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24-10-22余廷

今日消防 2024年8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城市人口居住密集度显著上升,各类致灾因素相互叠加、日益复杂,对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结合多年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实践,分析了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阶段划分,探讨了当前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消防;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4)08-006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轨道交通等发展迅速,使得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建立完善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将消防主管部门的工作理念从以往的消防救援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使城市消防主管部门工作的工作重心从“风险事件”管理转向为“风险预防”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和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消防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化解城市消防安全风险[1]。

1 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及阶段划分

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是以火灾隐患管理为重点,对各种消防安全隐患诱发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涉及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消防安全设计、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明确消防主管部门各职能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帮助消防主管部门有序开展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基于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阶段,而风险管理处于消防安全管理的前期阶段,侧重于风险预防,是一种以预防性管理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适应当前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理念。隐患整改阶段侧重于对消防安全隐患的处理,是一种事中处理为主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实施阶段。灾情救援阶段是灾情发生后的管理措施,是一种事后管理模式。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应以风险为中心,因此,消防安全主管部门必须转变以风险事件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实现消防安全风险的预防性管理。

2 当前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2.1 社会化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仍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共治的消防安全管理新格局。《“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提出,应从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强化消防安全培训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公众消防素质。但部分地区消防管理思想尚未完全更新,一些责任主体仍然侧重于对“消防安全事件”的应对,尚未形成有效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传统事后管理为主的风险管理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提升风险发生后的消防救援能力,但在降低消防隐患风险、实现消防安全风险预防性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

全社会消防安全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也需要进一步普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与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为消防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责任主体消防安全宣传方式、宣传手段更新不够及时,针对单位、个人的消防安全培训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消防主管部门应积极拓展新的宣传渠道、平台,并建立更加多元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模式和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城市所面临的消防安全形势,全面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

2.2 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统一

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基于城市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制定更加符合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需求的风险管理流程、管理计划,可有效帮助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发现潜在消防安全隐患,避免消防安全风险事故发生,但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部分城市或地区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时,缺乏统一明确的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导致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够系统、连贯地对消防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同时,我国虽然早已颁布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但部分内容不够细化,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导致在实际消防安全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地区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方法和评估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形成完善统一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也存在一定的欠缺,部分地区仍沿用人工管理、纸质记录的方式进行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不能实现对消防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此外,部分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导致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得不到有效落实。

2.3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效能不够清晰

当前,我国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将原先的划片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并赋予网格管理责任主体一定的管理职权,极大地提升了消防管理精度和深度,基本实现了消防安全的动态管理网络。但当前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部分网格管理责任人工作思维还停留在网格化管理的初始阶段,网格化管理职责要求未能根据消防风险管理要求提升有所丰富,导致当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效能不够清晰,无法满足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的全面治理和预防性治理需求。

部分地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员职责分工、责任主体不够明确,网格化管理网络还处于成形阶段,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能存在盲区。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工作职责得不到有效落实,“任务上墙”后没有落实监督监管措施,也未能根据网格辖区内消防安全风险管理需求,明确管理内容及要求。部分地区责任体系不够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能落实到人,导致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存在漏洞。此外,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人员,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导致部分网格管理责任人管理意识懈怠,存在“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思想[3]。

3 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3.1 多措并举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一是以“三个转变”为原则,改变工作思路。转变传统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中以事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工作重心转换到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在实际工作阶段打破围绕消防安全事故事件制定应对措施的工作思路,围绕消防安全风险预防和风险管理制定管理策略。转变消防安全风险管理原则,将工作重心从传统事后救援转变为事前控制,在保证基础消防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向消防安全风险管理预防工作中倾斜更多的消防安全资源,依靠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智慧化城市消防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和管理系统,帮助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发现潜藏的风险,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风险发生可能。从传统单一的以行政管理为主体,转变为市场多元化的消防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提升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的社会化水平。政府在城市消防工作中从主导和监督,向引导和监督过渡,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在消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消防中介、社会团体及社会个体的参与度,让各市场主体和个体在参与城市消防安全风险治理的过程中转变思想。

二是加强社会民众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司法、教育、科技等组织部门,应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教育、城市科普教育等基础教育范畴内,全面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应推动消防安全风险防范与义务教育的融合,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都有一定的消防安全防范课时,帮助学生树立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地方政府及党政机关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合理推动消防安全风险防范的职业化培训,并将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教育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加强消防防范知识和意识宣传。加强政府引导,要求各行业、各部门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风险防范培训教育,并加强执行监督。

3.2 建立统一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统一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是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及文献调查,提出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依次为计划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四个步骤[4]。

一是计划准备。对城市消防环境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城市、地域、行业消防环境,如城市人口密集度、城市人口分布情况、城市主体产业类型、风险产业分布及气候特征等。除硬性特征外,还要综合分析城市消防软环境,如消防部门火灾风险防范管理经验、消防法规建设、消防安全文化建设、城市居民消防安全素质水平等。在对城市消防环境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目标制定应体现出对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的预防性管理,确保管理目标可有效呈现出当前城市的主要消防安全风险。建立以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为“基础设施”的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职能体系,促进内部消防安全风险问题沟通,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全面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风险识别。风险排查是风险识别的首要步骤,由消防执法部门通过检查表法全面排查城市消防安全风险,整理完毕后,采用菲尔德法对排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总体风险清单。再由各区域、行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人补充,形成各区域、行业消防安全风险清单。

三是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通过对风险清单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及行业、区域分布特征等。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消防安全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对不同消防安全风险载体进行分类。根据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结果及国家和地方消防法规等,对城市中消防安全风险进行排名,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消防安全风险处理优先级。

四是风险应对。风险应对应以风险预防为主,以城市高层建筑为例,建筑设计、建设阶段必须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配置消防设施,通过对消防风险进行预防性管理,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严重程度。风险规避是在某项目风险无法避免或突发风险时,采取主动放弃的策略,防止其关联项目受到影响的处理策略。风险转移是通过一定手段将风险代价转嫁的手段,如保险等。在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中,保险并不能直接降低消防安全风险,但可以通过保费与风险管理水平挂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责任主体主动采取防控措施。

3.3 改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效能

一是加强网格员风险管理职能。建立区、县级“大网格”,由区、县政府部门为主导,对辖区内消防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制定风险防控目标,确定区、县风险清单,并负责整个辖区的消防风险整合。建立街道、乡镇级“中网格”,负责确定消防安全风险清单,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向上级网格长报送消防安全风险信息。建立社区、社会单位级“小网格”,负责社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风险清单确定、风险评估,自主进行初级风险处置,将消防安全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二是强化网格管理效能考核。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消防安全管理需求,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监督考核体系,将考核指标与评优评先、工资档次挂钩,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对当前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改善补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多年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结论如下:

一是针对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社会化消防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欠缺的问题,应以 “三个转变”为原则,改变传统以“事件”为中心的事后控制策略,转变为以“风险”预防为工作重心的事前控制策略,并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社会民众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培训。二是对于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统一的问题,应建立从计划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到风险应对的标准管理流程,有效提升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三是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效能不清晰的问题,可通过明确网格员消防安全风险管理职能,强化网格管理效能考核,实现城市消防风险管理体系与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杜玉龙.基层单位消防治理问题分析和效能化管理实施对策[J].安全,2024,45(4):16-20.

[2]李言杰.预防化工火灾事故的风险管理[J].化工管理,2024(1):77-80.

[3]唐瑾.智慧消防技术在铁路消防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3,8(12):11-13.

[4]马军.浅谈消防绳索救援中的风险管理体系[C]//2023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