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点分析
2024-10-22杨边江
摘要: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关系建筑的消防安全。在执行消防监督工作时,必须紧密结合高层建筑特点,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通过分析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阐述其主要内容,并提出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要点,旨在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8-0088-03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建筑结构日益复杂,人口密集度高,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的作用、主要内容及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
1.1 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类预防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保障了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检查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郑重承诺。通过定期的检查,减少火灾事故风险,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营。这种负责的态度和行动,不仅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更体现了对个人生命财产的关爱。
1.2 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不仅要依靠完备的设施和设备,更依赖于每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有效的消防监督检查,不仅能提高高层建筑内所有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还能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因此,检查过程中监督人员不仅要认真查找并记录存在的问题,还要积极向相关人员普及消防知识。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促使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更加重视消防安全,提高对火灾事故的应变能力[2]。
1.3 促进落实消防法律法规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单位作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脚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层建筑具有人员密集、火灾荷载大、救援难度大的特点,使得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尤为关键。对高层建筑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一方面督促单位整改隐患,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追究责任承担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火灾防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消防安全的氛围,进而提升社会防控能力,助推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2 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2.1 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高层建筑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每个单位和岗位都应当明确其消防职责。通过定期检查各部门是否制定并执行了相应的责任制度,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以提升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3]。
定期维护和保养高层建筑内所有消防设施设备,保障其正常运行。在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灭火器、消火栓、水泵房等设备的使用状态及维护情况,确保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同时,还需核实是否按规定开展了年度检验,及时整改不合格项目,以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2.2 检查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状况
配电室、电梯机房等区域由于存在大量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些区域内电线铺设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老化现象;配电柜内部元件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迹象;备用电源切换装置的运转是否正常。还需查看这些地方是否有专人负责日常巡检,并做好相应记录备案工作。
部分高层建筑内部设有仓储库房,用于存放货物,这些地方通常堆积了大量纸箱、塑料包装材料等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例行巡查时,要核实仓库内部是否按照规定分类存放了不同材质的商品,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数量及位置安排是否合理,确保仓库内没有私自搭建临时隔断的现象。
2.3 检查第三方消防服务机构
第三方消防服务机构是否符合从业条件,应检查以下内容:①对测试维保项目是否进行设施统计存档,感烟报警器的种类是否一致,维保报告书签字人与现场驻场人员是否一致。②是否对共用设施进行测试,维保报告中反馈的问题是否经管理单位确认存在,关键设施是否落实抢修补救办法。③承接业务是否依法、依规签订消防技术服务合同,是否存在分包、转包消防技术服务项目。④是否指派无从业资格人员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⑤是否存在执业的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同时在其他单位兼职。
3 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要点
3.1 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制度
明确检查的频次、内容和标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计划,确保每次检查都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检查。检查内容应涵盖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消防通道的畅通性、消防设备的操作规范性以及内部人员消防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查标准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及消防风险等级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和时间,避免疏漏。检查计划应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检查内容,确保检查过程有序进行。
每次检查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和部门。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需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建立定期复查机制也是必要的,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杜绝问题反复出现。同时,应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检查能力,确保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完善这些制度,将显著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的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3.2 转变消防监督检查理念
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中,检查人员应当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这不仅意味着要重视火灾防控,还要在检查过程中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切实发挥作用。在监督检查中,检查人员需要细致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性,还要能够指导相关单位进行具体整改,真正消除安全隐患。
检查人员还应跟踪和督促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建议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部门联合检查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消防安全水平,进一步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4]。
3.3 明确消防监督检查内容
消防监督检查应覆盖高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消防设施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等。在实际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审查。建筑结构方面,需要确认其设计与施工是否符合相关防火规范,确保具有足够的耐火性能。合理设置防火分区,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每个防火分区间的防火门、隔墙等设施必须完好无损。
疏散通道检查尤为重要,所有通道必须畅通无阻。楼梯间、走廊、紧急出口等位置应无障碍物,标识清晰,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疏散。紧急出口的门应从内部方便打开,不允许上锁或有其他阻碍疏散的措施。
消防设施设备也需要仔细检查,包括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若发现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使用。
电气线路检查同样不可忽视,电气线路敷设必须符合防火要求,确保线路绝缘性能良好,无老化、破损现象。电气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规范,避免超负荷运转和不当操作引发火灾隐患。
检查过程中务必详细记录每个环节,包括发现的问题及相应整改情况。记录内容应当涵盖检查时间、检查人员信息、使用的检测工具和方法、各项安全指标的实际情况等信息。针对发现的问题,需进行详细分类和描述,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高层建筑的管理单位,反馈内容不仅要涵盖所有问题,还要提出整改建议及具体措施。为了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必须督促管理单位按照反馈内容落实整改措施,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报告或进行复查。
3.4 做好建筑消防设施检查
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是建筑安全的保障,检查人员需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备,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到灭火器,每个设备都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检查人员需确保探测器、控制器和报警器各部分功能正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管道和泵等部件必须能正常启动并有效发挥灭火作用。这些设备如同建筑的“防护盾”,可以在发生火灾时提供安全保障。灭火器的检查同样不可忽视,检查压力表、喷嘴和保险销等部件处于可用状态,确保其在火灾初期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检查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测试、清洁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不仅是对设备的保护,更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承诺。只有这样,在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才能正常发挥作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5 定期进行消防复查
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检查不是一次性任务,还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消防安全管理的持续有效,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确保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在复查过程中,要重点检查此前发现的问题,确认整改是否彻底,同时,还需仔细排查新的潜在隐患,防止新的安全问题发生。
复查过程中,可督促相关单位和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消防安全警觉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复查还能为未来的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帮助相关单位不断优化和改进其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6 构建共防共治监督体系
在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方面,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共防共治监督体系。政府部门应发挥核心作用,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法规,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并实施消防安全预案,全方位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
消防安全不仅是政府和部门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使每个人都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定期举办消防演练和培训,不仅提升全民的应急处理能力,还能提高火灾防控的整体水平。社区和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常态化的消防安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活环境更加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共同构建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消防安全体系,使每个人都成为消防安全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4 结束语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需要完善检查制度,确保每项检查都能覆盖到位,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检查重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确保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完善齐全、运行正常。构建共防共治体系,需要社区居民、业主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胡林志.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检查要点及消防监督管理研究[J].水上安全,2024(2):109-111.
[2]王占国.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中的优化策略[J].水上安全,2023(10):136-138.
[3]黄堃.高层建筑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措施探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8):157-159.
[4]张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监督检查中的优化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