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4-10-23姜楚娟

求知 2024年10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当前,我国文艺产品市场蓬勃发展,文艺作品种类与数量剧增。在此背景下,文艺创作坚持人民立场不仅决定着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前途与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为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理论溯源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形成的体系化的艺术哲学思想与文艺创作观,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个实践中生成的各种复杂关系,从认识论的高度来理解文艺实践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艺术化描述与阐释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强调人民的文艺审美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这说明文艺作品只有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有其审美的价值和意义,本质上确立了无产阶级人民立场的文艺评价标准。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现实主义的价值立场,赞美深刻揭示无产阶级苦难现实的文艺创作,并尖锐地批判小资产阶级对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的虚伪的艺术加工。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谈到卡尔·倍克的诗歌《穷人之歌》,认为作者没有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他所歌颂的只不过是全身充满了鄙俗气与庸俗气的穷人和小市民。这充分体现了恩格斯将无产阶级反抗压迫、追求解放视作文艺创作重要主题的人民立场。此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调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关键时刻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党性原则:“自由的写作……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从上述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其现实主义的原则,始终将社会进步、人类解放和艺术发展三者有机统合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神与审美理想之中。

1919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首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思想,此后,这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始终与中国人民的社会革命紧密相连,并不断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毛泽东文艺思想正式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到一个自觉本土化建设发展的阶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先确定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前提性问题,规定了文艺创作与生产必须服务人民的根本性质,并充分阐释必须从人民立场出发,进行文艺创作的基本道理。毛泽东对人民所指的群体对象范畴作出清晰的划定,即包括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在内的四类人群,并高度肯定文艺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的本质意义,同时强调人民生活作为文学艺术创作基本原料的基础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提出文化建设的高潮必将伴随经济建设高潮而出现,他再次论述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强调了文艺创作之于展现人民优秀品质及教育引导人民的文化功能。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发展文艺事业坚持人民立场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扬。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本质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论证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系统性内涵,即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服务人民、文艺热爱人民,文艺创作一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要坚持人民立场。

首先,文艺创作要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为中心。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进而对人的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认为人除了要满足吃、穿、住等自然需要外,还“必须要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而文艺创作正是以提供丰富多元文艺作品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一方面,伴随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味、风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代文艺创作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为中心,就必须时刻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特征与审美价值倾向。例如,当前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表现出突出的传统文化特征,文化色彩较强的文艺作品以其直观性的艺术表现力,更契合中国人独特的审美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文艺形式与作品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喜爱,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戏曲、服饰、画作等展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并焕发着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为中心还意味着要确立人民作为文艺审美鉴赏家和评判者的主体地位。伴随人民群众普遍审美素养的提升,当前人民审美需求被自觉地建构确立,对文艺创作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受到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文艺创作才是好的作品,而孤芳自赏与自说自话式的创作是无法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

其次,文艺创作要以刻画人民伟大实践为中心。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社会劳动实践才是美的根源,认为“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因此,文艺创作作为精神产品,必然需要扎根于最广泛的人民生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是个人感受代替人民感受,而是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意味着刻画人民伟大实践的文艺创作,既可以是描绘人民集体伟大实践群像式的宏伟叙事史诗,也可以是对个体成长发展历程与人生喜怒哀乐的观照与呈现。为此,文艺工作者为了能够真实刻画人民伟大实践就必须深入人民生活,扎根人民生活。

最后,文艺创作要以正向鼓舞人民奋斗为中心。文艺作品因其自身所承载的思想倾向性,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同时,又发挥着价值引领的文化涵育功能,因此文艺作品的创作基调与价值立场深刻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体验与价值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以现实主义为原则的文艺创作有责任对其进行刻画与揭露,这是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中,文艺作品写出了某一方面的真实,但不等于就有了真实性。倘若只是原始地展现丑恶则只是创作者自身负面情绪的发泄,不仅不具有全面的真实性,甚至这种情绪倾向又通过作品引发受众的消极情绪体验以及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片面化认知与判断。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以鼓舞人民奋斗为价值理念,在揭露丑恶的同时更要弘扬真善美的价值导向,将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建构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期待。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实践要求

史诗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最高形态的艺术范本,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精神产物。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应确立起人民艺术这一史诗级的艺术范本。为此,可以从以下三维路径中探寻当代人民艺术美学的新风貌。

首先,强化文艺工作者的人民性情感与行动自觉。文艺工作者能否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其自身的人民性情感与行动自觉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自身过去的知识分子情感倾向作出深刻反思,认为由于过去的学生生活经历让他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干净的知识分子”,而觉得工人农民是“脏”的,但在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战士一起革命后,他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他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因此,鼓励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人民应首先建立起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这种人民性情感一旦建立起来,将进一步促进文艺工作者在行动上走进人民群众,主动将自身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劳动实践联系在一起,描绘与歌颂人民实践。

其次,建立健全文艺作品传播的甄别筛选机制。当前,人民对文艺作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领域的创作热情并产生了大量的文艺作品。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建立起文艺作品的审核筛选机制,但从当前市场上的文艺作品传播现状来看,仍有一些不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作品出现。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文艺作品传播的甄别筛选机制,对特定题材的文艺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审核,不仅对其艺术表现形式作出分析,更要对其背后的价值立场作出准确的判断。

最后,确立人民主体的文艺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来看,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来源和接受者,优秀作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体现的是人民的喜怒哀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来源和接受者,就有一个如何塑造人民形象和如何服务人民的问题。为此,重视文艺评价的人民主体性,应在文艺界较有权威性的评优评奖中将观众投票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应重视在网络上搜集整合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讨论等。

作者系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