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学风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2024-10-23邓皎昱王嘉敏

求知 2024年10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要以制度规范党员干部学习。重视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1941年,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了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全面系统的改造学习原则,指出了正确学习形成的实践路径。今天我们重读经典,依然大有裨益。

一、错误学风形成的原因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深刻剖析了党内错误学风的成因。

1.缺乏对国内国际现状的研究。毛泽东指出,一定时期内党内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材料零碎、研究缺乏系统性,造成了“闭塞眼睛捉麻雀”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因为党内受教条主义影响,盲目照搬他国经验。在土地革命前中期,党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条主义的思想,没有对现状展开充分调查研究。以宣传工作为例,当时的宣传话语大多借鉴苏联话语的翻译内容,诸如“苏维埃”等话语一定程度宣传了党的理论主张,但由于缺乏对群众接受度的研究,难以在群众中形成广泛影响。

2.忽视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缺少对中国的现状,特别是历史文化的研究,是一定时期内党内干部教育的错误倾向。1936年,斯诺记录了一张高级干部的课表,包括:政治知识、中国革命问题、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民主主义的历史基础等。可以看出,此时党内干部教育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重视不够。毛泽东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要真正了解中国国情,务必要重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二、改造学风的基本原则

在深入分析造成党内错误学风的原因之后,毛泽东列举了当时党内错误学风的几个具体的体现,由此确立了改造学风的基本原则。

1.坚持有的放矢。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者“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自然难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会试图单纯凭借书本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因此,研究工作不能空谈理论,要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导向。毛泽东在文中将这一原则概括为“有的放矢”,并进一步阐释:“‘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可见,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真正在中国发挥作用,就要立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以此为导向去寻求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

2.坚持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主观主义者作研究、讲演、作文,动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夸夸其谈的一大篇”,都没有“实事求是之意”。由此观之,实事求是理应成为党内学风改造的方向之一。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的传统话语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作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传统的实事求是在认识事物的方法上存在局限,毛泽东扬弃了传统的“顿悟”等认知方式,强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才能归纳规律。

3.坚持全面系统。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的态度严重影响党内优良学风的培育,要纠正主观主义,就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改造学风,应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方法,就要“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毛泽东提出的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是要摒弃之前片面的、零碎的问题分析,系统地把握事物全局。在中共七大的口头报告中,毛泽东指出,要把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在联系搞清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且提出理论就是“有系统的知识”,马列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有系统的知识”。无论是系统知识的形成还是对全局的系统把握,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三、推进正确学风形成的实践路径

正确的学风是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了改造学风的实践路径。延安时期,我们党以此为纲,为改变学风,做了大量工作。

1.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不仅强调了调查研究对纠正错误学风的重要性,还进一步强调了调查研究的具体策略:“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产了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这里毛泽东强调了作调查研究,要注意调研对象的代表性,才能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这一思想指引下,1941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成立了各种调查研究机构,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使各级干部对现状认识更加深刻。

2.研读中国历史文化。毛泽东指出:“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延安汇聚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陈伯达对老子、孔子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都主张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这些成果体现了党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言权,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党对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路人。

3.优化干部教育。干部问题一直是毛泽东十分重视的重要问题,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强调了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都要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延安时期,我们党先后创办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等学校,对干部进行培养、训练,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仍然在百忙之中参与学校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亲自在各种干部培训学校讲课、作报告,从而提升了干部教育的成效。

四、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的现实启示

告诸往而知来者,研读经典文献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实际工作。重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名篇,对于我们今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仍有现实启示。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所谓学习观,就是指关于学习问题总的认知。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尤为重要,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更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党员务必要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将学习视为终身使命,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各级党组织要以制度的形式促进党员不断学习,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包括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一系列形式,制定了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时俱进、永葆先进。

2.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理论与方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与力量,最为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这对理解和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避免极端化与片面化思维,提升对复杂局面的处理能力和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能够使党员干部全面、客观地认识把握历史规律,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强化理想信念,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与优越性。

3.进一步强化“四史”教育。重视历史传统是毛泽东重要的政治智慧。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党光荣的历史传统,明确党的奋斗历程,以史为鉴,更好地为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学习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id67waoBY2TmxSkw2xrgHTqCMdYb0Exc+TU+1tmWyzg=做到“两个维护”,提升mStmh5sgBUmsdjz8aTYj8Hg4x7TxY9YdycdaU1Rzp7s=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今天,我们要将“四史”教育常态化,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党的精神谱系,激发爱国情怀,保持革命传统与艰苦奋斗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

4.加强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重视调查研究是党创造百年伟业的传家宝,毛泽东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方法、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新时代,党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可以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与路径,确保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调查研究工作也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生活,真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价值理念。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专项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XJTUSZ2023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邓皎昱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嘉敏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 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