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景山模式口耿恭拜井石刻

2024-10-22王石雨林睿

北京档案 2024年9期

明代太监田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北距法海寺500米。田义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制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太监墓园,除葬有田义外,还有五位明清太监安葬于此。其中死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太监慈有方墓围之上有耿恭拜井石刻。通过对相关档案和文献史料的查阅,可以发现其背后承载着深刻历史文化内涵。

一、耿恭拜井石刻及其墓主慈有方

石景山区石刻文物园中耿恭拜井石刻,位于田义墓寿域区最东侧慈有方墓围之上。慈有方墓围由12块石刻组成,刻有“道林全羽”“管鲍分金”“苏武牧羊”“耿恭拜井”“米芾拜石”等历史故事,“耿恭拜井”便是其中之一。耿恭拜井石刻所刻内容是耿恭躬身拜井,井水喷涌而出之景。其中耿恭位于画面中心,身着官服,两臂将宽大的衣袖合于胸前作抱拳状,神情恭敬肃然,躬身向右侧水井拜去,身后站立着随侍童子,手举芭蕉扇,同样神情肃然;右侧水井为方形井台,圆形泉水汩汩而出。石刻背景则与其他11幅石刻一致,上方刻有祥云纹饰,耿恭和童子背后有一蜿蜒虬然的古树,枝繁叶茂,从画面左侧一直延伸至右侧;画面下方是崎岖不平的山石。石刻画面中耿恭所着官服并非汉代官服,而是更贴近明代官员朝服,这体现了明清时期太监墓地石刻的时代化。同时也体现了耿恭拜井这一故事在明清时期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耿恭“节比苏武”的忠义气节仍被人们口口相传,刻石纪念。查阅相关档案可知,该石刻始刻于康熙十一年(1672)闰七月十七日。[1]

由上所知,该石刻是清代太监慈有方墓围系列石刻之一。慈有方,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六月初六,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十月初九去世,享年66岁;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区)人,本姓杨,号宜斋,生前为乾清宫御司房忠勇营中军总护官御马监太监。慈有方因为“故主讨棺”而得到康熙帝的赏识,于康熙九年(1670)小年夜赐御笔福字。根据慈有方年龄推算,清军入关时他已34岁,而太监一般都是年幼净身,慈有方应原为明朝太监,所以康熙所说“与你故主讨棺”[2]或指清军入关时慈有方为其前上司讨棺安葬。康熙十一年(1672),慈有方上奏康熙,表示自己有私产慈祥庵,死后“诚恐贪利奸徒视为奇货,日后假捏亲故,拆毁盗卖”[3],愿捐产为庵,交予僧众。康熙感其诚恳,便同意慈有方捐产为庵,而慈祥庵本为明朝太监田义墓,所以慈有方作为陪葬亦葬于此。

二、耿恭拜井和十三将士归玉门

慈有方作为明末清初的太监,为什么要在其墓围上镌刻近1600年前“耿恭拜井”的故事呢?这就不得不从东汉时期耿恭拜井和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事迹说起。

耿恭(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将领,字宗伯,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弇之侄。西汉末年,耿氏家主耿况本为上谷郡(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北京延庆、昌平居庸关以西、房山以北至长城以内)太守,光武帝刘秀略地河北时,其子耿弇率众前往投奔。东汉建立后,耿氏家族中出现很多名将,耿恭便是其中之一。据《后汉书》卷19《耿弇附耿恭传》记载,耿恭自小父母双亡,慷慨仁义,胸有韬略,被时人称为“有将帅才”[4]。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东汉恢复废置已久的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耿恭被任命为东汉第一任戊己校尉,驻扎在金蒲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附近)。可是到第二年三月,金蒲城就遭到北匈奴两万骑兵的围攻。耿恭趁天降暴雨,暂时击退北匈奴骑兵,率部转移至有水源的疏勒城。不久之后,北匈奴再次来袭,耿恭几次击退北匈奴敌军,却被敌军在上游截断水源,几千守军陷入断水绝境。耿恭率人在城中开凿水井,深挖至十五丈也不见水源,将士们只得过滤马粪汁饮用。面对此种情景,耿恭感叹:“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5]耿恭这句感叹是说,西汉时期的贰师将军李广利陷入断水绝境时,曾经用佩刀刺山,便有泉水涌出,现在汉朝圣德在外,怎么会没有转机?说罢便整理衣服,向水井虔诚拜去,几拜过后,泉水果然从井中涌出。这便是“耿恭拜井”的事迹。

但有了水源的耿恭部众情况并未好转,因为此时恰逢明帝驾崩,东汉朝廷无暇派兵救援,原本归附汉朝的车师国再次归附北匈奴,耿恭守军面对北匈奴和车师叛军双重围攻,孤立无援。很快守军便无粮支撑,耿恭下令烹煮铠甲,将其中皮革当作食物。北匈奴单于知道耿恭守军已经无粮可吃,便派使者劝降,表示只要耿恭投降,就封其为白屋王,并将自己女儿嫁给他。耿恭不为所动,依旧死守疏勒城。直到明帝之子章帝继位,派遣援兵昼夜奔驰,赶往疏勒城营救耿恭。至援兵赶到,击败北匈奴和车师叛军,耿恭所率几千守军仅剩26人,衣不蔽体,面容枯槁,待到一行人撤回玉门关时,26人仅剩13人。

耿恭面对北匈奴大军围困,凿山为井,煮弩为粮,面对万中无一的生还希望,仍旧奋勇杀敌,死守疏勒城长达两年之久,使城不落入敌军之手,表现出大无畏的忠义气节和爱国精神。不但如此,由于耿恭成功防守疏勒城,使车师国等西域小国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重新归附于东汉,为西域边塞各民族交往融合创造了安定祥和的环境。后世为了纪念耿恭事迹,便世世传颂“耿恭拜井”的故事,称其“节过苏武”[6],甚至现在象棋中还有一有名残局被称为“耿恭拜井”。

三、耿恭拜井石刻文化内涵

耿恭拜井承载耿恭忠义爱国气节,被慈有方选为墓围石刻题材是有一定道理的。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慈有方选取耿恭拜井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

首先,耿恭的忠义气节,为慈有方崇敬和效仿。耿恭拜井事迹体现出的忠义气节,为历代爱国人士标榜,不但时人鲍昱上奏章帝,认为耿恭“节过苏武”;唐代王维也留下“誓令疏勒出飞泉”[7]的名句,更是岳飞千古名篇《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的所本。后世史学家也有“耿恭兵不满百,孤悬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穷城。前有数万之敌,屡挫其锋;后无匹马之援,终无异志”的评价。而上文提到,慈有方因为故主求棺之事得到康熙御笔赐“福”。经过查阅相关档案,可知康熙赐福慈有方的圣旨原文是:“尔是忠臣,与你故主讨棺。我还知的不大真切,如真实,此还不是赏你的,还大赏你才是,钦此。”[5](标点为作者所加)皇帝小年夜赐字是清代的一项传统,一般会赐予信任、赏识的内外大臣“福”字或者“寿”字,其中可以同时得到“福”“寿”双字,或者亲眼得见皇帝题字的人少之又少,而慈有方就是亲眼得见康熙为其题字之人。由此可见,康熙对慈有方为故主讨棺的忠义之举是大加赞赏的。这点从慈有方墓围石刻题材上亦可窥见一二。田义墓寿域区的五座太监墓,只有慈有方墓围题材是彰显高尚品格的古代人物故事,如“管鲍分金”“苏武牧羊”“孙康映雪”“米芾拜石”等。而其他四座太监坟茔石刻题材则都是以崇道修仙、祈福长生和金银财宝为主题的。可见,慈有方对耿恭的忠义气节是崇敬的,并且一直身体力行。

其次,耿恭和慈有方的行为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汉族同各北方民族的融合。耿恭在疏勒城坚守两年,弹尽粮绝,坚持到东汉援兵到来,成功击退了盘踞西域的北匈奴势力。同时,西域诸国重新归附东汉,为东汉西北边塞内外的各民族交往融合营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同时也保证了东汉丝绸之路的畅通。慈有方作为明朝孑遗,在清军入关后并没有逃离出宫,而是选择留在紫禁城为清朝皇室服务,成为紫禁城中连接满汉两族的使者,更是得到了康熙帝的赏识,死后葬于明朝太监田义墓旁。可见,慈有方虽未有耿恭那样的巨大功绩,但是也以一个普通太监的身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耿氏一族与北京有着深刻渊源。两汉时期,北京隶属幽州上谷、渔阳诸郡,作为毗邻塞外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汉朝一直是派遣重要将领驻扎。耿恭祖父耿况在西汉末期就担任上谷郡太守,备御北方游牧民族。东汉建立后,耿氏诸将更是作为备御匈奴、鲜卑的中流砥柱,其中耿秉和耿晔曾担任度辽将军,与北京渊源深厚。慈有方作为顺天府大兴县人,同样和北京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北京地区自古就是中原农耕地区和北方游牧地区的交错地带,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北京地区现存的各种珍贵档案和历史文物就是其物质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更是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石景山区石刻文物园中的这块“耿恭拜井”石刻就是其中之一,其不但记载了耿恭死守疏勒的忠义爱国之举和为边塞各族人民创造安定祥和社会环境的历史贡献;还记录着慈有方为故主求棺的义举与推动清代紫禁城中满汉交往融合的事实。所以,我们有义务去了解、保护北京地区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档案和文物。

注释及参考文献:

[1][2][5]碑帖菁华之慈有方墓碑,编号:10278,国家图书馆馆藏。

[3]马刚.北京市石景山区历代碑志选[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98.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720.

[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723.

[7]王维.王维集校注[M].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139.

作者单位:1.民族文化宫博物馆2.河北北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