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2024-10-22刘睛
摘 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防范对企业实现长期的平稳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式”转变为更加有效的“集约式”。在这一背景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成效不仅能够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在完善自身管理机制的同时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高效配置,并能针对典型的财务风险作出干预规划,进一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在实践层面上,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基于这一问题,文章以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为研究主题,以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作为研究方向,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为切入点,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防范意识、财务风险评估等方面着手,陈述了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引导全员参与、培养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几点突破困境的思路,以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防范;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8-0175-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8.043
1 引言
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就是在企业推进财务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保证企业的各种业务内容达到预期的目标。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并尽可能地维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切实做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在一个企业内,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存有着较强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合理把控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风险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手段,是当前企业应该着重探究的重点内容。
2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2.1 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采取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切实强化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开展工作绩效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其可以及时地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便能在第一时间通知上级部门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2.2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在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这种管理机制上的完善可以发挥出有效的约束作用,切实保证企业内部的每一项管理制度都能在金融管理的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也对工作人员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促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平稳实施提供保证。在此基础上,内部控制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1]。
2.3 优化配置企业内部资源
内部控制可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通过对企业内各个部门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能够有效规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贪污腐败的情况,促使企业内部各项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以实际发展为导向,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各部门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尽可能地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
2.4 规避财务风险的危害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财务风险,而如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规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中,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是规避财务风险最为有效的两种措施,在实践中,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将前馈性防范法、风险转移法和风险分散法等作为财务风险防范手段,依托科学的内部管控手段在第一时间发现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还可以针对典型的财务风险做出提前预判,并以此为依据做好相应干预措施的规划,尽可能地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
3 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主要财务风险
3.1 企业内部环境有缺陷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建立的过程中提高内部环境问题应有的重视程度。但现阶段很多企业的内部环境都在企业文化、治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首先,很多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并不科学,难以发挥该部门应有的职能,导致企业的整体组织框架在精简性上有所缺陷。这种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消耗,并给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带来了消极影响,最终导致财务风险频繁出现。
其次,企业在治理架构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企业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上并不清晰,往往存在着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董事会的监督作用,而董事会也只是在表面参考其他中层管理人员的意见,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存在一言堂的情况,加大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2]。
最后,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多数企业都以领导为主要约束力,更有甚者出现了领导凌驾管理制度之上的现象,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大打折扣,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3.2 内控与风险意识淡薄
多数企业都将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上,对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缺乏重视,在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上更是有所缺失,使得很多企业一味地追求扩大经营规模,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直到最后出现了经济危机、破产等问题时,才意识到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使得其工作内容繁多,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但部分企业在员工风险控制能力的培训以及绩效奖励等方面还有所缺失,从而造成企业员工内部的凝聚力较差,导致企业中的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应有的风险防控意识,对难度较高的风控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持有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
另外,多数企业都未能很好地执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分类政策,导致账款逾期、坏账等问题频发,最终使得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率较差。总之,这种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上的缺失,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 财务风险评估欠缺,存在潜在风险
财务风险评估是现阶段国内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该环节中企业可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
近些年,企业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也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防御转换为现有的主动出击模式。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清自身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了合理的决策指引。但由于我国企业的风险评估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这就使得很多国内企业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上有所缺失。例如,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风险防范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是单纯地依赖自身已有的经验开展相关工作,在整体上并未对企业自身可承受的风险能力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部分领导甚至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甘愿冒险。
很多企业也存在着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其在风险防范实施过程中的整体性较差,很难对单一的风险开展精确的评估工作,进而也就很难构建起风险量化评估的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的防范上处于被动的状态,仅仅选择在风险发生之后进行弥补的方式,这种事后弥补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效率,使风险评估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相脱离,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缺乏弹性,进而影响最终的风险防范成果[3]。
3.4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很多企业往往会受到自身经营规模的限制,从而无法实现财务风险监测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财务数据的审查方面并不足够严格,对于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查也有所缺失,这些问题都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很多企业虽然具有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漏洞,即使能够在事后进行及时的修复,也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大多数企业的监督机制都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企业在外部通常会受到行政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但多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并不明确,导致企业的外部监督存在盲区,很难将外部监管措施的全部价值发挥出来,进而使得多数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缺少相应的监督。在内部监督层面上,很多企业的财务队伍力量薄弱,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使得会计和出纳等多个不相融的职位由一人兼任,这对内部监督手段的落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难以高效完成。
4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4.1 引导全员参与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Fuy9DR8Qj79geoaQTjInR5i4+kMS6OIf8WRg72/5Crk=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企业应该追求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将财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可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络和沟通。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和权限。同时,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沟通机制,让员工可以随时向上级汇报和反映问题,上级也要及时解决和回应。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或者成立内部控制团队等方式,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全员参与的顺利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完成程度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全局性,无论在预算管理的哪一环节中,都应该由全体员工充当预算管理的执行者,引导企业内部所有员工树立一个正确的预算管理认知。在实践中,企业应该对员工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真正实现权责、权利、义务相统一,将预算管理活动参与责任落实到企业内部的每一名员工身上,使得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合力,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预算目标作出细化,为预算管理规划的可行性提供保障。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错误,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建立起科学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通过一系列奖优惩劣的手段,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活动中,让预算管理能够在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中都能得到贯彻执行。此外,企业通过引导全员参与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内部合规性。内部合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全员参与管理可以促使员工遵守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合规要求,提高合规意识和责任感。员工对内部合规的理解和参与,可以有效地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4.2 培养全体员工的内控与风险意识
构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企业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力度,及时发现企业目标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在预防信息失真、舞弊等问题上的价值,其中,员工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主体,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活动都需要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企业应该培养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以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其在第一时间发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选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企业应该加大对人员建设的投入力度,开展多样化的职工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应该不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专项培训活动,为其提供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的机会,进一步实现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确保其具备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例如,企业可以将一个季度作为标准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的专项培训,组织本季度内工作评分较低的员工参与培训,引导其抓住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通过专业培训人员的教授指点,真正实现员工专业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向员工传达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等。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举办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知识竞赛、组织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项目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财务人员应该注意在培训活动中及时提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接受培训人员的纠正,让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在专业培训人员的支持下,及时发现自身在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过程中的短板,切实做到扬长避短[4]。
其次,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培训的主体不应该被局限于财务部门之中,对于企业中的其他部门也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让其他部门的员工通过培训形成一个较为充足的财务知识储备,帮助员工清晰地认识到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培养其他部门员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促使其给予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足够的重视。最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大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中,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与优秀人才进行交流沟通,促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看法,以此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能力的大幅提升。
4.3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对国内外近几年典型的财务风险事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不同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类别,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在处理财务风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同时对其中的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在大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持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创造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需求的系统性风险预警标准。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财务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包括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以便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
其次,各企业可以深入研究陈治鸿教授提出的观点,以多元回归为基础,构建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在这种模型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将自身的财务数据作为原材料,借助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对自身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做出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其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相契合。
最后,企业可以提升内部各项财务操作流程的规范程度,以此来实现财务风险预警标准的完善和优化。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对不同方面的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查,并要求会计人员按照相应规定做好票据的分类保存,同时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催债,将坏账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还应该对各部门提交上来的款项批复文件展开全面的分析核验,以预算指标为主要标准支出资金,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利用率。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财务风险的发生。应急预案是指在财务风险发生时,企业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应急预案应包括财务风险的预警标准、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等内容,以确保企业迅速、有效地应对财务风险。
4.4 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各企业应该对当前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并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手段。
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员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合理性,对员工与经理人两者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将企业利益作为共同的努力目标,依托高效、科学的员工激励与约束制度实现企业对员工行为的有效约束,在员工激励作用和薪酬之间建立起关系,促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其次,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划分不同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再次,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依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范围赋予其一定的权限,在保证职责分明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企业员工的各司其职。
再次,对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跟踪机制做出完善,精准识别企业内部的各类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真正做到动态掌控所有财务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应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包括财务核算、财务报告、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财务制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财务流程应规范、流畅,避免出现滞后、混乱的情况。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并利用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技术,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风险,以此提升财务内部控制水平。
最后,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做出升级完善,以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导向,综合国内外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对当前审计管理的各项措施做出优化,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水平与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规避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全面升级,引导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培养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龙艳宇.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商场现代化,2022(6):130-132.
[2]颜珍.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21(34):145-147.
[3]刘阳.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财经界,2021(25):127-128.
[4]刘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当代会计,2021(10):128-129.
[作者简介]刘睛(1989—),女,汉族,河北安国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