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认同并总结了他们的想法:面对未知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退缩,会害怕,会嫌麻烦,我们担心丢面子,我们看到的是困难。
针对这些想法,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生动地向他们展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很多幸运往往会伪装成困难来到我们面前,主动尝试,可能会有惊喜。
小模拟,大动力
有人说,德育在说教中终结,在活动中实现。我深以为然。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和分数一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它们有着升学、就业等非常现实的意义。因此,让学生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不仅仅是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但这么现实的问题,说理往往又是最无力和最无效的。
不过,语言到不了的地方,活动可以。我的做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现场模拟中体验真实的残酷,在真实的残酷中获得积极进取的力量。
开班会之前,我参考网络招聘信息,撰写了4份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这四位“毕业生”是同样的专业,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兴趣爱好。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招聘小组”,根据公司岗位需要挑选一位心仪人选,进入最后的面试环节。
可以当面试官,学生们都特别兴奋。讨论之后,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学历最高的那位“毕业生”。各小组陈述的理由也基本相同: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总不能故意选个学校差一些、学历低一些的人吧?
学生的这个选择也是真实社会的选择。 我趁势在PPT上展示几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招聘条件,如211或985院校毕业学生优先,英语要达到专业八级等。同时我也提出问题:“为什么企业在校园招聘时要优先考虑毕业学校、看重学业成绩?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底有哪些优点?”
经过讨论,学生总结了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身上可能有的六种优秀品质:一是他们应该比较聪明,学习能力较强;二是他们可能比较有毅力,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三是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应该较强,懂得高效利用时间;四是他们可能比较勤奋刻苦;五是他们的记忆力可能比较好;六是他们身边应该有很多优秀的伙伴,可以互相帮助。
总结到这个程度,“好成绩”的作用已经显而易见,我这个教师就没有讲道理的必要了。当然,班会开到这里,我还要再添一把火,让学生真正“自燃”起来。我布置学生设计一份自己10年后的求职信,内容包括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等个人介绍,并准备好漂亮的信封,让他们“密封”珍藏这份虚拟求职信。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取心,教师应避免经常使用外部奖励,因为这容易削弱他们的内在动力。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如果能给学生装上“发动机”,让他们拥有学习的内动力,那就轻松多了。毕竟,“踩油门”可比“推轮子”省力。
李镇西老师说:“风是存在的,但我们从来就看不见专门的风。我们看见的是长发的飞扬,是裙摆的飘逸,是树梢的摇晃,是海面的起伏,是帆船的鼓胀……”是的,我们看不见风,也摸不着风,但一直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有效的德育应该如风那样,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学生不是一个等待被装满知识和道理的容器,而是一盏等着被点亮的灯。也就是说,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做的是唤醒学生,启发他们从自省到自律,从自悟到自励。我相信,这也是学生成长的最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