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周期养护乳房,守好宝宝的金饭碗

2024-10-22姜艳辉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10期

母乳是新生儿出生时便自带的“口粮”,是其最佳的食品和饮品,能满足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母乳也可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中的有益成分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有益,也有利于产后女性的恢复,如能促进产妇的子宫复旧,建立其与宝宝的情感链接。但哺乳对于产妇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哺乳期间,产妇可能会面临乳汁不通、乳汁不足、乳腺炎等种种问题。选择母乳喂养的前提,就是维护好乳房健康。中医学的保健养生、防病治病方法,能够辅助宝妈成功完成母乳喂养,与宝宝一同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产前做好乳房保健

在妊娠阶段,女性就应开始对乳房进行保养。由于女性在妊娠期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泌乳素水平升高,乳房会逐渐增大,牵扯到乳房内部的韧带,从而出现疼痛。而适度按摩乳房,能够疏通气血,减轻乳房的酸胀疼痛感。

手法:手掌从胸部外侧,向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方向推摩,能够预防乳房外扩;以虎口托住乳房下缘,从乳根穴(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向上推揉,可防止乳房下垂。此时,也可以精油为介质进行乳房按摩,但精油种类的选择须符合个体体质,辨证使用。同时,日常应适时清洁乳头。但如果妊娠女性尚未到预产期,按摩时应避开乳头(乳中穴)。

产后适时开乳,正确哺乳

采用良好的姿势、正确的方法进行哺乳,即是对乳房最好的养护。正确的哺乳姿势能避免牵拉乳房,降低后期乳房下垂的可能性,也能够有效预防乳汁不足及乳腺疾病的发生。

产后,产妇应尽早开乳,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尝试母乳喂养,这样,既能快速地建立起催乳反射,又能使新生儿吮吸到珍贵的“黄金”初乳;建议促勤吮吸(即增加哺乳频率),婴儿越吮吸,产妇乳汁分泌得越多;按需哺乳,不必严格、死板地按照规定的哺乳时间和次数进行;交替哺乳,两侧乳房轮换哺喂,吃剩的一侧乳房可适度排出,解除乳房胀满,以防因乳腺管堵塞而缺乳,同时可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宝妈可选择舒适的坐姿或半卧姿势,尽可能地保持身体的舒展,使婴儿头部自然倾斜;将乳头置于婴儿嘴唇中央,让其深度含衔乳头、乳晕,以达到充分吮吸的目的。宝妈还可按揉婴儿鼻部对应乳房的位置,帮助其充分吮吸。哺乳时,还应注意避免被宝宝踢踹而伤及乳房;也不应养成宝宝用牙咬磨乳头或长时间口含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这类行为容易造成乳头损伤,引发外吹型乳痈。哺乳结束后,宝妈可用手指轻按婴儿下巴,促其张嘴,使乳头自然脱出,就能避免强拉乳头引起的损伤和疼痛。

多管齐下,保证乳汁通畅

产后,宝妈缺乳的现象并不少见。乳汁不足,则难以满足婴儿饮食所需。现代医学认为,缺乳大多与产后贫血、营养不足和情绪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哺喂方法不当,开奶延迟、滞后,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焦虑情绪、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都会诱发缺乳。

中医学认为,乳汁源在脾、行在肝、根在肾,若产妇身体过度虚弱,气血不足,或饮食不当致营养不良,或脏腑有虚实之证,都会导致乳汁缺乏。乳房、乳头属胃经、肝经,胃纳饮食,肝主情志,因此,防治缺乳,首先应从饮食调理和情绪梳理方面着手。

哺乳期饮食要做到健康营养,蛋白质充足,清淡低盐,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可分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津液枯竭、痰浊壅阻等证型,辨证调理,效果明显。对于产妇而言,汤粥食疗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酌情选择食用鲫鱼豆腐汤、丝瓜桃仁汤、豆腐冬瓜粥和佛手通乳粥等。

防治情绪所致的乳腺疾病,要从情绪调理着手。愤怒生气、忧郁焦虑易导致肝郁气滞,乳汁不畅。此时,家人应注意疏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保持其心情舒畅。

哺乳期也可以通过适度按摩,疏通淤积的乳汁,改善乳汁不足。手法:先用温水将乳房洗净,或用温热湿毛巾擦净乳房后覆盖片刻,再施以轻柔的按摩手法。双手五指罩住乳房四周边缘抓拿,从根部朝乳头方向提拉,重复20~30次:再用双手围绕乳房做圆周运动和环形按摩。动作务必轻柔、适度,切不可损伤乳腺。按摩时长,少则三五分钟,多则十几分钟。需注意,堵奶严重时,不可于无资质机构进行“暴力催乳”。“暴力催乳”可能会损伤乳房的皮肤、腺体,引起相关疾病,影响母乳喂养。

乳汁淤积,或保养不当,或遭受外伤,或情绪不畅,都容易导致宝妈产后发生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痈初起,可尝试单方截停:用仙人掌、蒲公英捣烂,外敷局部,用(擀面杖碾压)包心菜叶或生面薄饼覆盖乳房(两面轮换使用)。

产后运动,谨防胸乳外伤

产后,许多宝妈想要尽快恢复至孕前身形,因此,早早就参加产后康复训练,或进行擅长的体育运动。此时,应注意预防因胸部受到过度拉抻、挤压和碰撞而引发的损伤。

胸乳外伤可导致乳腺管淤堵,甚至诱发急性乳腺炎,不但影响正常哺乳,还会令宝妈痛苦不堪。哺乳期运动时,避免穿过紧的内衣,以免伤及乳房。此外,剧烈运动后不宜给宝宝哺乳。现代医学认为,乳汁的营养成分源于血液输布,运动后产生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会影响乳汁。中医学认为,过量运动会伤及元气,气血互为帅母,汗血乳为同源,运动至大汗淋漓,致气血受损,更不能急于哺喂宝宝。

哺乳期女性并非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可适当进行气功、瑜伽之类的锻炼,以呼吸平静、心跳节律稳定、四肢不酸、身无大汗为宜。适度的扩胸运动也有益于促进胸部气血运行。