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24-10-22侯志琨杜忠全
摘要:社火作为广泛流行于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的一种节日庆典民俗活动,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产业化无疑是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并论述了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并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30-0058-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30.015
1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民俗体育文化呈现出了规范化、独立化等发展特点,展现出逐步融入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了三种形态,一是融入城市康乐性活动,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向现代竞技体育转变;三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民俗体育文化能够很好地融入城市化进程并展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与它的多元样态、多元功能具有紧密关系。民俗体育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则体现出了其社会教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挥与强化。但是,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传统文化环境产生了冲击。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是劳动人民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载体,根植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习惯当中,具有深刻的民间文化烙印。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产生怎样的变化,受益于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仍旧展现出了独特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稳定性,立足于社火民俗体育文化赖以发展的传统生态环境,当这种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很容易展现出脆弱的一面。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引入对中国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带来了冲击,虽然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使中国原生态的文化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也导致包括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是社会大众关注以及必须关注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娱乐方式更为多样的背景下,虽然许多社会大众仍旧保留着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美好记忆,但是社火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却受到了严重挤压,这是让社火民俗体育文化陷入发展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产生了冲击。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赖于系统的组织管理。社火活动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涉及人员的选定、培训、项目设定、管理任务的分配等内容,在社火队会首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上,乡村以及乡村企业都能够在社火民俗体育这种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发挥不容忽视的组织管理功能。其中,社火队会首需要由特定区域中的民众进行推选或者由社火队成员轮流担任,在较强的组织性与明确的分工下,社火活动虽然内容繁杂,但是却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与有序地进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化,部分城乡接合部地区、乡村地区被并入城市发展规划,在这些地区中,作为社火民俗体育活动组织主体的乡村单位逐渐消失,这为社火民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与此同时,随着乡村单位的消失,部分由乡村居民自发组织的社火队及其原有的选举、运行方式也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土壤。在此背景下,即便是社会大众仍旧希望能够看到精彩的社火民俗体育活动,但是因为缺乏对社火民俗体育活动进行规范组织与有效管理的主体而导致这种期望难以实现。
最后,在城市化进程中,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广泛参与人员受到冲击,这引发了对其传承和发展的担忧。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曾一度迎合了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参与和喜爱,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并赋予了强大的创新发展动力。然而,由于城市化发展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带来了冲击,因此,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在一些地区展现出了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地区乡村居民开始向城市流动,乡村地区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使得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表演主体、受众群体都难以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参与到民俗体育活动当中,既制约着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持续创新,也让社火民俗体育文化陷入了传承危机。由此可见,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及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有效解决这一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问题,从而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重现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辉煌,为其经济功能的有效实现提供保障。
2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2.1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在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各方主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重构社会大众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高度认同,为社火民俗体育多元价值的充分发挥夯实基础。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以及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等,都应当履行自身责任,为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政府部门需要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构成,政府部门有必要围绕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制定科学方案并抓好政策落实工作。在方案的制定中,各级政府需要立足当地社火民俗体育发展实际、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社火民俗体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在遵循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的基础上,将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建设以及产业的特色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确保社火民俗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当中。在政策的供给与执行中,政府部门既需要关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也需要围绕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状况,为二者协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得以有效落实。例如,政府部门有必要做到定岗定责,强化社火民俗体育文化评估、成果评价等工作,也有必要使用优惠政策完善招商引资体系、激活文化市场主体参与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在行业组织建设、智库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推进相关组织实现规范发展、发挥自身作用,为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夯实基础。
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不断完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链,从而实现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中,文化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这些文化企业对于保护、传承和创新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文化产业化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回报,这为他们积极参与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提供了强大动力。例如,陕西西安鄠邑区宋村的“微缩社火”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成为短视频平台热议的话题。在该背景下,社火相关的衍生品产品开始畅销,许多企业也因此受益。同时,陕西西安长安区的冯村也决定谋求与当地企业合作,以促进社火的传承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成立了社火演出村集体合作社,专门开展对外商业演出和研学活动,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让更多村民受益。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社火的传承,还对文旅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带动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实现了双赢。
实际上,涵盖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链中的企业群体,如产品设计研发单位、产品销售商、旅游开发商等,在推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主体不仅应当不断完善产业链与产业网,而且要强化企业竞争力,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乃其发展之根本,因此,在回馈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之余,亦需具备长远眼光,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博物馆等公益事业。同时,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社火民俗体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推动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2打造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
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其文化品牌,对于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进一步激活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各方主体需要立足区域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特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创建策略做出探索。
从品牌定位来看,一方面,各方主体有必要整合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差异化特征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社火在中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要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的辨识度与竞争力,各方主体需要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彰显出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差异化优势。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市场主体需要对当地景观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等资源进行挖掘,促使这些文化与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实现深度互动,从而提炼出更多与当地资源紧密贴合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主题。例如,可以对当地的神话传说元素进行挖掘,并围绕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神话传说开展社火戏剧道具设置,让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成为展现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同时促使社火民族体育文化彰显出更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各方主体需要明确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开发方向。明确品牌开发方向,不仅能够促使当地资源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也能够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品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在品牌定位实践中,政府部门、市场主体需要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市场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受众需求与期待等进行调查,从而明确品牌开发重点,有针对性地打造差异化优势,为品牌建设成效的提升夯实基础。
从品牌设计与传播来看,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品牌设计工作需要从形象设计、活动与产品设计、核心价值观设计等多个方面来开展,这是确保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呈现出品牌个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形象设计能够提升区域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识别性,在形象设计实践中,围绕地域文化特色以及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特点来构建符号组合,往往能够让品牌形象展现出地域文化色彩,从而获得当地社会大众认同、深化外来受众印象。活动与产品设计工作则可以在多样化的社火民俗体育活动、产品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形式,以彰显地域特色、满足受众需求为出发点,从而带给受众新鲜体验。核心价值观设计则需要彰显出文化使命感、以人为本等思想,有效提升社会大众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在新的时期,品牌传播工作同样重要,政府部门、市场主体不仅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准投放、拓展传播渠道、强调互动传播,而且有必要开展媒介化思考、对其他城市的文化品牌传播经验进行借鉴。例如,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的传播主体可以对西安城市品牌传播经验进行借鉴,充分利用多元媒介打造能够承载、传播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的传播奇观,从而有效提升当地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从品牌管理与运营来看,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组织环境受到了冲击,而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重塑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管理与运营模式,对于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市场主体需要促使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实现公司化发展。即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扶持下,市场主体有必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依托市场化运营模式重塑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组织管理模式。当然,管理组织也可以由地方政府主导建立,负责在节庆期间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管理,并通过逐渐转制为文化传播公司,促使组织管理工作得以市场化、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前提下,政府可以主导构建管办分离的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引导企业承办、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有效提升组织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协调与保障工作,确保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宣传及其活动组织、开展等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有效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效率。
2.3完善二者协同发展保障体系
首先,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区域内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不均衡现象客观存在,在此背景下,不同城镇、乡村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大众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程度会产生差异,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欠缺紧密关联,无法发挥出相互带动与共同发展的作用,制约了区域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影响力、竞争力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需要以推进区域内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得以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对相关产业发展开展统筹规划,通过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共享、制定具有倾斜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与资金扶持政策,有效缩小区域内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当然,区域内部社火民俗体育产业的均衡发展也需要避免出现同质化,在这一要求下,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需要挖掘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的特色,依托分区发展策略,促使区域内部各个地区的社火民俗体育产业都能够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与更高的识别性,为其发展上线的拓展提供助力。
其次,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构建会首扶持机制以充分发挥出会首的领导作用。在部分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类型中,社火队会首的作用仍旧不容忽视。例如,城市品牌打造过程中,以传统艺术表演为类型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类型是吸引受众、促使受众感受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在艺术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资金、人员的重头还是活动的组织等,都需要会首参与。虽然会首往往由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担任,但是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时代背景下,社火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也会给会首带来较大压力。为此,在多元主体共担责任的基础上,政府部门还应当构建会首扶持制度,在减少会首压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首的组织管理功能,巩固传统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形式的地位。例如,在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资金筹措中,政府部门可以设置专项发展资金,为各类场合中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最后,在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优秀的民间艺人队伍。在传统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环境下,乡村社会为其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不仅出现了受众减少的问题,而且导致社会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出现了断代,为此,完善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对于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发挥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功能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并了解社火艺人多元需求,帮助社火艺人解决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确保社火艺人能够专注于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有必要选拔一批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具有较高兴趣的年轻一代进行培养,避免社火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另外,为了激发社会大众参与社火民俗体育的积极性,政府部门还有必要从物质、精神多个层面构建传承主体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接触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学习社火民俗体育文化。
3结语
城市化进程对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推进社火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促使其与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成为激活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发挥其经济功能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同时,政府部门和文化市场主体应以提升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从品牌定位、设计、传播、管理运营等多方面qeBNV8jEvZK/2w+JSvF5gw==入手,优化社火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建设体系。围绕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与需求,政府部门还应当重视区域内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依托会首扶持机制、民间艺人队伍建设机制,为社火民俗体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参考文献:
[1]邵凡.平凉地区社火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泾川县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21):54-56.
[2]李红英. 甘肃社火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服务效能[J].戏剧之家,2022(30):196-198.
[3]李叙炎. 文旅融合视角下社火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以山西社火为例[J].文化产业,2022(27):139-141.
[4]褚梦成,杨可健. 活化的历史:豫北地区社火民俗体育的嬗变与传承[J].武术研究,2022(8):117-121.
[5]樊永强.文化生态视阈下社火民俗体育的发展困境及共生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4):478-483.
[6]沈敏,刘文华.电子商务与河南霍庄村社火手工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当代农机,2021(6):62-63.
[7]陈烁. 丝绸之路视阈下陇州社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新丝路,2016(3):22-23.
[项目基金]2024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陕西民俗体育文化艺术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项目编号:6959)。
[作者简介]侯志琨(1984—),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博士候选人,陕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讯作者:
杜忠全(1969—),男,马来西亚槟城人,博士,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金宝校区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华人民间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